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貳、格物致知釋義(下)
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格心物者,復性初也; 驅身物者,覺心源也;
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性心居內曰自覺焉。身行著外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者,心物未動也。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無矣!心物終無,則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軀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
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故心物未發謂中和。良知性也,心物即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
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一、要旨:由於大家認為大學格物致知章原文遺失,呂袓孚佑帝君於民國三十六年,在西京乾元堂藉鸞筆補述,道出內聖修持的真工夫,見解極為精闢。第一段指出要格除心物,首先要剷除貪、嗔、癡、愛等不正當的念頭;第二段說明格除心中貪、嗔、癡、愛的方法;第三段說明格除心物的重要;第四段說明聖人的修行歷程;第五段說明賢人的修行歷程;第六段說明恢復良知良能,而達於真善美的修持功夫,最後一段指出格物致知後的結果,這是內聖功夫的極致也。
二、分解:
【原文】: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註解】:貪:情所喜愛。慾:求得無厭。辟:思想偏倚、言行不端。嗔:怨恨。忿:即心中不平而發出怨怒之氣。癡:呆憨不慧。奢:無所節制。蕩:動蕩不安。愛:非常喜好。妄:不正當心念。遷:更移改變。
【解釋】:大學經文所講的「致知在格物」,以達到良知良能的境界,首先必須要革除自身不良的嗜好及貪慾之心,所以心理上如果有貪求無厭,或慾望生起時,本來清靜光明的本性,受到這偏頗不正貪求或嗜欲的影響,本性就無法大中至正的止於玄關至善寶地了。在心理上如果存有憎恨怨怒,就會怨天尤人,自性受到影響,則我們的本性,自然會閉塞不開,就無法顯露出清靜光明的本來面目了。在心理上如果痴迷於功名富貴,當不能實現時,心理上就會產生苦惱,心猿意馬放蕩失控,本性便會跟著無法安定,而動蕩不安。在心理上如果有愛戀、妄念、人心用事,清淨光明的本性受到影響,便會隨著更移變遷,而無法安定。
*心得記要:
1、孚佑帝君降臨乾元堂補述格物致知章,使大學經文,更趨完善,誠為修持內聖外王的寶典。而本章是修持內聖最重要的部份。
2、欲達良知良能顯露,使本性清靜光明,首先須格除心物,心物之變化萬千,但總離不開貪、嗔、癡、愛。
3、心物之為害,遠勝於洪水猛獸,眾生若貪著於貪、嗔、癡、愛,致使靈明埋沒,元神無法就位於大中至正的至善寶地,就會使思想偏差、行為怪異、情緒憂鬱不開朗,心情不穩定,身體產生苦惱憂患,最後隨波逐流、沈淪苦海。
4、心分血肉心、人心、道心也。血肉心者純惡無善,若執此心,為惡人、愚人、為畜為鬼;人心者,有善有惡,若執此心為善,可為賢人,若起貪妄心,則造業墮落矣;道心者,純善無惡,微而難見,故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欲明此道心,必受明師指點,方能明此心為佛,煉此心成仙。
【原文】: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註解】:格:除掉 。心物:即貪慾、嗔忿、癡奢、愛妄等。必:必須或一定。戒:戒除去掉。扶:扶持匡正。息:平息消除。闢:打開。塞:滯礙閉塞,即憂鬱不樂。消:滅去。收:收斂。蕩:即動盪不安。定:即安定,精神集中、不分散。剷:斬斷。挽:拉回、挽救。遷:更移變動。止:有定處。遏:制止。隱微:心念已動尚難察覺之時謂之。動機:心念發動當時之關鍵意識。
【解釋】:所以想要除掉貪慾、嗔忿、痴奢、愛妄等不合理的心物雜念,一定要戒除心中的貪念慾望,便能匡正本性因為貪慾而發生的偏倚,以恢復原來大中至正的天性。進而能容忍心中的嗔恨、憤怒、拂逆之事,使之心平氣和,就可打開被閉塞的天性,使良知良能顯揚,發出無限的光輝。進而消除痴迷奢侈的心,使之安份守己,則能收回動盪不安的人心,止於至善寶地。更必須斬斷貪妄不正的念頭,則能挽回被污染的本性,引導使恢復本來面目,而止於至善之佳境。因此,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應當謹慎心物在欲動未動之間,使之念頭不起,更要在心念發動的剎那必須立予制止,方免惡因坐大,覆水難收。
*心得記要:
1、本段說明格除心物的真實功夫,引用貪慾、嗔忿、痴奢、愛妄等四種心物為例,讓我們推而至于各種心理層面而去省察實修。
2、蓋本性原來清靜光明、墮落後天、被物慾所蔽、聲色貨利所迷,致使靈明埋沒、解脫無期,今藉此功夫,格除心物,使靈明復明。
3、能戒貪慾、息嗔忿、消痴奢、剷愛妄,則能去三心、飛四相、斬七情、斷六慾,本性猶如清潭印月,清靜光明。
