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修持 觀照轉念
歲次丙子新春,寶光建德道場全省點傳師,於天皇宮舉行新春團拜,施前人致詞時指出:「身為一貫道弟子,要重視內德的修持,用心修辨道,心量要廣大開闊,不起分別心,嚴守三清四正,立好標杆,遵照師母老大人所慈示的真理,不修人情道、沙盤道、顯化道、好奇道,要持平常心,真心修持,觀照自性,轉識成智,使自性光明,更要團結合作,多廣結善緣,開荒闡道,才能修己渡人,迎向光明。」以上這席話,宛如茫海中的指南針,修辦道的明路,獲得三身四智的金言玉話,但願全體後學,信受奉行,一定可以得到大利益,今以一、修持功夫,識心見性;二、參班讀經,用心參悟;三、無我忘我,心量廣大;四、三清四正,回天明路;五、人情冷暖,處世圓融;六、沙盤顯化,認理歸宗;七、持平常心,力行常德;八、真心真行,觀照轉念;九、廣結善緣,大轉法輪;十、三身四智,吉祥圓滿為題,來談修持理念。
一、修持功夫 識心見性
一貫道的修持功夫,略分內功與外功兩方面,所謂內功,即是格致誠正,修心養性、克己復禮、清心寡欲,反省觀照,修回本心的功夫。所謂外功,就是行濟人利物之事,拯災救世,遵三教聖人之訓,竭力躬行實踐,或開荒闡道、宣揚道義,啟發人智、化愚為賢均屬之。五祖弘忍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所以一切修持的最後目的,就是要達到識心見性,見性成佛為最終究竟:但是要如何識心見性呢?今天我們受明師點道傳三寶,了悟道在自身,不假外求,懂得「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真理,藉此一指點的心性去做,像小孩一樣無心,以達到安心,放下一切煩惱妄想,積極修辦,就能見性。活佛師尊慈示:「在整個修道過程中,用捨、行、藏,要能相互兼顧,以外王的事功,去開創四方,這是辦有形的道務,以內聖的德業,來提昇心性,這是辦無形的道務,方能有所成就。」以上老師講的內聖外王功夫,若能具體去做,必能明心見性。
二、參班讀經 用心參悟
活佛師尊有言:「在修辦道中,應不斷的提昇自己,鞭策自己,方能充實德性慧光,而減少因果業力的牽纏,多讀聖賢的書典,可以在溫故新知中,明白一以貫之的妙理,由此體會聖賢教化的苦心。」一貫道弟子,承師指點明路以後,加入修辦道的行列,如不學不教,如何充實德性慧光,增加道學知識,提昇修辦能力,將何以荷擔彌勒家業,承先啟後,繼往聖絕學,開萬世太平呢?過去的道場,以辦道渡人為先,甚少注意研究班的成全,致使道親不能明理,不知大道的尊貴,而虛度光陰,錯失修辦良機,良可嘆也。為因應道場未來的走向,一貫道各組線都訂定各種循序漸進的研究班,課程內容有:佛規禮節、三寶心法、一貫儀式、道場操辦、講道訓練、五教教義,使白陽修士都能成為文質彬彬的濟世英才。將一貫道的尊貴與殊勝,弘揚至世界萬國九洲,廣渡億萬蒼生,共登覺路。面對道場的班期,我們應該用心研究,遇到重點,加以筆記,可為日後溫故知新,作講道之資料;平時要多讀五教經典,增益智慧,使心性圓滿,人格高尚,體會聖賢的心志,效法仙佛菩薩的心歷路程,才能了悟真傳,明理實修。
三、無我忘我 心量廣大
