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阿育吠陀瑜珈 呼吸姿勢體位三合一

           阿育吠陀瑜珈 呼吸姿勢體位三合一
    印度最古老的醫學「阿育吠陀」結合瑜珈,正在國內掀起養生風潮熱。阿育吠陀新加坡協會(AAOS)創辦人Vasanthi Pillay指出,真正的健康是身體、心靈,以及情緒相互平衡融合所致,藉由自然呼吸及放鬆紓壓,透過簡單肢體伸展來緩解壓力,達到提升免疫力、遠離疾病的最終目的。(影音攝影記者江旻駿)
阿育吠陀結合瑜珈強調呼吸與呼吸姿勢體位三合一。(示範:Vasanthi;攝影江旻駿)
秀傳醫療體系健康管理中心總經理黃靖雅指出,阿育吠陀(梵文稱為Ayurveda)是源自於古代印度的傳統醫學。「Ayur」意旨生命,而「Veda」指的是科學,因此阿育吠陀的意思為「生命的科學」,它不單只是治療疾病的知識,也是一門教導人們如何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養生的學問。
《身心和諧 輪穴開啟智慧》
瑜珈發明之初,其實是為了幫助人類在心靈上獲得靈動與啟發的。透過各種瑜珈姿勢,讓體內的各種能量回歸體內不同的「輪穴」。Yoga瑜珈的字面意思指的是身心的和諧,它能讓身體的各個系統維持在一種協調的狀態,並加強肢體的柔軟度、改善不良體態。
瑜珈的核心包含2個重點:1個是Pranayama,也就是所謂的呼吸技巧,另1個則是Asanas,指的是姿勢與體位。按照Ayurveda的信念,滋養靈魂才是賦予生命活泉的動力。而打坐和冥想,便是開化靈性、開啟智慧的基礎。
黃靖雅(左)總經理介紹Vasanthi(右)阿育吠陀養生瑜珈。(攝影江旻駿)
找健康 先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除了瑜珈的精神宗旨,Vasanthi Pillay強調,阿育吠陀所貫徹的飲食原則為「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和每1次用餐時都得「咀嚼36下」才下嚥,來維持身體健康。當人們生活和飲食習慣不當時,將會導致其中某種能量偏高,而某些能量較低的情況,身體缺乏平衡,這就是疾病開始的警訊。
《阿育吠陀 健康飲食9撇步》
1.有好心情:絕對不在心情沮喪的時候進食。
2.進食情緒:務必要在氣氛平和的狀態下進行,且要坐下來吃飯。
3.食物選擇:只吃溫熱的食物,盡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4.多喝溫水:進餐的時候搭配溫水。
5.新鮮食物:只吃利用新鮮食材烹調的食物。
6.避免生食:儘量不要吃生的食物,烹煮過後有助消化。
7.消化時間:用餐之間要相隔2到4小時,以確保上一餐的食物已經完全消化。
8.不要吃飽:永遠都保持在8分飽的狀態,同樣也是為了幫助消化。
9.午餐多食:一天最主要的一餐應該在中午的時候吃,越晚吃的東西就應該越少。

    James  Tse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