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道學講座 白陽道場的心志與理想 李泰山 博士
現今白陽期求道得道而有心修道者,我們稱之為「白陽修士」。白陽修士在外表,如果沒有特別留意或許看不大出來,與一般人無異,留有頭髮、有家庭生活、且沒有穿袈裟,所不同的是我們所懷有的「心志與理想」。
我們澆得道的尊貴,不但白天照常工作養家,而且晚上就出來認真的辦道,我們身在家,而心出家,以在家人身份,辦出家人的事業,帶髮修行,在塵不染塵,這是白陽修士不簡單的地方,此一般人更辛苦,然而這辛苦是很有價值的。
「白陽旗揮動,原子登雲船」,當今能辦道,完全是天恩師德,三期大開普渡,進入白陽期,這期間沒有求道上岸,以後可就沒機會了,只要願意求道修道,都得以登上回鄉的大法船。我們以「心志為動力,理想是指標」,有如船要行走就必復要有引擎帶動,心志越高,成就便越大,這心志是我們前進的原動力,理想是我們奮鬥的指標。世上有很多人只追求目標,即談不上理想,而我們的理想很高,可讓我們奮鬥一輩子,其成果將是與我們所努力的程度成正比的。有一位女孩,她父親是博士,常常要她好好讀書,將來能與父親一般成就,所以她自小就定了要拿博士學位的目地,由北一女考上台大,再上哈佛大學,又由碩士讀到博士。可是當她拿到博士學位那天夜晚,突然想到自己卅多歲拿到學位了,卻不知道隔天要作啥?於是覺得明天沒有目標,活著沒什麼意思,便跳樓自殺了。這是因為她人生雖然定了目標,可是卻沒有理想,也就是目標太短啦!
我們修道是將要實現的理想訂為目標,希望百年以後能夠回到理天逍遙,與當年六祖惠能大師相同:「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這理想夠大吧!只要我們終身奮鬥,至死不諭,就一定有機會達成心願:做佛,因為老娘慈悲,白陽期要選三千六百聖,四萬八千賢呢!我們的理想是「法聖學賢,正己化人」以成就:「世界大同,人間天堂」。歷代聖賢在人世間做的兩件事,一是正己,一是化人。至聖先師孔子能成為一代聖人,也是學而不厭兼誨人不倦,與成佛的條件無異,自覺又覺他,覺行圓滿,即是佛了。濟公老師曾勉勵我們的亦是:「菩薩心,菩薩身,行菩薩事;聖賢心,聖賢志,走聖賢路。
我在學生時代功課很忙,雖然有同學說「道」很好,但是我撥不出時間,也不想請假去參加三天法會。後來有一同學說是要露營(在員林玉皇宮),於是我去了,三天下來,大發誠心而立下志向,這輩子要修道、辦道到底,道實在太好了。自民國六十三年至今,研究越多體悟越深,越印證道的可貴。辦道越勤,越有心得,對自己的方向也越肯定。以前總覺得引保師很煩,老是要拉人去求道,我都推三阻四的,如今我很感激引保師,只欠跟他當面下跪叩首罷了。
有一派超個人心理學學者,要人們不斷的超越、提昇、成長,要突破肉體的限制而進入心靈世界。我們知道,一個人在物質上求得的滿足,並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還是趕不走孤單、寂寞,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雖很近(人口密度高),心與心的距離很遠。這學派認為人們並沒有所謂的寂寞問題,大家有個共同心理的部份,超越了個人心理。這種境界很接近,要追求我們所得的「道」,因此西力心理學家,直到最近這些年來,才認真的來研究東方的禪學與道學,否則以往是很瞧不起的。他們做了一個比喻,一般人所以會孤寂,是因不瞭解而沒往下挖掘自己,就像有三口井,表面上井水是分三處的,但是地底下的流水卻是相通的,井水分你、我、他,三口是人的境界,底下相通是道的境界。此即老師所講的性,本一同。因而這些學派所研究的,更證明了我們得的道是千真萬確的。
咱們的老祖師以及師尊師母的理想,與歷代聖賢是一致的,要讓世界大同,孔夫子早在禮記禮運大同篇上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要讓世界大同,天下為公,唯有大道推行於天下了。現在我們漸漸可以看出,道已經傅遍全世界,到處都有,很多道親在,當然也有好多國家還有待咱們去開荒下種。台灣是蓬萊仙島,是白陽修士的培養所,以後到世界各地去發揮,那麼世界大同的理想,指日可待矣。老祖師要把人間化為淨土,老師要把天堂撥到人間來, 我們也要努力把娑婆世界化為蓮花邦,這是咱們共回的理想。一般人看四書,以為裏面所談的遙不可及,但是我們道中,只要有修辦,我們就是聖賢隊伍,一個個成道回去,受封為大仙果位的比比皆是呢!
