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南華經智慧的啟示(十)齊物論 地籟人籟與天籟

南華經智慧的啟示(十)齊物論  地籟人籟與天籟


【經文】汝知之乎?汝聞人籟不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解釋】:子綦接著說:「你可能聽過世人吹簫的聲音,你也許曾經聽過大地的簫聲,但是你卻不可能聽到天籟自然的聲音呀!」子游於是問子綦:「請問天、地、人三籟的聲音,其意義如何呢?」子綦說:「大地發出來的氣息叫做風。這風不吹動則已一旦狂風大作則萬物全部怒號起來你有沒有聽過颳風的呼嘯聲,整個山林都撼動起來那百人抱不住的大樹,樹上佈滿著千奇百怪,形狀各異的孔竅,有的像鼻孔,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方孔,有的像圓洞,有的像舂臼,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淺窪這些千孔萬竅,被大風吹動所發出的聲音,有的像急流沖激的聲音,有的像射箭發出的聲音,有的像叱責的聲音,有的像呼吸的聲音,有的像叫喊的聲音,有的像哭號的聲音,有的像深谷發出的聲音,有的像咬牙切齒感嘆的聲音;前面的風吹過,後面的風相應又吹來。小風則相應的聲音小,大風則相的聲音大。大風吹過以後,所有的孔竅都恢復平靜,空寂無聲然而只見到草木還在搖曳擺動,沒有停止。」子游說:「地籟是萬物眾竅孔所發出的風聲,人籟是吹奏簫管所發出的聲音,請問天籟是甚麼?」子綦說:「所謂天籟,乃是風吹萬種竅孔,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使這些聲音之所以千差萬別,乃是由於各個的自然形態所致,但是主宰它們發出聲音的是誰呢?」


【啟示】:上段顏成子游,與他的老師南郭子綦的在其對話中,子綦談論到他已經達到喪我的境界。本段再次解釋喪我是指精神與肉體的合一,一個人雖然只有肉體,如果沒有靈性作主宰,跟行屍走獸沒有甚麼兩樣。顏成子游問這是甚麼道理呢?他的老師南郭子綦,便用天、地、人三籟的形狀、樣子、特性來分別說明之。南郭子綦說:地籟、人籟的源起及作用,地籟是風吹萬物的孔竅所發出的聲音。莊子以美妙的詞藻,動人的言語,描述大地上的風,不吹動則已,一旦狂風大作的時候,你有沒有聽過狂風吹過呼嘯的聲音嗎?萬物之大,例如高山峻嶺,上下起伏的樣子,以及巨大樹木上的孔竅,有的像鼻子、嘴巴、耳朵、方孔、圓孔、舂臼;孔竅有深有淺,所發出的聲音亦各有不同,有急流聲、有發箭聲、有斥責聲、有呼吸聲,有叫喊聲、有哭號聲、有的像深谷發出的聲音、有的則像哀悽感嘆的聲音,以上林林總總的聲音,有前後、有大小,聲音接二連三,互相的呼應著,一旦狂風吹過去以後,一切孔竅都恢復平靜,空寂無聲,只見到小草還在輕輕搖擺。本段講地籟、人籟的起源與作用。萬物皆有自己的孔竅,每個孔竅都有自己的聲音,但是孔竅本身不能自己發出聲音,一定要藉著空氣的吹動,才能達到。莊子藉用風與萬物的因緣,指出齊物論的真諦,說明萬物雖然有千孔萬竅,也要有風的吹動,萬竅才能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風是無形無相,但是力量卻是無窮無盡,肉身何嘗不是呢?雖然有魁偉的肉體,如果沒有靈性作主宰,啟不跟死屍一樣,一點作用都沒有。所以人與萬物是息息相關,同等齊一。子游認為地籟是萬物孔竅所發出的聲音,人籟是吹簫時所發出的聲音,那麼天籟是甚麼呢?南郭子綦指出,所謂天籟乃是風吹萬竅所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雖然聲音的大小美醜,有千差萬別,這是每個孔竅都有自己不一樣的造型,但是使孔竅發出聲音的風,是誰在主宰的呢?南郭子綦沒有直接答覆,但是答案已經說明白了,因為風之流動,冥冥之中,它的主宰就是『上天』。那麼有形有相的肉體,長的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美有醜、有智有愚,但是主宰人類的視聽言動,吃喝拉撒的,究竟是誰呢?當然是無形的『靈性』。以上藉用無形的風聲,能使萬竅發出萬種不同的聲音,證明無形力量的偉大,重申齊物論的重要。當大風吹過以後,萬物理應復歸於平靜,為何草木還在搖曳擺動呢?好像我們經過事物應對、或大風大浪的考驗以後,應該事過境遷,不留一點痕跡,達到『喪我』的境界,為何還會很多妄想雜念,無法清除呢?這是因為心中還有槓高、我執、我慢、我見、貪心妄想、怨恨、貪、瞋、癡三毒心::等,如何將這些妄想雜念去除呢,那就要履行中庸之道,胸懷大中至正,二六時中,不離方寸寶地,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時時歸零,達到『喪我』的境界,才能達到。總之,本段的意義,說明天、地、人三籟的分別與作用,雖然三籟的形狀、聲音,有千差萬別,例如人世間上,眾生百態: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猶如萬花筒一般,錯綜複雜,但是強調一切萬有的主宰,即是天籟,雖然天籟無形無相,卻是世間萬有的主宰。天籟者:靈性、老、道也,宇宙萬物的根源在『道』,我們從『道』而來,理應從『道』而回,如何從道而回呢?那就要修道,將本性不應該有的東西去掉,履行內聖外王、天人合一之道,如何是內聖外王、天人合一之道呢?那就是要依照本章所述的齊物論中的道理去做,先『喪我』,去掉我們的貪心、妄想、三心四相、我執…等。時時以良心作主,以慈悲智慧之心,來待人處世,認為世界上的每個人與萬物,都是合而同的,不起分別心,怨親平等,這是修道的基本功夫,也是本段齊物論的真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