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46)、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據令而行。
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新篡大藏經七十八冊。佛國圓悟禪師碧岩錄。
經文:門庭施設,且恁麽,破二作三。入理深談,也須是七穿八穴,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據令而行, 直得掃蹤滅跡,且道淆訛在什麽處?具頂門眼者,請試舉看。
【經文釋義】:
雪竇重顯大師,於智門祚禪師處得授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之後,智慧大開,是一代高僧。他傳授得法的弟子有四十八人,弘揚祖師禪,不遺餘力。雪竇重顯大師,在景德傳燈錄一七○○則公案中,選出最重要的百則修道要點,再經過克勤禪師的修訂而成碧岩錄一書,在祖師禪發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如下印證:「門庭施設,且恁麽,破二作三」:禪宗宗旨、宗風的建立,他並非任意設立,而是有一定的規章。例如修行人,要破除我、法二執的對待,圓滿三身四智,而證得清靜法身、圓滿報身、百千億化身的境界。「入理深談,也須是七穿八穴」:要破除我法二執,而證得三身四智的境界,必須要恭請天命明師,傳授大道,深入言談,瞭解本性之所在。因為本性的外圍,有七孔八竅,窟窿很多。「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大道如何傳授呢?就是在機緣成熟的當下,天命明師藉無上威神力,將玄關金鎖擊碎,當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據令而行,直得掃蹤滅跡,旦道淆訛在什麽處?」:點開玄關竅以後,會見自性主人翁,日後起心動念,行住坐臥,以自性主人翁作主,不再以識神用事,行事不再混雜錯亂,隨時自問本性在做什麼,有沒有離開本性?離道而行?「具頂門眼者,請試舉看」:玄關金鎖,一名頂門眼,也就是人類的第三隻眼睛,經過天命明師開啟以後,以第三隻眼睛裡面的主人翁作主,舉措思維、視聽言動,都要率性而行,才能了愿還鄉。
【延伸演義】:
雪竇重顯大師,是四川遂寧府人,宏揚祖師宗門不餘遺力,集錄碧岩錄一書,對弘揚祖師禪,厥功至偉。碧岩錄一書,後人收錄在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新篡大藏經七十八冊中。本書是禪宗修行的重要語錄,被尊稱為宗門第一書。碧岩錄第八十八則說:「門庭施設,且恁麽,破二作三」,意思是說,廣設道場,它有什麼作用呢?蓋道場是接引眾生,修道辦道,行功立德的聖地,有諸佛菩薩的護持,修道前賢大德渡化眾生的愿力,與利益眾生的慈航寶筏。因為道場是闡明真理的地方,所以能夠打破眾生累劫以來的迷眛,知道前因後果,攝受眾生發心修辦道,求道修道,行功立德,打破我、法二執的對待,而證得清靜法身、圓滿報身、百千億化身的境界,以祈往生淨土,不再流浪東土,輪迴不止也。何謂「入理深談」呢?蓋諸佛菩薩講經說法,著書立說,都是應機說法,普渡眾生,諸佛菩薩講經說法,有顯微之別(顯密之分),顯者乃是法之表面,全憑語言文字來表達,目的是在破除眾生之煩惱,是謂平等法,而非無上法,也就是孔門所謂之教也;微者乃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語言的密法,這就是要以心傳心,一指見性的頓悟法門,謂之無上法。「入理深談,也須是七穿八穴,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的真諦又如何呢?欲得無上菩提,要體會靈性出入的門戶,本性的外圍,有「七穿八穴」,也就是窟窿門戶很多,但都是旁門左道,不是正法眼藏,必須要「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也就是在機緣成熟時,恭請天命明師,打開玄關金鎖,打破牢籠,知道本性之所在,會見自家菩薩。七穿八穴就是指出靈性外面的門戶無數,唯有這一敲點,擊碎金鎖玄關一竅,才是真正的正法眼藏。如果沒有敲點擊碎金鎖玄關,打開正門,則無法登堂入室,永遠流轉在七穿八穴之中,無法找到自性,所以說讀破千經萬典,不如明師一點,讀破萬卷經書,一竅不通,沒有明心見性,如入寶山空手回也。總之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明師只是開導性質而已,讓求道人自悟自解。