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脈診儀診斷精準 科學中醫治好你的疑難雜症 民生報記者 林進修 報導

診儀診斷精準 科學中醫治好你的疑難雜症  民生報記者 林進修 報導


 


(其實西醫治不好的人...可以撥冗看看本文...沒時間看完本文的人...文章最下方有功力深厚中醫師推薦...我們去看中醫沒效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十個中醫有九個半不會脈診...)


把脈問診,向來是中醫治療不可或缺的步驟,但常受限於中醫師個人的經驗,而有主觀認知上的差異,用藥治療時,療效難免有所不同,因此才有脈診儀的出現。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及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聯手研發的新一代中醫脈診儀,以「位」、「數」、「形」、「勢」等四個辨脈綱領為宗,能精準測知患者脈象及健康狀況,及早治療,不讓疾病有可乘之機。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所長吳天賞指出,傳統脈診儀大都只注重脈波的評估,較難和西醫接軌,如今他們研發成功的新一代脈診儀,不僅參酌傳統中醫理論,還把血壓計、心跳血壓分析、自律神經功能分析及陰陽虛實診斷熔於一爐,可輕易和西醫接上線,有助於診斷及治療。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郭博昭說,他們採用的位、數、形、勢等辨脈綱領,係由清代中醫大師周學海所提出。所謂的「位」,指的是中醫把脈時,所選取的位置;「數」代表心跳快慢;「形」為脈派形狀;「勢」則代表趨勢。


若深入分析,「形」和中醫理論中的「血」有關,接近西醫的循環系統,動脈硬化的偵測是其特色;「勢」趨近於中醫理論中的「氣」,和西醫的神經系統有關,自律神經功能的偵測為其特色;至於「數」則和西醫的心率分析相仿,可據此測知人體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的平衡,進而進行陰陽實體分析。若再加上「形」的配合,更能掌握健康狀況。


郭博昭將這些測得的數據,化為陰陽兩極,其中心臟交感神經活性屬陽,而心臟副交感神經活性則屬陰。最後,他再透過電腦軟體的精算,將這些數據換算為脈診儀上的陰陽實體面積大小,判斷受檢者的健康情形。


郭博昭說,如果診斷為陰太盛的人,通常整天昏昏欲睡,工作乏力,因而難在職場上有所表現。被診斷為陽太盛者,往往生活在壓力過大的日子裡,久而久之易有高血壓、心肌梗塞及其他慢性病的毛病,也易過勞死。被診斷為陰陽兩虛者,活力很差,且可能合併有多重器官衰竭等疾病,可能不久於人世。相較下,陰陽兩實者的活力充沛,精力旺盛,健康好得很,唯一要注意的是,他們易有煩躁、多話的毛病。


中國人常說「過猶不及」,講的是凡事若能保持中庸之道,即可永保安康,在此前提下,陰陽協調遂成為最受肯定的脈象。台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醫師龔彥穎以黃帝內經所言:「飲食有節,運動適調,恬淡虛無,則病從何來?」形容最能達到陰陽協調的生活習慣;他強調,只要飲食及作習正常,百病不侵,當然能長命百歲。



科學中醫親自驗證 氣的樂章讀後感 2005/11/28
(
摘自:tsan0717的部落格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48882)


今年3月間到書店找旅遊書,無意中看到排行榜上一堆行銷財經賺錢術的暢銷書中,有一本跟錢財無關的《氣的樂章》,顯得非常特別,順手一翻,愛不釋手,後來還買了好幾本送人,也推薦家人及幾位好朋友一定要閱讀。


這本書的作者王唯工教授是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了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受聘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醫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醫院、榮總、中醫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多位中、西醫先進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王教授現已退休。


陳履安擔任國科會主任委員期間,曾推動有關中國氣功及相關科學的研究,當時約有5組專家學者,包括台灣大學現任校長李嗣涔教授、王唯工教授及當時榮民總醫院的醫師崔玖博士等人參與。《氣的樂章》這本書似乎就是王教授把多年研究的心得,整理發表後的著作之一。


