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故事-243----來意不誠,退回原處
中庸第二十四章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非常誠心的人,內心毫無物慾雜念,自性清明,可以預先知道未來的事情。因為有至誠之心,就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就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就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同參矣。証明本性可以通達天地萬物而為一體。蓋天地萬物都是由道所生,回歸於道的本體,讓本性清靜無染,純善無惡,圓明具足,天理就能流通,萬事萬物無不通達矣。如果修辦道,來到寺廟或佛堂拜拜,疑三惑四,毫無至誠之心,不但毫無所獲,甚至會發生不可思議的後果,以下就是一例:
有一天,南海普陀山在作慶典,當時有一位很有錢的信徒,買了兩隻六十斤的蠟燭,還帶了一位小孩,前來點燈拜拜。普陀山的點燈師非常高興,當點完富翁的蠟燭以後,當時又有很多人前來點燈,點燈師就將富翁拿來的蠟燭移開,再插上別人的蠟燭,讓富翁看了很不高興,他認為點燈師要把他的蠟燭拿去賣,心裏起了嗔恨心,就回去了。回到半路,突然他的小孩生了一場大病而死去,富翁非常傷心,就買來棺木,將小孩子的屍體放入棺木裏面,很悲傷的回家了。當富翁回到家裏的門口,突然看到自己的孩子從遠處跑過來,叫聲爸爸!爸爸!你到那裡去呢?為何到現在才回家?富翁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沒有死,非常驚恐,明明小孩子已經死去,為何會出現在眼前呢?就將棺木打開,當將棺木打開以後,發現裡面裝著二隻蠟燭,裏面了八個字,曰:「來意不誠,退回原處。」富翁看了以後,非常後悔,不應該沒有誠心,對佛祖不敬,內心存有一點點的疑惑,以後更要誠心的去普陀山拜觀世音菩薩,以報答祂點化之恩。
【啟示】:
從以上的故事啟示我們,我們要時時抱著虔誠的心、至誠的心、感恩的心,前來修辦道。活佛老師說:「修道不離身,打鐵不離砧,天人成一貫,顯出道尊貴。」可見修道不可以離開身心,要以至誠的心,借假修真也。如果不以至誠的心來修辦,將經典或前賢所說的道理當耳邊風,對仙佛疑三惑四,或等待身體欠安的時候,才要修辦道,已經來不及了。
來意不誠拜佛仙
退回原處顯奇玄
學修講辦真明路
積德行功返昊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