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浙江溪口



浙江溪口

 
溪口,是个适合做梦的地方,你不去,它也照进梦中来。北宋仁宗,梦了一座山,高耸奇突,古松参天、石桥玲珑、奇峰怪石、瀑布千丈,乳白色的泉水从石孔娟娟流出,还有一座红墙黄瓦的深山古刹。这一梦,一道寻山的圣旨,就把自古建城的溪口惊醒在世人面前。
 
梦回民国老街
若去溪口寻梦,武岭门便是进入梦境的结界,三间两房城楼式建筑立于剡溪江边,拱门城郭、城堞起伏、飞檐翘角、气势非凡。登楼四望,近可观溪口三里长街之热闹,远可眺四明山色之秀丽。此门于1930年由蒋介石出资所建,城门内侧上“武岭”二字就由其所题。
 
 
穿过城门,武岭路两旁林荫蔽日,落英缤纷。城门右边是民国最好的中学——武岭中学,而城门左边便是古时“溪口十景”之一的文昌阁。文昌阁又叫乐亭,位于武山南端潭墩山上,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周围古木浓荫,临溪碧潭如镜,是当时溪口文人学士聚会的好去处。文昌阁地势实际不高,但却是溪口古镇的制高点,从阁内窗口观景,溪口古镇全貌可尽收眼底。因1939年被日军炸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1986年按原貌重建的文昌阁,其雕梁画栋,风姿胜旧。其下东侧就是小洋房,依山傍水,是当时溪口乃至奉化最时髦的建筑。
 
沿着青石铺就的武岭路自东向西,次第散列着蒋氏宗祠、丰镐房、玉泰盐铺,或是不知名的,整片或小片的民国风格的老宅子。清一色的青瓦白墙,因时光冲蚀剥裸出青砖、木梁,院角院落滋长着野草野花。
 
 
丰镐房位于武岭路下街,背北面南,临街而建,房前是潺潺东流的九曲剡溪,大门、素居、报本堂、独立小楼为原有清代建筑,其余于1929年扩建。丰镐房也是清末和民国古宅的建筑代表,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堂布局,前厅及左右各有一个花园,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墨柱赭壁,颇有气派。出丰镐房向西走两百米,是清末盐铺——玉泰盐铺,也是蒋介石出世的地方。灰色外墙只在左侧留一一人进的小门,院内是一座两层的小楼,一层前为商铺后为作坊。百年前的交易柜台,静驻时空里,犹若等着再次开市。
 
 
位于溪南的民国大杂院与丰镐房隔溪相望,是国内首家汇聚民国风情的主题文化园。这里集中展示了民国文化、蒋氏家族文化、民国军事文化和儒释道传统文化。如果说丰镐房遗存的是民国重大历史的印痕,而这里演绎的则是民国繁复多姿的民俗风情。步入民国大杂院的大门,时光仿佛迅速后退大半个世纪,目之所及,一股浓郁民国风情扑面而来,黄包车、美式装甲车、中山舰等民国元素让人充满惊喜。二战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骑马举军刀的雕像,似乎在一瞬间让人发现,一段历史早已离我们远去,一些人一些事,如今已成为坚硬冰冷的青铜像,风云民国,激荡数十年,如今都抵不过时间的侵蚀。
 
古老剡溪孕育了溪口镇玲珑的景观风貌,镇虽小,却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汉代文人骚客赞其为“海上蓬莱”,东晋王羲之隐居于此。漫步其间,闻着路旁百年老店里飘出的千层饼香,恍如穿回了千百年前的繁华街市。
 
雪窦山上仙人居
北宋仁宗一梦,“诏图天下山川以进,披览及于雪窦,恍于梦合”。于是派员赏赐雪窦寺众僧,并下令免除山民徭役,禁止上山采樵,以求雪窦美景长驻。后南宋理宗追书“应梦名山”赐碑于雪窦山御书亭。雪窦山与仁宗的梦境有多像,我们不得而知,但雪窦山山水胜景确实如梦中仙境,尤以千丈岩、三隐潭、徐凫岩为胜。
 
