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7)、要扣玄關, 須是有節操。
出處:新纂續藏經,宗鑑法林卷五十二、五燈會元卷十六、五燈全書卷七、續傳燈錄卷十八、普燈錄卷三。
經文:上堂,要扣玄關,須是有節操,極慷慨,斬得釘,截得鐵,硬剝剝底漢始得。若是畏刀避箭,鹿鹿之徒,看即有分,以拂子擊禪牀下座。
【經文釋義】:
婺州智者法銓禪師,得到般若正法以後,在玄關金鎖的地方,下過一番功夫,福慧雙修,渡人無數,是一代高僧,印證玄關金鎖的尊貴與殊勝,肯定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事實,舉例如下:「上堂,要扣玄關,須是有節操」:有一天,智者法銓禪師登上法堂,對善男信女慈悲開示道義,他說:修道最重要的,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傳授正法眼藏,才能見到本來面目,直了成佛。但是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需要身家清白,品性端正,有節操的人。「極慷慨,斬得釘,截得鐵,硬剝剝底漢始得」:而且要氣度寬廣,心胸開闊,立下沖天大志,心性如斬釘截鐵一般的堅定,好像在乾柴烈火中燃燒,發出嗶嗶剝剝的響亮聲音,有此志氣,才可以恭請天命明師,傳授大道。「若是畏刀避箭,鹿鹿之徒,看即有分,以拂子擊禪牀下座」:如果沒有發出宏大的志氣,退縮不前,遇到困難,就三心兩意,畏刀避箭,跟社會上庸庸碌碌的人,沒有什麼分別,不相信大道,這種人,就沒有資格接受天命明師的點傳,傳授大道也。這種人,智者法銓禪師將以拂塵,將這種人摒除在莊嚴的道場以外。接著,走下禪床,結束此次的開示道義。
【延伸演義】:
自古以來,要接受天命明師傳授大道,開啟玄關金鎖,都要有嚴格的要求,並不是每位出家眾,都可以接受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婺州智者法銓禪師的悟道語錄,就有如是的記載。智者法銓禪師登上法堂說:「要扣玄關,須是有節操」。要接受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傳授正法眼藏的有緣者,必須是要有節操的人,有節操的人就是身家清白、品性端正、根基深厚、祖先積德、慷慨坦然,信道堅定,猶如斬釘截鐵一般的堅決果斷,毫不猶豫,內心好像乾柴烈火在燃燒一樣,嗶嗶剝剝聲音的響亮,勢如破竹,當下果斷,接受明師的點傳,法雨的滋潤,點開玄關竅,頓悟本來真面目,這樣的人才能夠得道。如果信心不夠堅定,三心兩意,避刀避箭,畏縮不前,庸庸碌碌的人,認為點玄關只是無稽之談,不肯接受天命明師開啟玄關,指授心印大道,則猶如門外漢一樣,只有觀看的份,那能聞道、得道、修道,以致於超生了死,成仙證佛呢?所以不信道的門外漢,將會受到禪師用拂塵摒除於莊嚴道場的下場。所以智者法銓禪師說:「若是畏刀避箭,鹿鹿之徒,看即有分,以拂子擊禪牀下座」。蓋一佛乘的正法眼藏最容易修,也最難信,以前釋迦牟尼佛在說妙法蓮華經時就說:「佛于法華會上,宣說妙法
,能詮一佛乘的中道妙理,有五千人退席,是皆不願更竭其能者,此如為長者折枝,非不能為,不肯為也。」可見不相信最上乘大法的人,古今皆然。一指妙道,是自古以來歷代諸佛菩薩所傳承下來的寶貴心法,得者超生,修者證果的頓悟法門。佛世尊於靈山會中拈花示眾,大迦葉尊者會心微笑,以心印心。佛世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此正法眼藏至達摩祖師西來一字無,東土傳至六祖惠能大師以後,代代相承的般若正法,相續不絕。,,求道乃是蒙彌勒佛授記,在點傳的剎那,頓除妄念,當下斷除輪迴根本,認識自己的本性,雖然是暫時的,但是確能讓我們變化氣質,影響我們一生的思想與行為,使我們將壞的習性毛病在短時間之內棄除,逐漸地去惡向善,步聖賢的後塵,直登聖城。蓋點者即是點開累劫以來的迷昧,傳者,傳授諸佛菩薩的心印,師尊、師母的心法,直指出超生了死的光明大道。楞嚴三昧經對傳法授記,有如下的記載:「一、未發菩提心授記,謂諸佛世尊觀諸眾生根機之利鈍,其具增上之信者,佛則令發菩提心授記得作佛之記也。二、發菩提心授記,謂諸菩薩善根成熟,不得增上之行,但誓欲渡脫一切眾生,與諸眾生同發菩提心,同成正覺,蒙佛之授記也。」因此點傳師授記傳道,指出自性之所在,令未發菩提心者,激發其菩提心,令善根成熟者,更上層樓,與諸佛菩薩共駕慈航,普渡有緣,共登覺路。歷代以來,眾生的根慧資糧、福德因緣具足者,修辦至無餘涅槃的境界,已經不計其數。今時時節因緣來到,大道普傳,慈舟暢行人間,到處拯救有緣眾生,應時應運,實乃末世的一盞明燈,眾生離苦得樂的慈航寶筏也。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宗鑑法林卷五十二、五燈會元卷十六、五燈全書卷七、續傳燈錄卷十八、普燈錄卷三的記載:「上堂,要扣玄關,須是有節操 極慷慨,斬得釘,截得鐵,硬剝剝底漢始得。若是畏刀避箭,鹿鹿之徒,看即有分,以拂子擊禪牀下座。」說明得授正法眼藏的人,一定要身家清白,品性端正,有節操的人,還要有鐵堅石硬一般的信心,才能接受大道的普傳救渡。但是得道只是有緣,如果沒有修,沒有積功累德,九品蓮臺,依然沒有份也。如今大道已經傳佈到世界八十多個國家,點傳師所傳授的玄關竅,就是諸佛菩薩所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在大藏經裏面,有無數高僧大德語錄的記載,他們在傳法時,也是沿用玄關竅一詞,肯定玄關金鎖的尊貴與殊勝,為求道、得授心印大法的印證。,從無始劫以來, 上帝命原靈降世,就派定七佛治世、三佛收圓,這是天定的法則,印證普渡收圓,真實不虛。希望已經得道的大善知識多多弘揚般若正法,救渡更多苦難的眾生,同霑法雨的滋潤,勤修大道,共積功德,才能離苦得樂,返本歸鄉。
