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信仰普及與盛行,是個“多神之島”。教堂寺廟扁布,信徒眾多。依臺灣官方統計,到2000年,臺灣總計有寺廟教堂21186個,神(佛)職人員49658人,信徒人數1082萬人,外籍傳教士1926人,神學院84所。供奉的主神有200多種,主要有觀音、媽祖、土地爺、釋迦牟尼、關公、保生大帝等。臺灣的宗教信仰可分為三大類。一是高山族的原始信仰。二是民間通俗信仰。三是各種正式宗教。
高山族的原始信仰
臺灣高山族至今仍保留原始的宗教信仰,但也接納了許多其他新的宗教信仰。其祭祀活動頗具原始宗教特色,較著名的有阿美族摔角節(元月初)、曹族團結祭(2月15日)、布農族打耳祭(四月底)、阿美族趕鬼儀式(五月底)、卑南族豐年祭(七月上旬)、阿美族祭司節、賽夏族矮靈祭、排灣族竹竿祭(每五年舉行一次,又稱五年祭)等。現在許多儀式成為旅遊的主要節目。
每年二月十五日,是曹族的團結祭日,要舉行隆重的歌舞迎神活動,以祈福、感謝天神團結構部落的意志。傳說百步蛇是魯凱人的祖先,因此魯凱族將百步蛇的圖案作為祖靈的象徵,進行祭拜。魯凱族也有“豐年祭”的祭祀活動,阿美族傳統的祭祀活動是各部落的“豐年祭”,一般在每年收穫期的尾聲開始,時間持續一個周到半個月不等。屆時,能歌善舞的阿美人身著傳統盛裝,載歌載舞,飲酒食肉,通霄達旦。每年五月底,阿美族還要舉行趕鬼儀式,由祭司主持儀式,小男孩持檳榔葉趕鬼,將吃稻的鬼趕走,以保豐年。泰雅族早年有男女在臉上剌黥的習俗,傳說可以避邪,表現美麗與黃俊,也是代表族群的記號,但現在年輕一代的泰雅族人已無剌黥習慣。曹族祭祀活動很多,其中以整個部落舉行的“凱旋祭”與“團結祭”(祈福、感謝天神團結部落意志)最為重要。卑南族接受現代文明較早,在習俗上有部分已漢化,但社會組織仍保持著世襲頭目制,屬母系社會,過去由長女繼續家屋與財產,行招贅婚。男性一般在12-13歲舉行第一次成年禮,然後進入村中的“少年會所”,進行“斯巴達克式”的訓練,以培養其體魄與力量。女性則多數要學習巫術。祭儀活動也以“豐年祭”為代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分年齡組織歌舞活動,感謝神明,以慶豐收。賽夏族傳統祭儀活動以“矮靈祭”最重要,兩年舉行一次(十一月初),有迎靈、延靈、娛靈、逐靈、送靈等儀式與歌舞活動,用以感恩追思傳說中的祖先黑矮人。
民間通俗信仰
民間通俗信仰是指融彙一般風俗習慣而為多數人普遍信奉的一種民間信仰。民間信仰在臺灣非常盛行,曆久不衰。一般大致可分為三類,即天地、神佛與祖先,但不同群體有不同的信仰與崇拜。基本上,泉州籍主要信奉保生大帝、清水祖師與郭聖王等,漳州籍多尊奉開漳聖王,客家人則多尊三山國王及在當地形成的義民廟。每逢年節,婚嫁喪葬,祭典,民眾都會祭天地、神佛與祖先。其中媽祖崇拜是臺灣民間信仰人數最多與最普遍的一種信仰。
媽祖信仰。媽祖俗名林默娘,傳說西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於福建莆田湄州島。因出生彌月不哭,故名默娘。家裏有兄弟姐妹7人,排行最小。自幼善游泳,心地善良,經常解救海上遇險漁民,頗受民眾愛戴。28歲時,默娘因病去世,鄉親們為了紀念她,就在湄州島立廟祭典,不久又在澎湖立像建廟,尊稱為“天妃”、“聖妃”或“媽祖”。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媽祖也被供奉到臺灣島,尊稱為“聖母”。清統一臺灣時,施琅將軍率部進駐澎湖天妃宮時,正逢盛夏缺水,戰士飲水困難。次日清晨,戰士發現天妃宮的井裏有了水,且取之不盡,於是認為是媽祖顯靈的結果。施琅統一臺灣後,奏請康熙皇帝加封媽祖為“天後”,人們對媽祖的祭祀更加隆重了。此後,臺灣興建了許多媽祖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宮香火最為旺盛,每年都會舉行北港媽祖繞境巡行的盛大慶典活動。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信奉媽祖的善男信女,便紛紛從全台各地湧入雲林北港的朝天宮,掀起盛大的媽祖生日進香活動。
大甲媽祖回娘家是另一大型祭典活動。台中大甲天後宮,每年暮春三月必到北港天後宮探親,與父母團聚,形成“大甲媽祖回娘家”的祭典活動。屆時,全台數十萬計的媽祖信徒,從各地趕到台中大甲鎮匯合,障伴著媽祖神像步行到北港天後宮探親。禮完結束後,又護駕返回大甲鎮,來回往返300公里。
