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順應天命 道化九州


          順應天命     道化九州



道德經云:「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因為道是宇宙間的真理,萬物之始祖,萬靈的真主宰,在天謂之天理,賦於人謂之性,或稱吾們的本來面目,其道體清清淨淨,如水晶球一般,微妙莫測,非肉眼所能洞徹,今受明師的指點,始能頓悟本來真面目。學道者,要了解天之道是不必去爭而很容易勝利,故修辦道要謙虛禮讓,順應天道,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大勝。不必大聲言語而很容易得到響應,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也,不必召喚而自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這種善昇惡墮的法則,很早就得到很優美的設計,因此上天散佈下來的羅網,雖然是那麼的廣闊與稀疏,但是對於因果報應,修道成道等感應,都沒有絲毫的漏失呀!欣逢庚寅年新春,一貫道各祖線推行兒童讀經班,響應熱烈,蔚為風潮,這對復興中華文化,闡明聖道真理,恢復本來固有良知,淨化世道人心,厥功至偉。一貫道弟子,若能藉讀經之風氣,深入經藏,洞悉炒諦,以印證大道的殊勝,進而立己達人,廣渡有緣,道化九州,必定可以把娑婆世界化作極樂,將苦海變成蓮邦。今以一、一貫心傳,寶鏡重光;二、深入經藏,開發智慧;三、宏誓大愿,立己達人;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五、大慈大悲,化行今古;六、圓滿心性,隱聖顯凡;七、頓見漸修,堅毅恆誠;八、追思感恩,奉行道範;九、三寶心法,經典精髓;十、順應天命,道化九州等十項,來談一貫道的尊貴及天命的可畏。


一、一貫心傳    寶鏡重光


一貫道應運普傳,指出人人本俱來的固有良知,頓悟本來真面目,雖然求道只是在佛堂的瞬間完成,但是意義深遠,可以影響我們一生的行為,利益無窮,它是諸佛菩薩護持,千經萬典證道的點傳。孔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又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呂氏春秋曰:「人若一竅通,則不死者,壽在神也。」可見得道,乃是知道靈性的出入門戶,即可以了脫輪迴之苦。佛語迦葉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又佛世尊於祇園精舍演說金剛經時,唯有須苦提得授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心法,證明清淨光明的本性,居於不偏不倚的玄關竅中。道德經第六章云:「谷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以上指出人體身上的谷神,就是宇宙大谷神的分體,為生發萬德之核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藏。古蘭經第二章第四十節云:「那般人切知他們將遇見主的,是將歸返於他的。」遇見主就是找到自性的主人翁,若能努力勤修,即能返回天園。聖經曰:「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窄門就是靈性通往天堂之路,進入窄門,才能通往永生之路。從以上經典的印證,指出一貫心傳,明師授記,點傳一條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捷徑,宛如明珠出土,寶鏡重光般的讓眾生明明德,使自性顯露出無上的光輝。


二、深入經藏    開發智慧


經典是聖賢仙佛智慧的結晶,是蘊藏大地奧秘的大寶藏,是指引眾生離苦得樂,超凡入聖的明燈指南,一貫道的心法,千經萬典都證明它為真理,因為經典講的不離心性,故聖人云:「學苟知本,六經皆為我註腳。」一貫道的道義,博大精深,它能將古聖先賢的經典,發揚光大,然後實行於日常尋用間,若能貫通而信受奉行,則可以增益智慧,圓滿心性。儒家的重要經典有十三經: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等,簡稱為四書五經,內容彌綸萬象,廣大精微,仁義道德悉備,實乃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內聖外王,天人性命兼賅的不朽寶典。道家的典籍汗牛充棟,幾千卷道藏之中,以黃帝陰符經、老子道德經、清靜經、感應篇以及莊子南華經,最為首要,道家崇尚自然,師法清靜,內容包含萬象,舉凡道體的闡述,德性之修養,宇宙人生的哲理,禍福之機,治國用兵之術,無為而無不為之道,無不具備,實為無價之寶典。佛家的經書浩如淵海,含蓋經、律、論,約五千零四十八卷,然而八萬四千法門,總歸性海;十二部經,不離方寸,諸經典,以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最為精要;還有耶教的聖經,回教的可蘭經,若能體悟而奉行之,必能增益智慧,圓滿三身四智,明心見性,直了成佛。以上若能貫通而信受奉行之,胸懷大中至正,智慧顯露,必能圓融性命之重大意義,智慧充滿,貫通人天。


