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心靈改革 重振道德

心靈改革    重振道德


今天談心靈改革,最根本的要道,就是要接受一貫儀式的洗禮,指出人類的本來面目,恢復一顆晶瑩剔透的良心,以清明的心,去偽存真,拒絕外在的誘惑,才能重建人類的尊嚴,提昇人性的價值觀。一貫道,在台灣推行心靈改革,已經過六十多年了,道場實施本性的教育,課程內容以三寶心法為主,參與五教經典為輔助,班員經過道場的粹煉以後,都能變化氣質,體會人生的真諦,奉行大道真理,效法聖賢仙佛的行誼,以心靈的力量,刻刻自省,立己達人,建立和諧的人生。老莊學說,和孔孟思想一樣,都是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人類的思想與行為。在道場上,「道德經」,是一部極為尊貴的聖書,其內容闡明大道實相以及修持準則,白陽弟子若深入體悟,並且信受奉行,必能增益智慧,圓滿心性,返璞歸真。今以一、宇宙本體,闡明實相;二、體用合一,復歸其根;三、抱元守一,韜光養晦;四、柔弱處下,修持準則;五、致虛守靜,少私寡欲;六、順應自然,少私寡欲;七、天道無親,常於善人;八、無爭無為,常德不離;九、聖人之道,法天則地;心靈改革,重振道德等十項,來談道德經的智慧,以及對修辦的益處。


一、宇宙本體    闡明實相


    道是宇宙間的本體,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未有天地先有此道,它是獨立長存,永不改變,且周行於宇宙間,無所不在,故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是宇宙萬物尚未形前的一團真理,也就是虛空之間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若說它「無」,乃是指未有天地萬物之始而言,若說它「有」,則是指天地萬物已經產生之後而說,所以老子道德經首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道體無相、無聲、無形,所以世人是看不見、聽不到,又摸不著,但它綿綿不絕,充塞於宇宙、天地之間,當道體開始運動演變時,宇宙萬物都顯現在我們的眼前,這是道體不可思議之處。近來科學家證實了光子、粒子、微子是最微細的物質結構,一般物質分裂到最細是原子,原子再分裂下去為質子、電子、中子,又可以再分裂為光子、量子、微子,到了光子,已是無色、無相,無體的空虛,但它還是有,所以老子用無來說明有是從無生化而來的,雖然它是無形無相,無聲無臭,無形無質,卻是宇宙間一切萬有的根源,這個根源就是理,道是理的本體,在天謂之理,賦予人謂之性,故本性是理的分體,在儒謂之明德,佛謂之真如、菩提心;道謂之玄牝之門、玄關。總之,道是生發萬德的核心,產生眾善之元素,也是主宰萬物的總樞紐,這是道的本體實相。


二、體用合一    復歸其根


道即是體,是真理,也是能源,它靜止時,虛靈一團,不能以肉眼見,當動時,功能顯現,卻能造化萬物,這是道的體用,雖然它反覆的運行,當達到顛峰狀態之時,往往又恢復原來的位置,這樣周而復始不斷的運動、變化,而成為宇宙生化之源,所以老子道德經第十章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指出如果人能致知,掃除物慾的薰染,達到虛空妙有之境,當靜到極點時,智慧顯露出來,便能觀察萬物生生化化,週而復始,循環不息的奧妙。今天,我們受明師指點生命的本源,若能順天行事,合乎真常之道,就能免受六道輪迴之苦,而回歸生命的根源:「無極理天」,故道德經第十六章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又大道的功用,像洪水般的氾濫,無往而不入。任萬物之取用沒有吝嗇,萬物借它生長而不辭生成萬物的勞苦,且不自居功,不自居為主,實在太偉大了,如大道之普傳,小從個人的待人接物、修德處世,大則濟世救人,修辦道,證果成真等,實為匡時渡世的萬靈丹,故老子三十四章曰:「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


