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47)、若是上流,直下掣斷金鎻,擊碎玄關,萬里雲開,青天獨露。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六十八冊,續古尊宿語要第五集。
【經文釋義】:
續古尊宿語要一書,匯集了曹山本寂禪師語錄,內容大致網羅了祖堂集、景德傳燈錄和禪林僧寶傳中的文獻,又增補了11條新的資料,對於祖師禪的傳承,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事實,有非常詳細的記載,舉例如下:「若是上流」:指有佛緣、有根基、有祖德的有緣人。「直下掣斷金鎻,擊碎玄關」:一旦因緣成熟,遇到天命明師,當下掣斷金鎖玄關,將牽絆自性的障礙物擊碎,會見自家菩薩。「萬里雲開,青天獨露」:玄關金鎖掣開以後,本性大放光明,好像烏雲散開,青天萬里,陽光遍照一樣。
【延伸演義】:
古尊宿語要一書,是我國唐宋時期一部非常重要的禪宗語錄,其中有大量的選擇問句。對答方面,運用結構、語義、語用三個平面理論來闡明真理,內容深入淺出,令人看了容易瞭解,因為他表現出獨特的修辦風範與價值,非常尊貴,對於佛世尊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玄關寶藏,有一番獨特的描述,後學淺釋如下:「若是上流」:上流在社會指上流階級、上層社會、上層階級的人。例如資本龐大的財團企業,封建時代的貴族爵位,知識、學問、身份、地位比較崇高,或是皇宮貴族的成員,都稱為上流身份;以修道人來說,若是上流,指有佛緣、有根基、有祖德、心存善念、行功立德的人,都可以稱為上流的人。上流的人,一旦因緣成熟,遇到天命明師,傳授自古以來,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救世寶筏---正法眼藏,恭請天命明師:「直下掣斷金鎻,擊碎玄關」,因為眾生來到紅塵以後,遇到許多的假熱鬧,非常迷人,有酒色財氣,貪瞋癡愛,以上是累劫以來走過的熟路,披枷帶鎖,放不開,捨不下,好像金鎖鎖住一樣,難以打開。蓋玄關金鎖六萬年以來,從未開啟,已經生銹,牢牢套住,如果機緣來到,遇到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天命明師,藉無極的燈光,點燃內在的心燈,點道之時,燈光照耀在眼前,燈下看輝煌,當新求道人在凝視佛燈的當下,天命明師以聖靈與火的施洗,禮囑詞唸:「一指中央慧,萬八得超然」、「林中受一點,知主保無恙」,在一瞬之間,掣開玄關金鎖,擊碎玄關牢籠,指出返鄉明路,讓本性顯露出來,謂之得道。得道就是明白本心、見到本性、找到源頭、找到本來面目、與道合一。得道以後,本性顯露出來,好像烏雲去除,陽光普照大地一樣,所以續古尊宿語要說:「萬里雲開,青天獨露。」天空萬里的烏雲一旦撥開,太陽光明沒有受到遮掩,當然光明普照大地;在天命明師點傳的剎那,將眼耳鼻舌身意,還原於清清靜靜無染的無極本體,也就是收束六根,日後起心動念,行住坐臥,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體用兼賅,本性大放光明,所以說好像萬里雲開,青天獨露一樣。得道始能明心見性,發現本有的德性良知,在儒教言,方能安而行之,發而皆中節,止於至善;在佛教言,方能不著相布施,成就無量功德;在道教言,方能無為而為,完成上德,所謂本立而道生,明體而達用,至德凝至道也。故五教真傳,皆以得道為天人合一,超生了死的一條明路。明師一指,點開玄關竅,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殊勝點傳。因為開啟自性,點開玄關竅,傳授末後一著:「三寶心法」,廣渡無量無邊眾生,離苦得樂,齊出苦海,共登覺路,是諸佛菩薩的願力;也是上天降道,大開普渡,完成五教聖人未完成濟世救人的大願。六祖壇經機緣品曰:「威音王以前即得,威音王以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所謂威音王以前,指的天地生成前的第一尊佛,也就是說天地未有成佛之前,自己開悟者可以直證佛位,但是在第一位佛出來以後,凡是要修道,證果成佛者,一定要有明師印證,否則自己證悟者,皆是外道。六祖壇經般若品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又曰:「真道從上以來,默傳吩咐,不得匿其正法。」妙法蓮華經,授記品第六章,佛陀親自為五百弟子授記,凡是受到佛陀授記者,「於未來世,咸得證佛」。道教學道修道,也強調要尋求明師傳授心法,悟真篇說:「任君聰慧過顏閔,未遇明師莫強猜,只為丹經無口訣,教君何處結聖胎。」所以自古以來,修行家有:「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的修持觀。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曰:「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一」就是:「玄關、道體、根源、本性、源頭、老
也」,但是:「玄關、道體、根源本性、源頭、自性老
