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內容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內容


中醫養生抗老的理論與實踐都很豐富,根據《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能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百歲乃去的論述,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調養精神,節制飲食、起居規律、勞逸適?,食葯並養。


第一節 調養精神


調養精神,亦稱作“攝神”、“調神”、“養神” “養心” 、“修性”等。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份。它是通過調節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以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生養生方法,根據《素問.上古天真論》“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論點,認為通過調養精神,可保身心和諧,可防病延年,要做到健康長壽,除了要有健康的體魄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精神。人的身人兩個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個整體,在整個生命的過程中,物質和精神是缺一不可的。


一、       精神的含義


精神,主要是指人的思想意識、思維、情緒、感知等心理活動,中醫學對精神的理解和運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泛指一切生命活動,包括思維、意識、情緒、感知、運動等,即神、魂、魄、意、志5種神志的綜合反應,這些神志活動雖各有區別,但總的主宰者是心,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問.宣明五氣篇》?:心藏神。《靈樞.邪客》也?:“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含也”。


 關於神、魂、魄、意、志,一般認為:神,即心神,指人的精神,思維活動;魂,精神活動的一部份,乃古人認為精神人中能“離開”形体而存在的部分,可理解為當今所?的想像、 覺、幻想等;魄,古人所指的精神活動中依附形体而顯現的部分,如本能的感知覺和動作,以及與形体相關的精神綜合表現,如精力?識等;意,是思維過程的起始階段,指意念、印象等;志,精神思維的一種形式-記憶。


 上述5種神志活動,雖含義不同,但都是“心神”活動疇。


    二.調養精神的意義


1.      人的精神狀態與疾病的關係


    人的精神狀態與疾病有密切的關係。長時間或超限度的精神刺激,會影響人體內臟的氣機或氣血運行,引起內臟疾病,甚至還是導致或誘發各種疑難病症的原因。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促使臟腑氣機調暢,氣血調和,增進人體健康,使人益壽延年。


  科學實驗証實,精神緊張和不安,在短時間內可以使人的膽固醇明顯升高。長時間生活在緊張環境中。有發生人肌梗塞的可能。現代醫學還通過研究証實,愉快的情緒,可以調整大腦皮層紊亂,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蠕動.促進食欲,並能增加血紅蛋白指數,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進而可以達到袪病延年的目的(戴鍚孟等,1987)。


  中醫學非常重視人的精神活動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提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醫學稱為,愉悅的心情,可以使五臟六腑功能及氣血運行正常,避免各種疾病;而精神仰鬱、情緒緊張則往往是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現代的研究証實,精神活動不僅是一種心理活動,還伴隨著明顯的植物神經功能變化。情?激動時,食欲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道運動增強:情緒憂鬱時則相反。現代研究還証實,精神情緒的不安和緊張,不但可使血壓升高,也可使血中膽固醇含量增高;持續的精神緊張可使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分泌過多,抗體形成減慢,使身体免疫力降低,內環境穩定破壞,從而容易患某些疾病(曹鈞等,1984)。


  美國霍普金斯醫學院有兩位醫生研究了性格與疾病的關係,性情抑郁、情?緊張、喜怒無常的人比性格開朗豁?的人容易得病,甚至還會夭折。他們對該院1337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對每個人進行全面体驗和一系列生理試驗後發現,癌症患者年經時就性格孤僻,不合1群,而心臟病患者在情緒緊張或學習成績不好時就發脾氣。他們又從19491964年畢業生裡任意挑了127人,按性格分兩組:第一組性格小心、穩重、自信、適應性差,缺乏冒險精神;第二組性格活潑、主動、聰明、靈活。經分析研究,第一組的人患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先後有關13人去世,而第二組的人全部健在。經過反復研究,這兩位醫生認為,脾氣的好壞可以從生物學得到解釋,它反映了一個人的神經和激素作用。因些,性格開朗和抑郁與發病率密切相關,直接影嚮壽命的長短(林乾良等,1982)。


 


.保持精神愉快對健康有益


  現在,精神樂觀有利於老年人健康長壽已成為常識。善於控制情緒,樂觀豁達的人可以提高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功能,使機体各個器官的活動協調一致。。在這種情況下,人体的適應環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手增強,從而起到保健延年的作。


