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無生老同在
如何與無生老同在,這是本題的關鍵,不只是一貫道弟子要與無生老同在,就是佛門弟子亦要「契入無生」,基督徒亦要與「上帝同在」詩經說:「上帝臨汝,勿貳爾心」,任何宗教,都是一樣。
一、按理論:
上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同具一性,無二無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過眾生因為不知有此自性老,而且執迷不悟,所以輪迴六道,流浪生死,常沉苦海。諸佛因能覺悟此自性老,故得解脫自在,超生了死,歸根認,返本還源。然而三期末劫,眾生十之八九,都是下根人,根慧鈍劣,欲識自性老,談何容易?因此無生老大發慈悲,降下天道,大賜明路,使蒼生白首,共沾恩典,個個皆得還鄉道。所以師尊、師母奉命倒裝下世,三曹大開普渡,辦理末後一著,傳此歸根認之正法。
師尊,師母傳這個心法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藉這一點,當下頓見自性老,然後與自性老同在,可見師尊、師母所傳的這個正法,實在是千古難逢,萬劫難遇的秘寶。
有人說:一要與無生老同在,豈不簡單?等哦們百年壽終,靈性返回天堂,就能與無生老同在了。這樣說雖然沒有錯,但是太遠了,也太久了,萬一走錯方向墮落呢?其實要與無生老同在,不必等到歸空以後,返回天堂才與無生老同在,是在我們求道之時,因為我們站在佛堂看到隆重莊嚴的獻供禮儀,我們就已經萬緣放下,平心靜氣了,尤其是在天命明師一指時,聚精會神,一念不生,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頓入無生寶地,不移一步到理天,即時與無生老同在。
二、事實上:
求道時是第一次與無生老同在,從此以後,仍然時常可以與無生老同在。只要我們時常渡人來求道,就能與無生老同在了,這話怎麼說呢?因為辦道時,代理三曹明師要請壇,恭請育化聖降臨壇,老至壇,諸神儼然,我們也恭恭敬敬的,心無雜念,身心清靜,就能與無生老同在了。
三、禮拜中:
孔子說:「敬神如神在」無生老的法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遍滿一切處,無所不在。凡是三曹所有原靈佛子,若要與無生老同在,就必須手抱合同,朝拜無生老,所謂合同者,就是老合,與老同,在燒香叩頭,拜五百叩、一千叩、或三千叩.、或一萬叩時,皆能萬緣放下,凝神不散,於叩首時,能專心一致,誠摯真切,如此功夫,始終不斷。不但燒香叩頭之時,能心無雜念,即使不燒香叩首之際,心也能清淨,久久功純,叩而無叩,常清常靜,不再受妄念所牽纏,自然不被生死輪迴所縛,可以進入清淨安樂之地,脫離苦海,永居極樂與無生老同在。
或是有人會間:「契入無生,與老同在,有什麼好處?而又如何證明我們已經與無生老同在了?」簡單來說:與無生老同在,是一種返本還源的工夫,乃是回復自己本來真面目,也就是親見自性老的意思。太甲說;「顧諟天之明命」。老子說:「歸根復命」。孔子說:「窮理盡性,至命合天」。孟子說:「盡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可見與無生老同在,是所有修行者最終必定要走的路。
不過迷時觸境生心,雜念紛紜,生滅不停,即與無生老隔離,覺悟之時,迴光返照,一念不生,即與無生老同在。
還有如何證明我們已經與無生老同在一起了?其實每一位道親,都是一步一步的邁向理天,接近無生老。為什麼在道場中很奇怪的,不管你未求道前,如何生活,但是求道以後,一旦機緣成熟(有的當下成熟、有的經過數個月、或有的經過三年五年:或十年、二十年才成熟,隨個人的根基、佛緣、業障的深淺而定)則清靜、慈悲、智慧就開始滋長,與日俱增。所以有很多道親求道以後,不知為何?自然吃素了,疏遠肉食、離開了煙、酒、嫖、賭,坤道道親也漸漸脫離艷裝,不再以胭脂來掩飾自已,從前的惡習慢慢地剝落,而逐漸回復到自己的本性。
在佛堂中,無論男女老幼,全是以虔誠的心,跪在明明上帝蓮下,禮拜懺悔,這全是無生老的力量。所以不要擔心自己經典不懂,不會講經說法,只要我們真心辦道,用心渡人,實心懺悔,我們就已經走上無生的路上,接近天國,與無生老同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