這本書主要是講解十二經絡的氣和身體的關係,閱讀之後,才知道中醫是非常科學的,深覺受益良多,這種跟自己身體健康有關的重要知識,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學習正確地照顧自己。


舉例而言,這本書內談到血壓的問題,大意是很多高血壓的產生,是因為有器官缺氧,心臟為了加強輸送血液,用力把血送出去,所以拼命的工作,高血壓是心臟很健康的象徵,要處理的問題是缺氧的器官,把那些器官修好了,不缺氧了,心臟就可以回復正常,不需要再努力的工作,造成高血壓。因此,有高血壓的現象發生時,首先要找到是哪個器官有問題,用中醫來調理,讓器官回復正常,而不是盲目的抑制心臟,用西藥不准心臟活動,西醫通常是長時間用藥物控制血壓,一定會造成心臟本身的疾病,反而把一個好好的心臟給弄壞了。看到這些記述,真是有如當頭棒喝,所有血壓不正常的朋友都應該要仔細的閱讀,而且最好去用脈診儀診視診視。


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我就到王教授的學生郭玉誠醫師經營的當代漢醫苑看診,並使用了王教授發明的脈診儀,測試身體器官和經絡的狀況,郭醫師的學歷是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碩士、台大電機研究所醫學工程博士,現任台北醫學大學藥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診斷時郭醫生先讓我刮痧,檢視脈診儀的診斷表及刮痧呈現的狀況,並測量我的脈搏後,做出下列的診斷:


1.腦部氣血不通,如果繼續下去不疏通的話,將來會得暈眩症。
2.50
肩及肩周炎的病因是因為氣積在頭部,經絡阻塞不通,血液流不到肩膀,因此過去只在肩部針灸治療,沒有辦法對症下藥,當然效果不佳。郭醫師指點了頭頂3個部位,要我每天以手掌各按揉3次,每次各5分鐘,我如法泡製,僅僅3天,困擾我兩年多的職業病,就好了60-70%
3.
氣不通血就不通,每週需刮痧2次,疏通經絡,以氣行血。
4.
台灣地理環境太溼,忌吃生冷,尤其苦瓜、大白菜、竹筍等性寒的食物不可食用,除了開水,也不要喝其他生冷的飲料,包括牛奶、咖啡、可樂、果汁等等。
5.
郭醫師開了一些補氣的藥,滋補身體。


參照《氣的樂章》一書,我自己觀察脈診儀的診斷紀錄顯示的狀況如下:


1.就器官而言,脾臟、膽、經脈及穴道(三焦經的器官) 小腸功能不足,其他器官正常。
2.
就十二經絡而言,右手部分除膀胱經、三焦經正常外,心包經、肝經、胃經、大腸經功能過強,腎經、脾經、肺經、膽經及小腸經等功能不足。左手部分除腎經、膽經及三焦經正常外,心包經、肝經、胃經、大腸經功能過強,脾經、肺經、膀胱經及小腸經功能不足。
3.
心包經的部分顯示有器官氧氣(養分)不足,造成心臟的系統必須加倍做工,運輸血液。
4.
整體來看,小腸經功能特別弱,腸胃及皮膚方面的問題最嚴重。


服用郭醫師開的藥之後,也許是因為我曾經打過禪七,神經比較敏銳,對氣的感應較強,立即反應出這邊痛那邊痛的狀況,精氣神活絡了很多,不像前幾年那麼沉重呆滯。一週內,皮膚好發濕疹的部位,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自行乾裂剝落,好像在換膚似的。由於郭醫師惜言如金,就診一個月後,並不太理解自己的狀況,停止了診治,並決定以後每一年去就診一次,看看哪些地方的氣血不通,再疏通活絡,保養保養。


從郭醫師指示按揉腦部之後,才曉得自己整個腦袋都呈現疼痛的阻滯狀態,用刮痧棒刮的時候,頭頂部位的頭皮與腦殼之間,是虛浮的,又像腫漲,又像堵了一層空氣似的。接續下來幾個月,每天都不斷的按壓頭部,哪裡痛就刮哪裡,結果多年累積的一些舊傷,逐漸痊癒。例如從前運動時,摔傷過右臉頰,每次打坐,這個部位都是最先氣動的,透過刮左側頭部的一條經絡,現在大概復原得差不多了。