三、抱元守一    韜光養晦


老子二十二章曰:「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聖人只要抱守住這個「一」,就能夠成為天下人之楷模,因為一就是道、是理、木性,是心的原點,所以才願意居在曲、枉、窪、敝、少‥‥等的謙卑地位而無怨。一貫道應運普傳,明師一指,告訴眾生抱一的行為準則,只要我們的心收回玄關,佛性自然就處於歸一的狀態,如此就不會與人作無謂之爭,而免去許多相爭之煩惱。老子更指出,「一」是天地萬物之總元素,自古以來,萬殊不論大小,不得此一,即不復存在,所以以一代表道,以及不生不滅的本性,故數次引用抱一的重要性,如「戴營魄抱一」、「混而為一」、「抱一為天下式」,以及道德經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儒家孔子亦以「一」喻道,如「吾道一以貫之」,佛教金剛經則說「一合理相」,以一詮釋「道」之妙諦。可見抱元守一,精神內斂,才能韜光養晦,自然三寶充足,超昇理天,譬如火箭的燃料充足,才能直超雲霄,所以道德經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因此老子強調「一」的重要性,當你得到「明師一指」以後,要隨時隨地的提醒自己,不要追求外在的形形色色,才不會失掉本性的靈明。


四、柔弱處下    修持準則


老子明示世人,在行使善行時要達成上善,必須學習水的美德,才能近道。祂發現水靜止時就平,一動就往低處流,且水能常清、水能相融、水能隨器、又利益萬物不相爭執,處眾人之所惡,不論多麼污臭之溝沼亦能甘與相處,又能洗滌污濁,澄清後依舊現出清靜的本體來,修道者若能效法水的美德,處世能夠知止,低心下氣,虛無清靜,萬德具足,仁心濟世、不欺不偽,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執中用事,發必中節,因機而用,隨境而能,循規守矩,行止依理,必能達於超凡入聖的境界,故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無爭,故無尤。」老子又指出,經常自誇慎高的人,反而使人討厭,讓人看不起,而以柔弱謙卑謙讓的人,不但能得永生之路,且能讓人擁護愛戴,所以道德經七十六章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堅強居下,柔弱居上。」又二十八章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以上是


指明修辦道者,能夠柔弱處下,像山間的水溝,以卑下自處,自然成為眾流之所歸,渡化更多的原人,共歸覺路。


五、致虛守靜    少私寡欲


老子教導世人,要效法道體的虛靜無為,去除私心,減少欲念,以恢復人類的天性,只有這樣,才能淨化人心,使百姓恢復原始的純樸生活,故上節講到用「致虛」以至於「極」,「守靜」以至於「篤」的工夫,去除私欲,以恢復光明的本性。老子更進一步指出心性穩重,是輕浮妄動的根基,心性清靜鎮定是急躁暴氣的主人,故引例君子守寂靜的道心,終不為私慾所蒙蔽,以保持自性的圓明,歷史上有萬輛兵車的君王,不知道守靜寡慾的重要,輕浮妄動於聲色貨利之間,導致自取滅亡的地步,也是屢見不鮮,所以老子第二十六章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老子以為若能虛靜自守,處事接物自然就無貪無住,這樣清靜無為之道,人人實行之,就能端正社會上不良的風氣,因此老子四十章曰:「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當我們受明師一指時,本性已經契入無思無慮的真空境界,頓悟清靜的本來面目,若能繼續參班研究,渡人行功,叩首禮佛,煩惱妄想便會逐一剖離,心中時常保持清靜安定的喜悅境界,這是實現老子清靜無為,少私寡慾的最佳門徑。


