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真理 萬世丹根
在中國道統的傳承中,東方前十八代祖師的傳承是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譽、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老子、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祖祖相傳,莫令斷絕,傳的是明心見性,超生了死的心法。六祖壇經曰:「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又曰:「真道從上以來,默傳吩咐,不得匿其正法。」這是心法的定義,當孔子的心法輾轉傳授給子思以後,子思恐怕年久日深,降本流末,怕所傳的心法變質,遺誤眾生,所以著作中庸,將孔門心法奧旨記載下來,以為後世做個準繩,所以中庸談的是一貫心法,子思再將這心法,傳授給孟子,奠定了道統在中國文化的地位。故中庸是盡性了命,貫通人天的一本聖書,今以一、孔門心法,明體達用;二、中庸之道,天下定理;三、和而不流,遵道而行;四、忠恕為本,離道不遠;五、大孝遵親,德配天地;六、道德以誠,修身治國;七、至誠無息,化育天地;八、聖人之道,悠久無疆;九、大道傳承,百世不惑;十、慎獨省察,盡人合天;總
結、中庸真理,萬世丹根‥‥等,來談中庸所說的孔門心法,以及盡人合天的聖道。
一、孔門心法 明體達用
中庸一書,朱熹夫子將其分為三十三章,內容首尾相應,前後貫通,闡揚心法,頓悟本性,在日常尋用間,由天命開始,以天載終,內容從天、性、道、教、中、和、忠、和、恕、誠、慎獨‥‥等,並讚頌周公、孔子之成就。從天道言天命之謂性,即一本散萬殊,復言率性之謂道,如能率性,才能達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聖外王境界,最後修至道,完成至德,以達無聲無臭的真善美聖境界,最後萬殊歸一本也,這是孔門心法,明體達用的實學。朱子在中庸章句裏,引二程的話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和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中者不偏不倚,因為中是源頭、原點、核心、本體、在天是大靈源:老母,賦於人謂之性,即玄關、中道、本性、根源;庸者天下之定理,不會改變的原則,所以中庸是人生光明的大道,天下常而不變的真理。中庸這本書所言一理者,一者中也,本性也,萬法不離自性是一理,所以佛云萬法歸一,道云抱元守一,儒言執中貫一,耶言默禱親一,回言清真返一,中散為萬事,即由一本散萬殊,末復合為一理,最後萬殊歸於一本,放之則彌六合。心可以成天堂,心可作地獄也,若將本性收回來,可以退藏於極小的玄關竅,這放與收,一個是體,一個是用,若能明理,信受奉行,躬行實踐,老實修行,則能明體達用,終身應用,無窮無盡也。這就是孔門心法,若是沒有明師的指授心法,是無法明其體,達其用的把本性發揮出來。
二、中庸之道 天下定理
中庸首章至第九章,對於天、性、道、教、中、和‥‥等定義,都作詳細的解說。中庸第一章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一章是子思傳授中庸的真理,首先闡明人的靈性是從上天 老母之處分靈而來,如果能夠循著本性良心來待人處世就是正道,這是須由明師的指點,才能知晰率性之道,若能明白率性之道的人,發揮自己的天理良心,去教化別人,使人人都能明理修身,歸向正道,這就是教。子思強調,本性是由上天所賦予,所以二六時中,念茲在茲,不離這個⊙,時時刻刻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否則就不是真道。有學問,有修養的君子,時時刻刻以良心做主,在自己以及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心裏不敢存有一點雜念私慾,恐怕要受污染而保守此天性。這個功夫,要從戒慎、恐懼、慎獨‥‥等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用功。時時謹慎、反省、懺悔、改過、存養省察,才能做到。