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拾柒、治國平天下釋義

拾柒、治國平天下釋義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戮矣。《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刖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己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一、要旨:本章是曾子解釋治國平天下的義理。第一、二段指出要治國平天下,強調在上位者,要有絜矩之道。接著引例詩經的三段文章,來解釋絜矩的道理,下段則以書經及楚書的典故,討論道德與天命的關係以及用人之道,指明為領導者用善人、惡人的差別,並引申有道的君子,必須忠誠信實,才能治國的真理,最後段則講明理財之條目,強調國君對民生經濟的制度,應以義為利,不可以利為利,使全民安和樂利,富足安定,而天下可平矣。


二、分解:


【原文】: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註解】:上:指在上位者。老老:上老字為動詞之意,指尊敬,奉養;下老字指父母及父執輩以上之長輩。長長:上長字為動詞之意,指尊敬;下長字指兄姐等長輩。興:興起或形成風氣之意。恤孤:恤者憐憫;孤者幼而無父,即孤獨無依的人。倍:背離或反背。絜矩:絜為度量,矩為工具,也就是將心比心,推此及彼也,亦即忠恕之道。


【解釋】:大學經文上說:「要使天下達到太平,就得先把國家治理的好」的意思,就是說在上級的人,如果能夠率身至誠的尊敬自己的雙親,進一步尊敬別人的雙親,百姓定然上行下效,來尊敬自己的雙親,使孝道振興於天下。居在上級的人,對兄姐長輩能敬重,對弟妹下輩能愛護,百姓必然跟著上行下效,使悌道振興,人人勵行悌道。居在上級的人,如果能夠率先憐憫照顧孤獨無依的人,那麼全國的百姓,必然在這種浩大恩澤之情況下,必然上下和睦,團結一致,做到敬老憐貧的境界,不敢做出違背做人的道理,因此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依照情況去衡量事理的輕重,以推己及人的心,來實行忠恕之道。


 


*心得記要:


1、平天下在治其國的三要件是:老老、長長、恤孤,這也是繼齊家治國的三綱領:孝、悌、慈的延伸總歸於絜矩之道,也就是忠恕之道。


2、在上位者能孝順父母,百姓即能形成孝順父母的風氣,在上位者能尊敬長上,整個社會即能勵行悌道而謙恭禮讓,在上位者能憐憫孤獨,百姓必能惜老憐貧,此謂上行下效,為治國的根本。


3、絜矩之道也就是忠恕之道,恕者如心也,即設身處地來為他人著想,君子物格而后知至,意誠而后心正,以中正之心來判斷事理的法則。


4、前賢先修好自己的品德,以絜矩之道,引導後學修辦,才能渡化更多的眾生,邁向光明。


【原文】: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註解】:惡:討厭的意思。使:指揮或命令。下:居在下位的人。事:忠敬事奉。


【解釋】:如果我們不願意上司將不合理的事情,加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也絕對不能將不合理的事情,加諸在部屬的身上,以免引起反感。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可以將部屬對我的不忠不敬的言行,拿來對待我的上司。我們也絕對不可以將以前或前面自己覺得討厭或錯誤的事情,把它轉移到後面的人去承受。相反的,在我後面我甚覺討厭的人,對我們曾有不對的行為,我們也不可以將這種不對的行為,加在我們前面人的身上。又我們討厭右邊之人的所作所為,也不可以將它移轉到我左邊的人去承擔,凡我們討厭左邊之人的所作所為,也不可以將它移轉到右邊的人去承擔,以上這些實例,都是說明善用忠恕之道,也叫做絜矩的道理。


*心得記要:


1、以上解說治國平天下的原理及原則,因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民,如能實施忠恕之道,才能得天下民心,若能得天下民心,則國可治,天下可平。


2、此段的意義,說明絜矩之道的方法,也就是待人處事之道,內文指出對待我們的長官、部屬,前後左右旁邊的人,相處之間,沒有自是的觀念,多為別人著想,先平心靜氣的行忠恕之道,使大家都能安和樂利,這豈不是大同盛世。


3、修辦道者,以天下眾生之心為心,以師志為己志,闡明聖道真理,代天宣化,德施天下,上合天心,下符民意,本性清靜光明,引導眾生登上覺路,這即是絜矩之道。


【原文】:《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註解】:詩:詩經小雅南山有台篇。樂:快活可嘉之意。君子:指在上位者或國君。好:喜悅、愛好。惡:討厭。