我們的志向是:「入世為君子,出世成聖神」,理想與志向即是「愿」,在世學正人君子,強調三清四正,即聖凡、男女、錢財要清,身、心、言、行要正,五常君子即是仁義禮智信要守。另外脾氣毛病要慢慢改,否則只掛在嘴上講是沒有用的,修道幾年以後要看出境界,這樣修得才有勁,要「用心」才會有心得的。以前有紅陽封神榜,都是古裝的聖神,若干年後的電視,也會演白陽封神榜,我們都被封為穿西裝打領帶的聖神。
我們的信心是「道真、理真、天命真」,如今若非天命真,那能把道辦得這麼宏展,光靠人力是不夠的。南極仙翁曾借竅指示:你們講師別以為自己很會講,這可都是仙佛從上面加靈,才從你們的嘴裏講出來,我們無形受到仙佛的幫助及暗中點化很多,因此「道」是天、人共辦出來的,是「天命」使然,因為天道應運,老將天命交給師尊師母,再由他們倆放命給點傳師們,才會有如今的成果的。有人認為吃素要有「菜根」、「菜骨」,修道要有「佛骨」,所以有好多次老師慈悲點化,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自性佛」,佛居住之處叫佛堂,而自性佛就居住肉體,我們的身體都是「佛肉」,裏邊的骨頭即是「佛骨」,以後千萬別傷害自身,也別罵人賤骨頭才好,眾生皆有佛性,都有佛骨,皆可以成佛也。我在當兵時沒佛堂可接近,於是我三餐用飯之前,都用「心」燒香叩首,仙佛與我同在,意守玄關,心往內收,你們可別急著插完香叩完首,好趕快吃飯去。到佛堂看到了泥菩薩起了敬心、效法心,進一步突破形相,在沒有佛堂的地方亦然,我們身上即是一個道場,要把道的氣帶出來,把道的精神表現在言行上,自然可感化周遭的人,進而能度他們上法船了。我們對所度的人要有信心,大家都有佛性,只是根基有深淺之別罷了,有上、中、下三等根器的人,所以分上、中、小乘法的修行法門,老子亦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而置之。」根基淺者,有如硬土壤,要多掘幾下,才好下種,即成全功夫要用得深,因而對眾生永遠不要失望,修道辦道自不會灰心。以前或許我們沒有信心,才會想這樣修辦有效嗎?會成佛嗎?只是拿著香跟著別人拜,認為聖神早就成佛的,是給我們拜的,我們人還是人,不曾亦不敢涉想會成佛,但是如今應該越來越有信心,感覺與仙佛越來越接近,不是嗎?
