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清靜經釋義4


清靜經釋義4


【經文】: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註解】:上士:品德高上,深明道理的人。下士:德淺識薄,而且執著的人。


【解釋】:太上老君說:德學兼優上等的賢人,他的修養與世無爭,深明道理,處事依循天理,清靜自然,與世無爭;德淺學薄的下等愚人,因為固執己見,不明真理,自恃才德,時常與人爭執。


【心得記要】:


1、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清靜經與道德經都提出上士與下士,老子指出上士就是智慧比較高,心性比較清明的人,因為明理,處世圓融,聞道以後,勤而行之,與世無爭;而下士智慧被遮蔽的人,靈明埋沒,執著妄想,聞道以後大笑之,因為固執己見,喜好爭執也。


2、釋迦牟尼開悟見性以後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但因執著妄想,所以不能證得」,可見執著妄想,不明真理,喜好爭執,是障道的主要原因。


3、為甚麼會有爭執呢?最大的原因在於心中有執著,執著自己的意見、能力、想法,執著自己所學,以偏概全,自以為是,逞強鬥勝,心性難以提昇,故稱下士。


4、上士者,追求真理,心胸開闊,與聖人的心相契合,心量容下天下萬物,韜光養晦,謙虛禮讓,合光混俗,不露鋒芒,行功立德,不與人計較,故上士無爭也。


5、修辦道的人,三施佈道,做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一切隨緣,無有紛爭,即清靜矣。


【經文】: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註解】:上德:言行依道理而行,有功德恩澤於世之謂。


【解釋】:一個有修養,品德高尚的上德之士,他的修養已經達到至善之境,功勳德澤廣被人間,並不執著於他功德的多寡。一個道德修養未達到至善境界的人,心中充滿執著的念頭,雖然行了一些小善,卻時時惦念在自己的心中,像這種人,自恃有德,其實是因為他不明白道德的原故。


【心得記要】:


1、上德不德:跟上段所說上士無爭,是有連貫性的,因為上士既然無爭,自然淡薄名利,不與人爭長論短,修養已經達到無極至善之境,超越氣、象、陰陽對待之外,只以行功立德為份內事,故云上德不德。


2、下德執德:下德執德跟下士好爭一樣,因為後天的習氣未能除盡,不明真理,心理產生執著的念頭,雖行善事,口說善言,但是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善行,而自矜自誇,廣為宣揚,這種人,就是因為不明白道德的原故。


3、執著之者:金剛經一合理相第三十分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因為世界是由無數的微塵所集合而成,但是這些微塵眾,不能常在,終有改變的一天,故云不可說。但是凡夫之人,貪住妄境妄法,為諸物慾假相所矇蔽,光明的本性被污染,執著物慾,致本末顛倒。


4、不明道德:因為心中充滿了貪求之心,執著之念,愚昧無知,貪求聲色,爭名奪利,好高騖遠,刻薄成家,行善欲求人知,如此謂之不明道德的人,誠如道德經第二十四章曰: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5、朱子曾言:「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修行之人,要行無住相布施,行無為之道,效法上德之士,不落入「有」、「無」之爭執,才能恢復清靜光明的本來面目。


【經文】: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註解】:妄心:虛妄不實的分別心。


【解釋】:天下的眾生,所以不能得著真道的原因,是因為有了貪妄執著妄想的心。


【心得記要】:


1、眾生者眾法之因緣所生,也是眾人之所共生,乃是眾多生死的集合。金剛經第三分,釋迦牟尼佛將眾生分為十大類,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統稱之為九六原子。


2、真道就是讓我們走的回天之路。欣逢三曹普渡,道降庶民,凡有機緣的善男信女都能得聞至尊至貴的真理天道,回天明路。


3、四書大學篇曰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呼?」邦畿是一國之中央政府所在地,是百姓最樂意居住的地方。而一隻小小的鳥它都會找尋最好、最安全的地方做為休息的場所,而萬物之靈的人類,連一隻小鳥都不如,不會尋找最至善永居之處,因為被貪妄心所埋沒之故也。