一貫道弟子,在得道受點前,要平心靜氣看佛燈,心念凝聚在佛燈一點上,點傳師在眼前劃一個圓圈,再指向玄關,在一剎那間,契入無極真空,此時連一心也沒有,達於直下無心,斯時無我兩忘,一切我執我慢完全放下,佛性流露,與無生老與諸佛菩心心相印,心中一片光明,透出清靜、喜悅的境界,雖然是短暫的,但是菩提種子已經開始萌芽,只要假以時日,勤加修辦,必能結出豐碩的道果。六祖壇經般若品曰:「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蓋本性是真空,能生萬法,但是被外境塵緣所染,如烏雲蔽日,故不見光明,今日得這千古不輕傳的頓悟法門,以覺為師,不執著名聞利養,四果旁門,等有形有象的法門,胸懷大中至正,常起正念,念念無所住,達到無我忘我的境界,心中就沒有繫縛。所以要以「無住」為本,因菩提自性,如如不動,本無一法可得,倘若以為有所得,而亂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所以要以「無念」為宗:又自性法身本來清淨,縱使被塵勞所蒙蔽,而迷失自己,如能外離一切法相,必能除妄顯真。總之,修持功夫達於無住、無念、無相,自然心量廣大,心無繫縛,對境解脫,本性自然清淨,無滯無礙。
四、三清四正 回天明路
三清四正是修道人共同遵守的佛規戒律,活佛師尊曾示勉曰:「戒律是超生了死的根本,不懂戒律,你們犯了很多過錯,如收入不夠支出,因此以戒律做一個約束,減少你們的過錯。」我們受明師點玄關傳授三寶,已經知道本性之所在,但是六萬年來的業障,是否廣積功德去迴向,累世帶來的無明習性是否去掉,這些都是要靠戒律來約束身心,再以覺悟來自覺覺他,才能突破外在環境的種種束縛。今以三清四正,來談回天明路。三清者:聖凡清、錢財清,男女清。四正者:心正,身正、言正、行正。聖凡清:就是聖事、凡事要分清楚,也就是公私分明,重聖輕凡,不可以假公濟私,佛堂公物私用。錢財清:乃是帳目要清楚,來清去明,須知佛家一文錢,大似須彌山,侵吞無實報,披毛帶角還。總之,錢財來清去明,這是斷除業債的根源。男女清:就是男女有別,以示莊嚴,蓋淫慾是生命的根源,要斷除生死輪迥,必須要戒除邪淫,修道者,苦犯了邪淫,縱有聰明才智,必然會墮落魔道,若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故必須要男女清,息滅淫念,才能成就佛道。心正者:即純然的道心,乃是天心之根源,即正心、佛心、忠恕、慈悲、惻隱、博愛之心也。身正者:要知道道在自身,當明自性,由人道做起,以合天道,故要遵守三省四勿,不欺暗室,不履邪徑,效法彌勒祖師心胸坦蕩、笑口常開,肚大能容。言正者:就是語言要端正,講的是真理天道,五教經義,啟發人智,增益身心的善言美語,要戒除惡口、妄言、綺語、兩舌。行正者:即眼不邪視美色、耳不旁聞淫語、鼻不貪芳香、口不出惡言、舌不貪滋味,心不亂動淫慾、身不履邪徑,意不追邪情。以上謂之三清四正,若能遵守,靈性光明,容易證道。
五、人情冷暖 處世圓融
自從尊師師母兩位老大人歸隱以後,道場起了很大的變化,假祖師紛紛出籠,部份道親著相修行,或迷惑於奇特的顯化,致朝三暮四,違背原來的誓愿。師母老大人曾慈示:「修道要認理歸真,不修人情道、沙盤道、顯化道、好奇道。」關於人情道為何不可修呢?因為一但修人情道,不以真理來修辦,遇到考驗來時,就會被人情所束縛,致迷失方向,而誤入歧途。修道者並非草木,誰人無情,而是要有如鐵石般的志氣,執善固執,要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志節,否則依靠人情道而修,走錯道路,豈不白修一場?此時天演淘汰,各種考驗紛紛到來,人情冷暖,影響每個人的修辦理念。我們遇到這種情形,要如何圓融來應付呢?首先我們的內心要滿足而無貪求,要能忍辱而無嗔怒,要能看空而無癡迷,要能淡泊而無愛著,要存惻隱之心而成全對方,要能除惡而存節義,要能謙讓而知禮儀,要能心存忠信而得赤誠,更要心明是非而有智慧,其中以智慧為修辦最光明的一盞明燈,因為有智慧,才能博研真理,深人經藏,立己達人,進一步確實省察真理實相,是否合乎常理,仔細思慮,以冷靜的智慧,判斷是否虛實,再依道理循序漸進,完成修己渡人的神聖使命,所以修道之人要無情於己,不修人情道,以真理為依歸,要達於犧牲家族的情愛,犧牲生命於不顧,犧牲財物於不吝,犧牲名譽而難堪,犧牲功果而不計,如此才能功愿成就,離苦得樂。
