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註解】:不能者: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
【解釋】:所以不能達到一性圓明,明善復初的境界,是因為心中的雜念還沒有澄清,私心慾望沒有除盡的原故。
【心得記要】:
1、不能什麼呢?是不能把心中的雜念、慾望、我執、三心、四相::等除盡,達到清淨無為、明善復初、返璞歸真的境界。
2、澄心是由濁入靜的功夫,以達到良知良能的境界。四書大學篇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有能安,安而后能慮,濾而後能得」。以上的五步功夫,就是澄心的方法。
3、遣慾的方法如何呢?四書大學篇,呂祖補述格物致知章曰:「心有所貪欲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惡而性遷焉。」以上指出要格除自身不良的嗜好以及貪慾之心,在心理上不可以有貪求無厭、怨天尤人、癡迷於功名富貴、愛戀、妄念、人心用事::等念頭。
4、人類煩惱痛苦的根源,在於心未澄,慾未遣也。慾望貪念無法滿足物質的需求,心如萬丈溝壑,人心不足蛇吞象,以致終日惶惶,烈火焚身,喪心病狂,三毒六慾的禍害,甚於洪水猛獸,墮落萬丈深淵而不能自拔,實堪浩嘆。
5、修辦道者,一但澄心、遣慾的功夫成熟,必然一性圓明,明善復初,恢復本來真面目,即六祖壇經曰:「清靜法身,如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百千億化身汝之行也」。
【經文】: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註解】:六慾:色、聲、香、味、觸、法。三毒:貪、嗔、癡。
【解釋】:修道的人能夠革除一切物慾,人心自然平靜不妄動,再加上澄清的功夫,本性清淨,一點罣礙都沒有,自然色聲香味觸法等六慾,以及貪嗔癡等三毒也會消滅的無形無蹤了。
【心得記要】:
1、譴其慾者,即革除心中的慾望雜念,心性才能清靜安祥,本性不被外物所惑所染,心靈猶如清潭映月般,清且明矣。
2、澄心是由濁入清的功夫,其方法是寡慾,看淡一切,不與人爭長論短,嚴守四勿、行五步功夫,自然能夠達到心靜神清的境界。若能譴慾、澄心,乃是找回真我的要訣。
3、六慾者:眼觀美色起淫念、耳聽惡聲出穢語、鼻聞香味思飲食、舌貪口味開殺戒、身觸慾界想非非、意追邪情起思維。此色聲香味觸法六慾之禍害也。
4、三毒者貪嗔癡也,玉皇普渡真經曰:「三毒染成難脫苦」。因為貪令眾生貪而無厭,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念猶如萬丈溝壑,令人無法知足;嗔者嫉妒他人,好像烈火焚身,傷己又害人;癡者癡迷於名利恩愛之中,意亂情迷,想入非非,使智慧蒙蔽,是煩惱痛苦的根源。
5、修辦道者能夠六慾不生,三毒消滅,自然心靜神清,本性光明,恢復本來真面目,何愁修道不能成功呢?
【經文】: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譴也。
【註解】:不能者:沒有達到目的地。
【解釋】:所以不能達到一性圓明,明善復初的境界,是因為心中的雜念還沒有澄清,私慾還沒有除盡的原故。
【心得記要】:
1、心靈不能清靜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有二點:其一是心中的雜念太多,本性還沒有澄清;二是慾望還沒有排除的原故。
2、不能達到澄心譴慾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找到你的自性在那裡?好像你要種植蔬菜水果,但是不知道你的田地在何處?要到合作社或是銀行存款?卻不知道銀行在甚麼地方?或是存款簿在那裡?以上的原因都不能達到目的地。
3、俗語說:「擒賊先擒王」,修道
首先必須要找到自性的主人翁在那裡?知道本性在那裡?才能夠率性,降伏身心,欲知道本性在那裡?訪明師可知也。
4、既得本性之所在,以後要立起沖天大志,參班研究道理,參與道場運作,接近前賢,渡人行功,不可見難思退,才能功愿成就,離苦得樂。
5、所以求明師指點明路,再立定志向修辦道,有始有終,遇考不退,用力去除內魔外障,是澄心譴慾的一條明路。
【經文】:能譴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註解】:譴:格除、察望。觀:是迴照的意思。見:目之所見而能辨別一切之謂。
【解釋】:修行的人,能夠把三毒六慾遣散消滅,心靈就可以清靜,本性就能夠大放光明,只要向內迴光返照,則後天的血肉心沒有了。此時向外觀看有形有象的物質,則有形有象的物質也不執著它的存在,向遠處眺望一切萬物,則一切萬物的景象也不執著於心,看到萬物好像沒有看到一樣。
【心得記要】:
1、人的本性本來清清靜靜,光明剔透,因為降生到凡間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被物慾所敝,塵凡所染;又受到三毒六慾的侵蝕,將純善無惡的道心轉變成可善可惡的人心、血肉心。
2、能夠革除三毒六慾,要有堅強的意志與恆心。控制自己的心念,四書大學篇呂祖補述曰:「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這要有防意如防賊的功夫,才能做到。