4、因為眾生累劫以來的習氣、毛病、冤欠、無明等的干擾,以致有貪妄的心,又被外面的物欲所迷惑,迷失了本來靈明的自性所致。


5、所以妄心是障道的因緣,要得真道,修行證果,首先要革除妄心,去除物慾,其方法是遵儒家講的格物致知,佛家的掃三心飛四相,道家的清靜、不可有慾,使心不亂,才能做到。


【經文】: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註解】:驚:驚恐、害怕不安。著:接受、附著。


【解釋】:上章闡述眾生不能得悟真道的原因,就是有貪而無厭的妄心,既然有貪而無厭的妄心,就會驚動原本清靜的元神,既然驚動原本清靜的元神,這個時候元神退位,識神當家,受驚動的元神被識神所左右,心意向外奔馳,就會著相於外面的萬事萬物了。


【心得記要】:


1、妄就是虛妄、不真實,妄心一生,真心就不見了,好像黑暗一到,光明就不見了,光明來的時候,黑暗就消失了。因此妄心生出來的時候,真心就消失,道理也是一樣。


2、道家講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神本來在真心、真性裡面,因為有了妄心,就驚動了清靜的元神。妄心識神因而趁機當家。


3、妄心識神趁機當家作主,因而生出很多千千萬萬個妄念,妄念一生出,便消散元神,元神把持不住,只有隨境移轉而附著於萬物了。


4、元神被妄心所佔用,使元神驚動而不安,元神斯時必然昏昧而不靈,精神耗散,又附著於萬物而迷失,元神必然越墮越深。


5、消除妄心,淡泊名利,以遣慾、澄心的功夫,迴光返照,恢復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則神不驚,物不著矣。


【經文】: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註解】:貪:貪著七情六慾之境不離。求:索取追求。煩惱:心燥惱怒的意思。


【解釋】:既然接觸了萬物,就會生出不想離開,而有索取的心,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世間的事物並非盡人所願,如果求之不可得,就會生出無窮無盡的煩惱與不安。


【心得記要】:


1、既著萬物:人降生後天以後,是由先天河圖而轉為後天洛書,洛書是相剋之理,一般凡夫俗子被後天三界五行所拘,著於萬物的美色、榮華、富貴、私心偏見等,靈性被污染,因而無法恢復原來的光明。


2、即生貪求:既然降生人世間,被三界、五行、八卦所拘束,其中以酒色財氣、名利恩愛:等八魔的引誘最為利害,一旦接觸以後,便貪求無厭,難以自拔。


3、既生貪求:一般眾生是眼觀美色起淫念,耳聽惡聲出穢音,鼻聞香味思飲食,口貪牲靈開殺戒,心生邪念起狠毒,意追邪情起思維,手亂舉動不端莊,足行邪地想非非:等。一心想入非非的貪求、強求,其實世間的萬事萬物,那是貪求即能順心如意而獲得的呢?


4、即是煩惱:富貴名利既然不是強求就可以獲得,如果沒有獲得,就整日悶悶不樂、煩惱、痛苦與不安,又貪求所獲得的結果,又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煩惱,如此循環交替的結果,永遠在煩惱之中打滾,使元神不得清靜。


5、解脫煩惱之道,以無所求,不動心為座右銘,抱持知足常樂,清靜無染的道心修辦,才是最佳的明路。


【經文】: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


【註解】:憂苦:憂愁苦惱。濁辱:污穢與恥辱。


【解釋】:對於世間的萬事萬物,當追求不到的時候,便生出許多煩悶惱怒的事情出來,在煩悶與惱怒之中,想入非非,妄念一動而做出很多矜傷害身、心靈等、健康的犯罪行為,因而遭受到許多的污濁與恥辱。


【心得記要】:


