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健康是一切萬有的根源,健康就是財富,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用功讀書,累積深厚的學問與智慧,日後才有精神與體力,來服務社會,貢獻人群,進一步修辦道,以修己渡人,共歸覺路。本課程將提出健康的作息、生理的保健、健康的飲食::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帶給各位同修,讓身、心、靈健康,共同邁向光明的人生以及喜樂的未來:
貳、健康的作息:
一、黃帝內經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合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終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註)︰黃帝內經乃是黃帝與天師岐伯醫學的問答集,岐伯指出,古時候善於養生之道的人,行住坐臥以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為法則,在日常生活中和行動上,都要有一定的規律,飲食定量,起居定時,不作過度的勞動,保持精神與形體的健康,都能活到百歲才死去。
二、解說:「法於陰陽」: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幾點是古人的養生的秘訣,到現在仍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借鑒的。甚麼叫作「法於陰陽」呢?「陰陽」其實就是要人『順其自然』而已。這個『自然』,是天地之間的運行,「法於陰陽」,也就是要人類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規律,而按照其變化規律來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及隨四季的變化而適當增減衣服等。
三、解說:「合于術數」:
「和于術數」,所謂術數,在中國古代術數學中,記錄了宇宙天體日、月、星、辰的運轉規律,天干、地支結合五行生克制化關係,來表達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生生息息的變化。而「和於術數」,就是要按著術數學中揭示出的自然規律來休養鍛鍊。舉例來說,像一年四季氣候變化是春溫、夏熱、秋燥、冬寒。人隨季節變化,產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理。眾所皆知的『養生』實際上這個『生』字,可以是指春天的「生」。而有養「生」,自然就有養「長」,養「收」以及養「藏」嘍!而人的生活起居等應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春夏季時養「生」氣、養「長」氣,以適應自然界陽氣漸生而旺的規律,以不應泄太過或內寒太盛,免傷陽氣。而秋冬季節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而不應耗精而傷陰氣。換個角度說,這也是「法於陰陽」,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其間再用「和於術數」去學習呼吸吐納、按蹻(就是推拿按摩)、導引,適量運動等,以達養生延壽,活到百歲。
四、解說:「食飲有節」就是吃東西曉得要節制。
五、解說:「起居有常」是起床、工作與睡眠都有一定的時間,這是「自然規律作息」茲簡介如下:
1、亥時:晚間九點至十一點:是血氣流注於「手少陽三焦經」(三焦體膜與淋巴管)。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在此刻應該得到放鬆和休息,不適合再從事運動或是思考等工作,適合放下一切,上床睡覺。