最隆重的活動則數媽祖信徒每年一次的回福建湄州島的“割香”活動。屆時,全臺灣的媽祖信徒雲集北港,推選出上千人的“進香團”,奉媽祖“金身”,乘船橫渡臺灣海峽到湄州“進香”,盛況空前。1920年前後,日本殖民統治者下令斷絕海峽兩岸海上交通,媽祖信徒才不得不改在北港遙祭。臺灣光復後不久,海峽兩岸又進入軍事對峙時期,這一進香活動未能恢復。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臺灣民眾才突破臺灣當局的限制,開始了到福建湄州島的進香活動。
城隍爺出巡。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是臺北霞海城隍爺誕辰日,有盛大的城隍爺出巡活動,俗稱五月十三日大拜拜。臺北霞海城隍爺是清代淡水廳的縣城隍,于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奉請來台,其信徒眾多,祭典活動盛大。城隍爺出巡時,先舉行請神儀式,就是把城隍爺及配祀各神像請出,安放在神輦裏,然後出發。出巡行列中有南北管樂隊、舞獅隊、信徒,加上參觀民眾,人員眾多,盛況空前。
回鄉謁祖祭。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一日,位於台南學甲鎮的慈濟宮,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上白礁謁祖祭典。一方面追懷大陸上的祖先;另一方面遙祭福建省同安縣白礁鄉的慈濟宮祖廟。當年,追隨鄭成功來台的福建部屬,為祈求沿途平安,特地從家鄉白礁鄉慈濟宮請出保生大帝神像,希望能隨行保架,將來再送回大陸故鄉。他們來到學甲鎮,建立了一座廟宇,供奉庇護他 們來台的保生大帝神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是保生大帝的生日,為讓保生大帝有足夠時間渡海回鄉謁祖,所以提前四天,即農曆三月二十一日舉行“上白礁祭祀”活動。這一祭典從鄭成功來台到現在,連續300多年,從未間斷,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飲水思源的精神。
祭孔大典。至聖先師孔子在臺灣民間信仰中,地位相當特殊。孔子的思想與影像雖深植人心,但孔廟並不多見,每縣市只有一座,與其他神明相較顯得過少。孔子的祭典活動必須完全依照“釋典之禮”,不得任意更動,民間也不可用其他方式慶祝孔子誕辰。臺灣早期祭孔大典,分為春秋兩季舉行,後改在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紀念日舉行。典禮開始時,首先以鳴炮為號,身穿各種古式禮服的祭祀人員就位,開始一系列完整的儀式,包括迎神、請祭文、初獻、亞獻、終獻、撒饌、送神等,其中最特殊、最具魅力的是奏樂以樂佾舞。
中元節普渡。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中元節”,又名“盂蘭節”、鬼節,是臺灣民間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教與佛教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臺灣鄉村家家戶戶要殺豬宰羊,準備極為豐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陰間鬼魂,企望“普渡”眾生與亡靈。每到這個節日,要點燃高高掛起的燈籠,以便指引回到陽間的鬼魂前來聚集。若是邀請水裏的鬼魂,就得“放水燈”。臺灣放水燈活動極為普遍,規模盛大,現在不再流行,只在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園一些地方還保留著這一傳統。祭奠方式與過去也有所不同,家家戶戶不再殺豬宰羊,而多以鮮花水果取代。
中西並存的宗教
臺灣依法登記的、有組織活動的正式宗教有14種,即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大同教、天理教、理教、軒轅教、天帝教、天德教、一貫道、巴哈伊教(大同教)與真光教團等。
臺灣開發早期,民間信仰主要是由大陸南部傳入的一些宗教信仰。17世紀,荷蘭與西班人相繼佔據臺灣後,開始了西方的傳教活動。至明清時期,臺灣除對天主教與基督教有所限制外,其他宗教信仰不受限制,宗教活動得以發展。鴉片戰爭後,天主教與基督教開始在臺灣傳播。日本佔領臺灣後,採取了“獨崇神道”、排斥“異端”的宗教政策。對回教,禁宰牛羊,禁從大陸聘阿訇;對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大肆驅逐其教徒,原有的傳教士改由日本人控制;對道教,禁傳禁信。與此同時,大搞“寺廟神升天”,焚毀神像,沒收財產,宗教發展大受影響。
