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38)、塵塵聲色了無窮,不離如今日用中,金鎖玄關輕掣斷,故鄉歸去疾如風。
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
經文:塵塵聲色了無窮,不離如今日用中,金鎖玄關輕掣斷,故鄉歸去疾如風。
【經文釋義】:
唐代著名禪師溈山靈祐,是中國佛教禪宗一花五葉中最早伸展的一葉----溈仰宗的創始人----靈祐禪師。靈祐禪師是福州長溪趙氏子,得法於百丈懷海和尚,之後大徹大悟,十餘年以後,與仰山慧寂禪師,相與振興般若正法,讓溈仰宗所傳授的正法眼藏弘揚於天下。靈祐禪師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有非常深厚的體認與見證,後人將其語錄收入在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一書中,舉例如下:「塵塵聲色了無窮」:眾生來到人間,受到紅塵上聲色貨利的引誘與汙染,造了種種的罪過錯,以致輪迴六道,苦無窮盡。「不離如今日用中」:這種無窮無盡的痛苦,離不開日用尋常間。「金鎖玄關輕掣斷」:要脫離生老病死,以及六道輪迴之苦,只有恭請天命明師,將玄關金鎖掣斷,才能會見自家菩薩。「故鄉歸去疾如風」:一旦會見自家菩薩,明心見性,就可以了脫六道輪迴,回到無極理天,好像疾風電掣一樣,在一剎那間,就可以到達。
【延伸演義】:
人天眼目一書,是宋朝智招所編輯,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第四冊,記載著靈祐禪師的悟道語錄,對得授玄關金鎖,有一番非常尊貴的印證。靈祐(七七一~八五三),俗姓趙,福州長谿(今福建霞浦縣)人,十五歲時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剃髮,後於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先習大小乘經律,後入浙江天臺山,造國清寺,遵寒山、拾得之囑,謁百丈懷海禪師以後,得授正法眼藏,開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弘揚般若正法,不遺餘力,遺留修辦道語錄,非常尊貴。何以靈祐禪師說:「塵塵聲色了無窮」呢?靈性投生人間,從兒童、少年、壯年而老年,其中大部份的人都要結婚生子,賺錢養家,教育子女長大成人,甚至於讓子女成家立業,靈性受到肉體的支配,軀體每日東奔西跑,為追求更多的金錢、更高的名利與地位,日逐名利,夜逐聲色,苦無窮盡;又學生為讀書考試而苦,青年人為婚姻而苦,中年人為家庭事業而苦,老年人為疾病而苦,還有精神與壓力之苦,生老病死‥‥等,所以說苦無窮盡也。以上所說種種之苦,靈祐禪師說:「不離如今日用中」,人生之苦,一般有生、老、病、死、愛離別、怨憎會、求不得、五蘊聚等八苦,還有工作、事業、婚姻、家庭、心理、情緒、煩惱、憂鬱、不安、恐懼、壓力‥等等,但是總離不開二六時之行住坐臥也。要如何才能夠脫離以上的煩惱與痛苦呢?靈祐禪師非常清楚的指示一條真明路,那就是:「金鎖玄關輕掣斷」,也就是恭請天命明師,將金鎖玄關掣斷,打破生死枷鎖,跳出苦海深淵,會見本來面目。蓋眾生降生來到人間,不知道靈性的歸宿,以及生來死去見當前的真明路,夜長夢多,苦海無邊;要解脫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接受天命明師一指,傳授正法眼藏,將「金鎖玄關輕掣斷」,也就是恭請天命明師,將金鎖玄關打破,找到玄關竅裏面的菩提自性,會見自家菩薩,是明心見性,離苦得樂的真明路。一旦明心見性以後,要回到理天故家鄉,好像急風迅雷一般,剎那間便可以到達,所以靈祐禪師說:「故鄉歸去疾如風。」禮囑詞曰:「二目耀迴光,一點真太陽,這是真明路,了結返故鄉。」:又曰:「林中受一點,知主保無恙。」所以明師一指,點開玄關竅,讓我們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頓悟本來面目,洒洒陀陀的通天大道,現在眼前,斯時,遠離二見,一念不生,萬緣放下,眼前即是極樂的淨土,便沒有輪迴、煩惱、苦厄、災難‥‥等等。眼前所見、耳朵所聞、口所言、手所觸、足所行,都是清清淨淨的淨土。六祖壇經說:「心淨,則佛土淨」、「但心清靜,即是自性西方」、「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所以西天雖遠,能夠接受天命明師一指,點開玄關金鎖,則悟入實相般若,自心清淨,只要一念迴光返照,頃刻就到。聖經使徒行傳中記載著,彼得在得授天國的鑰匙以後,也具有替人治病的神奇能力。但是天國鑰匙的最大權柄,應不是它具有什麼神奇的能力,而是代表著能打開眾生通往永生之路,開啟永生之門的一把金鑰匙。耶穌形容這扇通往永生之路的天國之門,是一扇窄門,馬太福音第七章十三、十四節曰:「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天國的鑰匙不是一把有形的鑰匙,而是一種至尊的權柄,才能開啟聖靈的正門,像點傳師領受天命,才能為眾生點道一樣,耶穌領受天國的鑰匙,是經由按手禮的儀式,在眾生的額上印記,代表窄門的開啟,和眾生得救的象徵,跟一貫道弟子,在求道時經明師開啟心性的過程,有異曲同功之妙。可見點玄關,傳三寶,是求道、學道、修道、成道,返本歸鄉的一條光明大道。
【修持心得】:
從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卷四的記載:「塵塵聲色了無窮,不離如今日用中,金鎖玄關輕掣斷,故鄉歸去疾如風。」讓我們體會到點開金鎖玄關,是歷代祖師禪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透過點玄關儀式,讓我們明心見性,則要回到極樂的天堂,好像疾風迅雷一樣的快速。人天眼目第四卷記載潭州溈山靈祐禪師的悟道語錄,是禪宗溈仰禪師所遺留下來的作品,對弘揚祖師禪,不遺餘力。溈仰宗是禪宗的五個流派之一,也是遠自佛世尊以及六祖惠能大師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正法眼藏。溈仰宗修行的理論,認為萬物皆有情,都有佛性,眾生如果能夠明心見性,便可以成佛,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溈仰禪師著有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一卷、溈山警策一卷傳世,內容都是闡揚上乘的宗風妙法。宋朝的智昭禪師匯集在人天眼目一書中,後人將此書編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可見點開玄關金鎖,會見自家菩薩,是諸佛菩薩以及歷代禪宗祖師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只要接受天命明師掣開玄關金鎖,故鄉歸去疾如風,千真萬確,真實不虛也。 明明上帝,為了普渡收圓,所以差下諸天神聖,萬仙菩薩,到處飛鸞宣化,印證道真、理真、天命真,祈望原來佛子早日修辦道,才能返本歸鄉,離苦得樂。
註:
一、溈山靈祐:七七一~八五三)唐代僧。為溈仰宗初祖。福州長溪(福建霞浦縣南)人,俗姓趙。法名靈祐。十五歲隨建善寺法常(又稱法恆)律師出家,於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曾先後遇寒山、拾得。師住山凡四十年,大揚宗風,世稱溈山靈祐。大中七年正月示寂,世壽八十三,法臘六十四。諡號「大圓禪師」。有語錄、警策各一卷傳世。
二、溈仰宗:我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屬南宗南嶽法系。以溈山靈祐(七七一~八五三)與仰山慧寂(八○三~八八七)二師為宗祖,取溈、仰二字而為宗名。唐元和年間,靈祐住潭州(今湖南長沙)之溈山,宣揚宗風,門人慧寂繼之集大成。唐末五代時,本宗頗為繁興,及宋,漸絕其跡,終至與臨濟宗合併,其間僅一百五十年。
三、百丈懷海和尚:百丈懷海(七四九~八一四年),俗姓王,名懷海,福州長樂人,唐朝禪宗禪師,為馬祖道一門下,承繼洪州宗禪法。因居洪州大雄山百丈巖(位於今之江西宜春市奉新縣),人稱百丈懷海。唐穆宗長慶元年(八二一年),敕諡「大智禪師」。
四、大徹大悟:徹:明白;悟:領會。形容徹底醒悟。
五、慧寂禪師: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禪師,俗姓葉,韶州懷化人。九歲時,慧寂禪師背著父母投廣州和安寺,從不語通禪師出家。十四歲發誓欲求正法,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父母見他意志如此堅決,只好同意。于是慧寂禪師又重新回到不語通禪師座下,並得以正式落髮。慧寂禪師悟道心切,在還沒有受具足戒的時候,即以沙彌的身份,開始遊方參學。初禮吉州耽源山應真禪師,已悟玄旨,後又參溈山靈佑禪師,遂升堂奧。
六、經律:三藏中之經藏與律藏。俱系金口之直說。經為教常道者。律為制惡事者。
九、寒山、拾得:和合二仙,亦稱和合二聖,為掌管和平與喜樂的神仙,為拾得與寒山兩位名僧之合稱。相傳兩位高僧因為情感融洽,故能保佑世間朋友友誼長存,情侶情意綿長。據說,寒山、拾得兩人曾入主蘇州普明院,廣興佛法。後普明院易名為「寒山寺」以紀念之,寒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清朝雍正帝冊封寒山為「妙覺普渡和聖寒山大士」簡稱「和聖」,拾得為「妙覺普渡合聖拾得大士」,簡稱「合聖」。
十、萬法:與一般所說之萬象、萬事、萬物等語相當。
十一、五蘊:即一切色法之類聚:受蘊(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想蘊(眼觸等所生之諸想)、行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識蘊(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
十二、林中受一點:在雙林樹中,接受天命明師一指點,頓悟本來面目。
十三、知主保無恙:頓悟本性以後,知道主人翁的住所,日後起心動念,吃喝拉撒,以本性良心當家作主,就可以保佑無災殃,達到生死了,輪迴止。
十四、二見:斷見(又作無見)與常見(又作有見)。又稱有見、無見。1、乃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2、為固執人之身心常住不間斷之妄見。
十五、無生:不生不滅的意思,也是涅槃的道理。
十六、頓法:速疾成就所求之法也。
十七、真實不虛:如來之說法無虛妄也。
十八、飛鸞宣化:道因劫降,劫由惡造。時至三期,浩劫將至,上帝不忍九二原子,同罹浩劫,於是降下一貫大道,普救善良,差下彌勒古佛、觀音古佛、濟公活佛,執掌天盤教主。同時復派諸天神佛助道,設立鸞壇,由仙佛之性靈,借人之色身,神人合一,以木筆沙盤,垂示訓章,宣揚一貫真傳,以期惺迷覺世,謂之飛鸞宣化。
金鎖玄關授記明師輕掣斷
真詮妙諦故鄉歸去疾如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