六、沙盤顯化 認理歸真
六祖壇經般若品曰:「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四書大學篇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以上是成就大學之道,定入聖位的正路,自古以來的聖賢仙佛,都是求得大道以後,從倫理道德入手,盡人道合天道,沒有人想修成特異功能,炫耀人間。關於沙盤道與顯化道不可修,並非完全不適,須知仙佛降壇垂訓,藉機顯化,能引迷入悟,啟發眾生的覺性,使初學者,對大道產生信心,而能明理修行,這是上天慈悲,諸天神聖應機顯化的一種佳緣,引導眾生覺悟修行的方法之一,故應該感謝天恩師德的浩大,急速修辦,但是不可過於依賴,否則有一天失去機緣,難免會影響修辦信心,故前賢常說:「信理不可信乩」須知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不可以不慎。自古以來,真道難逢,明師難遇,不能得聞大學之道,定入聖位的「正法眼藏」,因此都在有為法的旁門異端用功夫,例如啟靈、通靈,或用聲光幻影,攝心印心,或進入禪定,示現五種神通;或是靈遊上界,諸菩薩為之摩頂,或頭上放光,能預知未來吉凶禍福;或住心觀淨,長坐不臥;或導引吐納,採藥煉丹,或者只重內修,不須要修辦道渡人,論語有言:「雖小道然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這些方術,並非毫無可取,但執此法門,欲入天道,「定入聖位」,自古以來,未聞之也。四書大學篇曰:「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嬌態以失之。」南屏佛祖良心經言:「是真菩薩只是平平庸庸,涵德性,養慈悲,不會邪術」,所以彌勒眷屬個個都很尋常,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不會特異功能,只以倫理道德,三寶心法,五教聖人經典的真理,來做為修行的指標。
七、持平常心 力行常德
活佛師尊示言:「修道修心,辦道盡心」,儒家講:「正心誠意」、「三省四勿」,佛家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大師一聞經語,便能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清靜經曰:「常應常靜,常清靜矣」。以上是三教經典的修心真言,若能行住坐臥,以此為座右銘,必能解脫煩惱妄想,使心性圓融,共登聖域。佛家常講:「是真佛只論家常」,所以道本平常,並沒有什麼神奇靈異,今天,我們已經受明師指點明路,知道自家菩薩之所在,人人本自俱足,故應該善護念良心本性,反觀自省,反求諸己,持平常心,力行常德,才是修道立德的正途。昔時,有位信徒很迷信外道,有次這位信徒為慶祝孩子十六週歲,特別筵請賓客,並且恭請外道師為上座。外道師入座不久,突然笑了一聲,孩子問他:「你在笑什麼?」地回答說:「我看見五萬里以外有座山林,山下有條溪流,一隻猴子掉在水裡,所以禁不住笑了。」這孩子知他胡言,也不當場反駁,於是請人將菜餚盛在碗中,而飯覆在菜上面端給他,而別人的碗裡均足菜餚置於飯上面。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外道師瞪眼生悶氣,一口未曾吃下,孩子煞無其事地問道:「你怎麼不吃?」他很不高興的回答:「碗裡沒有菜,怎麼吃得下飯?」孩子笑著說:「你能見到五萬里以外的猴子掉到水裡,卻看不到眼前的飯底下有菜啊!」此時外道師臉帶愧色,不吭一聲的走了。可見刻意培養神通,必然會讓人拆穿西洋鏡,還是持守平常心,力行倫常,以達見性成佛較為實在。
