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簡便的養生療法,看倌們再不做的話,其他的養生運動都甭試了
每天擠壓肚臍眼 萬病自滅非常方便,靈不靈試了就知道
激發元氣和元神,就要到它們居住的地方去找到它們,這個地方就是“神闕”。神闕是一個讓人返老還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對於養生或療病來說,每天壓肚臍眼兒也是妙用無窮的一招。
方法很簡單:只要用手指壓在肚臍眼上,不需要進行任何揉動,根據自己的舒適程度調整一下按壓力度的大小就行了,如果感覺壓得太緊,就放鬆一點,如果感到太鬆了沒感覺,就壓重一點。按壓時要平心靜氣,把意念集中在肚臍眼兒上,數自己的呼吸,數到100次,壓臍的時間就夠了,每天壓一次即可。
有一位失眠患者,堅持了一段時間壓臍後,打電話問:“你說要自然呼吸100次,我只數到50次就睡著了,怎麼辦呢?”
還有一位性功能障礙的患者,堅持每天晚上臨睡前壓臍,3個月後性功能就恢復了正常。
肚臍眼兒就是神闕穴,在任脈上。闕,是君主所居住的宮城的門,“神闕”就是元神的門戶。
民國時期的針灸奇書《會元針灸學》上寫道:上則天部,下則地部,中為人部,兩旁有氣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腕,下有胞門、橫戶,臍居正中,如門之闕,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時,先生臍帶如荷莖,系於母之命門,天一生水而生腎,狀如未敷蓮花,順五行以相生,賴母氣以相轉,十月滿胎,則神注入臍中而成人,故名神闕。
這段文字說明瞭神闕穴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療效。我們都知道,臍帶是嬰兒從母體吸取營養的唯一通道,是胎兒身上最先長出來的東西。有了臍帶,然後再生腎,腎是水臟,所以是“天一生水”,是人體生長的開端。嬰兒生下來後,這條吸收營養的通道就關閉了,而壓臍等於重新啟用這條通道。只不過,這時孩子不再是從母體吸取營養,而是從生命的源頭上激發自身的潛能,它的作用在於激發人體的元神、元氣。
所謂元神和元氣,就是指人在生命開端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氣,它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不然不能發育成胎兒的生命。元神和元氣一直伴著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於元氣的衰弱,比如,精神萎靡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調,腸胃功能衰退,以及由氣虛、氣陷引起的內臟下垂、脫肛、子宮垂脫等,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至可能伴隨人一輩子,但只要重新啟動元氣和元神,任何病都能很快治癒。
要激發元氣和元神,就要到它們居住的地方去找到它們,這個地方就是“神闕”。神闕是一個返老還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古人十分重視用神闕穴來養生和治病。神闕穴可灸不可針,古時候的醫生遇到有人中風不省人事,總會灸這個穴,有時甚至灸到100壯乃至幾百壯。名醫陳良甫說:“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神闕穴一壯故也。予嘗患久溏利,一夕灸三七壯,則次日不如廁……足見經言主瀉痢不止之驗也。又予年逾壯,覺左手足無力,偶灸此而愈。”這段話告訴我們,灸神闕穴可以延緩衰老,治療慢性腹瀉,還可以治四肢無力。
灸法也很簡單,只要您在穴位上拿艾絨堆一個柱,在柱頭點火,艾絨就會燃燒,等燃燒到肚臍眼兒稍有疼痛的時候,馬上用手把艾絨按滅。這就算一壯。灸100壯則要重複上述動作100次。有時候,還可以在艾絨底下墊一片薄薄的鮮生薑,這即可以保護穴位的皮膚,又因為生薑的辛溫之氣可入人體,效果更佳。所以,大家如果要灸神闕,我建議最好墊一片生薑。更簡單一點的,還可以直接用從藥店買回的清艾條,點燃後在肚臍附近熏烤。堅持艾灸,不久,您會發現身體變得非常舒服。
對於那些老病號,總是囑咐他們自己在家裡灸神闕穴,還有一些虛寒體質的朋友,更會把艾條送到他手裡,讓他回去後一定要用。
歌曰:常灸神闕穴,萬病自會滅。
如果想採取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壓臍,效果也十分好。壓臍操作雖然簡單,但每一個步驟都是大有學問的。
壓臍的時候為什麼要把意念集中在神闕穴上呢?人的意念其實就是“神”,就是神藥,屬於“心神”,平時,我們忙於應付身邊的工作和生活,心神都是散亂的,元氣元神就在這種散亂的狀態中不斷耗散。壓臍的時候,把心神收攏,讓它回到“神闕”,因為這裡才是它的故鄉,如此元氣、元神在沒有耗散的狀態下才能激發出來。
有人也許會說:“我無法集中意念,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呢?”有辦法!當您在壓臍時默數自己呼吸的時候,意念自然就慢慢集中了。所以,我們壓臍的時候要儘量以呼吸計時。就在這一呼一吸之間,我們身體的元氣會慢慢升起,充溢到筋骨、肌肉、經絡和五臟六腑之中。
---
養生:護好肚臍身體才能得健康
