心經釋義
壹、 前言:
金剛經是佛經的濃縮本,而心經是金剛經的濃縮本,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浩瀚如海的佛法都涵攝在裡面,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遺留的佛經數,但是所有經典的奧義,都離不開心經的範圍,如果將心經裡面的道理透徹了,一切佛法的真理,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心經不是只用於念誦、僻邪、驅鬼、治病、求財、保平安而已,最主要的目的是續佛慧命,傳佛心法,以心印心,破除一切相,降伏一切煩惱,契入真空,顯露善美德行,印證六祖壇經所云:「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法」真空妙有的真諦,讓人人明心見性,得大自在,大解脫,了脫輪迴,得登彼岸的一部寶典。於今,大道普傳,讀誦心經的眾生,不計其數,雖然心經讀了千萬遍,但是煩惱妄想還是一大堆,無法受用,希望藉著心經的研習,能夠更深入的瞭解心經的精義,將心經的道理,信受奉行於日常尋用間,讓大家都能夠得到心經真理的引導,因而智慧大開,立己達人,覺行圓滿,共同航向清靜光明的彼岸,是最大希望。
貳、 出處:
釋迦牟尼佛五時說法之第四時之說法。唐朝玄奘法師到天竺取經,取回親自翻譯的經典。據說玄奘大師在取經的過程中,經歷過很多的危難,就是依靠這部心經所獲得的精神力量,突破重重困難,才能完成偉大神聖的歷史使命。
參、經名解釋:
一、般若:般若是印度語,意思是妙智慧,或者稱為大智慧。智慧跟聰明不
一樣,聰明是世間的知識,智慧是以心說法,使眾生能夠知道本性的止
處,從而理解心性,並且加以修心、煉心、明心見性,覺行圓滿的明
燈。在智慧上面加一個「妙」字,意味這個智慧非常的希有尊貴與殊
勝,並不是世間任何貴重的寶物所能比擬,用此「妙智慧」,參悟如來
的心印大法,勤修大道,修己渡人,必能破除煩惱妄想,明心見性,圓
滿功德。般若的智慧分為五種:
1、實相般若:修辦道者,參與道場運作,在修辦道的過程中,體悟到道
的本體,洞徹世間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明師所傳授的這點自性
佛,才是不生不滅的自家菩薩。
2、境界般若:參與道場的運作中,智慧增長,名利看淡,心胸開闊,沒
有煩惱妄想,從內心透出法喜,這種境界,謂之境界般若。
3、文字般若:修辦道之中.心性提昇,開通智慧,無形之中,記憶很多
文字,幫助修辦能力,助益匪淺,所以文字能夠美化心靈,增長智
慧,幫助記憶,容易證道,這即是文字般若。
4、方便般若:修辦道者,以慈悲喜善的方便法門,廣行三施,應機說
法,因病與藥,以方便法,學習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
苦救難精神,以及太上老君處處開堂,方便闡教,利世益民,謂之方
便般若。
5、眷屬般若:修辦道者,如何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行持,然後功德圓滿,大徹大悟而證果成真,所以在般若的前面,有
五個眷屬,也是修行的指南針。天道弟子,求道以後,知道本性之所
在,自性本具足,要甚麼就有甚麼,五種般若,缺少甚麼補甚麼,不
刻意依五般若的順序修持,這是天道修行殊勝之處。
二、波羅蜜:到達彼岸的意思,眾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苦多樂少,所有稱
為苦海。苦海之中,有人為的災難,有天然的災難,有的可以避免,有
的不能抗拒,如水火刀兵,旱澇飢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
得....等災害痛苦,所以稱為苦海。到彼岸就是從生死輪迴的苦海
此岸,乘著智慧如慈航的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到達不生不滅的彼
岸。
三、多:「多」在此處只是在強化的語氣。網路上的註解語叫作「定」,心
穩定如泰山,如如不動稱為定。定非指身體姿勢端坐不動的定,而是指
心性不動的定。修辦道者,接受明師指點本性之所在,內能格物致知,
外能明德親民,不受外物塵緣所紛擾、善惡、得失、混亂、煩惱、妄
想、憂愁、悲哀、生死、名利、恩愛....等,都不為所動,即是以
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栓心猿,鎮意馬,意志堅定,富貴不能
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達於如如自在,不變不動之定力。
四、心:心經所指的心,不是心臟的心,是指一顆靈明的心,心是一身的主
宰,生命的源頭,心的上面是性,下面是意識,人類一切的起心動念都
是心的作用,舉凡語言文字、文化知識、科學成果、倫理道德、哲學宗
教.....等等。甚而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的功
能、思想行為,以及身體各部份系統的感覺,無不是靈明妙心的作用。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只有明心,認識真心,煉心,才能見性成佛。諸
位已經受過明師的指點,已經知道真心的源頭,本性的所在,日後起心
動念,是否以良心作主,是否合乎天心,順乎眾意,知道真空妙有的道
理,才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之道。
五、經:經者回天的路徑也,心經是心髓、心法、一切智慧之母,十大般若
經的精華,是明心見性的寶筏,是認心、識心、明心、煉性、見性,恢
復本性光明,以達無上正等正覺,必經、必行的明路也。
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無上的大智慧,渡化眾生恢復本性的光明,
到達清靜,不生不滅,彼岸的心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