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南華經智慧的啟示(十三)齊物論 是非的標準

南華經智慧的啟示(十三)齊物論    是非的標準

【經文】: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


【解釋】:如果依照每個人的成見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如此誰會沒有標準呢?何必只有那些懂得客觀事物變化而具有個人主見的人才有呢?就是愚笨的人也是會有的。心裡面沒有成見的人,而有是非之分,這種人好像說今天要前去越國而說昨天已經到達一樣,這種說法就是把沒有的事情硬說成事實。無中生有,就如同有禹帝般大智慧的人,也是無法理解的,我又有甚麼辦法呢?言語辯論並不是像吹風一樣,但是他們所說的很多話,其中所談到的的內容和事實還沒有穩定下來,如果他所說的話有偏見,聽到的人還不能斷定他所說的話是否為偏見?他們認為自己所說的話不同於剛出生小鳥的叫聲,和出生小鳥的叫聲有分別呢?還是沒有分別呢?「道」因為被蒙蔽了,才有真假的分別,「言語」因為真理被蒙蔽了,所以才有是非的分別。「道」本來沒有真假,所以到處存在,言語本來沒有是非,因此有甚麼不可以講?道被一些小成功隱蔽了,言語被一些華麗的辭藻傷害了,所以才出現了儒家與墨家的爭辯,對方認為是的,我就以非來否定,對方認為非的,我就以是來決定,如欲糾正二者是非的辯論,不如用得道以後明心見性的心性去看待一切。


【啟示】:上一段莊子批判一般人不懂得齊物論的道理,所以在鬥爭、互相衝突之中,迷迷糊糊的過完一生。本段則要求世人要破除自己的私心成見,只有滅除我們心中的私心成見,不執著於聲色貨利,體悟大道真實存在於我們的周遭,人心與天心契合,達到天人合一,才能泯滅是非,齊同是非,是齊物論的重要真諦。風吹萬物的孔竅所發出的聲音,稱為:「地籟」,「地籟」是本乎無形的「天籟」給予的自然神祕力量,因為處處順乎天理,契合自然,故能成為自然的大樂章。反觀世人的言談應對之中,「隨其心而師之」,以個人的私心成見作標準,無法順應天心,契合大道,往往因為個人的私心成見、偏見,以偏概全,故而生是非、惹怨尤,使生活在鬥爭、對立之中度過。一些人不知道將自心安置在大中至正的本性上,而以五顆壞心即:貪心、私心、忌妒心、怨恨心、好勝心::來待人處事,因此惹事生非,召來不必要的紛爭;我們如果以本性作主,流露出慈悲喜捨,時時以忠心、孝心、愛心、慈悲心、包容心、道心來待人處事,紛爭將會消失的無形無蹤,那麼:「以無為有」的謊言,必定不敢亂說,這是止辯論,息紛爭,社會安定的根源。莊子指出:「夫言非吹也」,提出說話不可以像吹風一樣,不經過大腦的思考,本性的過慮,而妄論斷是非,老子道德經第五章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強調說話說的很多,容易耗氣。俗語說:「無言養氣,不思聚神,忘慾凝精」。其中「無言養氣」的意思,是叫我們不談是非,不自誇,多讚嘆別人,多行法施,三施佈道,就是行諸善事。不造:兩舌、綺語、妄言等惡業。「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無言」加上「守中」才能「養氣」,如果只有「無言」而不「守中」,可能人會變得遲鈍、呆板,長期遲鈍下去就是痴呆。「守中」,是指「持守中道」,或是「守住一個中空虛靜無為的道體」,堯帝傳給舜的十六字心法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守中」和「允執厥中」的意義是一樣的,一貫道弟子接受明師之指點,得授三寶,大家都知道,「中」就是指我們的「玄關本性」,持守中道已經是我們的日常功課,無論行住坐臥,時時要將心收回來,守住這個「中」道,時時檢視自己,提昇自己,要讓「良心做主」不要讓六根做主,積極修辦,才能圓滿心性,返本歸鄉。「道隱於小我」、「言隱於榮華」,因為道被一些有心人士蒙蔽了,言語被一些華麗的詞藻所取代了,所以才有後來儒家、墨家的出現,炫耀己智,巧辯偽飾層出不窮,並非只此儒墨兩家而已,實是諸子百家的縮影與象徵,要去此弊端,最根本釜底抽薪的辦法,莊子提出:「莫若以明」是根本的良策,也就是窮究、明白大道的真諦,得道明心見性以後,迴光返照,用清靜自在、光明剔透的心性去看待一切,是唯一根治的良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