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而亡」通常是形容一個人長期憂鬱之後鬱悶而死,經常是指其在經歷失去的絕望、苦澀的失望或環境改變所引起的憂鬱之後,過度飲酒或服用藥物致死。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完全性的情緒受挫或甚至突如其來的狂喜或興奮而造成心臟病發作,這通常被稱作「心碎症候群」,或更專業的說:「壓力性心肌病變」或「章魚壺心肌症」。後者名稱由來是由於麻痹的心室外型就像日本漁民烹飪用的鍋具「章魚壺」。
這種壓力引起的心臟病通常能夠迅速復原,不會有進一步的併發症;若是心臟停跳的原因是由於動脈阻塞,首次發作復原之後即可能伴隨長期心臟問題。儘管是偶爾會發生的症狀,壓力性心肌病變致死的情況很少。
心肌病變的女性較男性容易存活,原因可能是因為男性比較傾向將壓力累積在心裡,當心臟短暫停止的時候便成為死亡的引爆點。心臟病學家推測可能是由於正面或負面的壓力造成大量腎上腺素通過心臟,從而導致下方的心室短暫卡住或麻痹,於是上方的心房過度補償運作而促成心臟病症狀產生。
心碎症候群更常發生在失去親人的對象,特別是長期罹病的人,因此心碎確實可能致人於死。
人的內心被認為是存放情緒的中心,那些無法完全走過失去配偶、長期夥伴或親密親屬的悲痛階段的人,在對方死去之後通常也無法存活太久。缺乏親友在情緒上提供支持的人更容易發生這種現象,他們的短命不一定跟心臟病有關,而是真正的「心碎而亡」。由於活力及免疫力下降,因此導致本來可輕易治好的疾病卻導致死亡,特別是那些缺少生活目標的老年人更是如此,他們的生存意志變得薄弱。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僅是我們自己,那些我們心愛的人也是如此;不論是在心理上或是在經濟上,學習接受自己和所愛的人的死亡是較聰明的作法。
James Tse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