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養生怯病淺談

養生怯病淺談
      
人生在世,難免受到病魔纏綿,影響修生活品質,故古聖先賢對養生之道,闡述很多,並且很合乎科學原理,在西方國家的養生法多偏於生理方面,我國的養生法,則多偏於心理方面,因為心理影響生理甚鉅,例如心情不安的話,雖然飲食如故,仍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故云;心廣體胖,即是此理,所以古聖先賢,在修養方面,多半勸人如何養心,少思慮、寡慾、節飲食、重起居:等闡述很多,為人生日常生活所不可忽略的準則,若勤加奉行,不但能使百疾消除,靈性光明,人格圓滿,直登聖或。
       
抱朴子在養生法認為;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臥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不食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凡食過則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早起晚、不欲流汗、不欲多睡。不欲極目遠望、不欲多食生冷、不欲飲酒當風,冬不極溫,夏不極涼,不露臥星下,不眠中見肩,大寒大熱。大風大霧,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鹹多傷心、甘多傷賢,此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傷者,亦不便覺也,謂久則壽損耳。是以善養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調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閉邪,有吞吐之術;流行?衛,有補瀉之法;節宣勞逸,有與奪之要,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然後先服草木以救虧缺,後服金丹以定無窮,長生之理盡於此矣。
以上所述,無非要我們修心養性,調其喜怒,避其風寒,慎起居,重飲食,時時履行中和之道,使氣血大和,涵養心性,直登.聖域。孫思逸真人之修心養性,亦有相同的記載,他說: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
  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因。
  勿使悲歡極,常令飲食勻。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滇。
  亥寢鳴天鼓,晨興嫩玉津。
  妖邪難犯己,精氣自全身。
  若要無諸病,常須節五辛。
  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
  壽夭休論命,修持本在人。
  君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古聖亦曾謂曰;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資於道。使病者,盡去心中疑慮思想,一切妄念,一切不平,一切人我,悔悟平生所為過惡,便當放下身心。以我之天而合所事之天,久之遂凝於神,則自然心君泰寧,性地和平。知世間萬事,皆是空虛,終日營為,皆是妄想。知我身皆是虛幻,禍福皆是無有,生死皆是一夢,慨然領悟,頓然消釋,則心地自然清靜,疾病自然痊癒。能如是,則藥未到口,病已癒矣,此古聖賢以道治心療病之大法也。故云;至人治於未病之先,醫家治於已病之後,治於未病之先者,曰治心、曰修養。治於已病之後者,曰餌藥、針灸、外科手術,雖治病之法有多種,而病源以於一心所生也。若能少思寡欲,心境安寧,情志和平,定能心廣體胖,百疾不侵,以健康的身體,來借假修真,立己達人。
      
據醫經分類,人體病源分為三大因;一為內因 (喜、怒、憂、思、悲、恐、驚),一為外因(風寒、暑、濕、燥、火),一為不內外因(房室、飲食、刀槍、蟲獸所傷)苟能內調七情,外避風寒,慎飲食、重起居、防色慾‥‥等,病邢則無由而入,倘受其創傷,宜延醫救治,以恢復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