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低溫烹調少吃到致癌物質
想吃得健康,需用對烹調方式。想要把食物中的營養都吃下肚,不是只有吃對食物,還得煮對方法。烹調時間、溫度是影響營養素去留的重要關鍵。國外有不少研究認為,像蒸、燉、煮這些相對低溫的烹調方式,較能保留營養素,對人體也比較健康。研究人員發現,像大麥、麵粉等用蒸的方式,營養成分可以保存95%以上,但如果是用油炸的方式,維生素B2和葉酸會損失50%以上,維生素B1幾乎無法保存。 雞蛋用蒸的,不僅營養保存多,就連消化率也較好。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系講師徐近平解釋,蒸的方式是透過汽化熱加熱,熱含量高可縮短烹調時間,且不直接接觸水,不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因此比水煮更易保留營養素,也可以保留食物的鮮甜原味。而燉的溫度通常在98?100℃,建議燉的時候不要放太多水,連湯汁一起吃,把流到湯汁裡的營養素也吃進去。 100℃低溫烹調 少吃到致癌物質:一般煎、炸、烤等烹調方式都會達到180?300℃,高溫不僅破壞營養素,還可能讓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產生異變,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蛋白質類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脂肪類則易產生苯并芘類致癌物,碳水化合物會因此產生較多的丙烯醯胺類物質。 但最令人害怕的就是高溫烹煮所產生的梅納反應,也就是食物的褐變。它是食物色香味的來源,但它會使蛋白質或脂質與醣類結合,造成糖化反應,釋放自由基,甚而使人體功能受到影響。 而這些糖化反應的最終產物就是最終糖化蛋白(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AGEs),研究已發現,它可能與身體的發炎反應,或是像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阿茲海默症等有關。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老人醫學教授、同時也是糖尿病與老化實驗部門的負責人娃拉莎拉博士(HelenVlassara)表示,在高濕度情況下進行的短時間低溫烹調,比如說蒸或煮,也許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最終糖化蛋白的含量。 他們在實驗中將24名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讓他們食用經過不同方法處理的雞、魚和肉,結果發現,蒸、煮的烹調方式能夠將人體內與飲食相關的最終糖化蛋白含量降低33?40%。 一星期中,不妨多幾餐嘗試蒸、滷、燉、煮等相對低溫的烹調方式。不過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提醒,草酸、植酸較多的食物,如蘆筍、菠菜、冬筍、豆類等,不建議用蒸的,恐怕影響鈣、鐵的吸收。
食譜設計: 邱寶郎現任餐飲顧問,曾任六福客棧行政主廚,亦曾擔任吉里巴斯總統訪台國宴主廚,出版過《100道蒸煮料理》、《滷燙燉焗蔬菜》等十數本食譜。 營養分析: 游能俊診所營養師李怡慧 咖哩煮白花椰菜(4人份) 材料:白花椰菜300克、鴻喜菇1朵、紅蘿蔔1/2條、青蔥2支 調味料:咖哩粉2大匙、鮮奶200cc、鹽巴、黑胡椒粉少許、水適量 做法: 1.白花椰菜修成小朵狀,泡水洗淨備用。 2.將鴻喜菇去蒂,紅蘿蔔切片,青蔥切段狀備用。 3.炒鍋先加入一大匙沙拉油,再加入咖哩粉,以小火炒香。 4.接者再加入白花椰菜翻炒均勻,及做法與所有調味料。 5.最後蓋上鍋蓋,以中小火燉煮15分鐘即可。 營養分析(1人份) 熱量131.7大卡、粗蛋白6.2克、粗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15.5克、膳食纖維7.4克、膽固醇7.3毫克、維生素C59.1毫克、鈉1148.3毫克、鈣156.9毫克、鐵56.7毫克 豆漿蒸時蔬(4人份) 材料:蒟蒻結10條、竹筍1支、紅甜椒1/3粒、金針菇1/3把、薑10克、香菇3朵 調味料:豆漿200cc、素蠔油1大匙、香油1小匙、鹽巴、白胡椒粉少許 做法: 1.竹筍切絲,紅甜椒切小丁,金針菇去蒂,香菇與薑切片備用。 2.取一個水盤加入蒟蒻與做法的所有材料,再加入所有調味料。 3.加蓋後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入1杯水。 4.大約蒸15分鐘便大功告成。 營養分析(1人份) 熱量85.6卡、粗蛋白4.3克、粗脂肪2.4克、碳水化合物13.0克、膳食纖維6.2克、膽固醇0.0毫克、維生素C14.9毫克、鈉1024.9毫克、鈣36.7毫克、鐵9.4毫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