3、內觀其心,心無其心:這是迴光返照的功夫。師母曰:「置心一處,無事不辦」。迴光返照時,就是置心一處也,這是意守玄關,久之,本性自然大放光明,後天的人心、血心沒了。此時,猶如太陽光明普照大地一般,令一切陰霾盡消。
4、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界上有形有相的物質,都是因緣結合而成,經過歲月的摧殘,終有毀壞的一天。修行之人,內心既然已經清除乾淨,對於外界的一切形象,應該認為都是假象而不可執著。
5、遠觀其物,物無其物:既然瞭解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虛妄不實在的,所以遠觀天下萬事萬物,當然也要認為天下萬事萬物也都是虛假而不存在的,不要受到物慾的牽纏,更不可以受到外物的迷惑。
6、內觀其心,本性清靜,良心沒有受到人心、血心的污染;外觀其形、往遠處觀萬物,所看到的物境,都是虛妄而不實在的幻境,真本心沒有執著、不被污染,如此自性佛才能顯露出來,就可以明善復初,返本還源也。
【經文】: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註解】:無:沒有執著。空:真空本性。
【解釋】:觀看人心、外在的萬物、遠處的形象,了悟以上這三者都是虛妄不實在的假景幻象,心、形、物三者都沒有,能夠顯露出來的,只有自己的真空本性了。
【心得記要】:
1、三者指的是:「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以上三種的空境,這是對真空妙有實相的真意。
2、因為心、形、物三者,是六道輪迴的根源,有「心」就有慾望;有「形」就有煩惱;有「物」就有貪求,修道之人能夠破除以上三種的假相,心靈清靜,不被物慾所干擾,真空自性就可以顯露出來。
3、空指真空本性也,因為本性無形無相,虛靈一團,俱眾理而兼萬善。六祖壇經曰:「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靜」……故立「無相」為體…「無住」為宗…「無念」為本。
4、故自性本空。空、無即可見性。因為空是虛無、廣大、無有邊際、究竟圓滿、涅槃寂靜、恆常清靜,是道的本體也。
5、因此,無所住即是空。能做到無所住而行佈施,無所住而忍辱,無所住而持戒,無所住而精進,無所住而禪定,無所住而般若,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空的境界,即見自本性也。
【經文】: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註解】:空:萬法俱滅。無:一念不起。湛然:清幽自在。寂:長久安靜。
【解釋】:觀照一切皆空,達到萬法俱滅,以達到真空之境,再將空推到極點,徹底到了無所再空時,就是一念不起的無了。這個無也要放下,不可執著,當空與無都放下而不執著時,才算真正達乎常久清幽安靜的境地。
【心得記要】:
1、上章提到「內觀其心,外觀其形,遠觀其物。」
2、這三者都沒有,只見到萬法俱滅的空境,是要我們辨別萬法的實相。
3、這一章接著再破除三者俱無、唯見於空的執著。因為空境是一無所有,萬法俱滅,不但對萬相、萬事、萬物都不可執著,就是心的念頭也不可以執著,才能達到常久清靜的空境。
4、金剛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章曰:「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如果能夠遠離一切諸相,不執著,不貪愛,不貪受,清清白白,本來空無寂靜,本性清靜光明,與諸佛覺性一樣,就名為「佛」。
5、金剛經究竟無我第十七分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佛世尊說菩薩渡化眾生,不可存有四相的執著,否則跟凡夫一樣,不能稱為菩薩。六祖壇經曰:「無念念即正,有念念即邪::邪正俱不用,清靜至無餘」。所以無念,善念惡念都不用,才能達到安然清靜的境界。中庸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可見真空妙有,是一點聲音、形相、人為都沒有。
6、本段所說的空是一塵不染的空;無是不執著萬物的無;寂是寂滅安靜的寂,能空無寂靜,才能達到真空妙有的真靜。
【經文】:寂無所寂,慾啟能生,慾既
不生,即是真靜。
【註解】:寂:安然清靜。靜:真正清
靜,與道合一。
【解釋】:清幽安靜到了極點,也不知道所謂寂靜了。這個時候的心性,已經離開塵緣的污染,達到無我、忘我、大我的境界,超乎萬物之外,私慾雜念,又怎能夠再生起來呢?私慾雜念既然不再生起,天賦的本性才能夠與道合一,如此才是真正的清靜。
【心得記要】:
1、 道是宇宙間的真理、能源,萬物都是由「道」而生,依靠道而生長,「道」時時刻刻都在發揮作用。所謂寂靜並非如死灰枯木般的沈寂,而是以清虛、恬淡、自然、無為的方式,表現出來。
2、六祖壇經曰:「但心清靜,即是如來清靜坐」。又曰:「但心清靜,即是自性西方。」,因此只要心能清靜,沒有攀緣,無所求,沒有執著,才是如來清靜坐,真正的禪定,這是見性的功夫,並非枯坐終日,心念不滅,所能得到清靜的境界。
3、寂無所寂,慾豈能生:蓋動中取靜,才是真靜;因此動、靜並非依外表,而是內心靜寂到極點,不受外界萬般所干擾,不生任何慾念,慾自然不生也。
4、慾既不生,即是真靜:慾念既然不生,則人慾淨盡,天理流行,人心與天心契合,這是真靜、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與道合一,歸根復命也。