修道者要時刻把良心本性安置在中道處(玄關竅),即喜怒哀樂末發動前的景象,這是「中」,一但發動七情時,也要適當合理,叫做「和」,所以中是人生的大根本,和是人人所共同通達的道理,每個人能做到中和的地步,自然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天地萬物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發育滋長,生生不息也。接著以下到第九章,都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話,來闡明中庸之道的難能可貴。孔子說:君子的所作所為,都是以本性良心做主,完全依照中庸的道理,小人離開良心,自私自利,沒有道德,所以違反中庸,又說中庸之道,好到極點,可是很久沒人去履行了,這是因為知道的人認為太平常,愚昧的人以為太深奧,所以不肯去做,這些知、賢、愚、不肖,過與不及的原因,都是沒有合乎中道,好像沒有飲食,不知道飯菜的滋味一樣,這是中庸之道不行的原因,我們要學習大舜有很大的智慧,他好問,又很謙虛,做到隱惡揚惡 處理事情以中庸之道給老百姓做模範,所以能把中庸之道宏揚於天下。又說人人都說很聰明,可是身陷酒色財氣,名利恩愛的罟攫陷阱中,卻不知道避開,實為可嘆!又很多人都知道中庸的寶貴,但是連一個月都守不住,這是缺乏耐心,只有顏回,從容中道,擇善固執,擇乎中庸,拳拳服膺。以上是孔子引例大舜的尊貴,顏回的貧賤,都能實行中庸之道,印證中庸之道是天下的定理,是人人易修,個個能行的康莊大道。
三、和而不流 遵道而行
子思引述孔子的話認為,天下國家雖然很大,難以治理,但是有了智慧,便可以治理的很好,榮華富貴等爵祿,雖然很貴重,但是為了存仁守義,也可以辭掉,遇到如白刀般的事情,也可以有勇氣去犧牲,但是中庸不容易做到,乃是沒有具備智、仁、勇的原因也。以上講解履行中庸之道的可貴與殊勝。接著子思以孔夫子論四強中的真理,來告誡子路,並且教導弟子要時時守中,至死不變。中庸第十章曰:「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孔子回答子路,以寬廣的胸襟,柔和的雅量,來教導他人,不報復不依道理欺侮他人的人,此君子之強也;若是全仗血氣之勇,雖然帶著刀槍盔甲去和別人拼命,死了也不會後悔,此是勇士的強;君子守住中道,待人和氣,不同流合污,不為利誘,行道以化眾,不畏權勢,這是強中的真強;當國家有道,天下太平時,也不會改變原來的節儉生活,不貪圖享受的來行道,這樣亦是強中的真強;當國家無道時,雖然死了,也不會改變修辦道的志節,這是第四種強中的真強。孔子的意思,是勉勵修辦道者,不可以同流合污,要奉行中庸之道,立定志向,不變初志,始終如一,至死不變,才能成就。接著子思再引例孔子對於違反中庸行為的比較。中庸第十一章曰:「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知。」孔子說中庸之道,本是平淡而無奇,乃是人人可行,對於去探求隱僻的道理,以及做些怪異的行為,來盜名欺世,這是違反中庸之道,我是不肯做的。一個有道的君子,應該遵行著大道來走,如果走一半便停止了,我是不會退縮的,所以君子始終都能抱持中庸的道理來做,雖然別人不知道,依然不半途而廢,繼續做下去,一點也不會後悔,這樣只有聖人才能做得到。以上二章闡明和而不流,以及遵道而行的中庸真義。
四、忠恕為本 離道不遠
中庸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說明中庸之道的內容,應該從忠恕入手,則離道不遠矣。子思指出,君子的中庸之道,功用非常廣大,而實體卻非常細微,講到中庸的淺近道理,一般的愚夫愚婦都能實行,若是論到中庸深奧的地方,雖然是聖人,也許會有不懂的地方,因為道在日用尋常間,所以一般的愚夫愚婦都能知能行,但是雖為聖人,行道也會遇到困難之處。子思引例像天地這樣的光明正大,難免也會有天然災害,還是有人怨恨,所以君子修道,雖然言道的功用很大,彌滿六合,亦莫能天覆地載;言道的細小,退藏於密,天下的人也莫能識破道的實相,只有戒慎恐懼,以致中和來參贊天地間的化育。詩經上說:「抬頭看見鳶鳥在天上逍遙自在的飛翔,低頭來看魚兒在深水之中活潑自在的跳躍,就很明白的說明上下間的中道了。」所以中庸的道理,是從夫婦之間的人道做起,當人道圓滿時,可以通天徹地,上下分明,天地萬事萬物的道理,都可以明白了。以上子思闡明中庸之道的易修易行,乃是人生行為的方向與準則。接著再次引例孔子的言語,來闡明中庸之道的妙諦。中庸第十三章曰:「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為道。」孔子闡明中庸之道在我們的身上,人如果不能率性來修辦道,就遠離了道,就不算是修道的人,說明道重在實行。修道的功夫又如何呢?