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調和七情

                                        調和七情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 7種情志變化,是人体         外界客觀事物的刺激產生的情感反應。


喜為心志。心神愉悅則志喜,正常情況下,喜能緩和緊張情緒,使氣血和調,營衛通利,心氣舒暢。但是喜樂太過又容易使心氣渙散,精神不能專一,而影嚮心神的正常功能。


怒為肝志。肝為將軍之官,体陰而用陽,質柔用剛,如果肝用不當,就會因怒而氣亂;或因肝氣升發太過,氣機紊亂而致氣血失調,形成疾病。


憂、悲皆為肺志。憂、悲或自內生,或自外發。自內而生者,因心胸狹窄,心神怯弱,多愁善感;或因已所不能,強思而憂;或因神不能受,思慮傷神而成憂。自外而發者,或因事出意外,但不能排解,即成憂悲;涉世不深,屢遭挫折,遂生憂悲。


思為脾志。思是認識事物、處理問題的精神活動。思之太過,則使人氣機郁結不行,引起種種疾病。所以《內經》有“思傷脾”、“思則氣結”之論述,即是思慮過度的危害。


憂、恐為腎志。驚、恐是人受到突然刺激所產生的一種緊張情緒和心理活動表現。如驚、恐過久過重,則使人神志散亂。


如上所述,在正常情況下,七情對機体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如果七情太過,作為一種強烈的、起出人体適應能力的精神刺激,人体自身調節功能失控,就會使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正如《素問.舉痛論》所說:“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七情不僅可以致病,而且直接影嚮疾病的轉歸,如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即使有病或病情較重也可通過治療和護理而痊癒;相反,如心情持續不佳,心境惡劣,則可使病情加重。


總之,中醫學十分重視七情在發病中的地位,因此,也特別強調調和七情在防病保健中的作用。


調和七情,除了怡情養性之外,還要通過適的化解的方法。使情志活動不致太過或不及。


從容應變,積極進取,當然是對付不良精神刺激的最佳方法,但是,由於工作環境和條件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差異,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採取情志相勝或發泄的方法來解決。


1情志相勝  即以一種情志去抑制過亢為患的另一種情志以解除疾病的以情勝情法。


中醫學認為,情志之間具有相互制約的關係。運用這種關係,可以克制有害的情志活動。正如《儒門事親》所說:“情志過極,非葯可,須以情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對此種方法有所記載:悲勝怒,喜勝憂,恐勝喜,思勝恐,怒勝思。


根據情志相勝的道理,善怒者可以悲勝之,即以苦之言談感之,使其氣消而不上逆作怒;善悲者,即以喜慶之事開導之,使其重新振作精神;善思者以怒勝之,即激其發怒,以疏達氣機,暢快心境心境,從苦思冥中解脫出來;善喜者以恐勝之,即以事情不利的方面恐嚇之,以制約其過度的興奮;善恐者以思勝之,即勸其動腦思考,了解致恐原委,以消除恐懼之感。盡管這些理論相當補素,但對於糾正某些太過的情緒,確有借鑒之處。


現代醫學認為,情緒反應是屬於神經系統的暫時性聯繫,它可以被新的暫時性聯係所取代。中醫所謂以情勝情的方法,就是根據体內存在著的由於某種情緒動激過甚而形成的不平衡,激發另一種可以戰勝它的情緒,使之復歸於平衡,也就是以新的神經系統的暫時性聯繫取代原先的暫時性聯繫(孫廣仁,1989)。


2情志發泄  即通過適當的方式發泄情志,以調節心理平衡的方法。換言之,就是為了保持心情舒暢,不過分壓抑自己的情感而採取的一種化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此象之常也。 費伯雄(清代)的《醫醇賸義》也說:夫喜怒憂思悲死驚人人共有之境,若當喜而喜,當怒而怒,當憂而憂,是即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也。


以上說明,七情是人体生理活動的一部分,人們不應為了適應某些環境,而把自己的真實感情強壓抑,在適當的場合和時問,也應當順其自然,當怒則怒,當喜其喜,當悲則悲。


著名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學家弗洛伊德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並指出,沒有表現出來的情緒常常是精神病的基礎。他通過把精神情緒的流釋放出來的精神發泄法治療了許精神病患者。邢樹華(1991)指出:怒是一種基本的、與人類緊密聯繫的情緒式,如果能及時地、自然地以小流量的形式將心中的怒氣釋放出來,就不會在体內不斷積累而最後導致大爆發,也容易調節到心平氣和的狀態。對於怒這種情志,導之利遠遠大於堵。因此,他向使生氣的人或事。