1、煩惱的涵義有四種,即不安、散亂、不淨、無知。煩惱的根源起於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等。


2、佛世尊要修行人發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其中的「煩惱無盡誓願斷」,列為修行重要的功課之一。


3、貪求是煩惱的主因,人類因為受到生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緣故,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物質的接合,而產生心理六識(見、聞、嗅、嚐、覺、知)的需求,向外界追求物質的滿足,而引來無窮無盡的煩惱以及污濁恥辱。


4、要降伏身心,斷除煩惱妄想,只有修道一途。首先須發四弘誓願,效法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之知足常樂精神,以智慧觀照自性,學習彌勒祖師的笑口常開,心胸坦蕩,肚大能容,才能做到。


5、「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古聖王堯帝的十六字心傳,因為人心昏沈散亂,心傾危殆不安,又道心晦暗不明,只有奉行中庸之道,不落邊見,才能遠離煩惱塵勞的牽纏,這非要下一番苦心修練才能達到。


【經文】: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註解】:流浪:漂泊不定。苦海:指紅塵中無窮的苦境。


【解釋】:當遭受到污濁恥辱以後,罪過錯越積越深,越是飄泊下流,不知生來死去的門戶,永久沈淪在無邊無際的苦境之中,難以超脫,並且永遠失掉了真常不朽的真理大道。


【心得記要】:


1、人有三個籍冊,一是理天,是原靈孕育的總場所,靈性的故家鄉;二是凡間,好像旅社一樣,暫借我們居住;三是地獄,是犯罪者的懲戒所。所以人類流浪到凡間來,是暫時藉我們居住而已。


2、人類流浪到地球來,被後天環境所拘束,認假作真,妄了源頭,嗜慾無窮,造罪無邊,失去了寶貴的大道,因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流浪六道輪迴,永無休止。


3、因為不知道修道,不知道行功立德,以消冤業,所以常沉淪在苦海之中,不能脫離六道輪迴,受到人間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等苦的侵襲,永難脫離。


4、道德經第十三章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為甚麼身體是禍患呢?因為有了此身,流浪於生老病死之中,若能將自己的榮耀與尊貴,推給天下的人,將貴重自己的身體,去拯救天下的眾生,這種的人,立己達人,一定可以超脫苦海,修道成真。


5、歇即菩提,能夠放下萬緣,息下貪求,屏除妄心,不執著,常住真心,二六時中,不離這個⊙,積極修辦,必能返樸歸真,歸根認。


【經文】:真常之道,悟得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註解】:悟:窮究真理,心領神會的意思。


解釋】:真實不虛,恆久長存的聖道,能夠開悟見性的人,自然會得到妙諦,而真正悟透道理的人,便能獲得清靜,達到死而不亡者壽的境界。


【心得記要】:


1、真常之道,即一貫大道、性理真傳也,它的真傳包涵了天命真傳、道統真傳與心法真傳,乃是眾生返本歸鄉的一條光明大道。


2、悟者用直心了悟五口,五口者即眼耳鼻口玄關也,其中以玄關竅為身心的總持,是靈性居住的至善寶地,儒家謂明德,佛家謂降伏身心如是處,道家謂玄牝之門,天地之根。


3、凡能悟透真常之道的人,便能知道道的根源,生來死去的門戶,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曰:「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聖人只要抱守一(道),就可以做天下眾生的楷模,唯有悟道的聖人,才能做到。


4、達摩寶傳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六祖壇經曰:「諸佛妙義,非關文字」,又曰:「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可見修道並非紙上談兵,能夠接受明師指點,領悟道的奧妙,加以信受奉行,是返本還源的秘訣。


5、永恒常存的真道,如今 皇天悲憫,普降天下,慈舟暢行人間,凡有緣得受真傳者,能夠了悟道的至尊至貴,從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立己達人,終身而不退者,必能恢復清清靜靜的本性,定入聖位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