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衛生
中醫養生學十分重視飲食衛生。據《周禮》記載,周朝就有專管飲食衛生和營養的“食醫”,孔子在《論語,鄉黨》中也指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敗不食,食惡不食,臭惡不食”、“沽酒巿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漢代醫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中也指出:“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等等。以上均說明;古代的養生家已經到了“病從口入”的道理,強調了飲食的清潔衛生於人体健康的重要意義。
另外,古代養生家講究的“吃飯的學問”,亦屬於飲食衛生范疇。如《千金要方》說:食當熟食當熟嚼,…人之當食,須去煩惱,又說:“食畢當漱口數過,令人牙齒不敗口香,” 、 “食畢當行步躊躇” …飽食即臥乃生百病。《壽世保元》也說:食飽不得速步走馬,登高涉險,恐氣滿而激,致傷臟腑……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食過多則結積,飲過多則成痰癖。(龔廷賢,明代)
現代醫學認為,咀嚼是幫助消化,進食時細嚼慢嚥,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澱粉每可幫助食物的消化,還有溶菌每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幫助殺菌解。都可減輕胃的負擔,促進胃的消化吸收。
安靜愉快的情緒有利於胃的消化,食前食後保持這種精神狀態,對於養生保健具有重要意義,這就是所謂的“人之當食,須去煩惱。”良好的情緒、安靜的環境,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以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至於進食前後情緒迥分波動,會影嚮食欲和消化液的分泌,久則還可發生胃病。
飯後漱口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使口腔清潔,清除食物殘渣,可以有效地防治齲齒和牙垢。
進食後宜緩行,不可“飽食即臥”食後緩行有利於食物的消化,而食後即臥會使飲食停滯。此外,飽食後跳躍、騎馬、登高等各種活動都是不適宜的,會損害健康,引起胃腸疾病。 7.四時調食
四時調食,即順應自然界四時之變化,適當調節自己的飲食。這種四時調食的觀點是建立在中醫養生學整体觀念的基礎上的。飲食是人体與外界聯系的一個方面,所以在飲食方面也應適應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而做相應的調整。
邱處機(元代)《攝生消息論》分四季論養生之道,他說:“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當夏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當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酸以肝氣,”等等。
春三月,人体肝氣當令,所以飲食宜減酸益甘,以免肝氣生發太過,特別是素体肝陽偏亢者,春季最易復發,故除了注意飲食調節外,最好以葯物預防,可用甘味食物養脾氣。
夏三月,氣候暑熱,人体消化機能下降,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特別要吃些營養豐富的蔬菜,水果等。夏天出汗較多,津液相對缺乏,故適量飲用“綠豆湯”等冷飲,補充水分,清熱解暑。但冷飲不宜過量,否則有害無益.正如邱處機《攝生消息論》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涼粉、冷粥”。飽受寒,必起霍亂。
我國人民自古就有飲茶解暑的習慣,《神農本草經》說:“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墮、輕身、明目。”“近代名醫蒲輔周(1979)也認為,茶葉微甘、微寒而兼芳香辛散之氣,清熱不傷陽.辛開不陰。芳香微甘,有醒胃悅脾之妙。”現代研究証明,茶葉除含有粗纖維、膠質,葉綠素外,還含有生物鹹,黃酮類、鞣質、維生素、麵角甾醇、揮發油,以及少量的堙酸,硫胺。葉酸、蛋白質、礦物質等。飲茶能提醒腦,解除疲勞,增強記憶力,因此,夏季飲茶解暑要比冷飲效果更好。
但飲茶也應適度。過多的水分以及含鞣酸過多的茶,會沖淡胃液或使消化道粘膜收縮,影嚮食欲。消化和吸收。
秋三月,是胃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此時尤應注意飲食衛生,以防“病從口入”,此,立秋之後,不可再貪涼飲冷。以免損脾胃。
冬三月,陰盛陽衰,是素体虛弱者進補的較好時機。冬季進補的關健是食補,即以食物之,補機之虛,糾陰陽之偏。氣短益之品甚多,可因人制宜,選擇用之,氣虛者,表現乏力,氣短懶言,頭暈,出虛汗,小便清長,可用人參炖雞,血虛,表現面色萎黃,頭暈眼花,手足發麻,可以吃紅棗,桂圓,動物血和肝臟;陰虛者可吃圓魚和淡菜;陽虛者可進食牛羊肉狗肉等溫中補虛,和血暖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