臺灣光復後,正常的宗教活動得到恢復與發展。臺灣宗教信仰自由,發展迅速,同時也出現一些新興的宗教。2001年9月,臺灣“行政院”通過“宗教團體法”草案,將宗教團體明定為三大類,即寺院、宮廟與教會,宗教社會團體,宗教基金會。
臺灣宗教門類繁多,依來源可分成三類。一是源于祖國大陸的中國傳統宗教,如佛教、道教等;二是由外國傳入的,如基督教、天主教等;三是臺灣本地創立的,如軒轅教與天帝教。雖然各宗教來源不同,教義和教規也有很大差異,但基本上相互承認與尊重,較少發生宗教之間的衝突。90年代以來,臺灣島內也出現許多新的宗教組織與派別,如新中華理教、新儒教、救世救、天宮教、真空教、存在教、科學人教、統一教與摩門教等。
道教。臺灣的道教由大陸傳入。在鄭成功治台時,道教已以組織形式出現。1951年,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發起成立“臺灣省道教會”,1968年7月正式成立所謂的“中華民國道教會”。道教府除設總會於臺北外,還下設有臺灣省、臺北市與高雄市3個分會及各縣市分會。到2000年,臺灣道教寺廟8604個,道士33850人,信眾455萬人。道教屬多神教,臺灣道教宮觀,有供奉三清玉皇、張天師、真武大帝、呂祖 等道教尊神為主的,也有供奉保生大帝、三山國王、開台聖王、開漳聖王等閩台民間神明的。
佛教。佛教在臺灣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949年,國民黨控制的“中國佛教會”遷台,1950年2月依法登記,並在各地設立分會。臺灣佛教寺廟林立,信徒眾多。到2000年,正式統計的佛教寺廟為4010個,佛教職業人數為9304人,信徒367.5萬人。臺灣還有多個佛學院與刊物出版。其中,佛光協會與慈濟公德會兩個佛教組織在臺灣最具影響力。佛光協會前身是佛光山寺,創建於1967年,1969年成立佛光山朝山會館,1991年成立“中華佛光協會”,1992年成立“國際佛光協會”。星雲法師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與世界佛徒友誼會名譽會長。目前佛光山除在臺灣有幾十個道場外,在全球也有50個道場。
慈濟公德會由證嚴法師創立,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佛教團體,在世界各地設有分會組織。本會位於臺灣花蓮縣新城鄉,主要從事慈善事業,相繼建立了慈濟醫院、慈濟護士專科學校與三個基金會,信眾有300多萬人。
回教。也稱伊斯蘭教。臺灣回教由閩南傳入。鄭成功收台後,信仰穆斯林的士兵開始在臺灣依照福建泉州清真寺興建清真寺。日本統治時期,回教受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打擊,發展受到很大限制。國民黨退台後,約有2萬穆斯林到台。1950年,臺灣“回教青年會”創建“文化清真寺”,成為回民誦經、禮拜與祈禱之地。臺北市、桃園市與高雄市等地均設有清真寺,共計6座,有阿訇執掌傳播教義,並舉辦阿拉拍文講習班。到2000年,回教信徒為5.3萬人,神職人員34人。
天主教。1619年,西班牙聖多明尼會派(Dominican)教父隨西班牙侵略軍進入台傳教,天主教自此傳入臺灣。1952年,羅馬教廷將駐華公使館由香港遷台,並大量增建教堂,廣收信徒。1976年,天主教在臺灣正式成立“中國主教團”。臺灣天主教有7個教區與澎湖、金馬2個署理區。到2000年,有教堂1193個,神職人員693人,信徒30.4萬人,外籍傳教人士664人。其中,高雄教區的萬金莊聖母無染原罪大教堂被教皇若望保羅二世敕封為“宗座聖殿”。天主教在臺灣建有一座神學院,241所學校,22所醫院(診所),9個出版社。
基督教。荷蘭東印度公司佔據臺灣後,於1627年雇傭荷蘭改革宗教會教士來台傳教,基督教由此傳入臺灣。1949年國民黨退台後,基督教各教派如衛理公會、浸信會、聖公會、神召會與長老會等先後遷台。到2000年,臺灣基督教有教堂3857個,神職人員超過3000人,外籍傳教士超過1000人,信徒59.3萬人。設有神學院29所,各類學校62所,醫療機構29所,出版社78所。其分支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則是一個主張臺灣獨立的宗教團體。