中庸曰:「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指出忠心和寬恕的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修道的入手功夫,能這樣做,就離道不遠了。孔子又提出孝忠悌信四件中道的事,教人要時時反求諸身來做,說話要謹慎,不談奇奇怪怪的話,不做怪力亂神的歪道,言行相顧來行正道;孔子又提出要盡人的本份,自然合乎中庸之道。中庸第十四章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這章強調一個君子處於富貴,或貧賤、夷狄、患難之環境中,要安份守己,聽天由命,隨遇而安,還要時時反求諸身,檢點改過。又讚美文王的成功,是從夫婦之間,由齊家來做起,這是成功的要件,其次提出修道的程序,中庸第十五章曰:「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明白的指出,君子修中庸之道,譬如走遠路,一定先從近處走起,又譬如登山,一定要從低處登起,才能到達目的地。可見道在我的身上,只要以忠恕為本,圓滿人道以達天道,聖域賢關的真善美境界,是可學而至的。
五、大孝遵親 德配天地
中庸第十七章~第十九章,從孝講到禮的重要,並引例舜、文王、武王、周公的聖德,承受天命的典故。說明孝雖庸行,以至誠行之則為大德,此中庸的平凡處也。中庸第十六章首先講到齋戒沐浴,服裝整齊,以承祭祀,可以感動鬼神,以下則引例舜以大孝,來感動上天,內容是這樣的:中庸第十七章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子思以孔子的讚嘆之言,來說明大舜的有德行、尊貴、富有,因為保有孝道,所以後世蓋廟祭祀他,子孫若能保有其德,亦能受其庇蔭也,這是履行中庸之道,得受證果的典範。所以有大德行的人,一定能夠得到爵位、俸祿、聲名,以及最長的壽命。上天生養萬物,一定是依照個人的根緣,來栽植培養他,如果他要倒,就順他自然的覆滅,故必須選擇有大德者,才能代天教化萬民。中庸第十八章,孔子以文王、武王、周公為例,說明盡孝道喪祭的禮節,孔子說:沒有憂愁的人,只有文王,有王季做他的父親,有武王做他的兒子,父親開創聖業,兒子繼承聖業,上下都是聖賢,故無憂也,武王繼承曾祖父古公亶父,祖父王季,父親文王的基業,穿了一次的戰袍就平定天下,本身不失顯親揚名,且尊貴到天子的地位,德被四海之內,後世建祠堂來祭祀他,子孫也保有這個傳統,永遠追思效法,最後一段,則說明追祭祖先的禮節,要先後有序,不可以顛倒錯亂,才能遵道德、盡孝道。第十九章,則是子思引述孔子,稱讚文王、武王、周公的達孝,內容強調盡孝的要點,首先要繼承先人的志向與事業,不但完成,並且發揚光大,祭祀前要修好祖廟,陳列寶器,安置好祖宗穿過的衣服,再以新鮮果品來奉獻,參加祭典時要長幼有序,左右排列,虔誠的祭神如神在,祭祀天地宗廟的禮節,都要知道有如手掌上的紋路那樣清楚,才不會失誤。以上從修德、盡孝、講到禮的重要,這是儒家哲學思想的根本,中庸之道的重要及方法。
六、道德以誠 修身治國
前面子思講中庸、忠恕、中和之道,第二十、二十一章則講五達道、三達德,而行之者,唯在誠,前後是一貫的,如何做到誠呢?那就要擇善固執,須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等五個步驟做起,就可以修身治國了。孔子晚年,魯哀公向孔子問修身治國的道理,子思記載下來,以闡明中庸之道。孔子認為,治理天下的政治法度,都記載在典籍、史冊上,但是必須有像文王、武王那樣有道德的人,才能實行,所以推舉人才,是政事的最佳保障,為政的人才,要修好自身,做事合宜。心存仁義,尊敬賢人,親愛自己的家人,發出慈悲心,以禮來待人,行中庸之道,才不會誤事。所以一位修辦道的人,一定要先修身、事親、知人、知天時,才能做到明德親民的君子,接著提出五達道與三達德,指明修身做人的道理,五達道是: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這是天下共通的五種人道,而智、仁、勇三種工夫,乃是天下共通的德行,這五種達道,三達德要實行,雖然每個人的天資有別,但是成功是一樣的,子思再引例孔子的話,來說明三達德的意義,中庸曰:「子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此好學,勤於研究經典,格物致知,以開智慧,力行道德,勤於立己渡人,以存仁慈心,以不能行中庸之道為恥辱,此三達德乃是進德修業之門,能夠履行三達德者,就可以知道怎樣修身、成全別人、治理天下國家了,中庸再提出為政修身治國的法則,中庸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以上所述的九種法則,前三項講修好自身,尊重好人,親愛親人為綱,後六項講恭敬大臣、體恤小臣、愛護平民、招致百人、安撫遠方的人,慰藉各國諸侯為目,這是修身治國的綱目。