六、順應自然    返璞歸真


崇尚自然,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原則,老子指出,要減少言論上的爭辯,才能合乎自然之道,他引例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自然就停止了,暴雨下不了一天,也就難以再下了,天地這麼大,都不能違反自然,何況人呢?即老子第二十三章曰:「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何況人呢?」老子認為「」能生育天地萬物,是順乎自然的法則,才能周流不息,我們修辦道,也不可以居功,不自恃才幹,要效法道的無為,行功立德返其自然,才能成就道業,即老子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進一步指出,要達到返璞歸真,像嬰兒一般的純樸天真,先得閉塞五官及心門,以道為依歸,若嬰兒吸食母乳而活,不可妄作聰明,一切順應自然,才能與道渾為一體,即老子第五十二章曰:「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吳遺身殃,是為其常。」一貫道弟子,借修辦道的過程中,迴光返照,使心德與身德內外相應,流露出慈悲喜捨,轉化習性,身心無牽無掛,安然自在,使靈明愈明,必能返璞歸真,與道合一。


七、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天道是大公無私,沒有什麼偏好,只要順應天道行事,必能蒙受上天的眷顧,賜予福慧之美報,故老子七十九章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進一步引例天道在宇宙之間,就傢張弓一樣,將弦位調得不高不低,長度修整得長短恰到好處,這即是天道的妙用,如日月星辰運行有序,春、夏、秋、冬四時分均,這是天道持平的見證,但是人之道往往是錦上添花人人做,雪中送炭少人為,只有聖人體悟天道,將有餘的精神與物質,奉獻給天下須要幫忙的人,又不恃己能,如此胸襟的人,才是替天行道的聖人,所以道德經第七十七章曰:「天之道,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不欲見賢。」可見上天沒有循私,惠施給能夠吃虧受辱的人,所以進一步說,能夠受委屈的人,他的心境必然很完全,能夠受冤枉的人,其心性是最坦蕩率直,能夠低心下氣者,其心靈必然很充盈圓滿,能夠忍受穿舊衣物者,他的心地定然非常清新,少欲的人內心最知足,貪求物欲的人內心最迷惑。即老子第二十二章曰:「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因此修辦道者,要順應天心修辦,一言一行發皆中節,必能蒙上天賜予無窮之福慧也。


八、無爭無為    常德不離


老子指出,只有無為的人,心裏沒有機巧陰謀,別人對他也不存戒備之心,反而能成就偉業,這就是老子第三十七章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場也是一樣,只要你對道體悟深入,願力宏深,功德浩大,不著功德相,因緣成熟,自有不同天命,代天宣化,替天行道,渡化更多的原人,共登道岸。若是著相修行,爭功奪果,朝三暮四,夜郎自大,亂竄佛堂,妄想領命,破壞道場倫紀,則獲罪於天,不可禱也。所以修辦道要無為,才能順應天命,立己達人,若是有為,雖然機巧過人,最後還是受損,不能得到利益,故老子第四十二章曰:「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老子更說明做任何事情,不要違背天意,如果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慾,以有為的暴力、武力、去奪取,最後都會嚐到失敗的後果,所以老子第二十九章曰:「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聖人體悟到這個道理,處事無爭無為,常不離開他的德性,時時效法天地能無私心,不為自己生長,而生長萬物,不為自己著想,全為別人打算,故能夠長生,所以老子第七章曰:「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九、聖人之道    法天則地


老子闡明上天的道理,只是利益萬物,而不去侵害萬物,聖人的道理,只是負擔調和大自然的使命,而不與人群相爭,故老子八十一章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裏面,講很多天的法則,以及聖人法天則地的真諦,如第六章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要我們效法天地,聖人的不仁,反而成就大仁慈的結果。第七章曰:「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說明聖人學習天地一樣,將自己的事放在後面,將別人的事放在前面,可是他的靈性,卻永遠在別人之上。第十二章曰:「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指明聖人追求內在道德智慧的腹飽,而不追求外在物慾之害處。第二十九章曰:「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闡明聖人行事順乎自然,不去做過份、誇張不實在,以及不必要的事;第四十九章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說明聖人的心,是隨百姓的心態習俗,隨宜制化,不以一己之私見,或以分別心待人處事。第五十八章曰:「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說明聖人的德性是大中至正,沒有稜角傷人,處世清廉厚道,不嚴厲苛刻,為人正直不放肆,心性光明不炫燿他人。六十三章曰:「是以聖人終不為其大,故能成其大。」說明聖人的為人處事,是按步就班,從細小容易的事開始做起,終能成就大事業。道德經第七十章曰:「是以聖人被褐懷玉。」,指明聖人注重內在的涵養,好像披著破舊的衣服,但是身懷寶玉,讓別人不知道,免得受盛名之累。以上是老子講明聖人的心性修養,以及行事準則,我們若能信受奉行,必定可以步聖賢的後塵,直登聖城。


