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改善酸體質 飲食不是越鹼越好

改善酸體質 飲食不是越鹼越好


【張靜芬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多采多姿的世界裡酸甜苦辣不僅是味覺感受還經常被用來形容人生的經歷。有些事情一開始的時候很難我們形容是「吃到苦頭」但努力有成之後享受成果時就是「苦盡甘來」。就像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食物也不能用的來分辨其酸鹼性。


酸梅很酸它卻是鹼性食品而鹽巴很鹹卻是中性食品。酸鹼經由測量而來溶液中離子H+)濃度代表酸性濃度愈高就愈酸測量刻度為pH014數字愈小表示酸度愈強pH07代表酸性的範圍pH714是鹼性範圍pH7就是中性。


身體酸鹼以血液pH為代表正常人血液略呈弱鹼性範圍介於pH7.357.45之間維持恆定很重要。若血液酸鹼度有輕微變化pH低於7.35雖然仍在弱鹼的刻度上卻是酸血症pH高於7.45則為鹼血症這都是嚴重代謝失衡的症狀。


但不用擔心一般人並不輕易發生酸血症或鹼血症的狀況。坊間相信飲食酸鹼度可以輕易改變血液酸鹼度多吃酸性食品就會讓血液偏酸甚至認為偏酸的體質是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根源。其實身體有個很強而完整的機制保持血液酸鹼在恆定的安全範圍食物的酸鹼對身體的影響非常的小。


 


身體有三組自動自發調控酸鹼平衡的機制「緩衝劑」、健康的肺、健康的腎臟。


首先是血液中的緩衝劑「碳酸HCO3」和「重碳酸HCO3它們可以緩衝酸性、鹼性食物所帶來的衝擊。 當我們吃了所謂「酸性食物」例如動物性食物的肉、魚、蛋植物性食品的白米及麵粉製品或含磷、硫、等元素的食物經消化代謝反應後生較多負離子血液中的離子會增加。這時緩衝劑「碳酸根」會與離子結合適時將pH上升此化學反應會生二氧化碳CO2),最後再由呼吸排出血液中的緩衝劑和肺成功的將血液調節回到恆定的酸鹼度。


相反的當血液中鹼性過高pH上升的壓力也會使緩衝劑「重碳酸鹽」釋出離子調節使pH降到正常範圍達成緩衝效果離子最後再與體液中的氧根離子結合成水不影響酸鹼。


在這當中肺臟藉由增加的呼吸次數快速排除二氧化碳腎臟也協助緩衝機制將血液中過量離子、水和其他的緩衝成分經由排尿移除。若是因患有肺部疾病使得二氧化碳無法即時排除就可能發生酸中毒此謂「呼吸性酸中毒」。腎功能不全的人也有可能發生酸中毒即「代謝性酸中毒」。


因此對健康的人而言飲食的酸鹼性可能影響尿液酸鹼但並不太影響血液酸鹼。肉吃得多的人他的尿液可能偏酸性而吃素的人尿液就偏鹼性這都代表著身體對酸鹼的調節機制是健全的


一般而言植物性食品、豆類、蔬果類等雖被稱為鹼性食物但其有益於健康的因素並不在於能「改變酸性的體質」而是能提供動物性食品所沒的膳食纖維、植物固醇以及多種抗氧化劑等營養素


所以稱酸性食物為「壞」的食物鹼性食物為「好」的食物以為鹼性食物可以改變癌症或或慢性病的體質這樣的法並不恰當。飲食不是「越鹼越好」而是「均衡」最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