4、如何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呢?要學道經觀玅章云:「常有慾以觀其竅,常無慾以觀其妙。」久之,自達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
【原文】: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格心物者,復性初也;驅身物者,覺心源也;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性心居內曰自覺焉。身行著外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註解】:心物、吃喝嫖賭。驅:去除。覺:明或悟。心源:本來心的根源。一貫:連貫。三者:指性心身而言。植:植物、樹木。猶:好像。內聖:自渡、自立、自達的獨善功夫。外王:渡人、立人、達人的兼善功夫。
【解釋】:所以說貪嗔癡愛等心物,遮蓋了自己的本性,猶如雲霧遮住青天,本性內被心物所感染侵害,外被酒色財氣所引誘,就會付之行動,故我們要內而革除貪、嗔、痴、愛,才能恢復清靜光明的本來面目,外則將付之行動的酒色財氣等不良嗜好,驅除乾淨,才能了悟先天的本來自性。上天所賦給我們的本性、心念及身體,三者是連貫在一體,密切不可分,猶如一顆樹木的根、莖、葉相互關係,不可分離一樣。因為自性與道心是居住在身體裡面,能夠時時保持良知良能,止於玄關至善寶地,使之靈明不昧,這叫做自覺的內聖功夫。進而將此自覺的內聖功夫,實踐力行於行為上,做到立人、達人、兼善天下、渡化萬民,這叫做覺人的外王境界,由此可知,內聖外王的功夫,是表裡合一,相輔相成的,如果缺失其中的一項都是不圓滿的。
*心得記要:
1、本段是呂袓闡述內聖外王的修持功夫,文章中指出格除心物以及驅除身物的重要性,這跟佛家講的守戒觀空,以及道家強調的清靜無為,有異曲同工之妙。
2、時時將性天止於至善中道處,胸懷大中至正,抱負道心道念,常保本性光明清靜,此為內聖的修持境界,將此清靜光明的心境,流露出慈悲喜捨,時時行道辦道,立己達人,兼善天下,此為外王的功夫。
3、性、心、身三者之關係如樹木之根、莖、葉,是密不可分的,而根是植物最重要的部份,固了根,莖、葉必然茂盛,而人最尊貴者本性也,鍊了本性,身心必然舒暢,這是千古不易的哲理也。
4、維持心物於未發狀態,並謹慎心物於隱微之間,此聖人之修持境界。改過遷善,洗去身物之污染,力行三省四勿,此賢人之修持歷程。
【原文】: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者,心物未動也。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無矣!心物終無,則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註解】:滋:滋生、發生。蔓、蔓延。蔽:遮住。持:保持護持。皓:光明潔白。
【解釋】:如果讓貪嗔痴愛等心物,任意的滋生蔓延,而不加以限制的話,到後來一定將本來清淨光明的自性遮蔽住,所以聖人的修養功夫,便是﹁在心物﹂於稍見隱微之時,立即謹慎小心的處置,防患於未然,以自然的法則,用清靜圓明的自性,使心物無法蔓延蠢動,亦即平時就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久之心物便會無從產生。心物一旦沒有了,就不會為非造業,自然靈明的至善本性,就會發出光明潔白的光輝,本性一旦常保明亮光輝,到此境界,便是恢復本來面目,而顯現赤子之心了。
*心得記要:
1、此段指出聖人的修持歷程,聖人慎心物於隱微發動之初,戰兢自持,使自性常保光明潔淨,恢復本來真面目,光耀照人。
2、心物一旦任其蔓延繁殖,沒有不將光明的自性遮蔽住的,故聖人所慎者,心物之隱微處也,因此能以自性良心主宰自己的生命,從而亦能帶領我們由黑暗邁向光明。
3、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尚要抱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故能立己達人,我們更應該見賢思齊,戰兢謹慎,亦能使心物消失,至性常皓也。
4、月本光明,因物蔽故失其光明,本性亦如是,故欲使靈性復明,須由明師指點明路,找到我們的自性主人翁,再加以修鍊存養,去其心物,必能恢復赤子之心,只要流露智慧與慈悲心,本性定能更加光輝靈明的。
【原文】: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軀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
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註解】:身物:即酒色、財氣、嫖賭、脾氣、毛病、嗜好。昭著:顯明也。弗:不也。遂:於是。熾:火旺昌盛。現:表露之義。