軒轅教。1957年,由國民黨老CC派成員王寒生髮起創立。它以“繼軒轅黃帝道統,恢復中國固有宗教”、“啟發中華民族魂”為目的,以“尊天法祖”為信條,以“儒、墨、道三家同源”為理論基礎,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以“光大民族文化,淨化現實生活,提高精神生活境界”為實務。該教奉軒轅黃帝為宗主,傳教所稱“宗社”,信徒皈依稱為“歸宗”。總部設在臺北市歸綏街,稱為“黃帝神宮”。到2000年,總計有21個宗社,教務人員150人,信徒15萬人。
大同教。也稱巴哈伊教或巴海大同教。1844年創建于波斯(今伊朗),1947年由大陸傳入臺灣,1970年完成社團法人登記。該教的基本教義是:宇宙間有一超自然造物主,人類一家,各宗教本質上同源,提倡“工作就是崇拜,服務就是祈禱”的生活原則。教務由信徒定期選舉生產的數十個地方“靈使會”和臺灣“總靈使會”負責。到2000年,外籍神職人員62位,信徒1.6萬人。
天理教。由日本人中山美枝於1838年所創立,後流傳於世界不少地區。該教信仰父母神歐諾彌格多,認為“父母神創造人類之目的,是要看人類過健康生活,而達到神人共樂之境界”。該教於1896年傳入臺灣,早期主要在臺北、嘉義一帶活動。日本投降後,教士多被遣返日本,教會活動長期處於停頓狀態。1962年,日本傳教士再度赴台恢復傳教活動。1971年,在臺灣正式成立“中國天理教總會”,但實權基本上仍掌握在日本教會手中。到2000年,該教布教所達150處,信徒2.4萬人,外籍傳教士32人。
理教。也稱“在理教”。為中國傳統民間宗教,由明末進士楊來如創立。日據時,理教已正式在臺灣開始傳教,後一度停止活動。1950年,該教總領趙東書召集在台教徒複教,設總壇于臺北,趙被推舉為第22代“總領正提點大法師”。觀世音菩薩為該教主神,以“王倫八德”為教義,“淫、盜、煙、妄、酒”為戒律,強調“性命雙修,內功外果,循儒家教條為入世規範,參佛法道功為出世修程”。主要經典有《無字真經》、《參經》、《心經》、《金剛經》與《道德經》等。到2000年,傳教場所131處,教職人員638人,信徒18.7萬人。
天帝教。李玉階于1980年底創立,1982年,獲當局許可自由傳教,1986年登記為財團法人組織。李宣稱,天帝創造宇宙萬物之後,即立教垂統,自己就是天帝教教主,是天帝派駐人間的首任首席使者,代天宣化。教義強調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救世度人,性命雙修,恢宏天人合一真諦,追求天人大同境界。因教徒都要為拯救天下蒼生而奮鬥,故彼此間互稱為“同奮”。在臺北縣新店發祥地設有“極院”,為“首席使者”駐人間行使職權的最高機構。在臺北市設有“始院”,為全球宏教中心。在台中市設有臺灣“主院”,下設臺灣省、臺北市和高雄市三個“掌院”及台南、桃園、彰化等十多個地方“初院”。到2000年,天帝教有教場52個,教職人員110人,信徒23.3萬人。另外在日本設有“主院”,在美國洛杉磯等地設有“初院”。
天德教。也稱“天德聖教”、“德教”。四川人蕭昌明于1927年創立。1990年3月,李顯庭、關鳳一等信徒提出申請,經當局許可在臺灣發起籌組該教分會。該教強調“以人為仁,仁者道之骨,萬事之基”,以“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傅、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為基本教條。到2000年,該教教場5個,信徒20萬人。
一貫道。是中國最為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臺灣光復後,大陸的一貫道信徒開始到臺灣傳道,一度獲得迅速發展。但隨後一貫道傳教活動,卻受到一些宗教組織的指責,臺灣當局以一貫道“涉及迷信及妨害地方治安”為由,進行取締或打擊,但並未能完全阻止其進入地下活動。80年代後,在臺灣社會逐漸開放的背景下,一貫道開始爭取傳教合法化。1987年,臺灣當局解除對一貫道的禁令,一貫道成為一種合法宗教,並獲得迅速發展。信徒不再是早期的下層民眾,許多工商界人士、政界人士與知識份子紛紛加入,影響力迅速擴大。到2000年,一貫道道場達3124個,僅次於道教、佛教與基督教,居臺灣各宗教的第四位;教職人員2281人,信眾84.5萬人。另設有34所學校,29所醫療機構,30個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