多年以來,右耳常常因為別人刺耳的吼叫,或者在自己唱歌呼喊,用到某個高音時,耳膜就會感覺要被震破了,這種時候,總是非常害怕,今年以來愈益嚴重,別人只要稍稍大聲一點,就會出現相同的感覺,擔心之餘也去看過耳鼻喉科,卻檢查不出有什麼問題,拿了保健的藥回來,始終不想服用,沒想到這一陣子勤於刮頭按摩,竟然完全好了。


也許是今年走到了調養身體的氣運,前一陣子工作相當忙碌,常常感到精氣神不足,經同事介紹進行刀療及整骨的民俗療法,被砍了兩次,就把從小長期的駝背矯正好了。年少時貪涼,晚上睡覺時開著風扇整夜整夜的吹,後來膝蓋開始風濕痛,這幾年總是隨身帶條蓋腳巾,保護膝部,哪怕出國旅遊也莫不如此;秋冬季晚上睡覺時,更要注意保養,才不會因為遇冷或受風而痠疼。


刀療師卻說我的毛病不是風濕痛,也不是關節炎,而是腰椎陷落壓迫神經造成氣血不通的問題,以往用熱敷保暖等方式,幫助血液循環可以舒緩疼痛,使我誤以為是風濕痛,其實是椎體的問題。幫我調整了脊椎骨之後,第二天兩條腿如同爬了喜馬拉雅山一樣,痠痛到不行,去公務人力中心講課,到地下室的餐廳用畢午膳,同仁引導我走樓梯,原來已經舉步維艱了,望著高高的兩層樓階梯待爬,心裡還真是抱怨。沒想到踏上樓梯,腿部並沒有再增加任何不舒服或費力的感覺。當天的痠疼不適一直持續到晚上8時許才消除,之後到現在兩個多月以來,碰到秋冬換季,連日陰雨,晚上睡覺踢了被子,膝蓋都不曾再出現酸痛的症狀。


經過這一陣子的調理,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收穫,就是睡眠品質大獲改善。對我來說,睡眠障礙可是過去十年來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晚上很難入睡,即使是睡著了也是品質不好的淺睡,碰到颱風天,每一陣風聲都聽得到;這兩年情況更糟,睡不到34個小時就會醒來,醒來以後就再也睡不著了。


去年12月到香港出差時,妹妹跟我說他現在很會睡,不知道是不是有毛病?我羨慕地告訴他,能睡盡量睡,吃得下睡得著是難得的福報,以前我從來不相信世界上怎麼會有「失眠」的問題,現在則只要能睡足6個小時,就感覺是難得的幸福,要知道目前睡得好,可不表示將來也睡得著。


言猶再耳,這半年來,透過按摩頭部和刀療的刺激,現在只要時間充足,我可以睡足8小時沒有問題,每天獲得充足的休息,整個人氣色自然變好,毫無疑問的,這確實是氣血循環改善的結果。


透過自己親身驗證,王教授的說法一點都不錯,有些病症真的只要這邊刮刮按按,那邊敲敲打打,就可以獲得治療的效果,讓我充分體認到中醫氣行血的道理。


抽空找時間用刮痧棒,按摩腦袋和身體上感到酸痛的部位,定期刀療刺激氣血加強血液循環的功能,就是我新採用的養身方法,相信只要能夠繼續維持經絡血脈的暢通,就可以好好調養身體,健健康康無病無災地過快樂的日子。



科學化診脈
(
中醫醫療網 http://www.cmu.edu.tw/new/cmic/ccmp/html/3-7.html)


脈診是中國醫學獨特的診病方法,累積數千年來豐富的臨床經驗,根據脈象的變化來判斷人體臟腑的氣血、陰陽、生理與病理的狀況。脈診雖居四診之末,但在古代即用來驗證望、聞、問診所得到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得出完整面,作為正確的診斷客觀指標。脈診需要用敏銳的手指觸覺、豐富經驗與理論根據,對病情詳加分析判斷,從病患的主訴、自覺症狀,醫師細心的觀察與檢查,再經由脈診來確立辨證論治的指標。