接著說明九經治國的方法及功效,這九經修身治國的綱領,即大學篇所述:「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具體說明,藉中庸來解釋大學,也是致中和的具體功夫。中庸再次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種使人真誠無妄的方法,才能擇善固執,遇到有疑問處要詳細審問,問了以後再慎重思考,辨明清楚,確實無誤,再去實行,而最主要的原動力在於誠,以下再提出「誠」的作用及變化。
七、至誠無息 化育天地
中庸勉勵修道要從人道修起以近乎天道,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要從何做起呢?第二十一章曰:「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這個方法是誠心以明白真理,瞭解自然的天性,明白自性以後再來涵養誠心,叫做教化,所以以真實無妄的心,來求道學道,必能夠明白真理,雖然愚昧也會有智慧,能明白道理,便能誠心,來修辦道,雖柔必強也。以下各章,則說明「誠」的功效。中庸第二十二章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與」。子思指出唯有天下至誠的人,真心求道,才能徹底明白自己的本性,才能教化別人明白自然的天性,並且了解萬物的天性,然後才能幫助萬物,使萬物各安其位,各遂其生,待功德圓滿,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可與天地並列為三才矣。接著再講盡人合天的工夫,中庸第二十三章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致誠為能化。」上章講至誠能贊天地之化育,這章則說明致曲亦能贊天地之化育。其次是指不能至誠的人,要用致曲,致是用心,曲乃是細微,就是用心去下功夫,也能明理,誠心修辦,也會有所成就,使自性更加光明,也會感動天人,內能變化氣質,外能渡化他人,盡人道以達天道也。這說明次一等的賢人,只要用至誠的心來修辦。依然能達到聖人的境界。接著子思再闡明至誠能通神明的功效,內容大致是至誠的人,一心向道,心中毫無雜念,可以前知吉凶禍福,國家的興亡,也都有吉兆或妖異的事情要發生,以靈龜以及蓍草都可用來卜筮休咎,所謂至誠如神,禍福要來,必定會有預兆,是可以預先知道的。子思認為真誠是從我們的心性發出來,須要自己去履行,因為萬物的開始及終結,必須要以真誠來推動,否則不能成就,故中庸第二十五章曰:「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所以修道首要以真誠為寶貴,才能成己成物,盡人合天,圓滿功德。
八、聖人之道 悠久無疆
子思再次說明中庸思想,讚美周公、孔子之成就,來闡明發揚「至誠之道」,才能完成聖業。首先,子思提出天人合一的觀念,要從至誠,沒有一刻間斷的修持,久之,自然有諸內必形諸外,便能感動上蒼,遇難呈祥的效驗,有此效驗,必能愈悠久,其德行可以配地之博厚,配天之高明,進而能合天地的載物、覆物、成物,至此道德崇高,功德無量,自性圓明,德配天地,成仙證佛,享受悠久無疆的清福,這是至誠能配天地的功效。其次說明至誠無息,是宇宙化生萬物,運行天地的真理,故中庸第二十六章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忒,則其生物不測」,說明造物者沒有二心,只有一個誠字,而完成化育萬物的無邊功效,子思再闡明至誠悠久無疆的道理,中庸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這段講天地至誠的原理,以地道而言是博大、厚實,以天道而言是既高又明,人若能效法天地間的博厚高明,法天則地,至誠不息,就可以與天地配為三才,位證悠久無疆的果位。最後歸結聖人至誠無息,配天配地,由小而大,效法日月星辰,覆蓋萬物,地道廣闊深厚,承載山河大地而不洩漏,又一望無際的山水,任草木禽獸在那裏生長、繁殖,子思便引例詩經上說,只有天的道理,是這樣的深遠永不止息,闡明天道的真理,並且讚嘆周文王以這種純一不二至誠不變的心,來立己達人,最後達到德配天地的功勳。中庸第二十七章指出中庸之道,源出於天,賦於人謂之性,聖人體之,率性行道,以禮節道德來修己化人,並強調修道人,如果沒有大德行,那麼至高無上的大道,是無法修成的,所以中庸第二十七章曰:「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可見必先修至德,而後至道始凝,而修德凝道的要點是:1、尊重本性。2、研究道理。3、深入精細的道理,以達聖人的境界。4、又要溫故,才能知新。5、多行功立德,以加厚其德行。6、依照規矩禮節修辦,才能達到目的。