金剛經記載:須菩提經過佛世尊的開示,已經徹悟般若妙法,乃是自家的寶物,原來無失,從何有得,但是尚有細惑,所以再問佛世尊曰:「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世尊再次強調,此無上般若正法中,本來就是無得,而且連絲毫少法亦無所得,因為若有所得即有所失,有得有失,皆是身外之物,而自性本是我之真體,本來無失,那麼何有所得,只是恢復清淨的本來面目而已,所以才稱作無上正等正覺之菩提也。今時一貫道應運普傳,明師一指,讓我們契入真空,會見自家菩薩,解脫生死輪迴,當下清淨解脫,正是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最上乘的頓悟法門。故借此非說非得,無法可得的心傳,讓我們圓滿心性,得到清淨解脫。得道以後,要「據令而行」,也就是依照本性良心而行,顯露善美德行,遵行「直得掃蹤滅跡」,也就是不執相修行,修內德行外功,達到無住、無念、無相的境界,以恢復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且道淆訛在什麽處?」的真諦,就是說得道以後,已經見到自性,日後的起心動念,行住坐臥,要依靠無依真人作主,不再以六根、六塵當家,行事不再混淆錯亂,不再模糊度日,要直心而行,履行四威儀,時時刻刻自問自家主人翁,你在做什麼?有沒有離道?或是誤入歧途?既然玄關金鎖恭請天命明師擊碎,找到了自性,已經將頂門眼----正法眼藏開啟,再觀照轉念,終日煉神光,繼續修行,累積高深的德行,都可以超凡入聖,以證得無餘涅槃的果位。所以雪竇重顯大師,希望我們無論心之所思,口之所言、眼之所視,身之所動,都是以頂門眼內的主人翁作主,其結果就可以一步一步邁上成佛之道,所以說:「具頂門眼者,請試舉看。」
【修持心得】:
從大藏經碧岩錄的記載:「門庭施設,且恁麽,破二作三。入理深談,也須是七穿八穴,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據令而行,直得掃蹤滅跡,且道淆訛在什麽處?具頂門眼者,請試舉看。」讓我們更深切的體會到靈性出入的門戶無數,但是都是左道旁門,唯獨天命明師開啟的玄關金鎖,是最光明的正法眼藏,肯定祖師禪的尊貴與殊勝,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點開玄關竅,讓我們明心見性,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恢復本性之自然,依照正道而行,繼續參與道場修辦,積極行功立德,二六時中,法喜充滿,最後一定可以圓滿心性,超凡入聖,離苦得樂,歸根認
,達本還源。
註:
一、佛國圓悟禪師:圜悟克勤(公元一○六三~一一三五),四川崇寧人,出生在世代崇儒的書香門第。十八歲遊妙寂院時,見到佛經,愛不釋手,感歎著說:我前世大概是出家人吧!乃毅然踏入佛門。
二、雪竇重顯大師:雪竇重顯(公元九八○~一○五二年),宋代雲門宗僧人。大師與佛門因緣甚深
七歲便依止仁銑法師出家;後投香林澄遠弟子光祚禪師,因問:「不起一念,云何有過?」被棒喝三次開不了,終於豁然大悟,遂任五年首座,朝夕參悟,盡得其真傳,堅定日後中興雲門不移的信念。宋元徽四年(公元一○二○年),福建明州太守曾會敦請大師住持雪竇山資聖寺,海眾雲集,大倡雲門 宗風三十一年,有「雲門中興之祖」稱號,朝廷並加封為明覺禪師。
三、門庭:在禪林中有三義:1、指禪宗之叢林、修行道場、師家住處、庵等處所。2、比喻引導進入堂奧之前階段,即方便法。3、指禪宗之宗旨、宗風等。
四、破二作三:要破除我、法二執的對待,圓滿三身四智,而證得清靜法身、圓滿報身、百千億化身的境界。
五、七穿八穴:指七孔八竅,窟窿很多的意思。
六、據令而行:依照本性所發出的命令去做。
七、掃蹤滅跡:掃除一切有為法的修行。
八、淆訛:攪亂、弄錯。
九、頂門眼:具有三眼;其中,頂門豎立一眼,超于常人兩眼,具有以智慧徹照一切事理之特殊眼力,故稱頂門眼。
十、舉措思維:思想與行為。
十一、厥功至偉:讚美人功勞十分偉大。
十二、寶筏:比喻佛陀之教法。寶,為美稱;筏,為度人之工具。蓋佛法能度人出生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猶如筏能載人渡河,故有此喻。
十三、迷眛: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別,判斷的能力。
十四、淨土:聖人所住的國土,因這種國土沒有五濁的垢染,所以叫做淨土。
十五、直心:指質直而無諂曲之心。乃一切萬行之根本。
十六、無餘涅槃:謂見、思二惑與所受五眾之身,俱得滅盡,無有遺餘,是名無餘涅槃。
擊碎玄關陽光普照明覺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