 
千丈岩瀑布在御书亭百步之内,落差186米,由两条涧水汇合伏龙桥下,流过锦镜池,冲出崖口,飞落直下,击石落潭,奏得山谷发聩,如一曲交响乐气势恢宏。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曾观其赋诗:“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因崖顶到深潭,中间有一巨石横出,瀑布倾泻而下,在巨石上撞击飞散,水色一片迷茫,若有阳光路过,便可见飞溅的大小玉珠跳脱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长虹桥上。观千丈岩最佳点还是在瀑布底的仰止桥上,抬头仰望,巨石之上,如飞龙驾雾,巨石之下,如白练垂挂,而飞珠溅玉,烟雨沾衣,别有一番情趣。若逢山雾之时,崖口烟笼,不见源头,只闻其声只见流瀑,如入天界仙境。
 
 
千丈岩二三里之遥便是三隐潭,三隐潭分上、中、下三潭,是由一条涧水形成的三级瀑布,又叫龙潭,全长1600多米。因深藏于峭壁凹谷之中,阳光不易进入,潭水清凛,甚有寒气逼人之感,“隐潭”之玄机应是在此。上隐潭陡壁深壑,苍松横斜,幽险惊人;中隐潭夫妻双瀑,缠绵亲热,飘逸清秀;下隐潭巨石交叠,幻化万千,奇秀无比。虽处深山幽谷,陡崖峭壁,步履艰难,但三隐潭各自玄妙引人入胜。难怪乎看惯自家山水的蒋介石仍要吟:“雪山名胜擅幽姿,不到三潭不见奇。”
 
 
从三隐潭出,行车数公里就到了徐凫岩瀑布。较于千丈岩瀑布,其更为陡峭,站于岩上往下望,目落万丈,深不见底,虚空眩晕徒然升起,而瀑布激流突飞,急冲而下,声动如雷,不经两股战战。宋诗人王时令就云:“绝壑搀空云与平,横飞寒瀑万年生。杖藜平过人间险,独向千山顶上行。”可见其险峻非凡。而徐凫岩瀑布还有一绝——“徐凫溅雪”,若到寒冬,飞瀑四溅的水花,到中途变为雾状,再往下变为雪花,随风飞扬,美不胜收。传说,徐凫岩就是仙人骑凫上天的地方。
 
雪窦山“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窦,水从窦出,色白如乳”,确如仁宗梦中涓涓流动的乳白色泉水,但雪窦山并非高耸奇突,山顶实是平展如盆,这便是妙高台。妙高台,三面峭壁,下临深渊,云雾缭绕,松涛盈耳,如至瑶池仙地。凭栏四眺,台下亭下湖镶嵌群峰间,岸曲岛列,别有风情。宋代资政殿大学士楼钥曾叹:“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东南千万山,试向岗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
 
雪窦山水之奇,难怪让皇帝老儿做上了梦。这一梦,还梦了千年,引来了一批批追梦人。如今千年已过,王朝几代更替,但雪窦美景,依旧独好于今。
 
大肚弥勒,和乐精神
 
雪窦寺藏于雪窦山九峰之间,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自宋仁宗赐名“应梦道场”,宋理宗追赐“应梦名山”,雪窦寺先后收到几代皇帝的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的经书5760本、玉印、龙袍、龙钵、玉佛等。
 
 
雪窦寺作为名山不仅是因为几代皇帝的恩宠,更是因为这是座具有佛家深意的地方。2008年世上最高的坐姿铜像露天弥勒大佛开光,雪窦寺作为弥勒道场把以“和乐”精神为中心的弥勒文化传递给世人。雪窦寺之所以能作为弥勒道场是因为人间弥勒布袋和尚是奉化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大肚能容的和乐精神,似乎净化了每个来这里的朝圣者,也应是包括了张学良。雪窦寺西侧山坡上的雪窦山招待所是张学良的第一幽禁地,张学良曾栽下去的楠木如今还存活两棵,已是高大挺拔,“和乐、大肚”或也是张学良安于被拘的原因。
 
jam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