中醫脈學有豐富的典籍,從公元前7世紀扁鵲,《史記》記載"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按著《史記、倉公列傳》記載西漢倉公淳于意醫師(公元前216150)25醫案,即有記錄19種不同脈象。《內經》使用"三部九候診法"診脈,《難經》獨取寸口脈,形成"寸口脈注",東漢,張仲景(公元150219)《傷寒論》《金匱要略》的"三部診脈法"診脈,西晉王叔和(公元201280)所著《脈經》為中國最早的脈學專著,書中整理易於掌握容易辨識的24種脈象,為基本應用臨床診脈,確立指感形象的標準,首開脈象鑑別的先河。明代李時珍著《瀕湖脈學》記載27種脈象,且言淺意深,具歌訣場記易用。清朝,李士林著《診家正眼》,清《醫宗金鑑》,加上疾脈,共28種脈象。目前,一般中醫書籍都採用28種不同脈象。


醫師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來診斷病患兩手的寸口,也即觸摸橈骨動脈的部位來辨別脈象。在橈骨動脈上分寸、關、尺三部位,又分別給予壓力,浮舉、中按,沉尋觸摸不同脈位。脈象是醫者切脈手指端接觸病者脈搏所感覺到的脈搏數、律、位、形、勢的變化。


現代醫學的研究,構成脈搏的形象,主要是心臟搏動(包括搏出量與搏出力)所產生的壓力、動脈管壁彈性與末梢抵抗力、血液粘稠度三個條件。正常脈搏的成因是心跳頻率、心臟活動節律、心臟射血功能、動脈壁彈性、小動脈緊張度、血管充盈度及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等多種因素綜合反映。脈搏波由升支和降支組成。升支和降支構成主波。降支上還出現兩個波和一個切跡,即潮波(壓力波)(重搏前波),降中波(重搏波)和降中峽(重搏波切跡)。脈波圖可反映脈搏應指的動態,可表現脈搏的速率、緊張度、流利度和均勻度。中醫脈診難學難精,連《脈經》作者王叔和也說"在心未了,指下難明",如今有脈波儀顯示脈波圖即可客觀詳實診斷和研究。


在台灣地區脈診儀結合電子技術、電腦科學及近代物理學,將中醫脈波圖形顯示在電腦螢幕,可作為臨床、教學與研究使用。其中最貝特色舉三位不同專家教授脈波圖說明。中國醫藥學院汪叔游教授自1976年開始開發脈波儀,以脈搏感應器、壓力轉換器、多頻道記錄器,將脈波圖與電腦相結合,使脈波圖、心電圖同步顯現,並將脈波圖給予一次導函數可看出斜率,記錄寸、關、尺與浮、中、沉建立一套脈波判讀的標準,為中醫脈診的科學化跨出一大步。


第二位為交通大學魏凌雲教授於1980年利用頻譜能量比配合脈經中寸、關、尺與臟脯問的關係作為健康參考指標,認為正常人脈波的能量都集中在lOHz以下,這能量SER在低頻能量(10Hz以下)的頻譜與較高頻(10Hz以上)能量比大於100以上時,即處於健康狀態。若比值小於100則為氣衰。以SER(10)作為健康的指數,或氣的量度,判定健康、氣盛或氣衰。


第三位為中央研究院王唯工教授於1987年認為脈波是血液壓力波流經各臟俯與心臟共振狀況的綜合表現,其利用傅利葉轉換,分析由壓力轉換器取得脈波,認為不同頻率共振波的強度各與不同臟俯的健康狀態相關連。目前這三種主要脈波儀以微電腦建立系統,可攜帶式的脈診系統,保留傳統垂直脈管壁的脈波,而西醫測量脈波大致為平行血管傳遞的壓力,主要為心臟血管系統,而中醫的脈波與整體臟俯有關。目前中醫脈診電腦輔助系統有病患資料管理系統,脈波與心電圖訊號擷取系統,脈波訊號分析系統,脈波訊號辨識系統,頻譜分析系統與脈診資料庫系統。


