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修道(三)
子曰:「德薄興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各位:對於一個德性淺薄而位居高位的人,有什麼看法?是不是會產生懷疑?不信任?甚至批評?如果隔壁的阿婆聽到一定會說:「什麼?咬喲!作惡作歹,騎馬落略(台語),還跟人家做什麼理事長?」套句現在流行的口頭禪說:「才怪!」前陣子台中發生了OOO慈善基金會弊案,有詐欺的嫌疑,這就是「德薄而位尊,鮮不及矣!」沒有不會發生災禍的。所以為人上司者,除了要愛護部屬之外,更應該多積點德性,才能往上升遷。今天你希望你的後學進步,那你本身的德性一定要好,這是必然的。不可能說你的德性很差勁,而後學會很好。所以要時常反觀自己。為什麼今天我們修道很認真?是什麼原因使我們修得很快樂?那是因為受了前賢的德性的感化,受了他們良好的標評感化,受了他們為渡化眾生而刻苦耐勞的精神所感召。希望大家能效法這種精神,多積德、修德,以成就名位。「知小而謀大」,是說一個智能淺見的人,要計畫大事,很顯然的一定不會成功,遲早會下台的。各位不要以為孔明能作三國時代的軍師,是孔明得到的時運,得到劉備的禮遇,另如果不是孔明本身的條件不錯,足智多謀,他是無法成就偉大事業的。民間有個傳說:有一天,劉伯溫帶兵操練,遠遠望見一塊大墓碑,四週雜草叢生,只見墓碑中間刻著一行字:「天下第一軍師」。劉伯溫一見非常生氣:「好大的膽子,敢在我面前自稱天下第一軍師。」趕忙叫士兵把墓碑挖掉,不料士兵一靠近墓碑,連人帶工具都粘在墓碑上,動彈不得。士兵大聲呼救,結果沒有辦法只好從盔甲中脫身而出(古代盔甲是鐵做的),大家把草撥開後,發現在這行字的旁邊還有幾行小字:「O年O月O日劉伯溫帶兵挖我的墳,脫甲而逃。原來這塊墓碑是用磁鐵做的。可見孔明的智謀能推算幾百年之後。這個故事有可能是真的,不然也不會流傳下來。所以一個人要擔當大事業,一定要有足夠的才智。今天身為修道人,如果才智不如人,我們就要做本身可以勝任的工作,這樣才能圓滿,不要每件事都想出風頭。「哼!」每次都叫他,也不叫我,我的腦袋也不此人家小。各位如果有這種想法的話,那你已經得了「大頭病」。今天道場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的份量,有多少的能耐?而想做超過自己本身能力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適才適用,不要犯了不自量力的毛病,才不會遭到失敗的命運,否則不但眾生不幸,也是這個團體的不幸。
「力小而任重」,一個人只能擔五十公斤的重量,要他去擔一百斤的東西,一定是擔不起的,你可以叫一個小孩去買瓶醬油,卻不能叫他到銀行去領一百萬元的現款。所以從今天起,我們先要衡量本身才智、力量、德性,才開始做我們應該要做的工作。不過這不是說叫我們以這個為藉口而去推掉工作,如果大家都推辭不做,那工作由誰來做呢?所以要分工合作,適才適用,這樣事情才能圓滿。因此我時常說開荒佛堂辦道那天,誰的功德最大?廚房?辦事員?接待人員?我想應該是一樣大,對不對?道務是整體的,少了任何一環,這個道場一定不會圓滿,所以不要小看遞毛巾的、端茶水的、炒菜的、搬桌椅的,這些不是一、二個人就可以辦好的。希望大家都能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輕輕鬆鬆,高高興興的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則功德無量矣!有一點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千萬不要存有絲毫埋怨的心來工作,否則不只今天的工作白做了,甚至還有可能因你的一句話而考退道親,影響眾生的慧命,那將是擔過無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古時候的鼎是三足的。如果折斷了一足,那麼鼎內的食物就會傾覆。換句話說,是比喻在一個盛大的場面中,其才能不足以勝任,則必須為其所造成的損失或後果,接受懲罰。所以堂主有堂主的責任,辦事員有辦事員的責任,唯有大家各盡其責,整體才會成就。
「初九,潛龍勿用。」初九是指乾卦的第一爻。乾爻為純陽之卦,以「龍」象徵之,取其千變萬化之意。「潛龍勿用」是說豁谷中的龍勿用,因為此時還位居下屬,正在學習之中,不可以急於求表現。古聖云:「學道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行。」修道如此,生活、工作亦是如此。應先潛心學習,才能奠定日後創立事業的基礎。「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持之後,部騰出來行道、創業。因為是剛剛才出道,所以必須要有人成全和長輩的提擄。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旡咎。」雖然有人提攜,但是自己若停止不再精進、不再研究,還是不會進步。所以君子應不斷的努力,力求上進,即是晚上也要隨時的警惕自己,能夠如此,即使有災禍(厲),也會化解於無形。修道就是要不斷的精進、不斷的反省。所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聖人以天之運行,做為人的修持、學習、效法的對象。所以孔老夫子說:君子要進德修業,一定要忠誠而信實,言行一致,才能擔當大任而創立功業。今天我們修道必須要虛心的自我反省,好好的思量以目前的修持,究竟有多少的水平?達到何種的境界?希望大家都能清楚自己的修持如何?如此才能夠分辨事理,這也就是君子終日乾乾之所以旡咎的所在,也是修持之所以能成就的原因。因此位居上位而不驕,居下位則樂道而不憂。修道要愈修愈輕鬆,不可以愈行愈沉重。君子因能不斷的進修,且時時刻刻的反省自己,所以能轉危為安,而不會失敗。
君子道德、事業的成就,是從學習中積聚而來的,所以各位不要想一步登天,成功一定要日以繼夜的努力,一刻也不能鬆懈。不要老是抱怨,再聽也是這一套,這不是學道的精神。常聽道理多少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性,學問是從辯證中得來的,要成就一件事,一定要質疑而問。修道人更應有不恥下問的虛心美德,以寬宏的心胸和人相處,以仁厚之心處世,具有人君之德性,堪為領導之人也。易經與修道都主張「勤奮修持,創立德業。」(陳建至點傳師慈悲 楊俊珍講師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