【解釋】:詩經小雅南山有台篇裏面說:「一個能使天下百姓同甘共苦,使百姓快樂的君王,為百姓所喜歡又愛好的事情,如安和樂利或聖哲德業等,領導的君王,都能全力支持,並且付之實施。相反的,如果百姓討厭又忿恨不良的人、事、地、物等,領導者都能勇於革除,這樣能夠上符天意,下知民心的領導者,才是愛民如子的父母官。


*心得記要:


1、因為民心就是天心,民意即是天意,君子能上符天心為民除害,下符眾意,指導百姓教育耕田,使之豐衣足食,安然無憂,故能受到天下百姓的愛戴。


2、百姓都討厭流離失所,社會動亂不安等生活,不能安居樂業,這都是要改革的。


3、修辦道者,能上順天意,也就是應機宣揚真理,代天宣化,廣渡原人。下符民心者,眾生輪迴六道,已歷無數歲月,沈淪苦海,今能引導其離苦得樂,邁向光明,亦能受到後學的愛戴。


【原文】:《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戮矣。


【註解】:詩:詩經小雅節彼南山篇。節彼南山:聳立高大的那座終南山。巖巖:直立威遠貌。赫赫:威嚴偉大。師尹:即太師尹吉甫,為周初之賢相。民具爾瞻:百姓瞻仰的對象。有國者:指治理政治的國君。辟:偏差。僇:輕棄或殺戮。


【解釋】:詩經小雅節彼南山篇上面說:「那座巍峨聳立的終南山啊!山石堆積得那樣巍然高險,我們偉大的太師尹吉甫啊!你的德業,就好像終南山一樣的高大,天下的百姓都效法你的模範,而瞻仰你的德澤。」所以一個治理政事而有權責的國君,平時舉止言行,不可以不小心謹慎,如果言行有所偏差或做錯了事,那麼天下的百姓就會聯合起來反抗,而背棄你,不肯接受你的領導,甚至遭受到侮辱或殺害,所以雖有師尹的地位,如不遵照絜矩之道去做的話,也會遭受到身弒國亡的禍害。


*心得記要:


1、居在上位的領導者,有了權力地位,應該想到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的真理,故要小心謹慎,絕不可走偏而做錯事。


2、蓋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德澤惠施於百姓,則萬民瞻仰,若是逆天之道,逆天之行,禍國殃民,必然會遭受到殺身之禍及遺臭萬年的報應。


3、修辦道者,若能先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再齊家勸化天下同胞,立己達人,修道辦道必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反之,若是違誓背愿,欺師滅祖,破壞道場倫紀者,必受後學所背棄,終至萬劫沈淪,出苦無期矣。


【原文】:《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註解】:詩:詩經大雅文王篇。殷:商朝。喪師:失去民眾的支持。克配:即盡力合乎之。儀:宜也。監:戒也。峻:大也。道:說明或表示。眾:指民心。


【解釋】:詩經大雅文王篇又說:「商朝在還沒有喪失民心的時候,治理政事都能夠上而配合予他。後來傳到了紂王,因為無道而失去了天命,周朝應該拿殷朝的天命得失,來做為借鏡,因為尊貴偉大的天命,如果沒有盛大的德業來維繫配合的話,這寶貴偉大的天命是不容易保持的。這首詩的引例,正是說明能夠得到眾多民心的擁戴與支持,才能保得住國家永久存在。反之,如果失去眾多民心擁戴與支持,就會失去國家。」


*心得記要:


1、眾心即天心,眾意即天意,故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則是民之父母,失道則是百姓的仇寇。由此段之引例,在周為師尹,在殷為紂王,前車可鑑,故君子要注意德性品行。


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故有德者必受命,相反的,無德者不能受命。


3、以上三篇,是對『絜矩』之道,引經據典的詮釋,說明在上位的領導者,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言行舉止上,應該實行絜矩之道,才能上合天心,下符眾意,來化民渡世。


【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刖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註解】:慎:注重的意思。德:絕嗜棄慾,使本性光明,即明德之意。有德:指言行合乎中庸之道。有人:即得到民心。有土:指保有或得到國土。有財:指經濟富裕,受用不盡。有用:造福百姓,強盛國家。悖:不合正理,違背道義。


【解釋】:所以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謹慎培養自己的德性,以其光明磊落的德性,自然會得到民心。由於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愛戴,才能保有土地的完整,有了土地的存在,才能耕作穀物,使經濟繁榮,百姓受用不盡,最後國庫盈餘才能用此財貨來造福百姓,使之安和樂利,國家自然富強壯大。因為道德是國家的根本,財貨是身外短暫枝末的事,如果看輕最根本的道德,而注重枝末的有形財貨,也就是居上位者與百姓互相爭奪財利,則百姓也跟著你爭我奪了。所以,居在上位的領導者,如果將財貨聚集在自己一人身上,則老百姓就會因為生活窮困,而背棄你,導致流離失所。相反的,在上位的領導者,如果能減稅賦、減輕勞役,人民就會因為生活富裕而聚集在你的國土上,忠誠效勞你。因為這個原故,便好比你的話不合道理說出,別人也會以不合道理的話來對答你,錢財不是依照道理收入,也必然不會依照道理支出一樣。


