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問答(3)--常聽前賢說:求道接受明師一指,即可天榜掛號、地府抽丁、超生了死大事已經完畢,為何還要再修道?
答:
一、性理題釋曰:「欲求了死,先求了生,欲求了生,必先超生,若遇明師,直指大道,地府除名,天堂掛號,則脫閻君,不落無常之手,若不屆三期末劫,真道不降,欲超生了死,誠難也。」禮屬詞曰:「你今得一指,飄飄在天堂,無有生和死,終日煉神光。」故知欲超生了死,幸遇普渡,真道降世,必須要接受有天命的明師一指,授記正法眼藏的真明路,就無有生和死,超生了死大事已經完畢,只要一方面渡眾生,一方面了業障,便可以往一步一步邁向成佛之道。所以求道是目的,而修道是必經的過程,才能功愿成就。
二、求道時,是一無所得,傳離念的功夫,以頓悟我們的本來真面目。六祖壇經云:見聞轉誦為下乘,依經解義為中乘,依經受持為上乘,一無所得,離諸法相,萬法盡通,為最上乘法。」我們求道是經過請壇,在一連串禮節後,在點道的剎那間,頓除一切妄想雜念。頓悟人道要門曰:「唯有頓悟 一門,即得解脫。」一貫道所傳的心法,是最上乘法,一無所得,讓新求道人契人真空,顯露善美德行。以收束雜念,頓悟無所得的解脫生死法門。 這點本性,人人各俱,個個皆有,乃是上天老所生,不學而會,不教而行的一條光明大道。
三、既然求道已經頓悟,還要漸修,才能圓滿道果,離苦得樂。佛家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儒家云:格物致知,三省四勿;道家講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以上都是三教經典,教我們修養身心的格言。總之,明師一指,絕對超生了死,不在於修,故穿衣、吃飯、挑水、砍柴,無不是道,今之所以要修,是因為世人的本性已經被物慾所迷昧了,真心遺失才要修。今天求道以後,要斷疑生信,保持原來的真心,行住坐臥以良心作主,這是頓見漸修的功課,只要終日煉神光,顯露出智慧與慈悲,隨緣渡化眾生,必能邁向清淨光明的彼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