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天倫道學講座 親子溝通的藝術 主講魏青山校長

天倫道學講座        親子溝通的藝術          主講魏青山校長


財團法人天倫,於六月十日,假台中縣大平市寶龍山天圓彌勒院籌開夫婦班講座,特邀請彰化國中校長魏清山主講親子溝通藝術,共有五百多人參班。


         魏校長首先指出,在整個變貌的台灣大環境之下,年青人似乎變得對人不感激,對自己不約束,對事不認真,對物不珍惜。而父母又因經濟壓力忙著工作賺錢,親子間溝通不良,造成許多問題家庭,也使學校、社會都受到影響。魏校長說親子溝通的前提是觀念和意願。孩子或許還不懂事,但不懂事代表孩子有可塑性:有缺點正表示還有成長的空間。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基礎,父母必須有彼此溝通的意願,即便是把孩子送到學校受教,也應時常與老師連絡。而親子溝通的核心在尊重與體貼。孩子雖然還小,卻不能忽視其存在的事實,尊重孩子的想法,多一分的體貼,往往可以消除彼此的對立與誤解。


        父母親在溝通的技巧上,應該學習對孩子挫折的容忍度,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並且注意自己的身教和言教。魏校長說:有兩個兄弟在吵架,一個說你媽怎樣,另一個說他媽怎樣,父親走過去罵了二兄弟:「你媽不是他媽他媽不是你媽真是你奶奶的。」你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學。孩子放學回家對媽媽說:今天學校有幾「萬」人來參觀。媽媽馬上回了一句:小孩子說話不可太誇張,找不是告訴你幾「萬」遍了嗎從孩子的言行,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偏見和比較是親子溝通的障礙,為人父母或師長有時會忽視偏見的可怕。單親媽媽深夜工作回家,發現抽屜內的二千元不見了,氣急敗壞的叫醒兒子,不分青紅皂白的打了一巴掌說:「你做了些什麼好事」氣沖沖的轉身離房,自個忙去。隔天一早,她發現了一張紙條。一張是女兒寫的:「媽媽昨天晚上要繳補習費,因為妳還沒回來,所以我從桌內拿了二千元。」另外一張是兒子寫的,大意是說:「媽媽對不起昨天我領了二千元的獎學金,我想媽媽好辛苦,每天都這麼晚下班,所以我買了一百五十元的炸雞薯條,給妳下班吃。剩下一千八百五十元放在這裡,沒有事先告訴妳,就私自買東西,對不起」媽媽看了之後,對自已的偏見和不問緣由的處罰後悔不已。另外一例是老師看到成續不好的學生又再打瞌睡,很生氣的叫他起來說:「你其是朽木不可雕也,一拿書上課就睡覺,也不學學你們班長,功課讀第一名,連睡覺都拿著書睡。」對孩子主觀的偏見對待,和忽略個別差異的事實而相互比較,常是親子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


        魏校長最後強調,父母對子女的教養,經常都是以自己的意見來要求,可是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改變不了別人的想法時,就要政變自己。即使想政變孩子的想法,也要充分的溝通,讓他知道接受別人好的想法,會影響自己的態度。有好的態度才能養威好習慣,有好的習慣,才能塑造好性格;有好性格,人生就會改變。孩子終會長大,他會很清楚,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給了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