三、宏誓大愿    立己達人


「你若愿不能了,難把鄉還。」、「若不照愿行,必遭天譴。」這是吾人求道時所立的十條大愿,點傳師在點道前的咐囑。我們既然得授無上心法,在各教經典的印證下,能夠頓悟三寶心法的尊貴與殊勝,當要照愿而行,必能光明吾人先天之靈妙覺性,覺性一旦光明,就可以照亮回鄉明路,使修辦的過程,一帆風順,返回無極故家鄉。愿者,原來的心也,以原來的良心,對上天表白,從今以後,棄暗投明,邁向正道,以愿力改變不良的思想,以愿力約束自己的身心。首先要誠心抱守,也就是誠意正心,格除私慾,抱守真理天道,行功立德,抱定宗旨,堅定信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代天宣化。實心懺悔,以實際的真心,真實的懺其前愆,悔其後過,永不再犯,進而能善體師心,建功了愿也;絕不虛心假意,心不執不著,無所住,使私情邪念不生,去假就真,清除心中的污濁,以復回清淨的本性。絕不退縮不前,吾們己得真道,不可以起了退縮的念頭,不可以與世俗的人,爭名奪利,應該確認修行的正路,前程自然光明。絕不欺師滅祖,修道者要光明正大,不可以做個瞞心昧己的人。明師所傳的大道,必須要信受奉行,修道的要訣是要滅除三心四相,共同來闡揚聖道,以顯明心性,共辦收圓。絕不可以藐視前人,若存有輕視前人的心,是不能看到真空妙有的真諦,自然不會順應天心修辦道,而得解脫。要遵守佛規,佛規是修持的正軌,了脫生死苦海的天梯,若能真誠信受奉行,必能步上圓滿究竟的結果。絕不洩露天機,大道的真機秘傳,是遵奉天命,以傳有緣人,若是無緣或為非作歹的人,是不容輕易傳授的。絕不匿道不現,大道是歷經無數前賢千辛萬苦延續下來的救世法舟,故不可以獨享,而且將大道隱藏而不弘揚宣化,上天是不能寬恕的。要量力而為,就是要盡自己的能力,以大無畏的精神,盡心盡力,渡化一切眾生,終能得到無上的道果。


四、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就是繼承先聖先賢的心法,以開創未來安民濟世的偉大聖業,一貫道繼承往聖先賢的心法真傳,開導後知後覺者能夠頓悟自性的不二法門。其心法傳承,有五教經典的印證,有禪宗公案的引例,可以說是會通典故,貫通古今的尊貴。儒教心法,孔子首傳顏回,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第八章,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人之為慟,而誰為?」(論語,先進篇)。因為顏回英年早逝,不得已心法再傳曾子。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篇。)以上是儒家的傳承。道德經第五十九長生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 ,長生久視之道。」以上乃是道家心法實修的舉隅,長生久視治國修身之要道。佛教五祖傳心法給六祖,五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更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曰:「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基督教傳佈天國的福音,亦有如下的記載:馬太福音第六章曰:「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路加福音第十七章云:「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裹,看哪!在那裏,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中間。」至於回教心法的啟示,古蘭經第二章,第一、二節云:「阿立甫,倆目、密目,這其中毫無疑義的經典,引導一般戒慎的人。」第二章第二十一節云:「人們哪!事奉你們的主,那造化你們和你們以前的主,冀使你們戒慎。」以上簡列五教心法的印證與傳承。詩曰:「聖人立法三千戴,昔日栽花今日開,三期普渡大收圓,九六同登母慈懷。」此時此刻正是因緣成熟,上天普傳聖道,我們要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肩負起這末後一著的佳期良緣。