修辦道很有意義,很有價值,今分析如下:「價值澄清」--當我們想到這麼忙於辦道是幹嗎?還不如閒在家裏看電視呢?有位學者提出:「價值交換理論」,要得到什麼,就得付出什麼,想要怎麼收,先怎麼栽。一般人為名為利付出不少的心血,但並不一定得到了好結果。他們肯這樣投資,也是想賺更多的錢,而我們何必懷疑自己為道奔忙,鄰居笑我們是傻瓜呢?其實我們有理想、有抱負,是要成就佛果的,況且看到後學一個個跟進、發心、好人變得更好,壞人能棄邪歸正,越來越有成就感,等到年老百歲時,那價值越看得出來,因此我們很快樂,是個快樂的大傻瓜。一般人只顧凡業,搞不好失敗了可能會想不開,再不然走完了人生旅程也是一切化為烏有,過眼雲煙的名利,稍縱即逝矣!然而我們聖凡兼修,將來可是兩邊都有著落的。老師曾言過:做生意有人失敗,但修辦道沒有人失敗,只是或大或小的成果差別,絕不會誤人的。我們對人付出一分的心,人家自然會感受你一分,何況修道人本來就不求什麼!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以「老年人心理學觀點」來談,西方有好多位心理學家嘗言:「一個人在年輕時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到年老時生活的適應比較良好。」所以一般人越老越沒有價值,一直折舊。很多被視為「老廢仔」的情形,因而老年人往往覺得很孤單、很寂寞,越來越沒有成就感,講的話年輕人不見得喜歡聽。但是道場中的老人恰好相反,越老是越有價值,老前人最有價值了,前人以及老點傳師們,也是很有價值,後學越多,也就越有人愛,聽他們講話,越老越有信心、價值呢。可歸納起來,我們肯定修辦道的意義與價值有下列三點:
一、自我肯定:不實修實受的話,自然沒有心得,也就不能自我肯定,當聽到有人批評我們信的道不好,於是就不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偏偏聽信別人的空穴來風,人云亦云。要是能自我肯定,可反問批評者何以曉得道不好,請他來看咱們開的大班課,大伙兒道氣貫滿,講的道理也可上大雅之堂的。我個人修道後的轉變是我對人生更有信心,以往我很內向,在學時每位老師給我的評語,一向都是「沈默寡言」,而今日自從我開完法會以後,開始講道,道這麼好我怎能不講,就這點發心,口才自然變好。另外,我以前心量很窄,如今開闊了許多。
二、千萬人的修道心聲:經過我對道親所作的問卷調查結果,1、道使我發現了自己(真我),瞭解自我,肯定自我及自我成長。2、道使我修養方面更精進,改毛病去脾氣,謙虛低心,更有禮貌,清心寡慾,心地光明,心境提昇,變化氣質,溫文儒雅。3、道使我激發更大的潛能,更有上進心,善用時間,好學,讀活書,知識增加,智慧大開。4、道給我信心和力量,人生方向的肯定,了悟人生的真諦,認清真假,有理想有目標,聖凡並進,道化生活,充實愉快。5、道給我溫馨美滿的家庭,體會父母苦心,更孝順,道化家庭,齊家修道。因此,道使千萬人培養出更多優良的人格特質,也使人們力行真善美人生,即以真為圓心,以善為半徑,劃出美的圓來。
三、是清洪福雙享:道高德重,後學仰瞻,妻賢子孝,福祿綿綿。
以上幾條,我們更能肯定修辦道的意義與價值。
談到我們的決心,我們要挑起重擔,完成使命,雖然肯定道是這麼好,我們就得續佛慧命,傳遞聖火,繼往開來,承先啟後,修道修心,辦道盡心,作後學標杆,為眾生導航;師云:「雖一人,續多少蒼生性命。」「知命、修命、立命」,得道後瞭解上天賦性,瞭解自己的命,要修正命,立好命,修道可以改變命運,越老是越好命。了凡四訓有記載,袁了凡先生行善就完全改變了命運,何況我們是修辦道,是救天下眾生靈性呢!我們要消除陰命,改宿命,長天命,天榜掛號了。「肯定人生方向,瀟灑修辦,好道樂道。」能與古聖顏回一般一簞食一飄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最後要談的是,「求名當求萬世名,計利當計天下利。」我們要追求萬古流傳的美名,才是智者之行,因此能「天爵在身,無官自貴,金光罩體,其富莫京。」雖然沒當官,但是上天給我們的爵位很貴氣,就如當「前人」的,永遠不必改選,以及點傳師們也都是貴人,修得金光萬道、瑞氣千條,誰能比他們更富有呢?我們當「懷抱理想,立定志向,發乎真心,完成心願。」「白陽修士,殊勝因緣」,一世修一世成。有人認為不可能,何以確定?我們以前不是修過好多世了,今世機緣成熟而來證果的呢?「火裏栽蓮蓮更香,白陽封神萬古揚。」道降火宅。我們在家修道是入世法,說簡單很簡單,說不易也不易,我們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都足以引誘我們心動,以前的人隱居到深山古剎是避世法,可以眼不見心不亂、耳不聽意不煩,而今我們有時候卻會遭受到誹謗,說我們是一群「吃菜仔」,但是我們不可受環境所左右,當發心繼續修辦道,百折而不撓,將來的成果更是無可限量的,終有一天能在白陽封神榜上題名,得以名昭千古,而萬世流芳矣!(王 翔 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