5、清靜經的真理,要我們破除一切執著,降伏一切妄念。要破除執著,降伏妄念,就要觀想萬物都是空境的假象,使之歸於無,能無相、無念、無住,再歸於寂,而後歸於靜,如此才能達到歸根復命之境。可見空、無、寂、靜是修持的次第功夫,依此次第功夫修持,必可超凡入聖,回歸真常。
【經文】: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註解】:真:真實不虛。常:永恆不變。應:感應。常:平常。
【解釋】:能夠用這個真空妙有的本性,應用於日常尋用間,而且時時刻刻都保持本性真常的功夫,才是真正得到本性的光明。得到本性的光明以後,在應對萬物之後,心中毫無牽掛,保持清清靜靜的境界,能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有始有終,永不改變,光明的本性就永遠清虛平靜了。
【心得記要】:
1、真常應物:六祖壇經曰:「思維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修道之人,以真常的本性,應用於日常尋用間,一切行住坐臥,都是本性的妙用,假如能如此,雖然是在揮刀上陣的緊要關頭,一樣能保持清靜,如如不動。
2、真常得性:恢復本性的光明,好像撥雲見日一般,把本性多餘的東西去掉,就恢復本來真面目也,稱之為:「真常得性」。如能進一步立己達人,福慧雙修,廣渡有緣,使眾生共登善境,才是真常得性的最終意義。
3、常應常靜:修辦道之人,在塵世之中,面對紛擾的五濁世間,錯綜複雜的人情世事,如何進退應對,又清靜的本性不被污染,這種功夫,要學習南華經所述庖丁解牛的境界,才能抱持無牽無掛,平靜無染。
4、常清靜矣:要恢復清靜光明的本性,非一朝一夕的工夫即可成就,必須要用時常勤拂拭,茍日新,日日薪,又日新的修持,自強不息,永不鬆懈,才能達到常清常靜的結果。
5、總之,人道盡,天道近;人道圓滿,天道自成。所以修道不可以離開人群、離開日常生活,故行為不可以鬆懈,內心不可以放肆,時時返照本性,守住玄關,不離中道,動、靜都依照中道而行,不受塵緣所污染,才能恢復清靜光明的本性。
【經文】: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註解】:漸:依序由淺而入深。
【解釋】:能達到清靜無為,就能由淺入深,漸漸的步入真道,體悟大道的精妙,最後與道合一。
【心得記要】:
1、靜就是將本性不應該有的東西去掉,使本性復甦,道心覺醒,恢復原來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
2、老子不厭其煩的剝析恢復本性清靜的方法,其功夫是:體悟道體、瞭解道用、知道道性(清靜的本性),以遣慾澄心的功夫,找到清靜之道的本源,必可以見到虛無清靜的本性。
3、大道已得,就要以漸進的功夫,繼續廣泛的去參學。像華嚴經裡的善財童子,他見性以後,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廣學多聞,證悟自己本有的真心,以增加修辦能力。
4、因為以漸進的方式,由淺入深次第的修學,以覺為師,以戒而生定,因定而靜,因靜而生慧,因智慧而解脫,以成就清靜圓滿的本來面目。
5、恢復清靜圓滿的本性以後,本性自然光明,圓滿無瑕,後天的私慾雜念也會消除,如此深入體悟道的真諦,久之,人心與道心契合,即是與道合而為一。
【經文】: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註解】:得:獲得。
【解釋】:既然步入真道的法門,便可以說是得了道的真理,雖然是得到道的真理,只是恢復本性的光明,於本覺來說,其實並無所得。
【心得記要】:
1、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這是求道的門徑,雖然說名為得道,其實本性並無所得,只是恢復原來的本來面目而已。
2、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如何說呢?恢復其靈覺而已,故云實無所得。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曰:「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佛昔在燃燈佛所時,雖得到無上菩提法,然所為得者本屬開導性質,實際乃是自性自悟自修,菩提乃是自家物,故云實無所得。
3、六祖壇經參請機緣第六品曰:「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蓋自性雖俱備一切法相,卻又能不著一切法相,不為一切法所污染,故云:「一無所得」,才是真傳,誠如心經所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因為自性具足,不曾失去少許,以無所得的心法,而成就菩薩,才是最上乘的大道。
4、六祖壇經悟法傳依第一品:「遂啟祖言:『何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可見自性本來就是這麼的清靜、不生不滅、圓滿具足一切、如如不動、能生一切萬法。
5、何謂本性具足一切呢?,因為要甚麼就有甚麼,例如你要吃喝拉撒,都自己來做,不假他人也。如能得到一無所得的真傳,以澄心、遣慾的功夫,積極修辦,必得真靜,與道合一,恢復本來真面目,稱之得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