*心得記要:


1、有道德的君子,必要行絜矩之道,謹慎天理良心,培育德性,使本性光明正大,才能得到民心。把土地加以開墾,使農作物的生產增多,財貨充裕,國家自然安樂富強,達於安邦治國。


2、道德與智慧才是無形的根本財產,而外在財貨是有形的、枝末的,若捨本求末,將道德與智慧當作身外物,上位者與民相爭財利,人民也跟著你爭我奪,社會豈不大亂。


3、本段重點,指出治國平天下的領導者,必要健全本身的法則|『絜矩之道』,並且強調居上位的領導者,最要緊的是慎乎其德。


4、是故修辦道者,能夠量力行功立德,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蒼生得離苦,多關心後學,本身不求財貨、名利、供養。德施眾生,兼善天下,後學自然誠心來歸。


【原文】: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註解】:康誥:書經康誥篇。楚書:古代楚國所流傳下來的一本史書,舅犯:人名,名狐偃字子犯,是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舅父。亡人:即晉文公,早年遭麗姬之亂,逃亡在外十九年,自稱亡人。


【解釋】:書經康誥篇上說:「只有天命是不會常守在一個人的身上,而是依照當事者德業修養的好壞而改變的。」這一句話正是說明,一國的國君,能實行仁政善德,才能得到天命,如果不實行仁政善德,就會失去天命。楚書上楚大夫王孫圉說:「楚國沒有什麼可以當作寶貝,而以善德當作寶貝。」又晉文公的母舅,當護衛其甥而流亡在外時,常告誡他說:「你一個出亡在外的人,除了把仁德、親愛大眾當做寶貝之外,別把任何事物當作寶貝。」


*心得記要:


1、惟獨天命是不尋常的,行絜矩之道及大德者必受命,故君子先修至德,至道始凝也。若沒有行善,失德敗道者,天之明命必會失掉,此天地之定理。故云:「天命不常,必于善人。」


2、受考驗而逃亡在外的人,不能依恃自己的身份地位以為寶,應該以仁德,親愛大眾為寶,更應該低心下氣,謙虛禮讓,汎愛眾而親仁,自然苦盡甘來,重見光明。


3、本段的康誥、楚書、舅犯三篇文章,強調治國平天下的法則,要以仁、善為寶,以道德為根本,重視人才,廣納賢良,遵天命行事,方能治國安民。


【原文】: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己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註解】:秦誓:書經秦誓篇,秦誓乃秦穆公之誓言也。斷斷兮:誠實專一的樣子。休休焉:好善德、寬宏大量。技:有本能、有才幹。有容:有容人之雅量。彥:有修養之美士。聖者:通明有智慧。啻:但也。媢:妒忌。嫉:痛仇。惡:厭惡。違:反對。俾:使。殆:危險。


【解釋】:秦穆公在他的誓言中說:「假如有一位臣子,非常的樸實敦厚,雖然沒有其他的才能技藝,但是他的心地善良,淡泊寡慾,心胸寬廣,肚量很大,有容人的雅量,看到別人有長處才幹,就好像自己有長處及才幹一樣高興。看到別人有彥才聖德智慧,便心生歡喜,愛好而親近他,並且加以稱讚表揚,不但是從他口中說出,且是實實在在,裏外如一地表現出來,這些能夠容人之雅量的賢人,如果國家能器識而重用他,使他能為國家服務,必定能夠確實保護我們的子孫百姓,能夠造福社會大眾,所以是對於社會國家的前途,有極大的利益及作用。反之,如果看到別人很有才幹就產生嫉妒之心,顯現出厭惡,甚至摒棄他。看到別人聰明有才德,便故意違逆刁難阻撓,使他無法通達,像這種沒有容人雅量而自私自利的人,如果被舉用來治理國家的話,一定不能保護我們的子孫及百姓,使之安享幸福,這種人對於整個社會國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心得記要:


1、此段是秦穆公,以個人的經驗,道出治國平天下用人的道理,首先舉出有君子風度的賢良是:胸襟寬大、心地善良、能容納人才,愛才惜才,嚮往他人的智慧才德,以這種的人來治理國家,必能保我子孫黎民。