此外,把心中的憤慨、憂慮和郁怒,向親朋好傾述一下,也不失為疏泄情志的有效方法。                                3.情有所繫


調養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精神生活要有所寄託,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把日常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工作學習之時,專心致志,神用專一;業餘時間要培養一定的愛好。既有助於陶冶性情,消除孤寂,充實生活,拓寬視野,又有利於克服老年人“老而無用”、“老而無為”的垂暮感,樹立起勤學不輟,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新觀念。


曹庭棟《老老恒言》指出:“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就是善養生者要情有所繫,要勤用腦,即所謂正思慮以養神。


情有所繫,對成年人以至老年人來說都是保持和發智力,防止腦細胞萎縮的重要抗老措施。人腦具有120-140億個神經細胞,是實力最雄厚,潛能最巨大的精神寶庫。不論是科學實驗還是人們的實踐經驗均証明,經常用腦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推遲大腦的萎縮和和腦細胞的衰老過程。另外,還可以變情緒低落,興趣索然,感情平淡、寂寞無聊等消極的精神狀態。


邵鈜(元代)《壽親養老新書》載有養生“十樂”:讀義理字、學法帖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寓意奕棋。以上十樂,均可豐富、美化生活,怡養性情。琴、棋、書、畫、園、林、花、草,都是工作量較小而可使腦力活躍的鍛練,作為一種精神寄託,仍可孜孜不倦地去研究,去追求,思想,志趣傾注於所愛,盡情地享受娛樂的快感,就會有一種充實的感覺。恰如找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恰當位置,使自己永遠置身於生活之中。             4.四氣調神


所謂四氣調神,即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以調攝精神活動的方法。


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使萬物形成了生、長、收、藏的自然規律。人体除臟腑陰陽氣血等存在著與四時相適應的關係外,神氣的活動也必須與四時的變化相適應,才能保持其清靜內守的狀態。《莊子.刻意》指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即謂精神活動也要符合自然界變化的規律。《內經》列有專篇,專題討論依據四時之氣而調養精神的原則和方法。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應當用“生而勿殺,予而奪,賞而勿罰”的方法“以使志生”。春天,是陽氣發的季節,萬物推陳致新、生機盎然。人在春季調攝精神,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生長的特點,以使志意像春天的生發之氣那樣勿抑郁不舒,以適合春天之勢。


夏三月,應當用“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的方法“使志無怒”。夏天,是陽氣充盛、萬物繁茂生長的季節,夏天人的陽氣也旺盛外浮。因此,人在夏季調攝精神情志,要順應夏季陽充盛、萬物生長的特點,宜使心情舒暢,使陽氣宣泄於外。這樣,人的精神活動才能適合夏長之勢。


秋三月,應當用“收斂神氣”、“無外其志”的方法“使志安寧。”秋天,是萬物成熟、天氣轉涼、陽氣收斂、陰氣始盛的季節,不使志意外露、陽氣外泄。這樣,人的精神活動才適合秋收之勢。


冬三月,應用“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方法以使神藏。冬天,陽氣潛藏,一派陰盛寒冷之象,人体的陽氣亦潛藏於內。因此,調攝精神活動,要使志意內藏不宜露。這樣,人的精神活動刀適合冬藏之勢。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四季養生的重要原則,也是對四季調神的概括。春夏養陽,既是指人的精神活動要與春夏陽氣生發隆盛相一致,順其性動而向外,又指勿使神氣過用,以為秋冬養陰打下基礎。秋冬養陰,既是指人的精神活動要與秋冬陽氣潛藏相一致,順其性靜而向內,又指秋冬勿使陰精妄泄,以為來年春夏陽打下基礎。


總之,四氣調神法是建立在中醫學“天人相應”的整体觀念之上的,順之則神充而形健,逆之則神弱而体衰。正如《素問.氣調神大論》所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四時陰陽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痾疾不起,是謂得道。“養生、養長、養收、養藏以及養陰、養陽.都是為了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