【解釋】:一旦讓不良的身物如酒色財氣、嫖賭、脾氣、毛病等不良習慣,表現於言行舉止當中,清靜光明的本性自然就被污染,所以賢人的修行歷程,便是勇於驅除身物,驅除一切已經顯現的不良言行,因為賢人不能像聖人一樣保持不動心的狀態,或不能在心物剛發動之時即謹慎的加以防範。不能在心物發動之時,謹慎自持,因此貪慾、嗔忿、痴奢、愛妄等不良的習性,就像星火燎原一樣地旺盛起來,而表現在日常生活的。由於這種不良的行為,很明顯的表現在言行舉止當中,別人當然看得很清楚。所以能夠把這些不良的壞習性驅除殆盡,便能使本性清淨光明,這叫做覺心源。由於人心猶如猿猴,意念像似馬匹般的奔騰不已,很難控制,世人慎心物、驅身物,最初非常勤奮用功,但日子久了,便懈怠不精進,這乃是一般凡夫俗子的通病吧!因為懈怠不精進修持的結果,一些壞毛病又死灰復燃,如此可見,一個人如果能夠始終如一,保持著純潔的道心及道念,而不被心物身物所侵犯,便能覺悟靈明的本來面目了。用這種勇於改過的精進功夫,也能漸漸接近光明自性、恢復我們的圓明自性。由此看來,聖人與賢人對於慎心物及軀身物,起初步驟雖然不同,但是最終達於聖域賢關的境界,是相同的。總而言之,不良的心物及身物如果不革除淨盡,是無法達到良知良能顯現的至善佳境。
*心得記要:
1、此段說明賢人的修行歷程,賢人修持以人心做工夫,不知道有道心之重要,故只知驅身物於昭著,不知慎心物於隱微,這是以人為的力量,使身物消弭於無形。
2、身者心之役,心物未動之時,不加謹慎防患,則貪嗔痴愛之心猶如星火燎原般的旺盛起來,滋蔓發於身。賢人修持造詣雖然不及聖人,但是能夠察覺身物之為害。
3、革除身物的功夫,如貪慾已萌,馬上革除淨盡;如嗔忿既動,馬上知錯和睦:如痴奢已行,馬上節約制止,如愛妄已生,馬上懺悔改過。
4、進德修業的過程中,時日一久,定然會受到挫折,考驗再三,因此懈怠道業,身物昭著,正是墮落的主因,是病焉。如能勇猛精進,突破黑暗,始終如一,最後定能克服魔障,精進道果,達於聖域賢關至善之境。
【原文】: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故心物未發謂中和。良知性也,心物即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註解】:紛:擾亂或糾纏。乘:趁也。臻:達到。
【解釋】:所謂要誠懇我們的意念,必須要先明理,心裡誠實不欺,才能恢復我們固有的良知良能,所以說當心物還沒有發生時,正是良知本性做主,識神退位之際,這個時節叫做中和境界,也是良知良能顯現,自性良知當位,正是至善之本性也。一旦心物發生了,便是造業的動機,這時以血肉心,人心為主,心意一動,相關的意念便紛至沓來,此時若不警覺,則各種邪惡的言行都表現出來了。所以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要使自己的心物維持在不動狀態,且要在心物啟動之時立予打消,使之不發生,這樣才能恢復我們的良知良能,而達到無極真理,也就是真、善、美的至佳妙境。
*心得記要:
1、本段呂袓一再提示「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的重要性,這是復性初的工夫,也就是當心物未發的中和境界,保持這顆靈明的本性,才能臻於至理,六袓壇經云:「前念不生為心,後念不滅為佛」,即是此意。
2、心居性及意之間,心之上就是本性,心之下則為意,心物之未發,則本性當家,心物既發,換意念當家為害,故「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使本性居中做主,則回復光明自性矣。
3、白陽弟子,了悟自性三寶,從此君臣定位,良心做主,不讓心物擾亂本性君王,使真良知、真智慧顯現,不執著一切語言形象,恢復本來真面目,顯露善美德行,而臻於至理,則聖賢仙佛可學而至矣。
【原文】: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註解】:序有四: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個步驟。實則二:指格物致知而言。
【解釋】:因此革除貪、嗔、痴、愛等心物,以達本來光明清靜的良知良能,這便是內聖的修持功夫,此功夫一旦做到,則意念自然真誠了,心念自然也歸於端正了,雖然內聖的修持功夫分為四種程序,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步驟,其實只有格物、致知二項而已。只因正心、誠意二項都是內心的活動,所以也列入內聖的修持功夫,這就是如果不能恢復良知良能的本來面目,是不能達到真誠其意念的。
*心得記要:
1、呂袓補述此段格物致知章,使修養內聖的功夫更趨完備,咱們若能細讀、玩味、信受奉行,沒有不明心見性,返本還源的。
2、格物之功,為修持內聖的基本功夫,雖有四種程序,其實只有格物致知二項而已,蓋格物致知者本也,本立而心意自正自誠矣。
3、天時已至,天降真道,明師指點性理之所在,又呂袓補述格物致知之義理,相得益彰,更能造就活佛之世界,則人性之光輝,更能照亮寰宇。
心不在焉 | 視而不見 | 聽而不聞 | 食而不知其味 |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 |
修 心 之 法 | 虛其心 | 謙虛的心 | 心平氣和 | 內方外圓 | 以受天下之善 |
潛其心 | 內斂的心 | 虛心實腹 | 格物致知 | 以觀天下之理 | |
定其心 | 定靜的心 | 內心不亂 | 外緣不染 | 以應天下之變 | |
大其心 | 寬廣的心 | 心胸坦蕩 | 正心修身 | 以立己達人容天下之物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