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為人之道~孝與順

為人之道~孝與順


前言:


「百善孝為先」揭曉了炎黃子孫於悠久歷史文化中,受到孝道美德的溫養,人人知孝行孝。如今功利主義掛帥,價值觀扭曲、道德衰落、連帶孝道亦敗壞淪喪,如何振興孝道,恢復固有之文化美德,實是當今你我之重要課題矣!


二、孝道之時代意義


    1.振興固有之文化美德---孝道昌行,炎黃子孫希望無窮。


2.孝道種子深植---社稷福祉.天下太平


3.現時代孝養之面面觀---孝順是一種必須學習與經營的人際關係。


三、孔夫子的行孝執照


    1.用「心」孝順父母---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2.惜身愛身,去不良皮氣惡習---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3.飲水思源,知恩.感恩.報恩---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


之以禮。」


四、結論


「孝」,乃德之本也!為人之道,萬不可不知,不可不行矣!一切善


行、美德也將因此而衍生。


 


 


1 則留言:

  1. 孝是發自內心的,好比男女戀愛一般,為何需要去規範? 親子關係也是雙方一起培養的,孝將親子關係定義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責任完全在子女身上。生而不養的父母要孝嗎? 因此孝的規範不但不合情也不合理。西方沒有孝這個字去規範關係,可是親子關係不會比台灣差。至於順則是更不合理,和父母不可以討論父母的是非問題嗎? 若是父母犯大錯而只是一昧的順,這就是孝嗎? 孝順本質上缺少西方與年齡無關的平等概念是儒家倫理上下關係的一部分。西漢獨尊儒家以利政權與社會的控制。因此中國人對上位與年長的較尊重,與被尊重者的行為、能力及思想脫節。這種文化的優點理應會促進團結,但中國的儒家已摻雜了佛教修身或修己的概念,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是最具體的描素。現代人追求人權,政治民主,言論自由,可是你若仔細想一想,我們的思想與行為常常被傳統的規範給綁死了,我們真的自由了嗎? 今天台灣談教改不成功、產業升級不成功、要有創新時可能要考慮台灣恐怕已達到傳統儒家文化的最大潛力。 當道德不是發自內心以身作則而需要用文字去定義時,那都是虛假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