八、真心真行 觀照轉念
禮囑詞云:「二目耀迴光,一點真太陽,這是真明路,了結返故鄉。」師尊師母二位老大人,奉 上帝的天命,真傳真授這一點千古不傳,一步直超的回鄉明路,要我們迴光返照,自見那光明普照如太陽般的真如佛性,不用思慮,不假外求,眼前能觀照的,便是真如佛性的妙用。一貫法門,藉點傳師的一指,讓每一位求道者、都能當下頓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但是求道以後,要真修真行,靠迴光轉念的功夫,才能回復本性的圓明,但是要如何觀照呢?觀者觀自本心,照者照自本性,六祖壇經,對於觀照轉念,有極精闢的見解,今總括如下:一、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二、念念以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三、觀照貴乎實行,不在口說,應須自修,莫管他人,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切時中,自性如如,萬法盡通,萬法俱備。四、用自性真如,以智慧觀照,無憶無著,不起誑妄,一切不取不捨。五、作觀照時要老老實實的,不辨駁,不自欺。六、要正心,使自心常生智慧,方能外觀內照。七、觀照時不造諸惡,唯修眾善,心不執著。八、要念念觀照,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念念不被惡緣染,念念不被矯狂染,念念不被嫉妒染,念念不被愛欲染。九、作觀照時、要自除迷妄,無人我愩高,一切塵勞愛欲境界,不憶不戀,自性皆不染著。十、觀照的時機,是在行、住、坐、臥、言、行、舉、止,一切時中。總之觀照的功夫是將四面八方的心,收回於玄關一點上,心存端正,老實、清靜不染,離諸法相,不假文字,不起誑妄,心不執著,二六時中,行住坐臥流露善美德行,自能明心見性成佛道。
九、廣結善緣 大轉法輪
所謂代天宣化,就是我們明白道理以後,多講給別人聽。際此道德淪喪的末法時期,人心迷昧太深,故 上天降下一貫大道,傳授明善復初的見性法門,身為一貫道弟子,都有責任,代天宣化,廣結善緣,以弘揚祖師,師尊師母的救世宏願,才能繼往開來,維繫正法於不墜,廣救天下億萬蒼生,離苦得樂,共登覺路,並且能造就本身的自我成長,所以身為講師,責任何其神聖,首先要充實自己的道學,博覽群經,貫通中外學識,還要培養高尚的品德,低心下氣,體認天恩師德的浩大,發出慈心悲願,隨時方便說法,使眾生明理精進,增長智慧。學習講道時,要祈求 上天慈悲,教化菩薩加靈,使能闡揚妙理,渡化迷津,演講時放鬆心情,把握時間,創造練講機會,上台時,摒除一切我相得失,並要注意不談政治,不談天機顯化,更不可批評任何宗教,以真理成全後學,不可以貪功亂渡,更不可以拉攏別組線後學,遇到疑難問題時,不可以妄加解說,應該請教明白以後再回答;平時要自備書房,將經典善書歸列,再潛心研究,講道前多做準備,不可以自誤誤人,以宣揚一貫真傳,五教經典為本旨。總之身為講道人員,要具備超人的智慧與濟世宏願,更要流靈慈悲心懷,認理實修,克盡人道,立好標杆,不著一切形相,超越一切人情道、顯化道、沙盤道,術流動靜等諸般有形有相的法門,自我充實,自我超越、犧牲奉獻,闡明真理,淨化人心,為混濁的社會性人一股清流,使大道福音傳滿天下,將婆婆世界化成富麗祥和的彌勒家園。
十、三身四智 吉祥圓滿
