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易經與修道(二)

易經與修道(二)


    坤卦六二:「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以人道修養而言,要心地正直,做事合乎義理,所以君子應念念存敬,內心正直無邪。諸位!在白陽道場中,每天唸,每天學,有沒有教你一顆正直無邪的心?在你求道的那一天,有沒有指引你一顆正直、天真無邪的心?你每天又如何燒香禮拜?是不是手抱「合同」?「合同」是什麼心?赤子之心對不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正直、天真無邪的心。所以我們每天燒香,就是要我們心地正直,做事合乎義理,這就是「直其正也,方其義也。」


    因此我們更了解燒香的意義,每次說到這裡,我總是要呼籲大家燒香的時候,不要唸得很快,不要只是聽上下執禮做動作,而不知道自己在拜誰,否則豈不是變成「拿香對拜」。如果只是跟著口令一叩再叩三叩四叩五叩,一叩再叩三叩四叩五叩,忽然喊一聲「停」,問你現在在拜誰?「不知道!」你們說這還須要拜嗎?你連現在在拜誰叩誰都不曉得,你有在拜嗎?人雖然在這裡叩首,可是心卻早已跑到外面飛呀!飛呀!飛到九霄雲外去了;這樣的禮拜,我看乾脆免了,也省得麻煩。這樣錯了,我們燒香禮拜時,心裏一定要和仙佛同在,唸「明明上帝」心裡就要想「明明上帝」,唸「諸天神聖」心裡就要想「諸天神聖」。聽上下執禮口令,只是要使大家的動作一致,但是禮拜是你自己在禮拜,不是在替上下執禮拜,也不是在拜上下執禮。所以你內心一定要非常的誠敬,唸那一位仙佛,心裡就只有那位仙佛,這就是一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境界。所以各位!我們更了解其中的道理,而不是只當作形式般的應付過去。「作揖」!「跪」!拜了老半天,拜的很有趣,都不知道在拜誰,這就太離譜了。以後有機會做執禮的時候,記得口令要唸慢一點,一─叩、再─叩,三─叩,一句一句的唸,不要飛快般的唸完,意思好像是說快點唸完了,比較不會煩。你們遇過這種情形嗎?太多了是不是?所以君子做事要有正直的心和行為,如此才能達到合同的修持境地。各位:師尊師母所傳授給我們的三寶,有其必然的作用,否則我們要從何修起呢?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由禮拜之中,來修煉我們內心的正直和無邪。除了能感受仙佛的懿德之外,並且能收降伏妄心之效,成就戒、定、慧之學,化十數分鐘為永桓。


