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華佗簡介
古代中醫小故事---華陀治病
外科鼻祖一天清晨,霞光曦微。有兩個人用車推著一個病人到華佗診所來看病。病人腹部疼得厲害,面色蒼白,兩腿彎曲並精神萎靡不振。華佗給病人摸了脈搏,而後輕輕地解開病人的衣服,用手按按肚子,病人突然怪叫了一聲。他又仔細地望瞭望病人的神色,對病者的家裏人說:“生的是腸癰(闌尾炎),要立即開刀!”於是把病人抬上手術臺。華佗讓病人用酒送服“麻沸散”。過了不一會兒,病人失去知覺。又讓徒弟給病人腹部塗藥消毒。手術的準備工作完成了,華佗用消過毒的刀于將病人腹部剖開,他把手伸入腹腔,割去闌尾,再用藥制的桑皮紙線縫好刀口,敷上特製的消炎藥膏。做完手術,華佗告訴病人家屬:“過七、八天刀口就會長好,一個月後就可參加勞動。”
還有一次,一位病人請華佗看病。病人歎著氣,臉上流露出悲傷的樣子,對華佗說:“十幾天前,我感覺腹中刺痛,最近幾天,眉毛頭髮幾乎掉光了。大夫,您看我這是什麼病?”華陀仔細檢查了病人腹部,說:“你這是脾腐爛了一半,必須動手術切除。”於是讓病人服用“麻沸散”,然後進行開腹手術,果然發現病人的脾已有一半腐爛了,華佗立即把爛掉的半邊脾切掉,縫合好,敷上藥,不到一百天,病人就痊癒了。
千百年來,人們傳說的華佗給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更是燴炙人口。三國初期的時候,有一次,關羽到樊城去攻打曹操,右臂被毒箭射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經有名醫生多方診治,始終無效。一天,關羽和他的部將正在發愁。忽然,部下前來報告,說醫生華佗要進見。關羽說:“請進帳來!” 華佗進來後,關羽說:“您如果能把我的右臂治好,我是感謝不盡的。” 華佗說;“我正是為治您的病才來的。辦法倒是有,只是怕您忍受不了疼痛。”關羽聽後笑了笑說:“我是一個久經沙場、出生人死的軍人,千軍萬馬尚且不怕,疼痛有什麼了不起!” 華陀說:“那就好了。您中的箭是烏頭毒箭,現在毒已入骨。我準備在房梁上釘上一個鐵環,把您的右臂伸進鐵環中去,再把您的眼睛蒙上,然後給您動手術。”關羽說:“不用什麼鐵環,你就給我治吧!” 翌日,關羽設宴犒勞華佗。飲宴完畢,關羽一邊和謀士對弈,一邊袒胸伸出右臂。華佗抽出消過毒的尖刀,割開關羽的胳膊,骨頭已變成青色。他用刀“哢喳哢喳”地將骨頭上的箭毒刮淨,而後縫合復原,敷上藥,包紮好。手術時,關羽疼痛難忍;手術後,關羽站起來對華陀說:“現在我的右臂不疼了,您真是妙手回春啊!” 這是《三國演義》和湖北《襄陽府志》上有記載的,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個虛構的故事,帶有誇張成分。原本是頌揚關羽有毅力,能忍耐,同時也說明了華佗外科醫術高明,博得人們的稱讚和敬佩。
他是外科醫學的鼻祖
醫術精湛華佗博覽古代醫案,多年的臨床實踐,豐富了他的醫療經驗。他斷病準確,創造了許多奇跡。華佗在內科方面的診斷醫術相當高明。他能夠準確地掌握各種病症的規律。他通過對病人面目、形色、病狀的觀察,可以判斷病人的吉凶,甚至可以預見一個人的生死。他對臨死的人的面容觀察和描寫,更為詳盡,共有七十六條,其中有許多地 方同現代診斷相似。
一次,華佗走進鹽瀆(今鹽城)的一家酒店。看見嚴昕正和朋友飲酒。華陀仔細觀察了嚴昕的臉色,問他說:“你身體不舒服吧?”嚴聽聽了,很驚訝,說:“我身體很好呀!”華佗說:“你臉上已顯示出嚴重的病狀,恐怕要患中風病吧。你可千萬別喝酒了!”嚴昕聽後置若罔聞,繼續飲酒。回家途中,嚴昕乘車走了幾裏路,就從車上暈倒在地。第二天,他就死了。
