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經智慧的啟示(十八) 齊物論 從相對走向絕對
【經文】: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雖然,請嘗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解釋】:現在在這裡說一番言論,不知道這些話與其他是否相同?還是不相同?無論是相同或是不相同,都是一樣的,那麼與其他的言論也沒有甚麼分別了,大道本來很難用言語來形容,既然如此,請讓我嘗試這些問題:宇宙鴻蒙初始有一個開始,有一個未曾有這個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個連「未曾有這個開始」也沒有的時候;忽然間發生了『有物質存在的時候』,『有空無的時候』,有不曾有空無的時候,有連『不曾有空無』也沒有的時候。不久有了存在和空無,但是不知道存在和空無是真的存在還是真的空無,現在我已經講了這一些話,但是不知道我所講的這些話是真的講了呢?還是沒有講呢?天下間沒有甚麼東西比秋天剛長出來的獸毛的末端更大,而泰山可以說是微小的;天下間也沒有甚麼人比夭壽的孩子更長壽,而彭祖卻是短命的。天地與我同生,而萬物與我為合為一體。既然已經合為一體了,還須要甚麼言論嗎?既然已經說成為一體了,還能說甚麼言論嗎?物我合成一體加上我所說的言論就成了「二」,「二」再加上「一」就成了「三」。這樣繼續推算下去,就是最會計算的人也推算不出結果的數目,何況是一般的普通人呢?從無到有,已經出現三個名稱了,何況從有到有,不必再往下計算了,按照齊物齊一自然的原則辦事吧。
【啟示】:本段齊物論的重點,由相對走向絕對,讓我們直契中道,得到超越。首段言:「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每個人都執著自己的意見,不知道我所說的言論,與其他人所說的言論有相同?還是不相同呢?有時候不說話反而容易懂,一說話反而產生誤會。不但人是如此,世界上很多動物,也不大會用語言表達。例如魚跟魚兩個眼睛一看,彼此就懂了,候鳥在空中飛翔,兩個翅膀一展開,就遷移避冬去了。人類的語言,除了嘴吧說話以外,身體皮膚都會講話;我們被人家靠近,就會感覺熱,就想躲開一點,心靈的感應也是如此,光憑說話是極容易誤解的;所以道德經第五章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謂言多必失,不如守著謙默,守著中道要來的高超。金剛經佛世尊也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佛世尊說法的本意,是要讓一切眾生聽了不要著相,不要抓住他所說的話不放。又有與無,是相對的,故莊子說:「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宇宙鴻蒙初始有一個開始,有一個未曾有這個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個連「未曾有這個開始」也沒有的時候。本段與老子道德經中的「有」和「無」的概念是一樣的。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四十章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以上指出「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莊子著作南華經,將道的體用,條分縷析解釋的非常清楚,說明「道」是萬物之本源,是主宰萬物的總原則。根據現今科學家研究指出,宇宙間「有」和「無」是具有渦旋運動互相轉換、連續形態的基元物質不斷在運動;「空」類似於現在的磁場真空場或暗能量場,「有」是道之用,指宇宙森羅萬象。為甚麼「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由形體上來看,宇宙森羅萬象,當然有大小的分別,但是它們的物質基本結構是:「質子、原子、核子、粒子、量子、光子。」是極微細,微細到忽有忽無,沒有大小的;再從它的「本性」來看,也是沒有大小的,例如大象與螞蟻,鯨魚與昆蟲,外觀不同,但是靈性卻是一樣的。如何又是:「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呢?如果以短命為長壽,那麼天下沒有短命的了,若以彭祖為短命,那天下又沒有長壽的了;莊子在逍遙遊一章指出,上古時候,有大神龜,以五百年為一個春天,又有大椿樹,以八千歲為一個春天,這謂之大年,又有朝生暮死的細菌,這是壽命的長短做比較;形體雖然改變,但是靈性卻是不滅的,例如蠶寶寶,一個月改頭換面4-5次,請看蠶蟻、蠶寶寶、蠶繭、蠶蛾、蟬蟻‥‥等,短時間形體雖然互換多次,但是生命卻是沒有中斷,一直延續下去的。從以上所論,既然沒有形體的大小、壽命的長短,人位列三才之一,與宇宙萬物並生,與宇宙萬物共同化育,萬物雖然眾多,我與萬物共存,並行而不相悖,相安無事,通達為一體,萬物既然通達為一體,這是齊物論的真諦,何用再言論呢?莊子要我們去語言上的機心,以及是非上的念頭,所以提出:「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莊子認為萬物通達為一體,但是不能免於言論,所以加了一個名稱,即是有名稱,就有對待二了,這兩個名稱和道的本體加起來,就成了三個數目,如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直到無窮,雖然精於算數的高手,也無法算出這些數目多寡,何況一般的凡夫俗子呢?莊子要我們棄除言語上的機心辨論,以及是非的念頭,守著清清靜靜的本性,才能返璞歸真,與道合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