臍,中醫穴位又稱“神闕”。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常被養生家譽為保健養生“要塞”。《厘正按摩術》中說:“人身之有臍猶天之有北辰也,故曰天樞,又曰神闕,是神氣之穴,為保生之根”,“臍通五臟,真神往來之門也,故曰神闕”。神闕,又名氣舍、維會,為任脈所生,係連胞宮,而任脈與督脈,衝脈同出胞中,為一源三歧,具有總領諸氣血的作用。神闕為陰脈之海,與督脈相表堙A共同管理人體諸經百脈,因此臍與諸經百脈相通。根據陰陽互根原理,有從陰以補陽之功,且該穴聯係命門,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禪醫:從肚臍看健康
《會元針灸學》對神闕穴進行了深刻的描述:“神闕者,神之所舍其中也。上則天部,下則地部,中為人部,兩旁有天樞、肓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陰交、氣海,臍居其中,如門之闕。神通先天,父母相交成胎時,先天臍帶如一蓮莖,係於母之命門。天一生水而生腎,狀如未開的蓮花,順五行以相生,賴母氣以相傳,十月胎滿,則神注於臍中而成人,名曰神闕。”
神闕是任脈的要穴,任脈總領人一身陰經,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聯心肺,中經脾胃,下通腎臟,所以神闕為經氣的匯海,乃人體上下左右交會之中心。古人向來很看重肚臍,素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臟之根”之說。肚臍內通五臟六腑,外為風寒六淫之門戶,它具有向四周及全身輸布氣血的功能,有培元固本,健脾強腎,回陽救逆,和胃理腸,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由此可見,肚臍在人體是非常重要的。
一、揉按肚臍
每天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覺時,排空大小便,去衣袒腹,天冷時可蓋上被子,全身放鬆,仰臥床上,兩手掌重疊放在肚臍上,先逆時針方向旋轉108圈,然後再順時針方向旋轉108圈,經常堅持揉按肚臍,可以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加強肝臟腎臟的新陳代謝,使人體氣血旺盛,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防止風寒等六淫的侵襲。
二、艾灸肚臍
將艾條一端點燃,在距離肚臍上3-4釐米左右的高度進行薰烤,施灸部位呈現溫熱舒適感時,固定不動,連續灸20—30分鐘,以局部出現溫熱潮紅為度。不論何種慢性病,多宜灸此,以助元氣矣。灸此穴可以提高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從而達到抗病強身保健的作用,可使腦溢血昏迷及腦血栓昏迷者復蘇,須長時間灸此半小時以上,具有溫陽固脫,蘇厥救逆,補中理氣之功效。《醫學入門》中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法可以改善老年人血液變化指標,提高老年人骨密度。
三、藥物敷臍
治療風寒感冒:白芥子3克碎成細末,將藥粉放入臍內,暖水袋隔布外熨臍部,取汗出。
治小兒腹瀉、消化不良、腹痛:可將藥粉用黃酒或茶水調勻,貼於臍部,1-2天即可見效,有的甚至數小時內即可好轉。遺尿的患兒,也可將藥物同時敷於肚臍和關元穴,可以減少遺尿次數。經常感冒的兒童,用中藥裝袋後敷臍,堅持一段時間可以提高抵抗力,減少感冒的發生。
治五更瀉:可選用補骨脂、附子、肉豆蔻、五味子等藥材混合,研成細末,用醋調成糊狀,敷于臍孔,連用7日為一療程,可重復2-3個療程。
治呃逆:選用橘皮、半夏、丁香等,研成細末後用生薑汁調成糊狀敷于臍孔,連用2-7天。
治脾胃虛寒型胃痛:可選用胡椒、幹薑、香附等,用黃酒調成糊狀,連用2-7天。
治療高血壓。吳茱萸、川芎各等份,碎成細末,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將藥粉5-10克放入肚臍中,外以麝香壯骨膏固封。3天換藥1次,1月為1療程。
中藥敷臍注意事項
小兒大多不願服藥,害怕打針,特別是嬰幼兒給藥尤為困難。而小兒肌膚柔嫩,敷臍療法作用迅速,無損傷,因此在兒科應用廣泛。中藥敷臍治療操作很簡單,清洗肚臍後平臥,取配製好的藥末適量,用生薑汁或黃酒、蜂蜜、醋調成糊狀,納入臍孔,用紗布覆蓋,透氣膠布固定。一般保留6-12小時。
皮膚敏感者可縮短時間,皮膚耐受性好的人可適當延長,但最好不超過24小時,一般可連用2-7天。急性病變、體內有濕熱、肚臍有炎症或皮膚嚴重過敏的人不宜使用這種方法治療。另外空腹或餐後也不宜馬上實施中藥敷臍。
四、肚臍拔罐
選大號火罐一個,應用閃火法,將火罐拔在肚臍上,15-20分鐘取罐。肚臍拔罐可治療哮喘、痢疾、久瀉、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
肚臍再配以足三堙B膻中、大椎拔罐,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20分鐘,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食欲,消除疲勞。
五、聚氣肚臍
站、坐、臥均可,全身放鬆,雙手掌重疊覆蓋於肚臍之上,用腹式呼吸法,鼻吸氣時腹部慢慢鼓起,意想自然界高能物質,進入肚臍,聚集在此處;口呼氣時腹部下陷,意想高能物質向全身擴散。一呼一吸為一次,習練24次。長期堅持習練,可溫陽補虛,還陽和中,消食導滯,對陰陽兩虛,體弱無力,氣短神衰有效。
每一個人都應該注意臍部的保暖,現在很多年輕女性喜穿露臍裝,其實對身體健康有害,雖漂亮一時,但久而久之,不僅會影響經期,還容易導致痛經,並影響子宮的結構功能。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