脈診是我國四診組成部份,中醫臨床運用切脈,與望、聞、問相互配合,作為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辨證論治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數千年來中國醫書對於脈學有許多典籍記載及發揮專著,但是脈象的認識要依醫師靈敏的觸覺,同時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理解能力及經驗,但臨床醫師仍有;"在心易了,指下難明"的感覺,以致宋朝許叔微(10791154)曾繪有仲景脈法36圖,及施發著《察病指南》運用圖象說明脈象形態特徵,繪製脈圖33幅。明朝沈際飛編著《人元脈影歸指圖說》記載有七表、八裏、十六怪脈脈圖,脈象示意圖直觀表現各種脈象的主要特點,對脈診傳授推廣起了重要作用。如今海峽兩岸不約而同開發高敏度脈波儀,運用現代生理學、生物力學、數學、生物醫學工學等多學科進行研究,相信未來脈診學能在中醫脈學基礎上,依據中醫脈學理論、運用現代科學方法,深入探討確立標準脈象圖形,使脈診更為客觀、數據化,以發揚我國特有的脈診學。



中醫十個 有九個半不會脈診
(
摘自:逸湘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michellei123/article?mid=57&prev=60&next=56&l=f&fid=6)


脈診難,脈診是真難。故有人說目前中醫十個有九個半不會脈診。
脈診難在哪裡呢?脈診是中醫診病的基礎,脈診既難又怎麼辦呢?且許我慢慢道來。


王唯工博士積多年研究結果,為中醫「脈診」提供了科學的解釋(參照《氣的樂章》一書),原來心臟除了一般人熟知的一分鐘72下的心搏外,還發出了相對於12經脈的12種諧波,但這12諧波的能量是自第一諧波的肝經起逐步遞減,至第11諧波以目前王博士的儀器已很難辨識。加上各種波形的變化都很微細,以這些情況,要求一個中醫師要用三根手指去體會出病人的脈相,無疑是「十分困難」的。雖然目前王博士已根據他的理論開發出「脈診儀」,並已建立了數萬個資料庫檔案,可作為輔助。但王博士也表示,儀器目前也還有功能上的限制。怎麼辦呢?


要解決問題,最根本的方法經常要回溯到源頭。其實我以為早期的中醫應該都是有練氣的,所謂醫道本一家。而且若非有練氣,經脈是看不見的,如何察覺的到,又怎知其和臟腑的關聯。所以要解決脈診的問題,唯一之計就是練氣。以個人的親身體認練氣到一個階段,可以隔空感測的方式,或以手接觸寸口的方式,感應到患者經脈何處不通。那是因為患者身上12經脈的波,與診者身上的波起了一種共振與對照的現象(與王博士脈診儀的原理相同,只是感應器換作人體了),所以診者必須「虛靜寧神,調息細審」,再輔以傳統的脈診,對病的診斷精度很高。



中醫基礎概論


有人會奇怪,我以一個環境工程師,怎麼轉到中醫來了,兩者好像不太相關。其實,稍微了解中醫基礎理論,就會發現--兩者啟止相關而以,關係密切的不得了。


環境工程的目的在求得對地球資源的適度利用,希望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中醫的基礎理論正是建立在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基礎之上,道家「參天地之化育」,得到的心得是要讓自然界能在「自然」的條件下生生不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自然的循環要平衡,不可偏廢,要讓循環能持續,直到永遠。在人體內呢?中醫的觀念,這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所以自然界是木、火、土、金、水,人體也是木、火、土、金、水;自然界五行要平衡才能生生不息,人體五行也是要平衡才能生生不息,健康長壽。


