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理歸真
釋迦牟尼佛曾自比「農夫」,他說:「眾生都是我的田地,信心就是我的種子,善行就是露水,智慧是陽光,細心照料就是犁,精勤不懈是我選的牛,真誠是繫牛的繩,真理是所持的柄,煩惱和無知是我拔除的雜草,不生不滅的永恆樂境是我耕耘所收穫的果實。」一代聖人在生活的微理細節之自律,尚且如是不斷的督促和自我警惕,何況是凡人呢!目前社會物質生活的提昇,若干人不免一味的追求時尚,但畢竟個人的收入有限,為滿足一己之所欲,於是導致社會各層面產生種種不良的風氣,這些不良的風俗習尚。
日久將會腐化社會人心,故有待大家道德意識的抬頭,若大家枉顧精神生活,只有陷自己於不義,造成道德的普遍低落。今日處於修道團體的我們,不只追求一己的完美,更希望能美化社會,使大家共沾天恩,共享佛化的世界,故不得不對真理的體認有進一步的體悟。真理是唯一的,永橫不變的,其不受等級、時空的約束,及社會變遷的影響,亦不因人的藐視而不存在。二十世紀之科學泰斗愛因斯坦也強調原理與原則,是科學的一部份,若無真理存在,一切研究將必成空。故信仰必須以真理為依歸,歷代聖賢仙佛所傳者皆秉此,故修道者應以萬古不變之真理為指針。人時有私心偏見,故不可以自己之所作所為為依循準則,況且事理與天理相通,在修道之依循上,豈可以人云亦云,對那些只會成群結黨、裝門面,而對世道人心從無真正關懷,對社會公益亦無所貢獻者,或專以妖言惑眾,或假道德之名而行利己之事,此等不重視道德之人,時有所聞,真令人為之扼腕。吾等修士,切莫迷惑盲從也。
道乃是圓滿至善之代表,絕無自譽毀人,或自命不凡輕視他人之污點。故而佛曰:「萬法平等,眾生平等。」只要是事實,行為確實,符合道德慈悲者,皆是修道之準則。修道是件極平凡之事,只要將五倫八德,用之於二六時中,自自然然行之於日用之間,不但能獨善其身,而且還兼善天下,這便是修道。若是為了修道,而破壞了正常的生活,甚至荒廢正業,狂熱、衝動等等,皆非正確修道所應有之表現。行道皆自本心,不可著相,不可頑空,無論是法施、財施、無畏施,都要出於自願,量力而為,不可以勉強行功立德,莫要稍存功德無量,或將來必成仙佛之想。當效法菩薩之力行四大弘願,廣度大地有情眾生,且內無度人之執心,外無所度之執相,如此自自然然隨天真所流露。大道至公,不沾一點人情,認理行道,才是正道。所謂修人情道者,就是不知道修道之真諦,把道當作人情來做,或者為了名利或拉攏某人才,或妄想將來受其供養,這種失去理性與智慧,全憑人情利害之關係來修道,實非正確之信仰態度。所以修道修理,切莫一味地盲從,而應以智慧行持,勿被一些似是而非之歪理所迷惑,修道在乎真修,真修在乎遵循真理,而真理乃是建立在圓滿、平等、至善、至真之上,修道若能依此而行,平心靜氣,自然在塵而不染塵,處世而不昧世。現時天運午末交替之際,儒傢應運,可謂天啟的信仰,望人人修心養性,修己度人,化苦海為樂邦,這才是修道的真精神,是故深望修道者不要循私,而入於人情道或是左道旁門之種種形象。道在日常生活之中,要以身作則,行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修道在於真功實善,不在於投機取巧。
況今日處於道德人心日下之際,唯有發揚民族文化精神,更當深入體悟儒家思想精粹,讓這建立在人性觀點之儒家真理,根深蒂固的再次呈現光輝,讓普天下之蒼生同享溫馨,此乃是修道必時時反躬省察之理,因道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為而無為之事,願修道者慎之,為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