註:
一、宗鑑法林:凡七十二卷。清代僧迦陵性音編。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六冊。廣泛蒐錄歷代諸師之古則、公案、拈頌,計二七二○條。其所列順序為:世尊、諸經、應化聖賢、西天祖師、東土祖師、旁出諸祖、未詳法嗣者、自大鑑下一世至青原及南嶽下三十七世、嗣法未詳之尊宿等。因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春,於塞北之法林寺會集編書,至五十三年夏,鐫版完工於京師柏林院之宗鑑堂,故題名宗鑑法林。
二、五燈全書:凡一二○卷,另有目錄十六卷。清代霽崙超永編,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刊行。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冊至一四二冊。目錄卷首附有序文、進呈奏疏、凡例等。全書內容係超永自五燈會元等諸傳燈錄中摘其要者,並費時十餘年親往各地蒐集文獻。除七佛、西天、東土諸祖外,凡五燈會元以後之祖師、耆宿、居士等,無論正系旁系,皆廣為搜錄立傳,計有七千餘人,為傳燈錄之集大成者。
三、普燈錄:五燈錄之一。
四、福慧雙修:同時修持「福德」與「智慧」二種莊嚴法門。
五、節操:人的志氣﹑操守。也是身家清白,品性端正的人。
六、慷慨:志氣寬廣,心胸開闊。
七、硬剝剝:心性堅硬好像斬釘截鐵一樣的堅定。
八、鹿鹿之徒:社會上一般俗庸的人。
九、拂子:將獸毛、麻等紮成一束,再加一長柄,用以拂除蚊蟲者,稱為拂子。又稱拂、拂塵、塵尾。於印度一般皆使用此物。戒律中允許比丘執持拂塵,以拂除蚊蟲之侵擾,然禁止使用如「白拂」等以較為華美貴重之物所成之拂子。
十一、三心兩意: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十二、法雨:法雨指佛陀所說的教法。形容佛陀的教法能滋潤眾生的菩提道業,就像雨能滋潤草木。道教指天尊的道法。如:「法雨滂沱,普潤眾生。」
十三、畏縮不前: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十四、庸庸碌碌:指平凡無奇。
十五、無稽之談:沒有根據的說法。
十六、拂塵:出家人隨身要帶一些東西,如「濾水囊」(過濾水中微生物,為了喝不殺生)。還有其它的其中一樣,就是拂塵,為了趕走蚊蟲,又不傷生命而用的。
十七、妙法蓮華經:凡七卷,或八卷。後秦鳩摩羅什譯。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冊。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共有二十八品。妙法,意為所說教法微妙無上;蓮華經,比喻經典之潔白完美。據推測,其原典之成立可溯自紀元前後。該經主旨,認為小乘佛教各派過分重視形式,遠離教義真意,故為把握佛陀之真精神,乃採用詩、譬喻、象徵等文學手法,以讚嘆永恆之佛陀(久遠實成之佛)。稱釋迦成佛以來,壽命無限,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重點在弘揚三乘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歸于一佛乘,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以為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其表現雖為文學性,然主旨則契入佛陀教說之真思想。
十八、上乘:即指高妙,最上等的境界。
十九、頓悟法門: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到底要修什麼法才能夠了脫生死呢?唯有頓悟法門,立即得到了脫生死。
二十、七佛治世:初佛卯會降生南方,名赤愛佛,掌天盤六千年。二佛降生北方,名生育佛,掌天盤四千八百年。三佛辰會降生東方,名甲三春。掌天盤三千七百二十年。四佛降生西方,名酉長庚,掌天盤七千零八十年。五佛巳會降生西北方,名空谷神。掌天盤五千二百八十四年。六佛降生東南方,名龍野氏。掌天盤五千五百十六年。七佛午會降生東北方,名繼天佛。掌天盤五千八百年。代理佛伏羲氏降世河南。掌天盤五百年,是為代理佛。皇
訓子十誡曰:「為
我命七佛治理坤乾。」
二十一、三佛收圓:1、以整個元會說,三佛收圓指的是青陽期的燃燈古佛,紅陽期的釋迦牟尼佛,及白陽期的彌勒古佛,這三位佛辦理三期收圓大事。2、三期末劫的三佛收圓專指彌勒古佛、濟公活佛,及月慧菩薩,三位佛擔任辦理最後第三期(白陽期)的收圓重任。
二十二、授記:今天的道和古時聖仙所得的道是一樣的。釋佛得燃燈古佛(老子)授記,觀音遇長眉尊者授記而得道,六祖慧能得五祖授記。我們再道場接受天命明師授記得三寶,只要依照規矩修辦,將來必定成佛。
要扣玄關莫怠延 沖天大志效前賢
三清四正宜遵守 福慧雙修證佛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