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58)--真誠學道人,脊梁硬如鐵,正念常現前,玄關俱洞徹。

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58)--真誠學道人,脊梁硬如鐵,正念常現前,玄關俱洞徹。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一冊,呆菴普莊禪師語錄。
經文:真誠學道人,脊梁硬如鐵,正念常現前,玄關俱洞徹,拈起犀牛扇,清風撼寥泬,拓開無盡藏,驪珠耀明月,掉頭歸去來,不墮他途轍,出林獅子兒,奮迅天然別。
【經文釋義】:
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一冊,呆菴普莊禪師語錄,總共有八卷,由門人慧啟等所編輯。該書第六卷,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如下的印證:「真誠學道人」:真誠的修行人,首先要發出至誠的心,來學修講辦。「脊梁硬如鐵」:身體的脊梁,要好像鋼鐵一樣的堅硬,非常健康,才可以支撐身體;比喻修道要有如鋼鐵一般堅強的意志。「正念常現前」: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現在眼前,防意如防賊,不可以有任何的疏失。「玄關俱洞徹」:玄關金鎖要恭請天命明師打開,道理靈通,內外才能明徹。「拈起犀牛扇」:拿起畫犀牛玩月的扇子(或云以犀角為柄的扇子)。「清風撼寥泬」:拿起犀牛扇子扇動,可以清熱消暑,讓自己以及眾生清涼自在;比喻宏揚般若正法,可以讓自己以及眾生枯竭的心靈,得到滋潤。「拓開無盡藏」:開拓無盡的寶藏,找到光明的本性。「驪珠耀明月」:讓自己的摩尼寶珠,閃閃發光,好像明月一樣的皎潔光明。「掉頭歸去來」:得道、學道、修道、行道以後,心性圓滿,智慧之門打開,本性光明,來去自在,逍遙無礙。「不墮他途轍」:明心見性,功德圓滿以後,一定可以回到極樂的理域,不再墮落三塗(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六道,或是重蹈覆轍,來到人間受苦。「出林獅子兒:一旦明白自心,見到本性以後,就可以行道於天下,好像獅子吼一樣,可以喚醒無數的眾生,覺醒迷津,共登覺路。「奮迅天然別:只要奮力發心,宏揚般若正法,渡化眾生,急速修辦,讓眾生恢復天然的本來面目,會有分別三日,令人刮目相看的感覺。
【延伸演義】:
呆菴普莊禪師語錄指出,學道為何要:「真誠學道人,脊梁硬如鐵」呢?中庸曰:「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人的本性,自降生後天以後,被物慾所蔽,塵緣所染,輪迴六道,永不停止。若能抱至誠的心,以求道為起始,再以修道、行道為過程,最後功德圓滿,以成道為終點,可以由後天返回先天也。如果沒有誠心,自性迷眛,不求大道,不能慎思明辨,不能明白事理,不知道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在社會上亦是糊塗的人,那裏知道本性的歸宿,終於沈淪無期,故云不誠無物。所以進德修業的君子,要以誠心修道為最寶貴,貴在淡泊明志,認理實修,不以財色名利為貴,才能濟世利民,宏揚聖道。所以修道要以真誠為起始。然後發出堅硬如鐵的志氣,所謂西方大路故家鄉,當初從那裡來,以後也要往那裡回去,人人有分,各個能成,只在有志無志之分也。所以發出至誠之心,立志修辦道,是前往理天的原動力。為何正念要常現前呢?修行之人,要時時刻刻保存正念,不可以心存邪念,所謂正念就是正心,正心就是慈悲心、平等心、菩提心、佈施心、慚愧心、憐憫心‥‥等。我們的行住坐臥,一舉一動,都要心存正念,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可以有任何的鬆懈怠慢。六祖壇經曰:「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所以有不正當的心念,就會引起無邊無數的煩惱,因此調整心念,非常重要。蓋正心可以去除煩惱,但是也不可以有一個「正的念頭產生」。邪念、正念都不執取,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在沒有事的時候,才能達到心如止水一般的靜止,才是真正的清靜。要如何達到「玄關俱洞徹」呢?首先一定要訪求天命明師,打開玄關竅,才能會見自家菩薩。良心發現以後,行住坐臥,以本性良心作主,顯露善美德行,這就是明心見性的境界。所以明師一指,打開玄關竅,知道本性之所在,守住玄關,迴光返照,綿綿密密,若亡若存,興慈佈化,立己達人,隨緣渡化眾生,久久功純,智慧大開,內外明徹,自然三華聚頂,五氣朝元,人心與天心契合,圓滿三身四智,可以超凡入聖,由後天返回先天也。大道是大能源,含著清濁動靜,以無形的清氣,帶動有形的地在運轉,細心推究,清輕的天是重濁之地的起源,重濁的地包含於運行不息的清氣之中,人如果能夠玄關俱洞徹,正念常現前,以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自然天地間的陰陽消長,生機、滅亡都可以歸納在我們的本性之中,全然膫解。上天所賦給我們的元神,本來是喜好清靜,純潔無染的,因為受到後天人心慾望的干擾,便將靈明的本性給遮蔽了。人降生以後的初心,也是清靜無為的,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道心漸退,人心、血心、肉心當家,被俗情慾望所引誘,本來清靜的真心受到干擾,使真心不得清靜了。如果能夠將一切的私欲雜念除去的話,人心自然可以平靜而不會妄動,人心不會妄動,進一步的以澄清的功夫,元神自然清明,光鮮明亮。