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寒山僧蹤

寒山僧蹤



分類:佛曲欣賞

2009/04/05 06:46


夜客訪禪登巒峰
山間 只一片霧濛朧
水月鏡花 心念浮動
空不亦色 色不亦空


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
天地有醒醐在其中
寒山鳴鐘聲聲苦樂皆隨風
君莫要逐雲追夢
拾得落紅葉葉來去都從容
君何須尋覓僧蹤



 

Picture


寒山與拾得,並稱為「和合二仙」。


傳說中,寒山是文殊菩薩,拾得是菩賢菩薩。


西洋學者,則稱寒山拾得為人聖賢。


我們瞭解,仙為道家,菩薩為佛家,而聖賢,乃儒家的說法。


由此可知,寒山拾得亦禪亦仙的風骨,不僅對釋儒道三教有著深遠的影響;也改觀了全世界文學、哲學的面貌。


有許多的禪畫,總喜歡以寒山拾得為題材作「和合二仙圖」,在「和合二仙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寒山手持敝掃、亂髮逢頭而面帶癡笑的表像,但我們若品味過寒山得偈語禪詩,當能體悟表像內裡的真相。


「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釋,日出霧矇朧。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通。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我們知道了訪禪不必深山,而在心心相映的那一點靈犀。


若我們能望著「和合二仙圖」會心一笑,那麼,寒山的每一絲髮也不正絲絲入扣我們的慧心?


而癡笑,是笑那鏡中的癡客整日拂拭塵埃,卻忘了舉起掃掃將心中的「禪」、「仙」也一起掃掉呀!


願!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智慧與慈悲引領我們,掃盡一切無明,掃進一切包容。


 



Trackback URI: http://lilac120.mysinablog.com/trackback.php?id=1352819


 



這首曲是用蕭獨奏的,音樂平穩流暢,如靜靜的夜,月光照在我的心,心裏感覺一片寧靜。歌詞寫得太妙了,先是寫景,再由景生情。深夜訪禪登上了崎嶇的山巒,天地與山間只是一片朦朧的霧,並沒有市井的渲嘯,更沒有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功名利祿好似水中的月,鏡中的花,轉瞬而逝。一切諸法,世出世法,皆為一合相皆是幻有,皆無自性。轉眼看,還是只有佛法象明燈照亮眾生。人間的苦與樂伴著寒山的鳴鐘隨風飄去。眾生切 莫要 君莫要逐雲追夢,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逐雲追夢不可取,因為榮華富貴如雲消霧散,如夢境幻滅,得到的也似黃昏的落日。要放下一切,老實念佛,去掉貪、嗔、癡等一切惡念。象落葉一樣,來來去去都從從容容。我們是赤條條地來到世界,也要赤條條地到西方極樂去。君何須尋覓僧的足跡,還是靜下心來,老實做人,老實念佛,一心向佛。


此曲無德禪師評價得好: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博跳動就是鐘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



 

 寒山僧蹤 [選自龔一{雲水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