中醫的觀念裡,人體是一個自控高度精密有效的系統,時時保持著各部份的平衡(動態平衡),如果你不去打攪他,讓他自由的發揮,則真氣充足,是沒有病痛的。那病是怎麼來的,首先是內因七情:喜、怒、憂、思、悲、驚、恐,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現代生物學已發現情緒是以化學物質的方式向全身細胞發送訊號,情緒物質的累積是會在實質上造成細胞病變的。中醫認為適度的情緒,人體的平衡系統是足以調節的,超過人體的調節能力就會致病了,所以在情緒病方面中醫是超前西醫很多的,目前西醫在這方面還是在摸索階段。再來是外感六邪風、熱()、暑、濕、燥、寒,這六邪侵犯體表,使人體的機能受到影響,失去原有的平衡,人就病了。中醫不強調細菌、病毒,而特別重視人體的免疫能力,即「不俟敵之不來,俟吾有以待之」。以歷史來看,不論再厲害的傳染病,其致死率絕不是百分之百,總是有的人病重,有的人病輕,有的人根本不病,這差別在哪裡,就在個人自身免疫力的強弱,即中醫所謂「正氣」的強弱。此外,還有所謂勞倦傷,就是人體太過勞累,使人體機能失去平衡,則免疫力下降,而生病了,或傷了內臟而病了。而各種慢性病就是各種致病因素長期作用下,使身體機能失去平衡而造成的病變。


在基本理論架構下,中醫也發展出一套嚴密的診斷與治病方法,先說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良好的自我平衡系統,如果失去平衡,就會顯現一些訊號,而這些訊號會傳到體表,即所謂「證」。托瓦爾特˙德特雷福仁與呂迪特˙達爾可在「疾病的希望」一書中也提出類似觀念。但「證」與身體狀況如何取得聯繫,中國古時的醫者,經過長時間的在病人與正常人身上驗證,取得了許多經驗,並借用「五行學說」完成了一套「辨證論治」的方法,這其中最具有價值的就是「經絡學」與相應的「脈學」。據王唯工博士「氣的樂章」一書指出,「經絡學」事實上就是血液循環學,原來心臟不只是發出平均每分鐘72次的基頻,還發出12諧波,分別對應肝、腎、脾、肺、胃、膽、膀胱、大腸、三焦、小腸、心經與心包經;各臟腑與對應的經脈則是以相同頻率共振的。是各臟腑與經脈配合著心臟共振,完成全身血液循環的,身體則是靠著調整各諧波的能量完成血液的分配。而各經脈則將臟腑的訊號送到體表,所以我們可以在體表靠著量測經脈的變化,得到身體內部的訊息,這就是中醫的「脈診」。除了「脈診」外,中醫還發展出「五色」、「五音」、「五臭」等診病方法,及許多「證」與身體健康狀況的相關性,但主要是以「五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為基礎,或是三陽(太陽、陽明、少陽)、三陰(太陰、少陰、厥陰)六經辯證為主。


中醫治病學:中醫治病學,基本上就是在經絡學的基礎上,調整身體的動態平衡,方法上基本就是太熱(能量過大)就寒之(降低能量);太寒(能量過低)就熱之(增加能量);虛(臟腑本體太弱)則補之(增加血液供給),實(因感染而發炎或消化不良)則洩之(消炎或瀉)。實際操作上,則是根據脈診得到的經絡資料,綜合運用。


中藥是如何治病的:中藥的治病方法基本上是由兩大功用綜合起來的。其一就是「藥物歸經」,中醫有一類的藥吃下後會影響到經脈的能量,即葯書上說「入某經」,然後又分寒、熱,寒的藥會降低經脈能量,熱的藥會增加經脈能量,透過這方法就可精準的調整經脈能量平衡。中藥又有的藥有殺菌、抑菌,或抑制病毒的作用,對有發炎的病,這些藥可發揮消炎的作用,再配合「行經藥」,就可將藥送到需要的部位,而不是像西藥般,吃下去是分佈全身。「行經藥」配合寒、熱及殺菌、抑菌、抑制病毒就形成了中藥的主要治病方法。若要「補」受損的臟腑,中醫又有特定的中藥對特定器官細胞較有效,同樣配合行經藥,就可精確的「進補」了。


所以,中醫在「診病」的精準度與「用藥」的精準度上,不但在學理上與醫技上都是遠遠超過西醫的。只是這門學問博大精深(人體真的是很複雜又奇妙),不好學是真的。



經方派中醫推薦
(
摘自:http://www.wretch.cc/blog/tcm2005&article_id=25838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