修道者要具備三身四智,才能圓滿自己的本性,所謂三身即清淨法身、圓滿報身、百千億化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也。何謂三身?六祖壇經機緣品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清淨法身為佛之真身,即「自性身」,亦稱「法性身」,無形無色之本體身,即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圓滿報身者,係諸佛因修福慧,待功德圓滿時,所顯現的自受用內法樂之身;百千億化身者,蓋佛為度化眾生,而變現出各種形體的應化相。今天,我們受明師一指,開啟智慧之門,本心本性顯現,通天大路現在眼前,得到清淨解脫,當下受用,福慧雙修,功德圓滿,可獲得清淨法身;頓悟本性以後,妄念不生,回歸赤子純善無惡的本來面目,智慧湧出,本性感而遂通,可獲得圓滿報身;開悟見性以後,發出慈悲智慧的愿行,清口、開設佛堂,隨緣渡化眾生,講經說法,進而至世界萬國九洲開荒,以弘揚真理天道,性理真傅,廣渡無邊無量眾生,離苦得樂,共登覺路,可獲得千百億化身。修道要轉識成智,才能超凡入聖,修成正果,記得點傳師在點道前,在我們的前面轉一個圓圈,這是叫我們要轉識成智的功夫,才能獲得四智,但要如何轉呢?就是得道以後,本性清淨,妄念不生,轉第八識阿賴耶識(含藏識),以本性作主,諸塵不染,回歸於如來真智,斯時洞徹內外,無幽不明,洞照萬物,無不明了,如大圓鏡現諸色像,謂之大圓鏡智。轉第七識末那識(我見識、傳送識),以本性作主,心無毛病污染,觀一切法與眾生平等,得此智慧,名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意識、分別識),以本性作主,觀察諸法圓融,說諸妙法,令眾生開悟,得不退轉,獲得安樂,得此智慧,名為妙觀察智。轉第五識(眼耳鼻舌身),以本性做主,得此智慧,能現種種化身,引導眾生令人聖道,成熟善業,是名成所作智。大圓鏡智能成法身,平等性智能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能共成化身,故自性三身一旦發揮作用即成四智。三身四智若能以直心修持圓成,可得吉祥圓滿的道果。
俗語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雖然明師為你點道傳三寶,還是要我們去修,去悟,福慧隻修,積功累德,才能了愿還鄉。師尊師母所傳的一貫真傳,前人的金線,是我們修辦道的指南針,其明示的修持功夫,是明心見性的指南針;參班讀經,要用心參悟,信受奉行,以增長智慧,圓滿道果;修持要無我忘我,心量才能擴大,歸於空才能彌六合,來去自如,以擔大任,辦大事情;謹遵三清四正,來斬斷惡因緣,培養聖胎,增長慧命,以為回返理天的明燈;不修人情道,以真理為修辦道的理念,處事圓融無礙,使修辦道的道路上,一路順暢;不修沙盤顯化道,認理歸真,持平常心,力行常德,回歸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能徹始徹終,以成就無上佛道;真心真行,觀照轉念,才能轉識成智,開花結果,超凡入聖,以得永生;更要廣結善緣,說法度眾,大轉法輪,以續佛慧命,讓天命永昌,聖道延綿;最後具備三身四智,使本性圓滿,德慧雙臻,流露出慈悲喜捨,興慈佈化,隨緣渡化眾生,待功愿成就,必能返樸歸真,達本還源。
詩曰:
其一、修持大道效前賢
福慧雙行意志堅
繼往開來傳妙諦
承先啟後返先天
其二、三清四正挽頹風
認理歸真大道揚
處世圓融宣一貫
超凡入聖步康莊
其三、廣結善緣聖道傳
倫常嚴守養心田
迴光返照真明路
四相皆空脫苦淵
其四、三身四智得禎祥
認歸根返故鄉
見性明心超聖域
興慈佈化渡迷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