十、心靈改革    重振道德


心性是生命的泉源,也是思想行為的主宰,老子要我們效法赤子之心,是純淨無瑕,光明剔透的,是那麼無知無識,順應自然,故老子第五十五章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近來,由於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多數人本心被物慾所蒙蔽,利益薰心,使社會傾向物化,人際疏離,道德淪喪,到處充滿虛無頹廢,茫然與無助,所幸上天慈悲,降下一貫大道,直指人心,以恢復人類的本來面目。一貫道道場,很早就提倡心靈改革的工作,使我們找到心靈的原點,保持一顆清明的心,以心靈的力量,重振道德,行事仰俯無愧,才能促進社會的光明與和諧。道德經是老子思想的智慧結晶,他直闡「道」是人類的本來面目,「德」,是人類的本然行為,「經」是人生之當然路徑,朱子曰:「道猶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自有當行之路,是則所謂道也,德者,是善良的本性,正直的行為。」故知道德是人類所必須遵循的康莊大道,循此道德正路而行,光明順暢,國泰民安,若反道敗德而為,則邁入羊腸小徑,墮入無底深淵。但願眾生人人求道立德,以道的力量,作心靈的依歸,重振道德,讓人心更純正,


世界更祥和。


總之,天地之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至難得者人也,因為萬物皆由道而生,由德蓄之,故道德乃是萬物之父母,豈能不尊貴、重視呢?今時談心靈改革,又豈可不重振道德呢?故老子道德經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從宇宙本體,闡明實相,讓我們瞭解道體的實相,認識道就是真理、能源;體用合一,復歸其根,講明道既有體,應該有用,體用合一,才能產生天地萬物;抱元守一,韜光養晦,闡明抱一的重要性,以及使靈性復明的方法;柔弱處下,修持準則,指出柔弱的益處,以及修辦道的行為準則;致虛守靜,少私寡欲,強調如何達於空無寂靜的方法,以及寡慾的重要;順應自然,返樸歸真,在述說天道的自然法則,以及如何與道合一的決竅;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印證天道的大公無私,以及人虧天補的真理;無爭無為,常德不離,在破除人我相,使人人回歸清歸的圓明自性;聖人之道,法天則地,在說明聖人的修養以及處世原則,讓我們更瞭解成聖成賢的康莊大道;心靈改革,重振道德,強調推行心靈改革,是要振興一貫大道,重振道德為起始,才是根本的要道,際此國家推動心靈改革之時,我們更應該喚醒社會大眾的良知,共同加入一貫道救世的行列,找回失落的心,以心靈的力量,才能建立和諧的人生,以及完美的人格。



詩曰:


其一 、無極端居太極先 源於父母未生前


闡明實相真詮悟 體用歸真返理天


其二 、謙虛處下好修身 寡慾清虛出苦津


順應自然超聖域 抱元守一復歸根


其三 、修持準則述明然 天道無親佑善緣


老子真詮開覺路 清心寡欲地生蓮


其四 、心靈改革效前賢 道德遵行學佛仙


智慧真言宣妙諦 超凡入聖得延年


 




 


 


 


 


 


 


 


 


 


 


        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