  我國對高年齡老人的幾組調查表明,長壽老人的心理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熱愛工作,他們樂在工作中享受幸福,在勞動中品嚐歡樂;二是生活快樂,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無限嚮往,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使平凡的生活充滿歡樂;三是性格堅強,他們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從挫折中看到光明,把克服困難當成人生一樂;四是情緒穩定,他們適應力強,不急躁,不憂傷,不激怒,遇事想得開;五是助人為樂,他們待人熱情,富有同情心,諒解別人,樂於助人,如?爾亢等(1978)調查了湖北地區125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發現他們最大的共同特?這些老人都心情開朗、樂觀、直爽、心平氣和。


  上述研究資料表明,樂觀的情緒,開朗的性格與健康長壽密切相關,?明中醫養生學倡導精神調養是有科學道理的。


 


二、        調養精神的方法


1.怡情養性


  怡情養性的,指人在精神上能樂觀豁達,淡泊名利,能根據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條件的變化調節自己的情志活動。


  《素問.上古天真論》在總結上古時代長壽者的經驗時指出:要“無恚嗔之心…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中醫養生學認為,保持良好的情緒,樂觀的意志,豁達大肚的處世方法,正確的對待工作、生活和社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修養,也是保健防病、益壽延年的重要因素。因此,歷代養生家都強調“養生莫若養性”,要求人們自覺地培養高尚的理想、道德和情操,培養自己開朗樂觀、豁達大肚的性格,防止憂郁、憤怒等消極情緒的滋長。孫思邈﹙唐代﹚在《千金要方》中說:“生不再來,逝不可追,何不抑情養性以自保?”  曹庭棟﹙清代﹚《老老恒言》也指出,即便“事值可怒,當思事與身孰重?一轉念間可以煥然冰釋。”


總之,要在情緒上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儘量迴避煩惱;在意志上要堅定,以苦為樂,待人寬厚,對己克儉,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喻嘉言(明代)曾說過:能善養此心,則志意和,精神定,侮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臟俱宁,邪亦安從奈我何哉?


怡養性情的另一面,就是要淡泊名利,形体,精神不為名利所累,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心神?靜。


早在《內經》時代,中醫學就有“積精全神”的論述。《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困而少欲,心安而?,形勞而不倦。“認為只有思想上才少私 欲,常知足,少貪求,外無憂患,內無雜念的人,才能正確處理個人的利害得失,摒棄不必要的精神負擔,不良的精神刺激及過度的情緒波動”。


現代生理學認,人体對周圍環境刺激的心理反應所呈現的感情狀態,就是各樣的情緒活動。這些情緒活動,既有積極的,使人愉快的,也有消極的、令人煩惱的。一般說來,情緒的暫時波動不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但是強烈,持久的情緒波動,卻往往成為致病因素。 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就說過:“一切頑固沈重的憂郁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對此,中醫養生學也有相同的看法。如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說;“多思則神殆,多念則智散,多欲則智昏,多事則勞形 《醫鈔類編》也指出:“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全”若日逐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即是說,善於養生者,要清心靜神,淡得安寧,精神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則易導致疾病的發生,甚則早衰或短壽”


怡情養性,是一種精神修養,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著根本的不同,怡情養性的根本是不為生活中的無諯事所累,正確對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正如《壽世青編》所主張的那樣,“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皆得其正,此養生之法也。”(尤乘,清代)


怡情養性,首先應一切從實際出發,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面對周圍的環境,適應自己的生活環境。對一般不愉的事情,要善於自我排遣。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善於追求生活的樂趣,心地光明,眼界廣闊,見譽不喜,遇毀不慍,胸中對任何不愉快的事不留一點芥蒂。這是善養生者應當達到的精神境界。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的含義是:“不僅在於沒有疾病,而且在於肉体、精神社會各方面的正常狀態。”這就是說,人的健康不僅僅是肉体上、精神上沒有疾病,還在於身体和精神狀態都能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和影嚮,對各種刺激和損害都能給予敏捷的反應和做出適當的調整,因此,只有做到怡情養性,才具備了身心健康的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