」在何處呢?這就須要依靠明師點傳,才能知道。聖經馬太福音第六章二十二、二十三節曰:「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嘹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聖經辭典解釋眼睛(eye),是一隻眼睛(第三隻眼),那我們人類的第三隻眼睛在那裡呢?只有訪明師,傳授心法,才能知道。自古以來:「不得其門而入,何能登堂入室」,所以說:「讀破千經萬典,不如明師一點」。可見接受明師一指,點開玄關竅,知道本性之所在,才能自覺覺他,自渡渡人。現今上天大開普渡,明師應運降世,自古以來不輕傳的大道,大普天下,吾等幸遇明師,而得真道,務宜速悟猛醒精進,抱道奉行,慎勿得緣又失緣,如入寶山空手回,豈不白來人間走一回。總之,明師一指,點開玄關竅,令我們找到主人翁,日後行住坐臥,以本性良心做主,時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隨緣渡化眾生,待功德圓滿,必能使靈性得救,證果成真。所以我們要認識心法的尊貴與殊勝,破除所有執著,自性覺醒,提昇靈明自性,對福報有更深的認識,了達真空妙有的奧義,以及一切希有功德的成就,應如是住,如是降伏身心的方法,印證希有尊貴的無上心法,希望末得聞如來般若正法之諸位前賢大德,趕快訪求明師指點本性的所在,再與本篇經義互相輝映,將是開啟你的妙智慧,以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大道。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六十八冊,續古尊宿語要第五集的記載:「若是上流,直下掣斷金鎻,擊碎玄關,萬里雲開,青天獨露。」讓我們體會到只要有根基,有祖德,有佛緣的人,因緣時機一旦成熟,都可以遇到天命明師,傳授至尊至貴的正法眼藏,就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正法眼藏一詞,禪宗大德們稱他為玄關金鎖,玄關金鎖經過天命明師的點傳,用聖靈與火的施洗,作石破天驚的一擊,當下將玄關金鎖掣斷,打破生死枷鎖,本性顯露出來,好像烏雲散開,太陽顯露出來,光明遍照大地,一切冰雪陰霾全部消失,印證道之尊貴,他是超生了死,離苦得樂,躲脫六道輪迴的一條光明大道。
註:
一、祖堂集:凡二十卷。為我國初期禪宗史傳之一。五代南唐保大十年(九五二)泉州招慶寺靜、筠二師著。其內容系繼承寶林傳之祖統說。本集之出早于景德傳燈錄(一○○四)五十餘年,為現存最古之綜合禪宗史傳。惟本集以青原系為先,南嶽系為後,景德傳燈錄則反之。其以史實之立傳態度,編錄諸禪師之語要,可謂古則公案之集成,尤有其它諸燈史所未見之機鋒,並收錄偈頌歌行等之禪文學,及朝鮮禪宗之史料。
二、禪林僧寶傳:凡三十卷。略稱僧寶傳。宋代慧洪覺範(一○七一~一一二八)撰。收於卍續藏第一三七冊。為唐、宋兩代禪僧八十一人之傳記。
三、爵位:公侯伯子男是西周封建制度下所訂定的爵位名稱,分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等級就有不同大小的封地。公、侯各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各方五十里。
四、佛緣:謂來世成佛之因緣。又作佛因。如以信佛之因緣,願往生淨土者,必乘佛之願力往生。故後世常有入佛道之因緣、結佛緣等語。
五、貪瞋癡:貪是貪戀、貪求、貪愛、貪名好利、好色貪杯等等都是貪心。嗔是嗔恨、仇恨、發脾氣、暴燥如雷、笑面虎、笑裏藏刀都是嗔心。癡、愚癡、不懂道理、不明是非、無有智慧、不信正道,這是癡心,稱為三毒。
六、披枷帶鎖: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鎖:用鐵環連接而成的刑具,指罪犯套上枷鎖等刑具。
七、一指中央慧:天命明師用無上威神力的一指,點開中道慧目寶地,讓求道人會見自家菩薩。
八、萬八得超然:修道成道以後,不但有一萬八百年的果位,而且永遠超生了死。
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為能生之義,眼根對于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于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為根。大乘義章四曰:六根者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此之六根生六識,故名為根。
十、識神:為心識之主體,即指血心、肉心。
十一、體用兼賅:本性是體,行為是用,內外合一的意思。
十二、中節:恰到好處。
十三、止於至善:止:達到。至:最,極。達到極完美的境界。
十四、本立而道生:如果從根本上立定了基礎,一切道理就從這裏面生出。
十五、明體而達用:就是學以致用。「明體」只能是能明白古代聖賢書的精神,「達用」就是在現實中實現這些聖賢書中的精神。
十六、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十七、道之尊貴:1、道是天地萬事萬物之根源與主宰。2、道是聖聖相傳之道統心法,自古不輕傳之秘寶。3、道是一切學問之總樞紐。4、道是通天之路,可以超生了死。5、道是成就聖賢仙佛之階梯。6、道是實現大同世界的原動力。7、道是護身符,可以躲災避難。8、道是救世救劫之法船。9、道是行孝之良方。10、道是仁人志士,追求之理想與獻身之途徑。
十八、威音王:威音王,又作寂趣音王佛。乃過去莊嚴劫最初之佛名。法華經卷六常不輕菩薩品: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複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可知威音王佛乃多數佛之佛名。
擊碎玄關萬里雲開觀自在
開通金鎖青天獨露脫苦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