不用人為的造作,六慾之中的色、聲、香、味、觸、法自然不會發生。貪、瞋、痴等三毒,也會消滅得無影無蹤。人能常清靜,放下萬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腦波、眼、耳、鼻、舌、心、意所發出的頻率,都可以和上天聖賢仙佛的頻率接通,所以天地之間的道理,全部歸納在你的本性之中,因此無事不知,無物不曉也。六祖壇經曰:「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 ,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可見正念常現前,內外俱明徹,非常重要。修道是自利利他的大事業,不但自己可以斷輪迴,證果成真,離苦得樂,還能渡化有緣眾生,共登覺路;好像扇動犀牛扇,自己可以消暑清涼,也可以讓別人感受得到。所以呆菴普莊禪師說:「拈起犀牛扇,清風撼寥泬」。修辦道的原佛子,開發自性的無盡寶藏,利己達人,可以讓自性的無盡寶藏,發出無限的光輝,好像明月照耀大地一樣。一旦本性圓滿,功德圓滿,都可以歸根復命,回到原來的故家鄉,不再墮入三塗六道,或是重蹈覆轍,再來人世間受苦,所以呆菴普莊禪師說:「拓開無盡藏,驪珠耀明月,掉頭歸去來,不墮他途轍。」只要立下宏大的志氣,修己以渡人,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再到四處去開荒闡道,弘揚般若正法,廣渡原人,好像獅子出林大吼一聲,可以喚醒無數的眾生,覺醒迷津,修道辦道。只要人人奮力勤修,都可以恢復天然的本性,達本返源,離苦得樂,故呆菴普莊禪師說:「出林獅子兒,奮迅天然別。」
【修持心得】:
從大藏經呆菴普莊禪師語錄的記載,讓我們體會到誠心、立志的重要,修道之人,正念要時時常現前,再恭請天命明師傳授大道,開啟玄關金鎖,洞徹本來真面目,再率性修辦,自渡渡人,弘法利生,福慧雙修,內外並進,讓自性的無盡寶藏發出無限的光輝,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讓自己以及無數無邊的眾生,都能夠得救,是離苦得樂,返本歸鄉的一條真明路。
註:
一、脊梁支撐身體的脊椎。
二、正念以正確的方式來修,被稱為正念。
三、寥泬讀音同「療訣」1、空虛幽靜,開闊清朗。、指天空。、孤單。此處指空氣清新。
四、心靈:心靈或心智。一般指:來源於,由思維知覺情緒意志想像組成的理智意識層面有許多理論是關於心靈是什麼,以及如何工作,追溯到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古希臘哲學家,心智分推理、記憶、想像、創造、心機。
五、驪珠古代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
六、中庸的誠,有兩個意思,名詞的誠:真實無妄的本然天性;動詞的誠,努力恢復自然的天性。
七、迷眛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別、判斷的能力。
八、慎思明辨慎思:吸收知識後再三思考知識中所闡述的理論。明辨:判斷讀到的知識正確與否,不能一概吸收。
九、物有本末世界上有形體與無形體的物質,都有其根本和枝末次序的區別,如格致誠正,明德修己是本,親民渡眾,修齊治平是末,得道修道是本,了道成道是末。
十、事有終始『事』者謂宇宙間萬事萬類之事,人的生離死別之事,以及修己渡眾之事也。『終』者即最後目標,未來的理想。以修道來說,當以功德圓滿,止於至善為終。『始』者,是第一步功夫,首要的工作,即天事、地事、人事的開始,求明師指點明路,求師教育,凡事先慮終,再開始,定然有完善的結果也
十一、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
十二、聖道本意指聖者之道、聖人之道、聖賢之道。
十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指走近深淵、踩在薄冰上,十分小心。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
十四、三華聚頂神仙家修煉之術。三華乃精、氣、神:精曰玉華,氣曰金華,神曰九華。三十六部尊經太淸經曰:三華聚頂,血凝氣聚,萬神朝眞。潛確類書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名為三華聚頂,神仙家修鍊之術。三華乃精、氣、神之謂:精曰玉華,氣曰金華,神曰九華。三十六部尊經太淸經,三華聚頂,血凝氣聚,萬神朝眞。潛確類書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名為三華聚頂。
十五、五氣朝元五氣朝元,內丹學術語。「五氣」指的是心、肝、腎、肺、脾這五臟之氣修煉之人,就是要促使分散之氣,匯通聚合,所謂「攢五簇四會三合二而歸一」就是通過會聚而使氣朝元的過程。金德之四氣與水德之氣,匯通而成五,木德之氣與火德之氣匯通亦成五,中央自有五氣,「三五」相聚,四大安和,五氣則朝元而聚於頂,體現了內丹修煉的一種高級境界。
十六、歸根復命乃是返本還源之學,亦為先天之學。欲使人從後天凡俗境界中,入於先天境界,期與萬源之原----祖炁,同化同流。
十七、重蹈覆轍重蹈覆轍轍讀音同「徹」,是車輪輾過所留下的痕跡,形近於「輒」、「徹」;輒讀音同「哲」,有每、則、總是等意思;「徹」有貫通、通達的意思。「重蹈覆轍」指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能吸取教訓,再犯下同類的毛病
玄關洞徹纔就金剛成玉石
正念現前身經百鍊證法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