還有一次,華佗去探望一個叫徐毅的官吏,正值徐毅患胃病。徐毅高興地說:“華大夫,你來得正好。我昨天胃痛,請一位大夫針灸,針後咳嗽得很厲害,簡直是坐臥不安,您看看是怎麼一回事?”華陀仔細地觀察了針灸的穴位說:“醫生沒找準穴位,他沒紮到胃部而紮到肝臟裏去了。你這幾天食欲不振吧?要安心休養!”華佗走出房間後,對送他出門的家屬輕聲地說:“準備後事吧!徐毅頂多能活五、六天”果然,第二天徐毅病勢轉重,五天后死去了。華佗能做出這樣的診斷,說明他的經驗十分豐富。
華佗不僅精通內科醫術,對治療體內寄生蟲,也有獨到的功夫。有一次,廣陵(今揚州)太守陳登患肚子痛病,面紅耳赤,飲食不進。他聽說華陀能驅治寄生蟲,便請來華佗診治。華佗望瞭望陳登的氣色,摸了摸他的脈搏說:“你的胃裏長了蟲子,若是不及時治療,就要發展成一種腫爛的毒瘡。你是不是吃了不清潔的魚啦?”說完,華佗便從藥囊中取出幾種草藥,煎煮成兩大碗藥湯,讓陳登服下。服藥不久,陳登吐出了許多紅頭蟲子,肚子果然不痛了。
華佗在婦產科和小兒科方面的經驗也頗為豐富,達到了很高水準。有一個婦女,患了很重的病。腰酸背痛,吃不下飯,喝不了水。前來請華佗醫治。華佗模完脈對婦女的丈夫說:“從脈上看,她是懷孕期間受了傷,胎兒沒下來。”婦女的丈夫說:“對了,她是受了傷,可胎兒已經生下來了。”華佗又說:“按脈理看,胎兒還在肚裏,先治治看吧!”就一面叫她吃藥,一面給她扎針。隔了一天,那婦女肚子疼的厲害,又來請華佗診治。華佗檢診完畢說:“從脈理來看,跟前幾天一樣,她這是雙胞胎。在她受傷以後,‘第一個嬰兒生下來的時候,由於流血過多,第二個就沒能順利生下來,以致胎兒死在肚中,影響血脈不通,這就是她的脊背疼痛得厲害的原因。”後來,請接生的人動了手術,果然從那個婦女的肚子裏取出一個男孩來,胎 兒手腳齊全,只是顏色已經變黑。
東陽地方有個叫陳叔山的人,請華佗給他兩歲的孩子看病。他的小孩患了嚴重的痢疾,日夜哭吵不停,身體消瘦,其他醫生都不敢給治了。華陀先摸脈,接著摸摸孩子的全身,又看了看孩子的咽喉,對陳叔山說:“你的孩子生病,是他母親身體不健康,奶水營養差的緣故。生病以後,調養的又不好,所以弄成這個樣子。”華佗給孩於服用了自製的“四物女宛丸”,不到十天功夫,病就好了。
華佗還創造性地運用“心理療法”。有一個郡的郡守得了重病,華陀檢診後,退出病房,告訴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得的病很奇怪。他的肚子裏積了很多淤血,服藥根本無效,只有他大發雷霆,吐出淤血,病才會好。”郡守兒子著急地說:“怎麼才能讓他吐出淤血呢?”華佗說:“請你把你父親的缺點告訴我,我給他寫封信,大罵他一頓。他一生氣,就會將淤血吐出來。”後來,郡守看見華佗給他的信,果然動怒了,他氣憤地說:“華佗簡直是侮辱我的人格!”說著,他立刻吐了大量黑血,不久,病就痊癒了。
華佗治病,不墨守陳規,而是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進行“辨證治療”。曹操患偏頭風病,久治無效,經華佗針刺就不痛了。倪尋和李延兩人,也都患頭痛發熱。華佗給倪尋吃瀉藥,給李延吃發汗藥,結果治好了。別人問他這是什麼道理。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傷食,李延是外感,所以治法不能一樣。”“五禽之戲” 華佗非常重視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華佗說:“人體必須經常勞動,但不能過度。經常活動能使消化能力強,血脈暢通,不易發生疾病。正如門軸一樣,天天轉動,就不會長蛀蟲。”華佗這個看法是合乎科學道理的。