2、反之,若任用自私自利的小人,難容他人的長處能幹,度量狹小,妒才忌才,必然會禍國殃民,最後受到報應,故云這是很危險的。


3、修辦道者,要代替上天選拔人才,要愛才、惜才、造就人才,不可妨才,阻礙慧命的傳遞,如斯方能使細水長流,聖道源遠流長,廣渡無數無邊的眾生,離苦得樂。


【原文】: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註解】:唯:只有。放流:放逐或流放。迸:驅逐使隔絕之義。四夷:未開化的邊荒地方。四夷:即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愛:喜悅。惡:討厭。


【解釋】:也只有有道德,有修養的仁人君子,才會把那些妒賢忌能,禍害國家人民的害群之馬,流放到四夷不開化的遠方去,不使他留住在中國,危害國家人民,這所謂是唯有仁德的大人君子,才能不受人情的壓力,處處為善人,討厭那些危害社會國家的壞人。


*心得記要:


1、個人與國家乃是生命共同體,善人與惡人影響到國家的前途甚鉅,這一節主要說明用人之道。


2、只有仁人君子,才是真正懂得愛好賢人,也才是真正能厭惡壞人,故仁人者以明德自性當家作主,將後天一切毛病脾氣迸諸四夷,不讓六賊留在身中作亂。


3、自古佛魔相隨,明道者,理智勝人欲,故能避開人情壓力,處處為社會國家著想,終能治國安民;不明理者,人慾勝理性,自性若迷,必定害賢禍國,終被大眾所摒棄也。


【原文】: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註解】:見:發覺、遇見或看見。舉:推薦或拔擢。先:優先任用。命。怠慢或輕忽。退:辭退放逐或革職。遠:疏遠或隔離。過:錯誤。拂:反背或違反。菑:災禍。逮:降臨或遭遇。


【解釋】:一旦發現有賢德能幹之人才,卻不予以舉薦或欲遲遲不任用:發現到不是善良之輩任用,或是雖然已經舉薦了,卻遲遲不予革職辭退或貶抑他,或者即使貶抑或辭退他,卻不能疏遠他,或將他驅逐到遠方去,這實在是一件很大的過失。如果去親近或愛好眾人所厭惡的,卻厭惡眾人所親近或愛好的,這就是違背了人性,這樣的話,災禍必然會降臨到身上來的。從以上的種種理論,要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要遵循著修持內聖外王的一條大道,此條大道便是忠誠,信實,如此才能獲得民眾的擁護與愛戴,共同把國家治理好,反之,如果態度驕泰傲慢愩高自大,則失去了賢德之士的輔弼,以及民眾的支持,失掉治國之道,最後一定會遭受到了亡國的地步。


*心得記要:


1、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賢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秦穆公因為不聽忠臣蹇叔的勸告,反而聽從杞子、楊孫、逢孫等佞臣之計謀,致全軍覆沒,故有以上的銘言,因為深明用人之當與不當,影響國家之興亡甚鉅,故告誡後人,須謹慎從事也。


2、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這是違反人性的本質,蓋性之所好者,如忠孝節義,即是順天心符眾意,必受天佑,本性之所厭惡者奸佞殘暴也,若是好惡而惡善,則是違反人性,終必遭受天譴。


3、本段的結語是:「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為治國者之金玉良言,修辦道者亦應將此金言奉為奎臬,此正是天理與人欲之分野,昇降之重要關鍵也,也是修持內聖外王功夫的闡述也。


【原文】: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註解】:眾:多。寡:少。疾:快速,引申為勤奮不懶散。舒:緩慢。恆:常也。


【解釋】:眾生想要生聚財貨,有一條光明正大的途徑,那就是參加生產的人數眾多,而消耗坐食,閒著無事的人少,參加工作的動作要勤快,使產量大增,另一方面,消費的人能節約不浪費,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使財庫寬裕不竭,如此的理財政策下,則財貨必定可以經常富足。


*心得記要:


1、財貨雖然是身外之物,但是關係著國家的經濟繁榮,以及國民生計非常重大,本節明示開源節流的道理,為治國平天下的良方。


2、故欲使國家富裕,百姓豐衣足食,首須國民勤勞,無有遊手好閑之人,朝廷官員,無虛領俸祿之人,百姓無怠工偷懶之人,全國無浪費不節儉之人,則國富民樂之目標,可達而至矣。


3、喻修辦道者,要福慧雙修,積極行功立德,使功德圓滿恆足,冤孽消清,才能超凡入聖,証果成真。


【原文】: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註解】:義。好義:即愛好義理,意即一切言行合乎義理為依歸。終:指圓滿達成目的。府庫財:指國庫裏面所儲存的財物。