九、大道傳承 百世不惑
中庸第二十八章,子思引例孔子的話,指出:「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足見議禮、制度、考文,此三事乃是天子用以化民,雖然有天子之位而無聖人之德,不能制禮作樂,雖然有聖人之德而無天子之位,也不能制禮作樂,可見議禮、制度、考文是可以規範人心,非有位有德者,不可以勝任。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中心,一貫道是具體宏揚儒家思想的重要聖教,跟中庸所談的孔門心法完全一致,在中庸第二十九章,有明確的記載:「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被悖,質諸鬼鄰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君子是指有道德,有學問,品性端正的人。「本諸身」:是說君子修道,一定要本之於身心修辦,絕不可以離開身心來悟道修道,才是正道。因為道在自己的心性當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故不可以心外求道,身外求佛,這就是君子之道本諸身。「徵之庶民」:徵是徵驗,庶民是一般的眾生,大道普傳是普攝上根、中根、下根的眾生,在每個人身上都可以徵驗出來,大家如果積極修辦都能夠增益智慧,改變氣質,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躲災避禍之證驗,不勝枚舉,歸空後超生了死,靈性可到壇借沙盤木筆說明,其遺留之色身,身軟如綿,面色如生,不走四門的證明。「考諸三王而不繆」:大道乃是夏禹、商湯、文王三代聖王所遺傳下來的聖道,是以心印心,口傳心授的性理真傳,考諸歷史,經典記載天命道統,真實不虛。「建諸天地而不悖」:一貫道的真理,何以真實不虛?因為一貫道的三寶,考諸五教經典而無誤,對於修持與道義,能光明自性,淨化人心,弘揚倫理道德,故能在短短的期間之內傳遍至世界萬國九州,故云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點傳師指點吾人的玄關竅,即為真理至善寶地,是為中道,應明明德,率性修持內聖外王之道,得道的原子,顯露良知良能,做事光明磊落,不違背良心,像水晶石一般的晶瑩剔透,有此盛德的君子,來質問鬼神,鬼神也不會感到疑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一世三十年,百世就是三千年,三千年以後,聖人降臨,師尊師母共領天命,普度眾生,濟渡萬民,繼往聖,開來學,承先啟後,是千真萬確,中庸一書印證,是沒有疑惑的。
十、慎獨省察 盡人合天
中庸之道是中正平常的常道,是普被三乘根人的方便法門,並非高深難懂,人之所以難行,最主要是人們,好高騖遠,素隱行怪之故也,若能以至誠之心,法天則地,效法聖賢的中庸大道修持,賢關聖域的境界,是可學而至也。因為只有至聖至德的聖人,才可以克配天地,故中庸第三十一章曰:「唯天下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子思明示天下間最大的聖人,是聰明睿智,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齊莊中正,文理密察,以上是聖、仁、義、禮、智五種內修的功夫,五者若能俱備,才有能力、有氣量、有主見、有擔當、有威儀、有眼光的聖人,因為有廣大的胸懷,高深的智慧,拿出來益世益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敬仰與歡悅,是以聲譽能遠播四海,故中庸第三十一章曰:「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月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因為聖人代天理物,推行中庸之道,聖德如天,廣施恩典,所以人力所通的地方,天地覆載的地域,日月所照臨、霜露所降的地區,只要有生命的人,都親近他,尊敬他,可見中道的尊貴以及聖人的偉大了。