華佗是古代醫療體育的創始人之一。他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原理,創造了一種叫做“五禽之戲”的體育運動。這種體育運動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運動姿態的體操。第一種動作是摹仿虎的前肢撲捉的姿態;第二種動作是摹仿鹿伸揚頭頸的姿態。第三種動作是摹仿熊側臥的姿態;第四種動作是摹仿猿的腳尖縱跳的姿態;第五種動作是摹仿鳥的雙翅飛翔的姿態。摹仿這五種動物姿態,可以使周身關節、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得到抻拔活動。體質衰弱的人,練了“五禽之戲”,可以使體魄健壯起來;患病的人,練了“五禽之戲”,可以加速康復的進程;年邁的人,練了“五禽之戲”,可以返老還童,容顏煥發,精神旺盛。華佗弟子吳普,由於幾十年堅持做“五禽之戲”,活到九十多歲,仍然步履輕捷,耳目聰明,牙齒堅固。可見,“五禽之戲”是行之有效 的健身法。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華佗繼承和發揚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預防為主的思想,積極宣導體育療法,是很可 貴的。 一生勤奮華佗之所以能對祖國醫藥科學做出重大貢獻,是和他一生的勤奮分不開的。他勤於鑽研。華佗青年時代,到徐州遊學,喜歡博覽,通曉經書,對醫學和養生學鑽研尤深,富有刻苦精神,學問淵博。遊學期間,他拜名醫為師,虛心請教,鑽研了秦漢以來醫學大師扁鵲、張仲景的寶貴醫學遺產,在理論上奠定了堅實基礎;又在多年臨床實踐中,廣泛搜集藥方,多方面接觸病例,總結群眾經驗,豐富了實踐知識。因為他一生勤於鑽研,所以他精通內科、婦產科、小兒科和針灸科,對外科則特別擅長。
他勤於實踐
華佗在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動亂年代,立志做一個民間醫生,決心用醫術為病人解除痛苦。他鄙視功名利祿,太尉黃琬勸他出來做官,沛國相要以孝廉名義薦舉他於朝廷,都被他先後謝絕了。他身穿布衣,手捏金箍鈴,到處為群眾治病,足跡遍於江蘇、河南、山東、安徽等地。他熱愛人民,具有忠心耿耿為人民治病的崇高精神。他經常不辭辛苦地爬山涉水為人民治病。他特別關心窮人,為窮人治病有時分文不取。他還經常在路邊設一個桌子給過路的病人看病。是一位受人民尊敬和愛戴的民間醫生。
他勤於總結
華佗把自己一生豐富的臨床經驗,寫成了不少著作,有資料可查的,有:《華佗內事》五卷,《觀形察色與三部脈經》一卷,《老子五禽六氣訣》一卷,等等。可惜這些著作,因時代動盪變遷失傳了。無疑的,這是我國醫學寶庫的重大損失。
華佗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和使用它進行全身麻醉的醫學家。
直到1800年,英國人才發現氧化亞氮能在外科手術中起麻醉作用,1844年美國才開始用它治療牙齒,1846年美國才有人開始作全身麻醉。這些發明和使用,比起華佗來要晚一千多年。
華佗是醫學教育家
他的弟子中,有很多著名人物,可見“名師出高徒”。吳普是跟華佗學外科的,樊阿是學針灸的,李當之是學藥物學的。他們都寫過不少醫學著作,對發展我國醫學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華佗鑽研醫學,一生勤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我國的醫學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他一生為人民,人民群 眾永遠愛戴他,懷念他。(大紀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