2、子時:夜間一點至三點:是血氣流注於「足厥陰肝經」(肝臟)。身體應該進入熟睡狀態,讓肝臟得到充分的休息。這時如果還在熬夜工作,或是續攤喝酒,對於身體的傷害非常大,尤其肝功能不佳的人,容易使肝病惡化。(SGOT、SGPT升高,正常值:5-40U/L。直接膽色素參考值為0?0.4mg/dL。鹼性磷酸肝膽方面的疾病、骨骼方面的受損及其他因素引起, 成長發育中的青少年也會有偏高現象。)
3、丑時:凌晨三點至五點:是血氣流注於「手太陰肺經」(肺腑),如果肺部有疾病的人,容易咳嗽,患者應該注意氣溫的變化和適時保暖。
4、寅時:上午五點至七點:是血氣流注於「手陽明大腸經」(大腸腑)。此時應該完成吃早餐和排便的動作,如果無法進行排便的動作,身體會累積毒素,引發疾病。建議你六點半之前吃完早餐,七點完成排便。
5、卯時:上午`七點至九點:是血氣流注於「手太陽小腸經」(小腸腑)。一天的養分最好在此時吸收,在這之前一定要吃完早餐,並且排完宿便,否則腸子會再從原來應該排泄的糞便中吸取養分,而產生吸毒的不良後果。
6、辰時:上午七點至九點:是血氣流注於「足陽明胃經」(胃腑)。此時不能喝酒,否則傷腸胃。
7、巳時:上午九點至十一點:是血氣流注於「足太陰脾經」(脾臟)。
8、午時:午間十一點至一點:是血氣流注於「手少陰心經」(心臟)。午時不能服用活血化瘀的傷藥。
9、未時:下午一點至三點:是血氣流注於「手太陽小腸經」(小腸腑)。
10、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是血氣流注於「足太陽膀胱經」(膀胱腑)。
11、酉時:下午五點至七點:是血氣流注於「足少陰腎經」(腎臟)。
12、戌時:下午七點至九點:是血氣流注於「手厥陰心包經」(心包臟)。
六、解說:「不妄作勞」:是勞作合宜,不違背常規法度,不做自己不能負荷的事。
七、解說:「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白而衰也。」
現代的人和古時候的人已經不相同了,他們不用養生的方法來鍛鍊自己,相反的精神生活和形體勞作卻和養生的方法背道而馳,例如︰酗酒、縱欲無度、妄做非為、通宵達旦打電動玩具、吃喝玩樂,而耗散精神,不知保養天真之氣,妄用自己的精神,用腦過度,思慮無窮,不知道養生之道,熬夜失眠,起居飲食沒有一定的規律,所以到了半百就衰老了。
八、解說:「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在上古的時候,聖人教導別人保健養生的方法是這樣的︰虛邪賊風是會傷害到人體的,應該時時刻刻防範它的侵犯,精神的修養方面要清心寡慾,這樣天真之氣就可以保存,精神自然飽滿,既然形體與精神都健康,還有什麼病會侵入呢?
九、解說:「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 皆得所順。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所以能夠意志安閑的人,欲望就會減少;心神安定的,遇到事情就不會恐懼,形體強健的人,勞動就不會疲倦,心靈清靜的,天真之氣就會調和順暢,沒有貪心,他的欲望就容易滿足,因為有以上的保健養生方法,所以能夠適應環境,隨遇而安,不去計較飲食的好壞,服裝的美醜,安樂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大家都能夠做到了上下不相仰慕他人的物質條件,百姓就能夠返璞歸真,安身樂業也。
十、解說:「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邪淫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因為心靈清靜安定,所以一切形色嗜慾都不能勞其目,淫邪的事也不能動搖其心,人的智慧雖然有愚、智、賢、不肖的分別,但是都不懼怕外界的利害得失,他們時時處處都能符合保健養生之道。所以他們都能夠活到百歲以上,而且動作不衰,這是因為他們德全不危,也就是掌握了保健養生之道的原因。
參、那如何「和於術數?呢?簡單的了解如下:
1、吐納呼吸。
2、按蹻,推拿按摩。
3、耳穴按摩法。
4、內導引。
5、運動。
6、叩首禮佛。
肆、健康的飲食:
1、不要偏食,飲食要多樣化。
2、要去三白:即白米、白麵、白糖。
3、三餐以五穀米加黃豆為主食。
