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問答(22)--請問:「明心見性」之道?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修行最究竟的法門。「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菩提心」,「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本來佛性」,成佛就是頓悟心性,成就無餘涅槃的「法身佛」,本性超越陰陽五行的束縛,超生了死,免受六道輪迴之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究竟佛位也。跟據佛經的記載,要修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有二大法門,一是「漸修」,一是「頓悟」。漸修是漸次修證,從凡夫修到阿羅漢果、緣覺果、菩薩果、一直修到佛果。要修證到阿羅漢果,最快要「三世」,最慢要「六十小劫」;要證到「緣覺果位」最快要「四世」,最慢要「一百劫」;要修證到「菩薩果位」,就有層次上的差別,從「初發心菩薩」,發大願力、起大悲行,不斷修「六度波羅蜜」,修到有一些相應,稱之為:「賢位菩薩」;由「賢位菩薩」,一直繼續進修到「登地」,稱為「登地菩薩」;從登地菩薩」再不斷的進修,一直修到「十地」,他的覺行、功德與「佛」相等了,稱之為:「等覺菩薩」;再從「等覺菩薩」修到「妙覺」,最後修到覺行圓滿,圓成「佛果」。整個修行過程漫長而且遙遠,須要三大阿僧祇劫的無數歲月,才能達成。歷代祖師傳承給我們一條最快最速、最簡易的捷徑,那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縮短了修證的時間。所謂「心」,並非心臟的血肉之心,而是我們對境生起的心念、思想等意識作用。一般人的心分為三種:一 曰、血肉心;二曰、人心;三曰、道心。血肉心純惡無善,人心有善有惡,道心純善無惡。六祖壇經講:起心即是妄」,指的就是「人心」。而「性」是甚麼呢?「性」是心的本源,以現代醫學認為性是心的能量。對境生心,全是「性」的作用,心性是一體兩面的,「性」猶如海水,「心」就是波浪,它無形無相,卻能主宰人類的思想與行為,好像「電」一樣,雖然看不到,但是一切的電器用品,聲光影音,都是電的作用。心性在佛經上有很多名稱,例如:「一真法界」、「真如」、「如來藏」、「菩提」、「佛性」…等等。六祖壇經曰:「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捻花示眾,唯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頓悟到以心印心的無上妙法,釋迦牟尼佛付囑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非相,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以上所講的:「唯論見性」、「正法眼藏」,就是「頓悟法門」、「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無上妙道。這是最上上乘的「不二法門」,是萬萬人修,萬萬人成的光明大道。今天,我們接受明師指點妙竅,知道本性之所在,謂之「明心」,「明心」是你的行為是否合乎「天心」,是否順乎「天性」來待人處世,這就是「見性」。「見性」並不是見到甚麼境界,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蓋「性」不能見,不能以肉眼見,「實相無相也」,若能迴光返照,由「自性」流 露「善美德行」,就是「見性」,這是最上上乘的般若正法,才是真正 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