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古代人的養生理念(b)

古代人的養生理念(b)


十五、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合之至也。(道德經第五十五章)。(註):含德最深厚的人,可以和天真無邪的嬰孩相比,嬰孩純然天理,不知不識,柔弱沖和,與萬物合為一體,所以毒蟲不會螫他,兇鳥猛獸也不會攻擊他,嬰孩的身體雖然柔弱,但是拳頭握起來卻很緊,他雖然不知道男女交合的事情,但是生殖器時常勃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滿的原故。嬰孩雖然整天號哭,可是聲音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氣血柔和的原因。善於養生者,要學習嬰孩赤子之心,心中空無一物,深藏不露,必能返璞歸真,去老返童。


十六、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道德經第五十九章。)(註)︰此章老子說明治人事天,修身養性的方法,最好是用「嗇」,也就是愛惜精氣神三寶,使其不忘洩,好像早上起來要穿衣服一樣,又如厚積功德一樣,天天來做,做到清靜自然無為,就沒有甚麼事不能克服,事事都能克服,就無法測量他的力量有多深,力量大到無法測量,就能負起化世治國的責任,稟治理國家的根本之道,好像深根固蒂的果樹,不懼風雨的侵襲,這就是長久生存,永遠不滅的道理。老子在本章對於養生保健的提示是︰去人欲、存天理、不浪費精氣神三寶、多積善德、敬天地、禮神明,以道做為治人事天的根本,是得長壽最佳的要點。


十七、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惟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道德經第七十五章)(註)︰太上老君指出,老百姓之所以輕視生命,是因為居上位的奉養太奢,索求太過,致使人民的生活困苦,生不如死,所以才會有輕視生命的念頭;如果居上位的主事者,能夠恬淡無欲、清靜無為,看輕自己的權勢尊榮,不以臭皮囊耳目口腹之欲為重,如次要比起貴生厚養來的重要。總之,老子在此章的意思,第一,在消 極方面︰當攝生養性。第二︰在積極方面,要克制情欲,恢復清靜自然的規律生活,是養生保健最大的座右銘。


十八、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第七十六章)。(註)︰老子指出,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當人死了以後,身體就變為堅硬了。所有草木活著的時候是柔軟的,死掉以後就變得枯槁堅硬了。所以凡是堅強的東西,大部份都是屬於死的,柔弱的東西,大部份都是活的。因此強大的軍隊,不一定能夠打勝仗;高大的樹木,反而遭到砍伐。總之,強大的,反而居在下位;柔弱的,反而處在上面。養生保健者,絕不可太好強、爭勝、自大、自誇、想居人之上,結果必定會遭到外來橫禍;能以柔弱自守的,反而能明哲保身,避免意外的災害。


十九、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四書大學篇)。(註)︰大學這本書所講的道理,以及要遵行的路徑,首先必須要革除物慾,以恢復天賦清靜光明的德行,就要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親近民眾,渡化眾生,共沾德澤,使身、心、靈達到最真、最 善、最美、最聖的境界。


二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四書大學篇)。(註)︰養生保健,進德修業的君子,能夠了悟本性當止於至善的根源時,心中自然有定向與目標;心中有了定向與目標,就不會被外物所污染,本性自然清靜無為;本性身、心、靈健康,自然得到內聖外王,最完美的境界。


二十一、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呼!,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物格,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四書大學篇)。(註)︰孔子說︰聽取百姓在法院的訴訟案件,我也是跟別人一樣,沒有甚麼特別的地方,最根本的辦法是使人人知道本性的所在,大家以良心作主,明禮義、知廉恥,明白是非,就沒有訟案事件發生,這是最根本上策之道,使虛偽不誠實的人,不敢說謊話來欺己欺人,讓那些沒有真實情理,埋沒良心的人,畏服在明德光輝處所,發揮公理正義的輿論下,使人人心存天理良心行事,就不會有訟案發生了,這是最根本之道。


二十二、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也。(四書大學篇)。(註)︰我們人是由本性、心靈,身體三者連在一起,密切而不可分開的,猶如一顆樹木的根、莖、葉相互關係,不可分離一樣。而根是植物最重要的部份,固了根,莖、葉必然茂盛。而人最尊貴的是本性也,鍊了本性,身心必然舒暢,這是千古不易的哲理,養生保健者,不可不知也。


二十三、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四書中庸篇)。(註)︰君子在處於富貴的時候,要以他的財勢,做些利世益民的善舉;若處於貧賤地位的時候,要安分守己,做貧賤人該做的事情;若處於未開化民族之地時,應該泰然處之,做夷狄所應該做的事;若處於患難的地方,應該怡然自得,不為環境而動搖心志。養生保健者,要安分守己,安貧樂道,吃苦耐勞,入鄉隨俗,和而不流,隨遇而安,不為環境所動搖,必能使身、心、靈健康,邁向光明。


二十四、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四書中庸篇)。(註)︰修持身、心、靈健康之道的君子,譬如要行遠路,必須要從近處開始;又譬如要登高處,一定要從低處開始,按步就班,絕不可好高騖遠,中突變志,想一步登天。


二十五、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註)︰我們的生命是有極限的,而知識是沒有極限的,以有極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無盡的知識,是會弄得筋疲力盡的。善於養生保健者,不可以強迫自己做些超過自己身心靈負荷的事情,才能達到致中和,無病體健身康的目的。


二十六、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內篇、養生主)。(註)︰行善積德,不要有求名的心,就不會被名相所累;不要做那些傷天害理的壞事,就不會遭受到刑罰的禍害。順著自然的法則來養生,天然的道路來行事,就可以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且可以保全自己的天性,可以奉養自己的雙親,可以享盡,不致未老先衰,中途短命。這是使身、心、靈健康的真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