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不運動比三高可怕--葉金川

不運動比三高可怕--葉金川

  最近我去聽一位運動醫學與復健科的醫師演講,題目叫做「不運動比三高可怕」,對此我很懷疑,是否有點誇大其詞?因為這實在是顛覆我的認知,所以我很仔細地聆聽,看他是怎麼說的?
健康危害因子的排名
   一般我們的知識,影響健康的因子,排名第一是菸害,台灣每年死亡的15萬人中有18%,共2萬7千人死於菸害。排名第二就是肥胖,但肥胖是症
狀,它不是一個直接致病因子,而是症狀或結果,導致肥胖有兩個主要原因,就是「不健康飲食」與「不運動」,所以真正排名第二的因子應該是不健康飲食,排名
第三則是不運動,排名第四就是不安全行為,諸如酒駕、未戴安全帽、未繫安全帶等等,而在之後的排名就是酗酒、檳榔、心理問題(如憂鬱)、不安全性行為等
等。
切入角度不同
  先來探討一下「不健康飲食」的排名為甚麼會在「不運動」前面,其實就是從「死亡率」的來看的,如果換個角度,從「健康」的觀點切入,不運動所涉
及的層面的確更廣泛?飲食與運動是一個卡路里「進、出」互動的過程,飲食攝入卡路里,而運動消耗卡路里,進多出少造成肥胖,進少出多造成營養不良,進多少
出多少的均衡狀態才能維持健康。
運動的全面性功能
  依照WHO資料,世界上有十分之一的人處於飢餓狀態,而有四、五成的人口飲食過量,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而且發展中以及未開發國家的肥胖人口偏
多。事實上,均衡的飲食只能改善新陳代謝,而運動的功能卻是全面性的,我在「運動與健康」一文中提到,運動對於「體能(心肺能力、肌力及肌耐力、身體組
成、柔軟度與平衡能力)、骨密度、骨頭關節韌帶、腦部神經、精神狀態、自主神經、免疫力、修復力與抗氧化能力、胰島素等方面」全都是有好處的。
   例如老化最容易失去平衡的能力,所以老年人常會跌倒導致骨折或併發症,對生命危害很大,而肌肉則是儲存熱量最好的地方,不會形成多餘的脂肪堆積而導致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也可降低罹患乳癌、大腸癌、子宮體癌的風險。
心理與社會功能
  另外常被忽略的是心理健康與社會功能的問題,運動能讓大腦感到愉悅,心情就會變好,可紓發壓力,而且運動也可以是一項好的社交活動。人基本上就
是一個團體的動物,透過各式各樣的運動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所以說運動富有生活調劑的社會功能一點都不為過呢!當然有些人會說吃飯、喝酒也
是社交活動啊,但是顯然那不是健康的社交活動,酒友比不上跑友、球友、車友來的健康。
   運動的好處有百百種,再回頭與健康均衡的飲食相比,就會是了無生趣,鹽酥雞、炸薯條、珍珠奶茶,好吃卻不能吃,內心每天都要上演人性大對抗的戲碼,而運動是順應人體自然的天性,可以是有趣、好玩的。
運動改造大腦
  哈佛精神科醫師John Ratey在他寫的「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也提到運動對社會功能的改善,包括工作注意力更集中,學生讀書專注力更好,就等同於考試藥丸
(inderal),考試前吃一顆,可以讓緊張的心情沉澱下來,冷靜地思考試題,自然成績就會比較好,有規律運動的人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有運動嗜好的
人,相對地抽菸、喝酒、沉迷網路遊戲的時間就變少了。
運動的保養作用
  在市面上充斥著許多保健食品,例如葡萄糖胺,宣稱可以補充身體內不足的養分,葡萄糖胺是軟骨修復的原料,是膝蓋的保養品,但很重要的觀念是,這
些養份其實食物中就有,除非飲食不均衡,才要補充。骨質疏鬆是沒運動造成的,維他命D及陽光是維持骨密度的媒介,骨質疏鬆不一定是缺鈣造成的。要修復軟
骨、防止骨鈣流失,必須要依靠良好的新陳代謝來吸收,養分就像是蓋房子所需的原料,而良好的新陳代謝則是建築工人,所以到頭來還是要回歸到規律的運動使身
體運作正常。
身心靈健康
  為什麼要重視不運動的嚴重性,我再次重申,如果從「對人體的致病及死亡率」的角度來看,不健康飲食造成的影響的確比不運動來得大,但如果用「對
人體的好處」的觀點,運動對身體的益處則比健康飲食大得多了!運動讓你的生活品質提升,活得更快樂!換句話說,身心靈健康才是健康的真諦。
運動不只是為了減重
  總而言之,說不運動比三高可怕是有道理的,但是並不是說三高不可怕,我希望本文可以說服更多的人從事規律的運動,並養成終生的習慣,而不是用激烈的節食手段來減重,或是吃來路不明的減肥藥,那對身體只是害多益少。
  朋友們,是時候該穿起你的球鞋,走向戶外開始運動吧!

    James  Tse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