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大藏經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研習筆記----1




大藏經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研習筆記----1


沉檀 1.指沉香木和檀木。二者均?香木。


擲地有聲:形容文章 寫得很好 很有份量(所以丟到地上 才會有聲音。


同?(同轍)ㄊㄨㄙˊ ㄓㄜˊ同道者。?思想、行?一致。比喻?一。


經藏梵文 s?trapi?aka 的意譯,又譯為修多羅,音意合譯為「素怛纜藏」,是三藏之一,指釋迦牟尼諸弟子所傳述的釋迦在世時的說教,以及其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南傳佛的經藏相當於阿含經大乘佛教的經藏包括更多典籍。經(s?tra舊譯修多羅,原義為??(線),表示佛陀所說的法如同絲線,能貫穿一切義。又譯作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謂之契;貫穿諸法深義,攝持所化眾生,謂之經。藏(pi?aka),有蘊積、包含義,是指古時一種可盛放物品的篋(或籃子)。因為此 pi?aka 含括一切所應知、應行、應證的法義,所以 s?trapi?aka 意譯經藏。


律藏巴利語Vinaya-pi?aka梵語vinayapi?aka),又稱毘奈耶藏,佛教術語,為三藏之一,是毗奈耶的集合,內容是有關佛教戒律的規定與討論。雖然不同宗派的細部戒律不盡相同,也各自有不同的見解,擁有自己的毗奈耶,但是根本的波羅提木叉則是相同的。


論藏又稱阿毘達磨[1]梵文abhidharmapi?aka),三藏之一,的集成。論藏中包含了四種有關於生命終極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這四種究竟法,意在對眾生進行了分析和解說,一切都是因緣條件和假合。《大藏經》是佛教經典匯編全集,它包括經藏、律藏、論藏三部分內容。經藏收錄佛陀在世時所宣說的一切教法;律藏收錄佛陀為信眾制定的一系列日常行為準則;論藏則是佛弟子對經藏、律藏所進行的研究和解釋。可以說一部《大藏經》浩如煙海,囊括幾千部經。


人心惟危人心是可以受污染的妄心,情慾叢生,有善有不善,所以說危殆不安也。


道心惟微-道心者智也,性也,是清靜靈明之本性,純善無惡,智體圓明,微妙莫徹,故曰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精者明也,一者誠也,惟精以至昏沈,惟一以治散亂,所以以最精粹,獨一無二的大道,才能反妄歸真,明善復初。


允執厥中允:誠然。執:守厥〈ㄐㄩㄝˊ〉:其。中:中庸之道。能秉持中庸之道,形容處理事情能把握中正平和的精神,不會太過或不及。就是隨順正道,歸依真理也。


三藏十二部經所謂『三藏』,即是經藏、律藏、論藏三者,而所謂『十二部』,即是《大乘義章》所云:十二名者分述之如下:


(一)【修多羅】。是外國語,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誕貫華,故


   名為綖,與前經義,大況相似。
(二)【祇夜】。此翻名為重誦偈也,以偈重誦修多羅中所說法義,故名祇夜。
(三)【和伽羅那】。此名授記,行因得果,目之為記,聖說示人,故稱為授。
(四)【伽陀】。此翻名為不重頌偈,直以偈言顯示諸法,故名伽陀。
(五)【憂陀那經】。此翻名為無問自說,不由諮請,而自宣唱,故名無問自說


經也。
(六)【尼陀那經】。此翻名為因緣經也,籍現事緣,而有所說,名因緣經。
(七)【阿波陀那經】。此名譬喻,如百喻等立喻顯法,名譬喻經。
(八)【伊帝越多伽經】。此名本事,宣說他人往古之事,故云本事。
(九)【周陀伽經】。此名本生,陳已往報,稱曰本生。
(十)【毘佛略經】。此名方廣,理正曰方,義備名廣,教從旨因名方廣經,若


依小乘,語正稱方,言多曰廣。
(十一)【阿浮陀達摩】。此翻名為未曾有經,青牛行缽,白狗聽法,諸天身量,大地動等,曠古希奇,名未曾有,說此希事,名未曾有經。
(十二)【優婆提舍】。此名論義,問答辨理,名論義經,
   
總而言之,佛法乃是唯一能探求『人生宇宙真諦』之學問,佛教亦是唯一能  指導吾人,如何斷除煩惱、了脫生死、超出三界、寂靜涅槃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宗教。


浩瀚ㄏㄠˋ ㄏㄢˋ----水勢廣大的樣子。


文學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佛學又稱為佛理,是指佛法的義理,也就是諸佛所覺悟的真理,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因為安住生死)和出世間(解脫生死)的學問,而它本身也類似一般所謂的「學問」,所以稱它為「佛學」。 可以說:佛教是以信仰為主,佛法是以實修為主,佛學則以理解為主。佛學是依據的理論。


道學:道家、道教之學說。


智慧是一種人類心智上的特殊能力,它能夠快速而且深度了解事物、人心、事件、狀況,擁有能夠以思考分析、通達情理或尋求真理的能力,它和智力聰明不同,智慧更重視人生哲學上的能力。有智慧的人稱為智者。中國古代「知」與「智」通,故「知」就是「智慧」。


佛教八大宗


三論宗:又作空宗、無相宗、中觀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破相宗。以著重闡揚諸法性空,故又稱法性宗。


天臺宗中國佛教宗派。因創始人智顗(ˇ安靜,莊重恭謹的樣子)住浙江天臺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


唯識宗係佛滅度後五世紀, 各祖師創立佛教八大宗之一。偶像係玄裝法師譯的經。係以唯識理論為基礎。是將人的心識分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加上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識。中國佛學唯識宗直接繼承印度大乘佛教有宗,亦稱瑜伽行派或唯識派,對於大乘佛教來說,空、有兩宗猶如鳥之兩翼、車之二輪,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所以空、有兩宗是學習佛學的關鍵。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


律宗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因著重研習佛教戒律嚴肅佛教戒規而得名為唐朝高僧道宣所創因其理論依據《四分律也稱四分律宗也因道宣最後在終南修行律宗也稱南山律宗南山宗


淨土宗歷史淵源傳自古印度佛教念佛法門。淨土法門在中國起步於漢晉時代的東林寺之慧遠大師始於北魏曇鸞經唐代善導法師613年-681年)發揚光大。


華嚴宗又稱賢首宗漢傳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華嚴經》為所依,故稱為華嚴宗。以唐之帝心杜順和尚為始祖,雲華智儼法師為二祖,賢首法藏法師為三祖,清涼澄觀法師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師為五祖。宋朝加入馬鳴龍樹而為七祖。實際創始人是法藏,但傳統上以龍樹菩薩為初祖。因法藏受封賢首國師,故此宗或稱為賢首宗


禪宗:始自釋迦牟尼佛,傳至達摩祖師----六祖慧能大師,之後傳承五宗七家:臨濟宗、溈仰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等五家,史稱「一花開五葉」。到了宋朝,又從臨濟宗產生了黃龍派與楊岐派,合稱七宗,從此盛行通稱為「五家七宗」的新禪風。主張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宗旨,傳承在家一脈為一貫道。


密宗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四世紀時出現在印度。這一系的佛教,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而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則被稱為顯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