中庸第三十二章指出,只有最誠心的聖人,才能修定人倫的大道,知道天地的變化,立天下的大本,來代天宣化,如果不是聰明睿智,明心見性者,那能有此種功夫呢?可見至誠之道有多重要呀!以上是從天命言至誠盡性推己及人的功夫,最後一章,則自人而達乎天的盡人合天之道。做為中庸一書的總結論。子思引例詩經上指出,君子的做人,要平平淡淡,履行中庸至誠無息的道理,初起雖闇然不見光彩,看似簡單,卻有文采,又似乎平和,卻很堅固,因為修養溫文儒雅,知晰至誠盡性,以贊天地的化育,又慎心物於隱微,故能同進道德的領域,又君子時時存養省察,潛心靜修,不愧屋漏,從慎獨做起,內省沒有過錯,其德行可以作天下人的模範,如此上行下效,天下可平也,最後子思引例孔子以詩經的內容,要懷守純正的明德,用誠信來感化人,不可以用惡聲厲色,自尊自大去待人,因為上天的載覆萬物,是無音聲又無臭味,妙不可言,聖人效法之,是為修持的最高境界。
十三、中庸真理 萬世丹根
一貫道母堂對聯寫著:「大學道存千秋金鑑,中庸理留萬世丹根」,因為四書大學篇,闡明三綱領,八條目,五步功夫,從內而外,由遠及邇的一部修持內聖外王的一本聖書,世界上所有理論尚無出其左右,乃是立己達人,成聖成賢,承先啟後,大道修持,超凡入聖,印證孔孟聖道,為千秋萬世,留作金鑑。而中庸之為書,闡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真理,要我們遵循著天理良心,來修己渡人,才能返本還源,離苦得樂。又指出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孔門中道心法,乃是聖人傳承慧命的不二法門,為萬世立下修行不變的法則。中庸全書,原是渾然一體,不分章節,朱熹夫子把全書分為三十三章,又把章旨章義,很顯明的標示出來,益顯出中庸一書的尊貴與殊勝。中庸由天命始,以天載終,指明人的本性源自於上天,賦於人謂之性,率此天性而行,即為修道,其中修持的功夫,從中和、忠恕、隱惡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和而不流、四種強中的真理、孝忠悌信、素其位而行、五達道、三達德、治國九經、為學次第、自誠無息、厚高明悠久、聰明睿知、不愧屋漏‥‥等。以上都是本諸身,而後及於妻子、兄弟、父母、祖先、鬼神、帝、天‥‥等由己而至天,盡人道以圓滿天道的修持要訣,其重點根本惟在至誠,方能盡性,以忠恕入手,闡明至誠的功效,並且引例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的修至誠,從慎獨起始,完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人道以達天道的偉大聖業。一貫道弟子,應該多多了悟中庸之道,一貫真傳的尊貴與殊勝,他是普被三乘根人,萬萬人修,萬萬人成的光明大道,但願人人修持中庸大道,完成至德,以達超凡入聖,無聲無臭的真善美聖之境地。
中庸一書指出一條光明平坦的康莊大道,是人人能行,而不能盡行之道,人人能知,而不能盡知之理一樣,就是這種平凡裏表現出偉大,偉大中含有平凡的道理。四書是儒家思想的一本聖書,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其思想體系是一貫的,大學以明德為本,中庸以明道為本,其實一也。道不修德怎明,又德不立道怎得,故大學與中庸是前後貫通,互為表裏的。又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故中庸的中,不是中間,不是折中,更不是鄉愿,乃是執中貫一的中,若無明師之指授,很難以知晰其根本源流,以達至誠合天,內聖外王,天人合一的中庸之道。
既然中庸之道,是如此的尊貴與殊勝,所謂:「道在聖傳修在己,德由人積命由天」,但願人人以誠為原動力,來盡性,立己達人,共同贊化天地之化育,而與天地同參矣。
詩曰:
一、中庸大道遍九州 孔孟真詮妙理求
體用遵行施法雨 宗風大振挽狂流
二、大孝遵親理無偏 仁心抱住效前賢
和而不流勤修辦 德配地天證果蓮
三、道德以誠莫怠延 修身治國化三千
天人合一明心性 格物致知返昊天
四、大道傳承有預言 孔門心法脈薪傳
中庸奧義群生渡 一貫禪宗聖脈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