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勞保年金可能減損,現在仍在埋首努力打拚的年輕人,究竟該怎麼辦?千萬別等到退休之後才來懊惱,專家建議,自提六%加碼勞退新制是基本動作,最好再自行準備完整退休投資計畫。
「退休後,你想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與好友一同喝茶聊天,享受輕鬆愜意的午後時光;或是旅居世界各地,細細品味遊覽各國的風俗民情?
這些看似理想的生活情景,恐怕很難不做一點努力,就憑空得來;尤其人生中的意外很多,無論是健康、工作、生活,能夠預料的事情實在太少。現在,就連多數勞工寄予厚望的勞保年金,都有可能大打折扣,成為未來極大風險之一,年輕勞工隨時都要有「靠自己」的心理準備。
根據世界銀行建議,中產階級族群的理想所得替代率應在六○%以上,而高所得族群則應為五○%。
第一步:省錢腦袋升級主攻「必要開支」
以台灣現行的勞工退休金制度,「勞退新制」應可提供二四%左右的所得替代率,勞保年金則能提供四六%的替代率;兩者合計,勞工退休後可獲得約為原本薪資七成的退休金。
但依照現有制度,為了達到領取這合計約有七○%替代率的退休金,已經三十歲的人,必須在踏入職場後接下來的三十五年內,不能面臨失業、不可提前退休,還要勞保基金一直有足夠資金支應,唯有個人、企業與政府一切維持原狀、沒有意外的情況下才能成真。「只可惜,這些因素都不在我們可自行控制的範圍內。」具有精算師執照的專精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葉崇琦指出。
如今,「意外」真的來了!日前勞委會已明白指出,以現行制度,勞保基金將在十九年後面臨破產,意味著這個支撐四六%替代率的勞保基金,屆時可能「一毛錢都發不出來」,現在的年輕人,到時後則有可能一毛錢都領不到。
當然,也有可能未來幾年勞保基金為了「延年益壽」,將年金給付加速「向下調整」,所得替代率一路七折八扣;如此,雖然領得到錢,但折扣後的勞保年金能夠剩下多少,誰也不敢保證。年輕族群如何自救未來,彌補勞保年金的可能減損?
宏觀財務顧問平台總經理邱正弘坦率指出,在政府管理能力不足、績效不彰,外在環境無法改變,個人收入也難以快速增加的情況下,「只有改變自己的腦袋,才能找到生存之道。」他強調,要搶救未來,必須先從觀念著手。
「一般人都會說,省錢的第一步,是分清楚『想要』和『需要』的差別,但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必須想得更多。」邱正弘說,現在年輕人的處境堪稱「四面楚歌」,存款利率低到不能再低,投資環境被一連串的金融海嘯破壞殆盡,職場升遷加薪也大不易;因此,必須要有「非常手段」執行省錢作戰:不只是要分清「想要」和「需要」,更要進一步地增加另外一項消費分類──「必要」。
他認為,只有被列到「必要」的消費項目,才是真正的「不能省」,「如果是需要,或許能夠等到存夠資金再行添購,至於想要……,」邱正弘半開玩笑地說:「就盡量克制吧!」
第二步:善用「個人帳戶」加碼勞退新制
他提醒,「活在當下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即使是三十歲的年輕人,都要開始釐清個人財務目標,藉由記帳方式搞清楚自己所支出的每一筆花費。嚴格執行「想要的可以忍、需要的可以等、必要的不可省」這種消費習慣。舉例來說,吃飯為生活必要開支,但不需要餐餐選擇高級料理;上班時需要一輛車子代步,卻不必立即購入最想要車款,「平時量入為出,才是進行退休規畫的成功關鍵。」
邱正弘認為,每人都應事先備好一筆緊急預備金,「畢竟這是一個失業率居高的年代,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失業、短期之內苦無收入的時候。」因此,想盡辦法保留三到六個月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是基本的安全考量。
有了一筆作為後盾的保障以後,再將每個月必需開支扣除,剩下的資金七成全用來進行投資。例如月薪三萬五千元,扣除必要開銷二萬元,就要留下約一萬元資金做穩健投資部位,其餘五千元則可用來投資其他積極標的。
投資什麼呢?葉崇琦建議,不妨從「加碼勞退新制」開始著手。「勞保年金」與「勞退新制」兩者之間的最大差異,簡單地說,在於「勞退新制」屬於「個人帳戶制」,自己的錢、提撥到自己專屬的退休金帳戶,沒有「基金破產領不到錢」的疑慮。
「所以,我強烈建議每個人,一定要選擇從薪資中『自提六%』撥入勞退新制的帳戶。」葉崇琦說,雖然勞退新制的所得替代率並不算高,目前政府操盤的報酬率也算不上亮麗,「但至少放在這裡的錢不會不見,此外,自提的金額還能享有免稅優惠。」
一般而言,勞退新制能夠提供的所得替代率約為二○%左右,若能再「自提六%薪資加碼」,時間拉長後,所得替代率可望再增加二○%,達到四成左右的所得替代率。退休時,如果勞保年金真的不幸只剩下「打對折」的給付,那麼,「自提六%」的加碼效果,應該已能有效彌補勞保年金的減碼損失。
第三步:擬定退休目標報酬精算缺口
不過,年輕的勞工朋友們,還是要為「最悲慘」的戲碼預做準備,如果退休時,勞保基金真的「如期破產」,一毛錢都領不回來,那麼又該如何補足這退休財務的最後一塊拼圖?
「如果勞退新制能夠達到四成左右的所得替代率,基本上,應能讓你的退休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水準,足以應付『必要』開銷;接下來,就看你要不要為退休後的『需要』和『想要』布局。」邱正弘認為,每個人都該試著找到自己的「退休金目標」,從想像退休後的生活開始,再想這樣的生活每年約需多少資金,乘上你所預期的餘命,就能得到一個金額目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