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如何以一佛乘融入一貫道開展法度?

如何以一佛乘融入一貫道開展法度?


﹝一﹞唯一一佛乘定義在那裡﹖以一切行心〔載用智乘〕趣入佛海故﹐乘之意為載《運凡夫到聖地》﹐佛陀說法以方便五乘﹐根聽法的根契而善巧方便最後通達唯一大乘心的一佛乘。何為五乘。


1、大乘→菩薩行六度萬行以三十七助品為基礎。


2、中乘→圓覺乘以十二因緣法稱為獨覺(人乘)。


3、小乘→聲聞乘以四聖諦來斷見思二惑。


4、天乘→天人修十善道。


5、人乘→修五戒﹛不落入三惡道守五戒﹜。


大﹑中﹑小乘是出世間法而天、人乘是世間法而修。因此我如何從人乘達到大乘而跳脫五乘成就佛聖﹖從人乘欲界色界,到無色界中任載任用,使一切眾生度三界河,所以緣覺乘以十二因緣教法修道,覺悟斷見思二惑,更無習氣而證辟支佛,又獨覺聲聞乘修四聖諦,斷見思二惑,而記羅漢果,見惑所斷惑是迷裡之惑,思惑所斷惑是迷事之惑,因此二乘之法以斷欲為主。當知佛法以五乘或三乘皆是佛陀方便設施,其時總歸一佛乘耳﹐法華經法〔唯一乘法無二亦無之〕,唯眾生皆具佛性。楞伽經曰,〔即是如實修行,能破惡見,能捨一切我見我執,能以妙慧轉所識,能修菩薩大乘之道,能以如來自証之地,汝應如是勤加修學,令得〔法輪〕更清淨﹐善行三昧三摩?底大乘道,能令成就自證聖界﹐大乘行破無明翳﹐滅識波浪見一切種智。確實提昇心境必需從大乘智心﹐也是走過每一段過程應對因緣,心智能真正提昇到一佛乘的心境,不思善,不思惡,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回歸來看你累世因緣,平常訓練自己帶肉體而能解脫得到三昧,把時間空間化為等號,以大乘心回歸二乘修行,墊基十善道的修証,以佈施的人天福報轉智而生貴,以正知正見的實相真理,?除因緣束縛,排除所造的貪嗔痴之迷惑,進而能使心靈清醒而自在﹛所謂心不受干擾,力圖無上法企圖心達到身心法相空,進入佛海智的進階之梯,雖然如同尖山之難,然這也是告訴我唯大乘心才能真正提昇心境,穩定不退轉心而住頂心住心。因此,我無論何時感受知道自己錯哪裡﹖該如何轉變﹖立刻成就,若也想在佛法中成就為勇猛精進大菩薩,就先下大願力,堅持正念不散失,才有可能拋開時間的包袱,精進到翻身如翻掌,超越入聖地,何不努力乎﹖空無所空徹底除,坦然歸去合清虛。莫煉頑空失本,自然體道契真如。


(二)一貫道是稟著最原始佛法,仙佛腳步,教化眾生達到彼岸,智慧啟蒙特別快滿依著無量無邊的法緣,落實大菩薩的行誼,所以一貫道也是把持出世法,超越入世法,周顧十方冤親平等四無邊際達如如境也。為什麼我是以最原始佛法,當時佛在講經時,都一直以托缽,一家一家挨戶而教化,在鹿野苑中講三轉四諦法提昇阿羅漢,這些教化無比因材施教,所以我今天超級資優的老師開創這法緣從聞思修學進德修業,當中去歷練自己的空間,啟發自己智慧也能讓十方眾生,及十方冤親大德,都能沐浴在佛海智慧裡,甚至九品登彼岸,超越入世法,以仙佛腳步一步一接引眾生,這種寬度的內外心道場,就看我們啟發智慧的尺度,能達到無邊際,識空定的境界。而今為什麼老師仙佛他們都是佛,而不用佛的道理來教化我們?而要我們以儒家為入手,佛家為修持,道家的心境來修辦道呢?為什麼不直接切入直接告訴我們,佛性本無形本無動搖,至到無佛性,無生亦無無生呢?就是我們啟蒙智慧直接契入最快的地方,也是穩固雲梯上階的關鍵。就是要我墊基大菩薩的智慧資糧,讓眾生能通達心照明原,所以仙佛一開始教化眾生,也是從借外緣來歷練,讓自己的內德能達到極數,必須以儒家的人道為根基,也就是菩薩行中的同理心,行駛四攝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而仁者得也。」沒有達到這〔仁〕那來的慈悲為懷,沒有「仁」那來的蓄德,那更不用說戒定慧三學,因此,真正的法喜的是渡化眾生清清楚楚的解脫,逆命去創造經營自己的生命﹐在整個生命與呼吸之間﹐變化中產生煩惱而修真理﹐以人世間法解脫它在說佛菩薩都能具備福報及出生在輪迴之苦,這些的真理必須要有充分的知識,而知識的用處要從那裡來?必須以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理,萬物並育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為大也。因此般若認知從何來?般若不是從看聽寫,而是從按步就班由淺入深﹐深入的程度能一次一次不斷去學習及歷練﹐達到法無邊誓願學,使天下眾生沐浴在佛法中,擁有從開智慧起步,也就是文字般若要懂而去深入入,到能答應如流,如何深入?需進入「觀照般若」重在思考力觀察力而去實踐,如儒家所說慎獨工夫,而這些智慧都需靠時間考驗﹐文字般若進入思考觀照加以証明修証也就是證量﹐悟到進入空的境界,究竟般若,這種辛苦代價﹙得到真理﹚為諸法相空需不斷修學,薰習修證,啟發您自己智慧而去實踐改變行為去感化到真正菩提心,觀察審中在一切性空的平等,真實智,心性合一,也就是佛的本質,智慧是修一切智的圓滿,人倫道理圓滿才能体會大菩薩的相來行:


1、理路通達。


2、悟性。


3、以一切佛性導向﹐法是個應變緣器法,滅無常是從生命當中有常的化身,所以我要從本性出來,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才能惺惺寂寂,體解大道與佛體性相應。


所以在梵網經中所問心地法品〔菩薩行駛大乘心當知堅忍十發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一直到十地向果:


一、體性平等地。


二、體性善慧地。


三、體性光明地。


四、體性爾炎地。


五、體性慧明地。


六、體性華光地。


七、體性滿足地。


八、體性喉地。


九、體性華嚴地。


十、體性入佛界地。體性入佛界地,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為菩薩時修入佛果根源;因此這些的心地法能讓我定下心此心住不分別,一相三昧中超越你任何一個角落、空間,以無量心無量行去廣結十方的法度法緣﹐這些都必需用您慧心這一切來入中道一諦﹐其無明障慧非相非來非緣非罪而入空慧,真正障礙是你的慧光而做身心行役,所以何真正出家,就是心念常保本質,以戒定慧修學。對照識空定中能產生會道,沒有知識就無智慧怎可能去應用,捨知見達到空性了,修行是要重在體慧本,主導的把心的本質應用出來,在任何角度都叫修行,不起心照作而生一切善,在你生命經營中看到自己心境,緣起緣滅的因緣中不見緣不見非緣,住於頂心的智慧,讓你周遭一切冤親平等,在你修學當中覺受一切效果。所以更肯定我們一貫道是透過﹙合和僧﹚的過程,開啟你的思惟知識達到智慧,用最純樸自然的方式去得到解脫,更進一步進入你所有一切的忍鎧,從行功立德當中與眾生結緣,消除累世的業報障開展你心的肚量,解脫無滅達到最原始的佛性圓滿,達到如如無邊際,這一切能力圖出離心,更能瞭解老師的生活禪,去印證每一滴每一刻修行法要,能夠時時以身口意無滅當中,隨行智慧產生產生善業,落實一貫道真正俱備大菩薩的柔軟心,慈悲心,教化一切十方眾生,轉一切眾生皆薩婆訶,直照取緣,神我入無生智,於三界生結縛而不受,故深深心解脫,一道一淨為不退一道一照,至於同佛出家的道理,能應運一貫道的真傳,要能救護眾生一切,也就用種種方法,教化一切眾生,是警覺的標的,這個法身慧命就是生命本質,以一切境界為緣則隨處皆可下手,觀照功夫是過程,明心見性是目標,運用警覺引導正確的境界中真正修行,內心坦然自在,能證到無生老母,所以老師要我一顆對自己不鬆懈的心,不僅展現佛性還要通達人性。


惟天鑰可啟開宇宙之門,惟道場可陶冶人心向善。


惟德學可美育品行高雅,惟修辦可增益功果福慧。


惟慈愛能化怨仇為親信﹐惟仁義能轉奸慝為忠良。


惟聖諦能導貪懦為真勇,惟誠信能勵愚庸為將才。


後學無才無德,蒙受師恩浩盪,蒙受各位點傳師,講師,前賢的沾恩,願此身能體悟相空,與佛相應,透澈整個時空宇宙,希望道脈相續,開展十方道場,皆共成佛道,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速往無量光佛剎,人法皆空心自休,也無歡喜也無愁,風平浪靜雲歸去,月照寒江一色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