【解釋】:一位以仁德治國的君子,是把握藏富於民的原則,以百姓擁有很多的財富,使百姓安居樂利。以仁德來治理國家,一個不以仁道治國的國君,以身為國君的地位,搜刮百姓的財富,集天下財富於一身,居在上位的人,愛好仁義道德,而在下位的不愛好仁義道德的。,一個愛好義理的人,對於上級委託的事情,不願意盡力去完成,以致中途停頓而沒有終結的。更沒有聽說過國庫裏面的財物,不屬於國君所有的。


*心得記要:


1、有道德的仁人君子,修己渡人,大公無私,立身行道,以有形之財物,積無邊無量之功德,發揚本性之光輝,則成道有期。


2、反觀不仁之人,認假為真,以四大假合之身來為非作歹,勾心鬥角,以身發財,迷性妄作非為,空守那有形之財,身在財在,身沒業障隨身,沈淪六道,出苦無期矣。


3、修辦道者,要效法有仁德的君子,宜照顧後學如己出,以眾生為前提,以福民為依歸,必能上感天心眷顧,下應後學捨其身心,忠其前輩,努力行道渡眾也。


【原文】: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註解】:孟獻子:春秋魯國賢大夫,名仲孫蔑。畜:餵養。乘:,即騎乘。不察:不斤斤計較之意,在此亦可引申為不飼養。豚:小豬。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家有喪事,可用冰去祭。百乘之家:乘指兵車。按古制配置八位士兵、四匹馬的兵車教一乘。百乘之家,指擁有百輛兵車,百匹馬的軍力,領有封地的卿大夫。聚歛:收歛、聚集之意。引申為向人民搜刮榨取。盜臣:盜取自家財物的家臣。


【解釋】:春秋時代,魯國有一位大夫孟獻子曾說:「如果有一個人,官做到大夫的階級,其富裕已經擁有四匹馬拉的車可以乘坐,就不去計較飼養雞豚的小利益;同樣的道理,如果官位高到喪祭時,可以採伐寒冰以供祭祀的卿侯地位的人,就不必去飼養牛羊,而與百姓爭利益。戰時具有動員百輛兵車能力的諸侯,就不應該更再任用以重稅搜括民脂民膏佞臣來利益自己,危害百姓。與其畜養一些壓榨民財,殘害百姓的佞臣,寧願有偷拿自己財物的家臣。」表示寧可損及本身,不願傷及百姓,這叫做有道德有仁義的治國君子,不應該把財物當作利益,應該以仁義道德當作利益。


*心得記要:


1、賢大夫孟獻子主張各級領導人物,對於治國修身,要推行恕道,不要與百姓爭利,要愛民親民,以義為利。


2、治理國家的君子,應該以仁化民,寧散己財,造福百姓,更應該以義為前提,以義導民,寧有盜臣,而不畜聚歛的佞臣。守五倫八德,三綱五常,則風俗淳美,家室和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如斯國治天下平可期而至矣。


1、喻修辦道的前賢大德,不要與後學爭功奪果,要放心給後學去做,只要理念正確,對眾生有利益,皆應該協助讓其盡心力去修辦。


【原文】: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註解】:長:掌理國事。務:致力。財用:指經濟、財稅等方面的事務。自:由也。彼:指掌政權之小人而言。善:擅長之義。使:差使任命。菑:天災或災殃。害:禍害或盜賊。


【解釋】:一個掌管國家大事的人,其心裡想的只是如何搜括民財,卻罔顧百姓生活,必定是由那些小人弄權造成的,領導主事者未能明察,還以為他們有為自己弄錢的能力,就把他們當作好人來信任,派他們去辦理或參與國家大事,那麼災害就會一齊到來,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有仁義道德的好人,恐怕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說治國的道理,不應該把歛積財貨當作利益,而且應該以仁義道德來當作利益才對。


*心得記要:


1、治國之道,應該以義為利,切莫以利為利。是本書的最後結語,這是我國政治哲學最偉大,最光輝之處。


2、全章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分三綱領、五步功夫,八條目,從絜矩之道講到人事,財政的基本原則,以及恕道,重義輕利的真理,誠為修持內聖外王的寶典。


3、人類的最高理想-世界大同,是古代聖賢的理想,但是應該可以實現於今日,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推行大道,此一理想必能早日實現。


4、本大學篇,對於進德修業的學道者裨益甚大,應該積極研究,信受奉行,不要以為言詞淺近而忽略掉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