4、多吃三高二低的食品。三高是:(高蛋白:如牛奶、豆類、蛋類::等;高纖維素如:蔬菜、水果::等;高維生素如:葫籮蔔::等。)二低:一是:低脂肪如植物油::等;二是:低糖如:糙米、麥片::等。
5、要清淡,太油膩、太甜、太鹹、太辣的食品少吃。因為太油膩不易消化,會增加血酯肪和膽固醇,使人發胖;太辛辣會使血壓上昇,影響心臟功能;太甜會引起消化系統紊亂;太鹹會增加腎臟功能的負擔。
6、三餐要適量,不可飢飽無度,或暴飲暴食。
7、常吃深綠色的蔬菜,可預防老化以及惡性腫瘤。
8、飲食要自然,不可強迫自己不喜歡吃的食品。
9、營養素要平衡,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維生素等五大營養,不可缺乏。
10、熱量要平衡,例如吃的太多的熱量時,要多做運動,以消耗多餘的熱量。
11、酸鹼度要平衡,酸性的食品如:一切肉類、蛋類、米、麵、等穀類、花 生、核桃、堅果類::等。中性食品如:植物油類、澱粉、蔗糖::等。鹼性食品如:各種蔬菜、水果、乾、鮮豆類,牛奶、杏仁、栗子、椰子、硬果::等。
12、食品宜選新鮮的為主。
13、凡長霉菌、發酵、腐爛的食物不可吃。
14、烹調方法謹量以蒸、煮、燜、燴、燉、煨::等方法烹製,一旦燒焦了,容易產生致癌物質。
15、宜多喝優酪乳,可以幫助食物分解,而且能夠幫助將不良的細菌消化掉。
16、孔子最重視飲食衛生,他提出五種避而不食的養生飲食守則,內容如下:
a、品發霉變質不食。
b、物腐爛不食。
c、物變質不食。
d、味不正不食。
e、調不當不食。
17、素食是最衛生的攝食養生食品,不但可以保健養生,而且還可以培養慈
悲心。
18、俗語說:「醫食同源」,所以要重視以中藥配方,來調養身體的寒熱虛
實。
伍、心靈健康:
1、喜:過喜則傷心,心神不安或氣緩散不收,導致語無倫次,舉止失
常。
2、怒:暴怒傷肝,肝氣上逆;怒極則血菀於上,表現的症狀是面色蒼白,或面紅目赤,甚則神昏暴厥,或經常怒目妄語,叫喧罵詈,不避親疏。
3、憂:過憂傷肺,亦可傷脾;憂愁則氣閉塞不行。所表現的症狀是精神苦悶,悶悶不樂,食欲不佳。
4、思:過思傷脾,思則氣結,精神受病;所表現的症狀是食欲減退,睡眠不佳,精神失常。
5、悲:過悲傷肺,肺傷則氣消,表現的症候是面色慘淡,神色不足,善悲。
6、恐:過恐傷腎,腎傷則腎氣虧虛,氣血不足,症見神怯易恐,鬱悶不安,常欲閉戶獨處,如人將捕之狀。
7、驚:驚則氣亂,內動心神,症見情緒不寧,甚則語言舉止失常。
8、親近善知識。
9、接近光明道場。
10、多讀聖賢經書。
11、遇到不如意、或不習慣的事情不去看它、想它,盡量避開它。
12、時常接近大自然,體驗田園的樂趣。
13、遇到刺激時,要設法轉移自己的情緒,例如唱歌、散心、栽種花草樹木、聽音樂、或琴棋書畫::等都可以。
14、內心有不平衡、不滿、不愉快的事情,不可以悶在心理,要找人傾訴解決,所謂心病還要心要醫也。
15、遇到任何事情,要冷靜、退一步想,不可在意識不清楚之前決定事情。
16、學習忍辱般若波羅蜜多的功夫。
17、棄除心理上的壓力。
18、遇到失意或不如意時,要從容應付,有信心,不可頹喪消志。
19、掃除心理上的欲望雜念,過去心不可存,現在心不可有,未來心不可想。
20、日行一善,保持心理上的快樂。
21、均衡的營養與飲食習慣。
22、規律的運動。
23、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以減少心理上的壓力。
24、以輕鬆的活動來鬆馳自己。
25、睡眠充足以及適當的休息。
26、心理上的念頭如:貪、嗔、痴、愛、嫉妒、欺、疑、仇、怒、無明、邪心、怠惰、塞責、負人::等等,都要去掉。
27、學習中庸所云:「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境界。
28、找好處、求不是、達天時、明因果、能受氣。
29、身心靈昇華的要點,要順乎自然,淡薄名利,清心寡欲,保持心理上,必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陸、結論:
身修大道養精神 體魄安康渡眾人
心性光明超三界 歸根認脫凡塵
靈清慧智施甘露 福慧雙行聖佛身
昇積功勳觀自在 慈雲廣佈理域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