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柒、明明德釋義

傳十章的研究


柒、明明德釋義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一、                要旨:本章是曾子,引例尚書康誥、大甲、堯典三篇中各一句話,來解釋明明德的義理,說明本性的光明,要人人自己了悟、去發揚。


二、分解:


【原文】:康誥曰:「克明德。」


【註解】康誥:是書經中周書康誥篇的篇名。克:能夠。明德:本來靈明之性也。簡言之即良心,是上天所賦,人人皆具有的本性。


【解釋】書經康誥篇裏面記載著周公告誡訓勉其幼弟康叔之言。說明要能夠時時彰明那與生俱來的德性,就要修明自己,克除一切不良的習性及物慾,使自性清靜,性德才能發揚光大。


*心得記要:


1、愈貴重的金屬愈磨煉,色澤愈亮麗、價值愈高;身體愈鍛鍊愈強壯,心地亦復如是,只要用心去克己,袪物慾,存天理,修心煉性,明德自性必能更光明燦爛。


2、明德兼具五常之德,是降伏身心、率性之本源,更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根本處。周公所以告誡其弟須克明德之用意在此,蓋人能革除物慾,克盡一切不應該有的氣稟,本性定能發出無限的光輝。


3、所謂克明德,即是盡其明德之能事,求明師指授心源,率性修行,實踐五常之德,勤修不輟,則可見自本心,得明本性,必能恢復本性之光明,以成至人、聖哲。


【原文】: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註解】:大甲:商書大甲篇,是商朝賢相伊尹告誡大甲之言。顧:時常去看、去注意。諟:古「是」字,即此。天之明命:即上天所賦給我們的光明德性,亦即良知良能也。


【解釋】:書經大甲篇上說:時時要去留心注意,上天所賦予我們的光明德性,要時時去注意審查,自己的言行舉止之間,是否率性而行,是否行為有所偏差,是否遵循天理良心。


*心得記要:


1、大甲為商湯之孫,太丁之子,太丁早亡,伊尹立大甲為君,大甲無道,顛覆商湯之典型,伊尹將大甲放逐於桐三年,待其改過、悔悟後,才再接回國都,伊尹告誡大甲曰:先王顧諟天之明命。


2、所謂天之明命者,天以靈明的真理、賦於人身曰性,性運週身曰命,故人心之動念,天必知曉,作善天降吉祥,作惡天降災殃。修性之法無他,格致誠正是也,了命之法亦無他,素位而行是也,即命富貴借富貴以安命,命貧賤固貧賤以知命,不管富貴或貧賤,均樂乎天命。


3、十二時辰中,刻刻不離中道,時時不離明德自性,真空不離妙有,妙有不離真空,體用合一,以目注視明命,使心湛然清明,則如如自性天真佛,現於眼前矣。故凡能悟道,念念不忘存養,所謂終日煉神光者,久之本性自然大放光明,使理愈明、智愈聰也。


4、自古以來,修行者無數,即在存養此明德自性,存養既久,本性自然清靜圓明,只要流露出慈悲喜捨,聖賢仙佛可學而至矣。


【原文】:帝典曰:「克明峻德。」


【註解】:帝典:即堯典,是書經虞書的篇名,是史臣讚美堯帝的話。峻:高大。明:應予了解明白。


【解釋】:書經堯典上說:明白並承受上天所賦的明德自性,盡其所能,光明且發揚崇高無比的德性,克己復禮,以恢復本來的真面目。


*心得記要:


1、帝典是虞書之語,克明峻德,指帝堯能承受上天所賦之使命,盡其所能,抑情袪慾,立己達人,才能發揚其崇高偉大的自性德。


2、能克明峻德、進而明此明德於天下,則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3、欣逢三期,大道普傳,吾人若能克明峻德,即承擔並完成上天所賦予普渡眾生神聖之使命,立己達人,興慈佈化,廣渡眾生,待功德圓滿,必能達本還源,歸根認。


【原文】:皆自明也。


【註解】:皆:指以上三篇而言。自明:謂自明己德也。


【解釋】:這些話,都是教人自己去了悟,發揚自己光明的德性。


*心得記要:


1、本段內容,都在指示我們當要「明德」、「明命」,這些箴言,使我們增信心,添毅力,也是進德修業者所當遵循的方向與目標。


2、修道宜從光明自己的德行做起,當德性自明以後,才能使「明德」發出無限的光明,必能完成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的重責大任。


3、如何自明呢?宜修明身心,使之圓明清靜,認知天命,竭力完成使命,發揚德行,利世益民,以達於至善之境界。

































 


 








康誥曰



克明德



周公告誡


康叔之言



修明自己克除物慾



受師點傳


修心煉性



勤修不輟


恢復光明



大甲曰



顧諟天之明命



賢相伊告誡大甲之言



時時留心注意省察



遵循天理


率性而行



二六時中


注視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



史臣讚美


堯舜的話



上天所賦明德自性



盡其所能


克己復禮



恢復光明


達至善境



皆自明也



自力修持



自明己德



獨善其身



兼善天下



歸根認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