五、大慈大悲    化行今古


廿一世紀,已經來臨,在國際上,一貫道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因為求道的人愈來愈多,對淨化人心,消彌社會亂象,一貫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此時上天廣開鴻恩,降下大道,使人人皆可以求道,人人皆可以成就堯舜,身為一貫道弟子要發揮慈愛憐憫的慈悲心腸,即速修己渡人,首先要接近道場,參與道場運作,以慈心轉化生命,做到清口守戒,堅信明師一指,奉行十條大愿,進一步做到代天宣化,三施佈道,以濟世化人,廣積功德,諸如渡人求道,或當辦事人才,或當講師,開設佛堂,甚至到國外開荒辦道,上符天心,下順眾意,舉凡有利益眾生的仁義善舉,都要盡心盡力的去實踐,才能報恩了愿,完成濟世的任務。道德經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說我們有三件珍寶,是我一生當中持守不失的,第一種叫做慈悲,因為有慈悲,才能產生渡世的勇氣。第二種是儉約,儉約才能節用有餘,廣留地球大自然資源,第三種是不敢為天下先,意思是為人處世要謙虛禮讓,以為後學的標杆;想想我們有沒有大慈大悲的心去救世救人,我們若能修已渡人,承先啟後,化行今古,到各處去開荒辦道,這是慈悲心的表現。


六、圓滿心性    隱聖顯凡


祖師、師尊、師母所傳之三寶心法,旨在喚醒眾生沉淪已久的良知良能,若能將三寶心法體用合一,融入日常生活中,必定可以圓滿心性,自見活潑玲瓏,光明無邊的自性真佛。一貫真傳,乃是儒道釋耶回五教心法之所繫,所以儒道釋耶回,五教之經典,都可以為三寶心法做詮釋,達摩寶卷云:「達摩原來天外天,不講佛法也成仙,萬卷經書都不用,單提生死一毫端。」這即是心法的可貴,故師尊云:「千經萬典,不如明師一點。」但是經典,可以顯示出一貫心法的殊勝與尊貴,它是歷代天命,祖師的真傳妙意,更是一切萬法的無上結晶,也是千經萬典的實相奧義。白陽弟子,若能以一貫真傳為體用,參以各教經典為輔助,發揮自性三寶的妙用,二六時中,不離清靜自性,念念皆是智慧的結晶,付諸於言行舉止,立愿了愿,代天宣化,廣渡眾生,使性、心、身一貫,圓滿無礙,一體同觀,非聖即賢也。道德經云:「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又云:「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孟了離婁篇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從經典的慈悲啟示,指出修道者,要常常懷赤子之心,才能契入無生寶地,因為赤子之童心最天真、最純潔,末受污染,故白陽弟子要恢復嬰兒般的無知無欲,即隱聖顯凡,以篤實誠敬來待人接物,處事合乎中道,順乎情理,盡心盡力修辦,必能圓滿一切,達本還源。


七、頓見漸修    堅毅恆誠


一貫道白陽期的修行法門,強調以頓悟入手,但要靠漸修的方式,才能步步踏入成佛之道。景德傳燈錄記載:「法眼宗清涼寺文益禪師,俗姓魯,浙江人,幼年出家,曾習佛法於希覺法師,並旁通儒典及文學,先住金陵報恩寺,後住健康清涼寺,展開了法眼宗,法眼宗的思想非常切實,他說:「出家人但隨時節修行,寒即寒,熱即熱,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因緣,就是頓悟與漸修。一貫法門,傳道時指出新求道人的本來面目(頓悟),再教導種種修辦課程(漸修),所以頓見漸修的修持很重要,能立己才能達人。自古以來,聖賢仙佛也不夠如此。道德經曰:「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所以修辦道的成果,流露得越廣,越闊的話,其結果,將是越豐碩的。修辦道中,要抱持著堅毅恆誠的志節,才能始終如一,功愿成就。例如一斤鐵,價值幾塊錢而已,如果將這斤鐵,鑄造成一只茶壺,價值二百至四百元,若鑄造成普通手錶,價值三、四千元,若鑄造成勞力士錶或雷達手錶,價值可達數萬元,甚至百萬元以上,這即是所下功夫的深淺;又例如一塊木材,無甚價值,若是將其精雕細琢,雕成一尊菩薩,不但價值非凡,而且可以供世人膜拜,修辦道的境界,亦復如是。