   有人說修道修了二十多年,劫卻沒有什麼感受,我想這大概是沒有實實在在的去做,沒有把正直無邪的本性顯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每次燒香禮拜時,手抱合同就要想一想,我的赤子之心是否表現出來?是不是有什麼地方須要改進?每天早晚三次燒香,即是一日三省吾身,不要帶著兩付面具,到佛堂時,就把笑面具戴起來,而一回到家,就大聲小聲的罵,大聲小聲的吼。你們都沒有這樣嗎?那大概只有我這樣了。在回家的半途上,就把難看的面具換上來,回去之後和在佛堂的表現,剛好差了一百八十度,完全的不一樣,這樣叫「直」和「圓」嗎?各位要記得,一個君子念念莊敬,時時刻刻正直內心,表裡一致。所以希望你的先生、父母、公婆都能前來修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只要以在佛堂的禮節對待他們,他們就會跟你來修道。你相信嗎?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回一位道親來跟我說:「點傳師慈悲,請你務必撥駕到我家去坐坐,看看我公公能不能誠心一點,點傳師您這麼能言善道,請多多成全。」她既然這麼說,我只好去了。這位坤道道親很誠心,她的先生和公公還不很明理,那天下午她就切了盤水果在等我去,水果、毛巾、茶水都準備妥善。我帶了三個辦事員一到,門一打開,她也照著我們道中的禮節呈上毛巾:「點傳師慈悲」我就接過了毛巾。「點傳師請喝茶」「點傳師請用水果」。都行大禮對待。她的公公坐在客廳,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兩眼瞪著我看,意思好像在說:「怎麼?看到鬼了?」只差沒這樣說出來;「你父(台語發音)做你公公,也不曾受你這樣招待過,你看到這個少年仔(台語)是看到啥?」你們聽得懂嗎?覺悟到沒有?咱們快要成仙作佛的人,到那裡去,被看成鬼。各位你們要稍微給點傳師留一點面子,另要請點傳師去,一定先把家裡弄好一點,不是要你命令家人說:等一下點傳師要來時,你們一定要面帶微笑,而是說平時就要做好,別人才不會感覺怪怪的。「嗯!真的!人家修得確實改變了不少。」要不然他會覺得你什麼時候對外面的人這麼好,而我是你公公,你對我刮都是如此這般,這樣要如何去對別人說,我們的道有多麼好,修道可以教人孝順公婆,只不過我對公公稍微壞一點而已,你看這樣行嗎?我在講課此較現代化一點,都專門挑毛病出來說,對各位比較抱歉。不過我總是認為「自己關起來罵,不要在外讓人罵」,希望大家回去以後好好的想,做得好勝過於講的好。從這裡可以體會君子事事衡情度理,而表達於外,這是「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古代的錢幣是什麼形狀?通常是外面圓形,中間一個方形,對不對?這就表示內心要正直,外面要圓滿的意思,這和我們修道是否一樣?其實這就是彌勒精神,「彌」者:圓滿,「勒」即:規律。不能說我一切照規矩來,什麼事情都不管,這樣只有裡面的方形,沒有外面的圓形,是不能成為「O」的。要有彌勒的那種精神,滿腔歡喜,肚大能容,這樣才能達到修道人的標準,也才符合口訣的實意。「敬義立,而德不孤」。因為能做到「敬」和「義」的工夫,自然能達到「直」和「方」的工夫。既然能端莊自己的人格,又能待人圓滿,道業、事業都能成就,自然不會感到孤單,不會受到別人的排斥,這才是偉人的典範。所以各位!如果你覺得愈修朋友愈少,或我到這間佛堂接近之後,道親即愈來愈少,這樣你就必須檢討了。一人嫌眾人,或眾人嫌一人,不知道誰此較不好,何去用電子計算機算算看。一「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直方大的修養,「不習」就是不造作,並不是說不必學。所以前賢大德們才會一天到晚教我們修道要改脾氣、去毛病,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等等。有的人不了解,聽得心煩,時常抱怨說:「再聽也是這些,也不講些好聽一點的。」你們說說看,那一點較好聽?每一項都是毛病,每一項都是缺點,當然不會好聽。你們現在去聽課是不是也這樣呢?修道就是「修上,只差我們天道還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另說你不「修」,就把你找來修理一頓。各位!不要聽我這樣說,就不敢修了。最近電視「九十分鐘」節目曾報導日本修禪的方法,他們就是一直打坐,如果有人打瞌睡,師父就用木棍往頭上一敲,如果我們也像他們一樣,點傳師拿著木棍,看誰睡覺就打他一下,我看大家都跑光了。「也沒有多麼好聽,打一下瞌睡,就馬上打下來,真是的!」不這樣抱怨的話,才怪!「直方大,不習」,不是造作裝出來的。所以如果你到佛堂拿毛巾,做得很愉快,而回家做事卻做得很勉強,那就是造作。來佛堂從佛祖擦到地板,擦得清潔溜溜,而家裡神桌上一摸,指痕清晰可見,這叫造作。「聽說來清掃佛堂叫做無畏施,可以了愿,家裡面的也沒有。」各位旦你們說有沒有呢?有啦!家裡和佛堂一樣,同樣是了愿,同樣有功德。今天修道不要變了樣,「修道幾十年了,脾氣仍然這樣壞。」我聽了以後,不敢說我在吃菜(修道)。有一次,我去收貨款,本來也想渡化那位老闆,當他把支票拿給我時,我就和他閒聊:「最近社會真亂,如果說有一個信仰,可能會好一點。譬如說禮拜仙佛,吃素食啦!」說到這裡,這位老闆眼睛突然發亮,「吃菜?咬喲?別提啦!你都不知道,我們裡面請了二位吃菜的,懶惰得要死。」我一聽,鼻子摸摸馬上出來。各位:你們說:「吃菜」?吃到這樣有什麼用?修道修成這樣有什麼價值?到佛堂來很認真的做事,在工廠卻懶得要死,這對社會有何貢獻?對道場又有何幫助?今天我們的重點是放在社會的眾生上,各位要記住!修道不要和社會脫節,修道不要和生活脫節,修道不是只在佛堂,出了佛堂管他三七二十一,對不起!我說的可能比較鹹一點,今天的鹽不必錢的,可以多加一點,不過這都是實際上要做的事,所以說:「不習」就是要我們表裡一致,希望你做出來的是自自然然的,這樣才能「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一個人的修養,人格能達到這個地步,則做事沒有不利的,且能隨心所欲,無所不至,絕不會有不妥善的地方,或是有所懷疑。(陳建至點傳師慈悲 楊俊珍講師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