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釋義18 第十六章 鬼神之為德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一、要旨:這章是子思引例至聖先師孔子論鬼神的話,再次說明道在自身,須臾不可離的道理。首段言鬼神的性質、變化,以及祂的偉大。第二段指出鬼神的靈驗,充滿上下左右,使人恭敬祭祀。第三段引例詩經的話,說明鬼神之靈驗,讓人知道戒慎、恐懼。最後一段闡明鬼神雖然隱微看不見,卻很明顯,叫我們要誠心,不可掩蔽,才能實行中庸之道。
二、分解:
【原文】: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註解】:鬼神:自性光明正直為神,自性邪曲不明為鬼。(亦可稱為陰陽)。體物:體恤萬物,言鬼神為萬物不可遺缺的,它是萬物的本體。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說:「鬼神的性情變化,莫測高深,充塞宇宙,真是偉大到極點,因為鬼神虛靈縹緲,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但卻是萬物的本體,是萬物不可缺少的。」
* * 、心得記要:
1、以科學觀點而言,鬼神(靈魂)是肉眼看不見的無形意識體,具有穿透性(如太陽穿透玻璃般的自然),他是完整而且不會受到傷害,靈體只是一團磁場,移動方式比光速還快,根據研究,他有五個能量體,即:靈氣體、感性體、理性體、智性體、心性體:等。
2、神為陽之靈,鬼為陰之靈,此天地陰陽之理也,如果天地間沒有鬼神,宇宙間即如同枯木,死灰一般,沒有生機,孔子就不用談:率性、中庸之道了。
3、鬼神充塞於天地之間,即道也。在天曰理,賦於人曰性,孔子曰:本性良心,老子稱為谷神,佛稱真如妙理,此道(本性)若修持圓滿時,儒稱聖,道稱神仙,釋謂佛也。
4、鬼神是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但是他的本體,主宰著天地人萬物等,孔子曰道(鬼神)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曰:體物而不可遺。
5、所以以鬼神來代表道,喻道奧妙不可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聽不到,看不見,但是仍不離其身也。
【原文】: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
左右。
【註解】:齊明盛服:齊同齋,即齋戒,明是潔淨,盛服是整齊衣冠。 洋洋乎:
洋溢充滿。
【解釋】:他能使天下的人都齋戒沐浴,使身體潔淨,並且穿著整齊的禮服來祭
祀,祭祀的時候,莊嚴肅穆,使世人深深感受到鬼神的靈氣,充塞在
於自己的頭上,以及四周上下、左右一般,須臾不離。
* 、心得記要:
1、易經曰: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自古以來,鬼神之說,即深入民間,使人人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而不敢胡作非為。
2、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鬼神既是一團靈光,靈氣、頻率,要得到感應,必須齋戒沐浴,服裝整齊,心誠專一,才能感格神明降臨賜福消災。
3、根據靈魂學家研究指出,人類的靈魂(鬼神)從上天掉下來的過程中,走過了七個不同的區域即:慈悲、仁愛、寬容等是準備區;嚴謹、智慧、意願、秩序等是淨化區,回到上天的路程也是一樣。
4、鬼神之靈應、靈驗,使天下的人感動得誠惶誠恐來祭祀他,據道學辭典指出,溝通的方法有五種,一是鬼壇、二是神壇、三是仙壇(鸞堂)、四是法壇(中堂)、五是天壇。
5、鬼神之靈應,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不獨中國文學名著:聊齋記載甚詳,在西方國家亦有自動書寫、靈媒、催眠術::等,事實不勝枚舉。
【解釋】: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註解】:格思:格:來臨;思:語助詞。度:預測。矧:音審:況且。射:討厭。揜:隱藏。
【解釋】:詩經大雅抑之篇上說:「神明於何時降臨,是不可以預測的,自己的行為怎可厭倦或不謹慎?又怎能怠慢不敬呢?」因為鬼神的奧妙莫測,本來是隱微難見,但卻又靈驗而明顯,可見人的誠心,是這樣的不可以掩蔽的。如此乎中庸的真理,就像在本章上所說的是如此可知也。
* 、心得記要:
1、此段引例詩經大雅抑之篇,說明鬼神的靈驗,此衛文公所作,用來自我警愓,戒慎恐懼也。
2、神之格思,不可度思:因為真神(上帝)是最完美、最真實、善良、美麗、純潔、光明、全知、全能的,他是世人的本來面目,和諸佛之原相也。
3、蓋神乃由幾個細身所構成,略分靈氣體、感性體、理性體、及智性體,居於不同空間中,他的來臨,人類不可能預先猜測,怎麼可以怠慢呢?
4、子思引例孔子以詩經為例,說明鬼神,乃是無形中,主宰人類一切的吉凶禍福。作善降祥,作惡降殃,絲毫不爽的道理,勉勵世人要慎獨,戒慎恐懼,急速積功累德也。
5、鬼神本是隱微難見,但是主宰人類的善惡之報,是這麼的明顯、感應,絲
毫不爽,可見尊敬仙佛要誠心誠意,大公無私,絕不可虛心假意、陽奉陰
違、口是心非、掩蔽過錯,如此叩拜聖神仙佛,才有助益。
鬼神的探討 | |
類別 | 陽者為神、陰者為鬼。 |
基本組成 | 細身(能源體)、竅門(能源中心)、穴道(能量導線)。 |
科學觀點 | 無形、意識體、具穿透性、完整性、頻率、全知。 |
能量結構 | 靈氣體、感性體、理性體、智性體、心性體。 |
靈光顏色 | 金、藍、黃、紅、白、綠、灰綠、藍綠、灰褐、紫、橘紅、黑。 |
靈魂下陷過程 | 慈悲、仁愛、寬容、嚴謹、智慧、意願、秩序、凡界。 |
溝通方式 | 鬼壇、神壇、仙壇(鷥堂)、法壇、天壇(道學辭典)。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