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中庸釋義----第十二章、君子之道


中庸釋義----第十二章、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要旨:

本章是子思闡述道的真諦,以說明首章道不可離的意思。第一段指出中庸之道的真義、功用、實體。第二段說明中庸之道實行的容易與艱難之處,以及奧妙與變化。第三段引例詩經的道理,說明中庸的道理,若能從淺近入手,來做至高深處,就可以瞭解宇宙間一切事物的中道了。

一、分解: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註解】:君子之道:指中庸的道理。費而隱:功用廣大,但實體很細微。夫婦:男女也。

【解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體悟中庸之道的道理,知道它旳功用非常廣大,但是實體卻很細微。論此中庸淺近的道理,就是沒有知識的愚夫愚婦,也可以使他們了解中庸之道的真諦,但是講到中庸之道深奧的道理,就是聖人,恐怕也有不知道的地方。

  • 、心得記要

  1. 君子之道,即是指得授孔孟心法,能夠率性、效法聖人或君子所履行的中庸之道。
  2. 費而隱,指道體(本性)無形象可見,無聲無臭,但是功用卻很廣大,放之可彌六合(道能生育天地萬物),隱即實體卻很細微,卷之則退藏於密(收回來藏於極小的玄關竅)
  3. 隱者體,費者用,體用合一,道德並行也。此時,上天降道,普渡眾生,是使人人明性復初之時也。
  4. 一般的愚夫愚婦,知道中庸之道的寶貴,也知道去修。但是講到高深、奧妙的地方,雖是聖人,也有不懂的地方。
  5. 此言中庸之道的內容,功用很大,但實體卻很細微,時刻不離,只要在日常尋用間,立志能知能行,雖愚夫愚婦,或君子聖人,都能受益無窮也。
    ()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註解】:不肖:指沒有修養的人。
    【解釋】:講到中庸之道的推行,就是沒有修養的村夫婦也都能做得到,但是煩難高深之處,就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就好比天地如此的廣大、光明、正大,人們對的天災疾疫::等失常現象,也有抱憾的時候。所以有道德的君子,談論中庸之道,從大的方面說,充滿天地,彌滿六合,就是天地也不能載負得起;論它的小,道的微妙退藏於密,天下人也不能識破它的妙諦。

  • 、心得記要:
    1、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即是不知道道理的村夫婦,也能實行中庸之道,也可以濟世化人,如三施佈道、施藥救人、印刷善書、渡人求道、開荒下種::等。
    2、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強調修辦道要從艱難困苦中來做,因為道不攀高,而是就下;道是無形,而非具像,只要忍辱精進,亦可抵於成。若論到全體至極之處,恐怕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3、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因為有我見的關係,心裏沒有抱持大中至正,故有所憾,修道者要重聖事、捨凡情,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率性而為,才能發而皆中節。
    4、語大,天下莫能載焉--知道率性之道的人,雖然是村夫村婦、不肖者,也可以修辦道,也可以積功累德,因為性可彌滿六合,地在天中,天地當然莫能載。
    5、語小,莫能破焉--言道之微妙,可退藏於密,率性之所也。世人只見到有形的名利財色,但是天下這麼多的凡夫俗子,對無形明德率性之道,如果沒有受明師指授心法,是無法看破他的奧妙。
    ()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註解】:詩云:詩經大雅旱麓篇中話。鳶:似鷹而嘴短尾長的猛禽戾鳥。淵:深水處。造端乎:開始。
    【解釋】:詩大雅旱麓篇上說:「鳶鳥自由自在的在高空中飛翔著,魚兒在深水中喜悅的游來游去。以上兩句話,很明白的說明上下分明的中道。所以有道德的君子,履行中庸之道,是從夫婦之間的常理開始,若講到高深處,對於天地萬事萬物間的中道,便可明白了。
  • 、心得記要:
    1、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說明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魚兒自由自在的在水中悠游,描寫道之自然,自然就是道。
    2、人不會飛天,鳥不會游泳,是天性使然,若明白萬物的天性,上下分明,各歸正位,各歸自然,就瞭解中道了。
    3、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是言中庸之道,可以從夫婦相處之道做起,是那麼的簡單、容易、自然,雖愚夫愚婦都能實行,何必素隱行怪呢?
    4、俗云:「人道盡、天道成,禪家云:「青青綠竹,莫非真如,粲粲黃花,無非般若。故云道在日常尋用間,一旦私欲淨盡,天理自然流行矣。
    5、金剛經云:「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因為眾生有一日也會得道修道成為聖人,所以不是永遠的眾生,只是現在尚未開悟見性,暫名為眾生。此章言道本平常不離自性,若能率性而行之,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必能超凡入聖,與道合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