八、追思感恩    奉行道範


修辦道最要緊的就是要感恩,在家裏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求道以後感謝 上天老降道之恩,還有祖師、師尊、師母、點傳師、引保師傳道救渡之恩,以乃歷代祖師大德,五教聖人,著書立說,遺留千經萬典,普渡眾生的恩典,才有今天。我們不但要心存感恩,更要效法他們的道範,奉行他們的遺教,積極修辦,才能報恩了愿。儒教至聖先師孔子,他繼往開來,集儒學之大成,中國道統上的大明師,是人類歷史上的萬古明燈,他的道範,好學不倦,悔人不厭,學貫人天,孝德配天,智勇雙全,崇禮尚義,志在大同,為萬世的師表。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人天的導師,人間的大覺者,他身為太子,看破富貴名利,文武兼備,具備三十二相,目睹眾苦,苦修六年,徹悟宇宙間的真正實相,弘法利生,五時說教,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慈悲平等,化導群生,渡人無數,圓滿成就一切德慧,遺留經典無數,為三界的慈父,人天的導師。老子是道教的教主,他是一位道通天地,道德崇高,虛懷出塵,曠世難逢的一位大智者,他的學說,順應自然,主張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不重有形、有名、有情的造作,指引眾生勿迷假象,體悟真常,崇尚自然,返璞歸真,慈悲垂教,引渡迷津,是古今遵崇的道祖。耶穌基督,是世人的救世主,在約旦河受洗得道,傳播天國的福音,願世人捨棄罪惡,懺悔贖罪,凡信他的人,都能夠得到天國的真理,以及永生之路。耶蘇行道時,提到洗禮、禱告、按手禮,才能開啟那扇通往天國的窄門,最後在十字架受難,犧牲性命以拯救世人,死後三天復活,以印證上帝對世人的承諾。穆罕默德,在四十歲時領受天命,並獲得天使的啟示,制定了儀式及道德律,在信仰上有六大信條,即信主、信天使、信天經、信聖人、信死後復生、信前定。並制定五項主要的功果:「念功、禮拜、齋戒、天課、朝覲等,引導世人仁民愛物,脫離罪惡,邁向光明‥‥等,對世界人類之貢獻,筆墨難以盡述。」以上簡介五教聖人的偉大道範,以為追思感恩之準繩。


九、三寶心法    經典精髓


有一位前人請示師尊說:「各宗教都有經典,我們一貫道是否也應該出一部經典?」師尊說:「不需要再出經典了,三教經典給我們作證明。」因為師尊師母將五教聖人的心法,濃縮為三寶心法,在浩瀚無垠的經典中,都可以做見證。師尊又說:「看經原為求法,既已得法,即不看經亦無妨礙,祇要守著一點性靈,即是一部無字真經,況且佛經總共有五千四十八卷,一日看一卷,十五年才能看完,日月如梭,那有這大功夫,然而也不可不看,但看經須要依經行,方才有益無損,如學庸論孟,金剛經,法寶壇經,道德經,清靜經等,皆能大開智慧,可以參看。」由此可以知道研習經典可以大開智慧,致發信心,引迷入悟,尤以現今社會,知識水準不斷的提昇,大道已經普傳至全世界各國,身為一貫道弟子,必須要貫通各教經典,才能闡揚各教聖人的心法,以經典做見證,讓世人了解心法的精髓,找回自性的本體,發揮本性的作用,開啟心靈的智慧,由本性顯露善美德行,慈悲喜捨,無人無我,德性純全,至誠無息,存理去慾,效天法地,三施並行,到各處去弘法利生,效法五教聖人,師尊師母、前人、點傳師的腳步,把大道弘揚至世界萬國九州,廣渡有緣,共登道岸,讓生命重現光輝,讓人間淨土早日實現。


十、順應天命    道化九洲


四書大學篇曰:「顧諟天之明命。」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天命誠可畏,存其誠,不貳爾心,如在其左右。書經曰:「天命不易。」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說文曰:「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程子明道語錄曰:「言天之自然者,謂之天道,言天之賦於萬物者,謂之天命。」從以上的典籍說明「天」是至高無上,最具權威的神格,「命」是上天之旨意,故知天命是上帝教化萬民百姓的明命。皇訓子十誡曰:「降道化三千賜名一貫,渡三曹挽四海共登雲梯,為我言言真毫無虛語,有憑據有證驗可察虛實。」所以一貫道普渡三曹,是上帝的天命所開辦,各教經典都印證其為真理,孟子公孫丑篇,子曰:「德之流行,速如置郵之傳命。」一貫道自民國十九年,師尊師母同領天命,大開普渡以來,至民國三十六年道務普遍全國,臺灣光復後即傳來臺灣,民國七十七年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經過八年,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至民國九十九年,一貫道普傳到世界八十五個國家以上,向當地政府登記立案的有十多國,這是天命可畏,先說後應,天不言,天借人言,因為一貫道奉天命普渡眾生,是老天有命,全世界的總統也擋不住,天命由人來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如果天命是假,哪有可能這麼短的時間,普傳至世界各國呢?可見大道普傳,並不是人的力量所能為的,而是上天有命,因此我們要順應天命,接續有天命的道場,趕快修趕快辦,要盡修道人的本份,遵師重道,嚴守規戒,提攜後學,明理精進,才能道化九州,正己成人。


易經乾卦象辭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因為天的偉大,創造萬物,運行博施萬物,再推到人類的依歸,莫不是彰顯天或上帝的全德。今天一貫道奉天命,應運普傳,有其崇高的意義,詩經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一貫心傳,寶鏡重光,在經典的印證下,我們更深信一貫真傳,確為明心見性,離苦得樂的光明大道;深入經藏,開發智慧,簡述五教聖人遺留的經典,若能用心研究,真心體悟,必能增長福慧,超凡入聖;宏誓大愿,立己達人,指出十條大愿的真諦,若能信受奉行,必能功愿成就,得成正果;承先啟後,繼往開來,闡明五教心法的傳承,我們若能肩負重擔,繼往聖,開來學,必能離苦得樂,迎向光明;大慈大悲,化今行古,指出一貫道對社會人類所負的重任,我們要發出慈心悲願,積極修辦,讓眾生都能得救;圓滿心性,隱聖顯凡,剖析三寶為體用,再以各教經典為輔助,才能返回赤子之心,達本還源;頓見漸修,堅毅恆誠,說明一貫道的修行方式,若能堅毅勤修,始終如一,必能功愿成就,超凡入聖;追思感恩,奉行道範,在追憶五教聖人的慈悲典範,苟能遵循遺教,必可光大宗風,渡人無數;三寶心法,經典精髓,讓我們了解師尊師母將千經萬典的精華,濃縮為三寶心法,若能再貫通各教典藉,將是修己渡人的最佳寶器;順應天命,道化九州,指出一貫道奉天命普渡眾生,是天啟的信仰,如今大道已經普傳至世界萬國九州,是順天應人的慈航寶筏也。從以上的說明,更加印證天命之可畏,吾們應該知時識務,把握佳機良辰,急速修辦,讓我們共同邁向光明。


詩曰:


     其一、一貫真傳澤四方


                  千經萬典啟迷郎


明珠出土光輝現


正己成人妙理揚


其二、承先啟後悟真詮


                 繼往開來聖道傳


頓見漸修施法雨


慈悲救世化三千


其三、追思聖德濟時顛


                  典則常昭範後賢


一貫心燈延道脈


功勳速積得延年


其四、順應天命渡萬綠


                 慈舟遍佈湧金蓮


白陽盛會宗風振


道化九洲返理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